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头号玩家 > 第113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黑化,没有!

头号玩家 第113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黑化,没有!

作者:已命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5 21:21:12 来源:文学城

第二天沈从是被死亡通知吵醒的。

昨天安静了一整天,今天一大早玩家就没了五个。

沈从揉了揉被锅铲音折磨太多的头,下床开始洗漱。

01校的课表安排很密集,除了晚上就只有中午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其他时间众人都只能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他们现在是一级新生,还没到选择专业,针对性学习的时候,课程也比较基础,像什么历史、思政这种的不用说,其他还有商务礼仪、社会哲学、政治论、国家与经济、律法总论等等,有理论有实操。

早上九点,沈从已经坐到了政治论课堂的教室里。

教室设施很先进,除了老师和学生是人,科技的利用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沈从看着电子屏幕化的桌子,桌子一扫到人脸就自动登录了沈从的账号,各种课程在上面排列。他点开“政治论”。

江海生对于这类好东西格外兴奋,点来点去的研究,“课本”已经翻了大半。

和现实里的课本没什么大区别,第一章是总论,详细讲解了政治论的定义和意义,以及开设这门课程的作用。

讲台上的老师飞快过了一遍,课本翻到第二章,沈从看到了熟悉的三个字:区政院。

这个世界,把全国分为352个区,每个区都同样面积,同样人口(青壮年男女人口总数)。区内统一拥有住宅、医院、学校、风景区、工业区、产业园等基础设施,区民完全不会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浪费时间跑到其他区去。

每个区都设有各个区部门,由区政院垂直管理,而监察处负责监督区政院各部门,监察处之外,还有情报处,负责监测各区动向,情报处之上还有部门,人数极少但权力极大,管理全国的一切。但书中对这方面内容草草略过,并没有具体介绍。

区政院所在的区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中央区。

中央区内,居住者都是全国范围极聪明、极优秀的少数人,他们被称为精英,但更为人们所接受的是——接棒人。

中央区内的学校,也是为专门培养接棒人而立,接棒人一旦毕业,即进入部门工作,为国奉献。

……

看得出来01校很重视专家意见,课程时间严格按照成年人30-50分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安排,掐着50分钟的点下课。

十五分钟的课间,沈从再次站在队伍里,沿着指示,和其他几个队伍交叉而过,走廊里除了走动声,再没有其他声音。

“哎,竟然能在这里听到‘历史’这么亲切的字眼,我真的太感动了,不愧是我最喜欢的一科,没辜负我的偏爱,是吧。”江海生对着课本一顿点。

沈从看他一眼:“嗯,毕竟你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历史没及过格,近代史纲要题库背到哭的江海生了,现在归来的是老师的黑马、校长的心腹,轻轻咳一声就能让全校炸了的钮钴禄生。”

最中二的时候江海生极度迷恋小学生白日梦文学,整天脑补如果当年他再努力点,把拉跨的历史给补上,那高低也是在校长室高谈阔论的常客啊,凭他就能成为学校最好的招生宣传。

可惜天不遂人愿,江海生的历史依旧拉跨,又因为把所有时间都放到一科上,把其他科也拉了下来,简直可怕。

于是江海生黑化了。

“没有人比我更懂黑化,那种被最喜欢的学科背叛的滋味,那种撕心裂肺的失望。”

诸如此类的个签江海生一天一换,乐此不疲。结果黑化到一半被齐阿姨发现了,当场赏了他一顿嘲笑,比当年拿着木剑做梦当英雄还好笑。

不到半天,江海生黑化的事就在街坊四邻传遍了。

江海生羞极,怒斥齐阿姨不懂他,全世界都不懂他。吵完之后就偷偷跑到被窝里连夜把个签改成了“ “没有人比我更懂黑化,我枕头下面有炸弹,用来斗地主作弊用。”

并且他还专门发了个动态,又拐弯抹角发朋友圈,企图不经意间让知情者看到以此挽尊。

“……”江海生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但他很快把自己哄好,“嗐,年少轻狂,但你不能怀疑我对阿历的心,一片赤诚啊,我当初为了它废寝忘食,人都憔悴了。”

“然后就在它和游戏之间选择了游戏。”

当年江海生背题背到哭也是因为这回事。

期末周的游戏总是格外好玩,江海生又拖延症晚期,非要捱到考前一个小时才刷题。然后他就被心爱的阿历扇巴掌了。

题库早就关闭进不去了。

就像总有人在题库关上之后才开始刷题一样,每个学校似乎都有那么一个掌握各种题库、往年真题的巨佬。

至少江海生学校就有这么一个人。他求爷爷告奶奶终于在还剩半小时的时间里拿到了题库,结果满心欢喜不过一秒就被题库扇走了。

八百道题,一半以上都是各种事件的会议是哪个,时间是哪年,人物是哪位。几百题刷过去,仿佛玩了个人物关系极其复杂,世界观极其宏大的剧本杀。

本来江海生就乱成了一团毛线,结果又听提前考完的人说考得很难,都考得时间,挂科率百分之五十。三连击下来,江海生绝望了,江海生后悔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孝子棍在朝他跑来。

江海生……江海生挥挥手,语气沧桑不欲再提:“就让,往事随风。”

任课老师踩着上课点来了,是个年纪略大的女人。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她就正式开始了讲课。

这门课说是历史,但是对2024年的所有事都是一笔带过,用一章把时间线拉了拉后,后面的才是重点。

电子课本很先进,会根据老师讲到的部分自动播放当时的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

就像书上说:2024年,第一款神经仿生腿问世,机械时代的序幕缓缓升起。这一句话,配的视频就是神经仿生腿宣告问世的新闻。

2040年,第一条无人高架“前进者”建造成功……视频配的是前进者的全景,从开始到竣工,从干干净净到开始有车在上面行使。

沈从正看着,小臂就被人拍了拍。

江海生捂着嘴:“这不就是之前那个赛博世界嘛,连时间线都一模一样,怎么现在看起来差别这么大?”

很快,江海生的疑问就被解答了。

2040年,第一条无人高架“前进者”建造成功,但在成功试行两个月后,CIMA进一步建造高架的行为激怒了群众,人们大喊“这次是车,下次就是人。CIMA妄想用机器取代人,是想要普通人死!资本不会同情牺牲者!普通人的活路到底在哪里!”

很快,民众开始了抗议游行。声势浩大,轰轰烈烈。但CIMA并没有在意,法律会帮它处理这群愤怒的游行者。

抗议被冷处理,CIMA的高架建设计划却进行得如火如荼,机械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

随着更多高架的投入使用,牵一发动全身,其他产业也被迫变化。普通人的就业范围一缩再缩,因为有了AI,人们的工资也被各种借口一压再压。待遇不如一堆铜铁,资本家却还想着各种办法刺激消费,从他们手里剥夺不多的钱。

愤怒很快席卷全国。

“普通人的活路应该普通人自己去取,不要等待,不要乞求!”

“如果暴力是唯一的交流方式,那我们就使用暴力。”

随着这些口号被喊出,被圈养的绵羊开始了行动。

各种民间火药武器被制作出来,他们行走在大街小巷,只要一有机会就制造混乱。从只是负责打扫卫生的机器人,到自动驾驶车,再到无人高架。

而这一切影响到了社会的正常运转。多方压力下,CIMA最终妥协。

高架停工,无人驾驶车被收回,岗位回到人的手里,机械时代的幻梦被幕布掩盖。

但幕布前,那些好不容易抢到风口,企图一步飞升的人不乐意了。为了迎接机械时代,他们付出了多少,倾家荡产都不够形容,结果突然就说不搞了,这谁能忍!

抗议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一点火星都能引起一片冲突,矛盾尖锐到不得不出动军队维持和谐。

经过国家一定程度的干预,大规模的暴力行为好歹没有再发生了,但不满隐在人们心中,时刻吞噬着跳动的血肉,焦虑侵蚀神经,思维挑动怀疑,没人有心思干别的事,甚至悲观地觉得一切黑暗。

倦怠黏着在每一寸空气里,生产线的速度逐渐缓慢。

此后的几十年里,社会都没有什么大的进步,甚至连维持现状都困难,

仅仅是持续不到半年的冲突,竟然能让所有人步调如此统一地消极厌世?竟然能给社会发展带来这样深重的打击?

简直无法理解。

社会学家兰西奥多惊叹于这样魔幻的发展,开始研究这其中的原因,试图科学地解释这一切。

经过研究,兰西奥多并没有找出人们变得消极厌世的解释,反而在另一方面有了进展。

兰西奥多认为,世界就是群体性的集合,是一个巨型机器,一切行为,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可预测、可推演。

其中,个人就像机器中的铆钉一样,维持着机器的运转,缺一个都不行。但如果铆钉产生了自我意识,将自我放在群体之前,哪怕只有一颗,也会给机器的运转带来巨大的伤害。

而当时的社会之所以会发生倒退的原因也在此。

如果个体没有过剩的自我意识,克制住短视带来的冲动,CIMA的机械化计划继续执行,根据当时的企业资质和行业机械产品的发展,几十年的时间里,世界很可能已经进入机械时代,所有人的生活水平都将跃升不止一个层次。

然而,铆钉们的行为成了最大的变数。

个体只在意自己,将自己置于群体之前,置于世界中心,社会才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巨型机器停运,铆钉们也跟着寸步难行。恶性循环下,机器倒转必然发生。

后人将兰西奥多的理论总结命名为——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支持“世界机器论”,认为确定性是一切成功的基础。而要达到这种确定性,群体必须扼制个体,遏制情感,让所有人按照社会意志行事。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必须经过干预,一切为了大局。

兰西奥多还提出,为了让机器更好的运转,大群体之上应该还有小群体,负责控制引导大群体,并推动机器往指定的、更好的方向转动。

而在不久之后,兰西奥多的徒弟,王学仁继承了他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发展。

王学仁将其观点命名为——新社会主义。

新社会主义认为,效率才是世界机器快速运转的武器,不只要保证确定性,还要保证各行其是各司其职,才能真正达到高效率。

因此,普通人应该提高觉悟,自觉做好铆钉,摒弃多余思想,做有意义的事,做高效率的事,不浪费每一个瞬间。

“感性的情感是多余的,个性的抒发是无用的,唯有理性,唯有目的。”

在王学仁看来,人最喜欢做没有意义的事,在无数次空想中浪费掉时间,在犹豫间输掉机遇,所以应该致力于培养人的目的性。

而人性的弱点并不能使人的目的心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总有人臣服于玩乐。因此,王学仁主张规则。

确定、全面、强制的规则,让人生不出违反之心的规则。

除此之外,王学仁还主张“世界是由少数聪明人推动科技、社会进步的”。他支持精英教育,认为应该将精英和普通人分开,社会资源应该优先给那些聪明的少数人,对普通人倾斜资源就是极大的浪费,极大的低效。

其中,少数精英组成小群体,经过培养后领导大群体,在社会各领域做出贡献,带领机器走向正确的方向;而普通人组成小群体,被大群体领导,做好铆钉就可以。

后来王学仁的观点被广泛认可,一个规则之上,效率至上的社会形成了。经过五十年的健全发展,逐渐成了如今的模样。

社会得到了极大进步,铆钉各司其职,接棒人争于奉献,至于普通人的生活?谁在意呢,社会发展的福利会自动降临到每个人头上。

“担心你死后所得到的是没有意义的,担心你生前所错过的是没有意义的,在世时所享受的才组成生命中的乐趣。”

几十年前,兰西奥多面对月光思考时,不会想到,他的主张会隔着几千万个日夜,在今天演化成新社会的根本。

就像几千万年前,月光洒在羊皮纸上时,人文主义先贤们不会想到,他们原本用来主张个性,提倡及时行乐的话,会在后世演变成这样:

“担心你死后所得到的是没有意义的,担心你生前所错过的是没有意义的。在世时所享受的才组成生命中的乐趣,这是天赐的特权,我们要好好利用。”

这是新社会鞭策铆钉们的标语。

“你说这个新社会主义断句是怎么断的,是新,社会/主义,还是新社会,主义?”江海生又怼上沈从的胳膊。

沈从漫不经心看着老师:“都少数人了,还能是前面那个?”

江海生胳膊撑着头,没骨头似的歪来歪去,视线扫视着教室:“你说这里科技程度都这么高了,怎么上课模式还这么古老,不搞点网课啥的?”

“注重效率嘛。”

线下集中才好管理督促,才能时刻了解学生的进度,这比期待学生会自觉学习更有用,更有效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