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通房丫头 > 第55章 半年之后

通房丫头 第55章 半年之后

作者:蜿蜒晚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13 03:49:33 来源:文学城

朝花岗立于城外,向来算一道天然屏障,只是近些年有蛮人与山贼于其中浑水摸鱼,也算不得太太平。唯有那树木似是长青不败,冬季到来也落了厚厚一层雪。朝花岗没有梅花,一旦入冬便是白茫茫的一片,唯有到来年开春时,方才可见得一点别的颜色的影子。

此时据衍州郑氏覆灭又被追回名誉,已过了半年。此城经由冬、春、夏,现今已到了最热时候。城里城外一片忙碌,炊烟袅袅于城中郊外,未有断绝。

闲来无事的时候,段知燕便总跑到田间地头,去看邻居们种菜或是耕地。她似乎对此带着天然的好奇心,怎么看也看不够。不过她心里有数,也不叫人担心,向来不乱跑。早晨里读书,上午便跑到外头玩一圈,待到炊烟比邻庭院门口那棵最粗壮的槐树郁郁葱葱的树冠时,她便回了家,连门都不用敲,直接推门而入,只消得喊声我回来了,这时却惊觉屋里还有一个人。

定眼看清是谁,她便惊喜喊出声,说,路宜哥哥!

她猛地扑上前,路宜没想到她突然回来,吓了一跳,下意识起身。坐在一边的郑思君被这一嗓子吓得手都一抖,茶杯差点摔到地上,幸好有路宜手疾眼快一把捞住。

路宜深吸一口气,又松一口气,半真半假地说,知燕妹妹,说了多少次了,做事不要总这么毛毛躁躁的。这是姐姐从城里好不容易捎回来的茶杯,要是摔了,咱们谁也赔不起。

楚歌正巧拿着碗筷路过听见,笑着说道,不小心摔的没问题,若是诚心要摔,你们一人都得赔我二两银子。

这话一说,几个人就都笑起来。段知燕吐吐舌头,一蹦三跳地落到路宜面前,还没说话,路宜便已心知肚明,从怀里摸出一样玩意儿来,放到段知燕面前,说,瞧着吧,哥哥说给你做就给你做。段知燕握在手里,惊喜万分,脸上都笑出了花儿,说,木剑!你真的给我削了!

路宜颇为得意地点点头。郑思君在一旁笑着说道,这有什么,改天你瞧着我,我也能给你削一个,削得比他更好。路宜笑着说,得了吧你,我从小便削这个到大,你比得过我?郑思君说,你若这样说,那我可当真放在心上了。从今日起我便练着削,终有一日要比你削得更好。

楚歌在灶房里做饭,没有功夫参与他们的聊天。段知燕找了个地方挤着坐下,爱不释手地拿着那小木剑看来看去。她穿了一身粗布裙子,简单挽了个发髻,但却不失其气质,虽仍稚嫩,但已依稀能瞧见未来风华。路宜同郑思君接着聊天。只不过这做客人的顶多见着段知燕来时才有笑意,待到冷静下来,却又是一片忧心忡忡,问到梁鸿谨的事,抿抿嘴唇,似是想说,却又无法说。

郑思君知晓自己父母之死与梁鸿谨脱不开干系,但经由此事,他已一夜之间迅速长大,知晓报仇非一日之功,还需隐忍至适宜时机到来。是以表示自己没事,叫路宜说。路宜看看他脸上还缠着的细布,依稀可从中窥得那背后狰狞伤口,叹一口气,思索着路云中叫他传的话,说,过几日,梁鸿谨似乎便要应诏,前往东都。此事不知真假,但背后许有隐情。过去已经半年,若是皇上想要一探朝花岗近况也未可知。

郑思君微微一皱眉,说,你的意思是,路副将他们也可能会跟随前往东都?路宜点点头。他将目光投向段知燕,犹豫了一下,方才压低了声音,说道,此去东都,我哥也会跟随,或许,是带知燕妹妹回家的好时机。

他刻意压低了声音,没让楚歌听见。郑思君也迅速反应过来,一瞥灶房,也低声说,这事儿你同知燕妹妹说了吗?路宜说,没有。不知道怎么开口,楚歌姐姐那边,我哥也没有和她提过。我只是来打个招呼,顺便问一下姐姐的态度,看她是想将知燕妹妹送去东都,还是想留在身边。

一转眼楚歌于衍州定居已经半年。这半年中,路云中时常过来帮衬,路宜自然也就成了这小小庭院的常客。对外,他只说这是自己一个远方表亲,且因逃难而来衍州落脚。对内自是心知肚明,除了这往日恩情,也偶尔是想来蹭顿饭。路云中在朝花岗脱不开身之际,楚歌还会多给他做一份,叫路宜给他带过去。路宜曾开玩笑说,在他哥哥最忙的时候,几人的感情几乎只以饭维系。他甚至也只有送饭的时候才能见哥哥一面,若非这救世之饭,下次兄弟二人再名正言顺地见面,也许便不知猴年马月。

楚歌听闻此话,也随着他笑笑,只是笑不了多久。她知晓路云中此时的忙与郑文柏还在世时的忙是不一样的。现在,忙不代表着被重视,反而可能昭示着某种危机的到来。楚歌倒也明晰此事,路云中自然也不会对梁鸿谨抱有任何幻想。山雨正于将来之势,朝花岗再度翻天覆地亦不可知,所有在此时将出头的人,无论是有意无心或是为人所胁迫,都将落入危难境地,也许便是下一个被祭旗的人。

楚歌做好饭后,招呼三个孩子来吃,又要路宜拿食盒来,给路云中装一份。她在出灶房时依稀听见路宜提到“大哥”二字,没多想,只道是朝花岗事务繁忙,他又分身乏术了。路宜赶忙过去搭手,听她问,便敷衍两句。去东都的事便被他骗过去。以至到他走的时候,楚歌都以为他只是来吃顿饭。临走前路宜冲着郑思君挤眉弄眼。楚歌觉得狐疑,问时,却又不说了。

此事无论是对于朝花岗,还是对于楚歌这个小小庭院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存在。她会留在衍州,无非是因为现在天下动乱不堪,去往东都路上太危险,恐又出岔子。而若是与梁鸿谨共同前行,自然免了这层忧虑,她便可以同段知燕离开衍州,去往东都一寻段盛尧和段敬山的踪影。

而这正是从她流亡至今所一直寻求的,逡巡多月,终于有了转机,对于她来说当然是好事。路宜也清楚,只不过现在心里复杂万分。阔别五年终于再度相见,落了心底一块石头,可不多久却又要彼此分离。

这半年以来,他早就习惯身边再多一个“姐姐”,更何况楚歌对他已然不能只用一个“好”来形容。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相处一段时间,就不想再放她走了。再者,那段家难道又是什么好人么?不久前他刚听段知燕回忆过在段家旧闻,若说段敬邦之死还让他有些愣怔,听到一个婢女也因此无辜死了,心下更是震惊愤然。

段知燕说,我知道揽枝姐姐是无辜的,水儿姐姐也不是有意的,可是那又怎么样?父亲从来不听我们说话。我三姨娘待我最好,但最后她也离开了。父亲从来不听我们任何解释。就算有的时候是大哥,他也不听。好像只有他什么都是对的。难道我们就不是他的家人了吗?

段知燕或许是不理解,又或者只是理解了但不愿意多说。但这些话落在路宜耳中,无外乎加重了段家的罪恶。段盛尧现在在他心中,或已与猛兽恶鬼无异。段知燕是段家正儿八经的女儿,自家的小姐这样评价父亲,段盛尧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先前倒也曾见到过类似大家家主,可段盛尧的形象却依旧在心头蒙上一层迷雾。

他心事重重,十分忧心,回了朝花岗也不自在。可到底也说不得、问不得。若他去问楚歌,绝对得不到结果。她虽然读书不多,但却意外地遵从所谓“体面”。

路宜实在拿不定主意,只得去找路云中商量。顶着大太阳在营帐面前蹲了半天,好歹是把路云中和吴栾一起蹲出来,只是与想象中却有不同——两人沉着脸出了营帐,连看彼此一眼都没有,直接分头往两边走。一看这架势路宜便知道他俩又吵架了,向上前的脚步生生滞在原地。

倒是路云中先看到他,喊了一声宜儿,路宜才犹犹豫豫地上前,瞥一眼吴栾,问他说,哥,你们这是……

路云中长出一口气,揽住他的肩膀往外走,没回答他的话,只说,你怎么来了?路宜连忙将此去楚歌居院发生的一切告诉他。听着听着,路云中那本就略带阴翳的眉间愈显悒悒,半天才说,其实你此去,便当告诉她。说不定她有自己的主意,说得越晚,心里越焦灼。

路宜愁眉苦脸地说,我明白,可我不知道怎么给她说。大哥,难不成你真要楚歌姐姐就这样到东都去吗?我可听知燕妹妹说了,他父亲实在不是个东西,连个真相都不肯问清,就能直接将一个无辜婢女鞭打至死。虽然现在他家破人亡,可只怕不改其性。万一就这样回去了,再受到他们家欺负怎么办?段家嚣张惯了,尽管是她带着他们家小姐一路艰辛至此,可难免他们便会觉得这是楚歌姐姐该做的。她什么也得不到,说不定又得回去过那种看人眼色的日子。反正我一想,我就替她不值。想的越多,我就越不敢说。

话音刚落,后脑就轻轻落了一巴掌,路云中似笑非笑道,不敢说吗?我看你是不想说。路宜一吐舌头,有些羞涩地笑了笑,便听路云中道,方才在营帐中,我同吴副将有些争执。就谁陪同去东都,各有各的说法。他说得简单,路宜却听明白,登时眼皮一跳,说,这么说来你可能还不会跟着去?路云中淡淡道,朝廷此举,说是要慰问衍州、安抚郑氏,实则可能是试探、或是瓮中捉鳖。去是一个机会,但也可能是一场劫难。梁鸿谨自来朝花岗后一直专断独行,也不敢在此事上妄下断语。无奈便只得找我二人商量。可吴副将觉我性子过于谨慎,我却怕他太过冲动,一来二去,不欢而散。

路宜“啊”了一声,说不出话来。路云中与吴栾素来不睦,内外皆知。郑文柏尚在世时,两人碍于主帅面子,往往只是私下里起矛盾,还有些收敛。而郑文柏离世后,两人矛盾进一步加深,似大水决堤、横冲直撞,彻底没了管控。两人虽在郑文柏被诬陷后同仇敌忾,可心中却终对彼此有怨言。吴栾恨路云中彼时没能守在郑文柏身边,而路云中也怨吴栾乱跑、自己四下寻不得。两人一觉对方有错,二也无法原谅自己的过错,是以所有的话基本上都不能拆开揉碎了讲,说了彼此也难共情,只能一步步任由矛盾加深。

只是好在两人在对待梁鸿谨的态度上还是一致的,这也是他们之间为数不多的不会产生争吵的话题。但到底,这样的关系对于梁鸿谨来说只好不坏——若两人本来就有矛盾,那么分化便会变得极为容易。两人若当真论下来,谁不是板上钉钉的郑氏嫡系?但嫡系与嫡系之间产生了矛盾,自然再难那般义无反顾地一致对外。朝花岗人人都看得出来两人之间的关系若再度恶化只会有弊无利,但除了干着急也毫无办法,毕竟此事牵连上郑文柏,左右都是一笔算不清楚的糊涂账。除非郑文柏能得有机会再生,否则两人的矛盾估计没个三十年都无法化解。

更何况,对于吴栾来说,路云中的选择最令他感到不齿:他本人光明磊落、有什么说什么,曾经还因得罪了许平而被郑文柏罚下二十军棍惩戒。虽然并不因此对郑文柏产生什么怨恨,可他能忍气吞声,纯粹只是因为罚他的人是郑文柏。郑文柏在世时便总担心他这性子日后扰出什么不得了的大事来,便总愁心如何才能让他明白自己苦心,可惜吴栾服他,也懂他,却不这样做,更多的是不愿。

与他比起来,路云中的反应大抵算得上是天差地别——虽然两人都是副将,但这半年内,路云中得了梁鸿谨信任,他却不能,便是因为路云中用了些手段。也是这手段令吴栾对他与日俱增:此前虽然他不喜欢路云中,但倒也为其不要命的勇猛和铮铮铁骨道一声“同袍”,如今这一切却仿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云中对梁鸿谨的态度,与其说是“谨慎”,不若说是“迎合”。

梁鸿谨虽然不算一个昏庸将领,但也远远不能同郑文柏相比。他能力一般,但分离瓦解的本事却很强硬,是以虽然朝花岗内仍有少数知情人猜到了郑文柏的真正死因,但却也无法将朝花岗再度凝聚同郑氏尚在之时。手握大权者,就算是草包也能稳坐钓鱼台,梁鸿谨此来更是直接带了朝廷的授意,快刀斩乱麻将朝花岗军所有的权力都收归自己之手,若非朝花岗不会这么快便认他梁氏副将,路云中和吴栾一个也留不住。

只是半年过去,若要更换亲信,朝花岗内暗潮涌动,虽然不点明,但人人也能察觉到,似乎又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果不其然,就在梁鸿谨宣布将择人共往东都的几日后,吴栾便因言行无度被贬为偏将,原属朝花岗自然也只有路云中一人有这个陪同资格。两人的争吵就此而止,但矛盾却并未因此暂停,因为吴栾被贬调后的空缺,由赵安文替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