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听说我爹是奸臣 > 第1章 第 1 章

听说我爹是奸臣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王廿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5 19:19:30 来源:文学城

富民聚居的城西,立足盛安县近百年的陈家巷。一条小河将巷子斩为南北两断,中间以石板小桥相连,桥南称南陈,桥北称北陈。

月夜无星,河水在拱桥下静静流淌。巷南打头一户深宅之中,一声婴儿啼哭划破长巷的寂静。

小小的婴儿铆足了劲儿,哭的小脸通红,几要屏气,奶娘曹妈妈哄不住,丫鬟婆子也哄不住,东厢的灯亮起,面容姣好的年轻妇人惺忪着睡眼披衣来看。

“大奶奶……”曹妈妈话音里充满歉意。

妇人并未责怪,孩子认母了,半夜里找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她接过孩子,耐心的抱在怀里哄慰,襁褓里的婴儿感受到母亲的声息,抽噎声由重减轻,渐渐睡熟了。

谁知过了数月,孩子的需求升级了,非要亲爹抱着在院子里溜达,看鱼,看花,看星星看月亮,看房檐上的燕子筑新窝,看门房的大黄生小狗……

又过几日,他连自己的摇篮也不睡了,得躺在爹娘中间,四脚朝天,手舞足蹈。玩累了,就扳着一只小脚,瞪着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睛,一瞬不瞬的瞅着爹娘。

陈琰打着哈欠问他:“儿啊,为什么不睡呢?”

暗夜里嘎的一声尖笑。

“好好好,别激动别激动。”

……

小儿夜啼,无非是冷了热了,困了饿了,拉了尿了,如果以上统统排除,那么人们通常会认为,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了。

为此,这家的老爷太太专门打听了十里八乡有名的仙娘婆,燃香烧纸立筷子,给孩子念收惊咒。一次,两次,三次……直到把全县仙娘婆的招牌砸了个差不多,这种情况才稍有好转——毕竟这时,孩子都已经三岁了。

……

小儿名叫平安,生来敏感胆小,稍有风吹草动便会惊醒,奶娘婆子都不要,偏喜欢挂在爹娘身上,睡觉也要娘亲陪着,睡到半夜还会睁开眼睛查岗。

陈家家境殷实,是县里排的上号的富户,往日里家里只有两件大事,一是陈琰科举,二是陈平安睡觉。

小少爷睡着了,整个院儿里谁也不许发出声响,全家人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的敏感与胆怯,维护他少得可怜的睡眠。

就这样,平安在无微不至的照料下长大了,他的大脑飞速发育,可以记住一些奇怪的梦了。

梦里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平坦宽阔的道路,可以自己行使的车辆,还有能在天上飞的大铁鸟……梦里他在孤儿院长大,从小病恹恹的,爱看书,记性好,但没什么朋友。

他断断续续把这些梦讲给大人听,大人们总是煞有介事的附和他:“哦……啊……这样啊……”

他心里很清楚,大人根本不相信车子不用牲口拉,铁鸟能在天上飞,楼阁可以高万仞,更不信他曾经是个孤儿,他们只相信小孩子就喜欢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再后来,他就不敢再跟大人提及了,因为他越来越清晰的意识到,他穿越了!

平安原本是个弃儿,患有先心病,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所以不知道自己死于几岁。国家政府优待孤儿,他从来没有受冻挨饿,却也难逃情感障碍的折磨。这种障碍甚至影响到这一世,敏感爱哭闹,黏人,都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好在这一世,他是个有家的孩子!

那段视线模糊,手脚不听使唤的日子里,他总被暖暖地抱在怀里,老爹抱他在院子里看风景,娘亲哼着小曲搂他入眠,直到他不需要再被抱着,扭来扭曲想要自己跑跳。

他的家很大,是一座四进四出的大宅子,堂前轩敞,天井宽阔,屋室里铺着柔软的提花地毯,博古架上陈列着古董器皿。还记得三岁时贪玩好动,在堂屋里奔跑撞倒过一次,瓷器玉石碎了一地。知道自己闯了祸,他惊慌失措,可是没有人责怪他,娘亲高声叫他站在原地不要动,担心他赤着的小脚被碎片扎到。

从那时他便知道了,平安才是家里最珍贵的宝贝。

祖父会为他搜罗各样玩具,祖母总抱着他念叨:“平安平安,全家平安”,娘亲无微不至地照料他的饮食起居,老爹……

老爹是全家最忙的人,披星戴月,起早贪黑,只因他背负着全族的希望,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科举。

小小的平安足不出户,都能感受到科举的残酷。不过他是个懂事的孩子,尽量不打扰老爹读书。常言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老爹当官我享福”,哪怕只是一个七品知县,也是鸣锣开道,净水泼街,派头十足!

想到日后自己将由富三代升级为官二代,他都会不自觉的笑出声来。

那时他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我是来享福的吧!

……

平安渐渐晓事了,娘亲也开始教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

看黄历、看时辰,天干地支,四时节气,穿衣吃饭,银钱换算……他就像一株新嫩的幼苗,伴着春去秋来,在爱的滋养下茁壮长大。

小平安跑得越来越稳,也越来越疾,出门总想脱离大人的束缚,随意奔向自己中意的目标。

于是娘亲仔细地叮嘱他:“平安是大孩子了,出门要紧跟大人,倘若在外走丢了,就找看起来年纪稍大又面善的姨姨或婆婆,告诉她们,你家住在藤萝街陈家巷巷南第一户,爹爹叫陈琰,娘亲叫林月白,祖父叫陈敬堂,祖母叫赵桂英……”

被念叨的昏昏欲睡的平安忽然瞪起双眼,黑亮的眸子像两颗硕大的葡萄:“娘,爹爹叫什么?”

“陈琰。”林月白道。

平安低头思索片刻:“不对,爹爹叫彦章。”

他总听老爹的好友同窗这样叫他,所以一直以为老爹叫陈彦章。

“那是爹爹的表字。”林月白耐心解释:“平辈之间要互称表字,直呼其名是很失礼的。”

“那玉官儿呢,陈玉官儿?”平安又问,他常听祖父祖母这样叫。

林月白嗤的一声笑了:“那是爹爹的乳名。”

整个娃为之一呆。

陈琰这个名字,让他想起前世看过的一本野史传记——《景熙以来奸臣录》,作者杨贯,是近古时期一位著作等身的名儒。是由公益人士捐赠给孤儿院阅览室,被舍友借出来看的。

这是一本颇具争议的野史,几个半大少年看完不睡觉,熄灯后还在争论不休,吵得平安难以入睡。他的病最怕吵闹,随手从舍友桌上抓起这本书,出门躲清静。

靠在宿舍的走廊上,就着昏暗的灯光翻阅起来。

这书确实有些奇怪,名义上记载了景熙朝四大奸臣,陈琰一人就独占了四分之三的篇幅,作者杨贯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将他的一家老小、平生经历记述的清清楚楚,堪称奸臣中的VIP。

据书中描述,景熙十四年,陈琰登顶首辅,这位陈阁老窃权专擅,结党营私,纵容族人为患一方,企图拥立幼主,长久的把持朝政,结果被抄家清算,整个家族都受到了牵连。

看着看着,眼前出现一团漆黑,像一个不断变大的黑洞,将他整个人吞噬进去。像是死了,又好像没死透,隐约听到有人叫他,声音越来越弱,陷入彻底的寂静。他在黑暗中走了很久很久,才来到新的世界。

他天生记性好,仍记得开头那段:“陈琰,字子琬,平州府盛安县人,少聪颖绝伦,十五为诸生,景熙二年登进士第,改庶吉士。其妻林氏,兴化四十三年来归,逾年生子平瑞……”

现在娘亲告诉他,爹爹也叫陈琰,娘亲也姓林,他有点慌。

不过细想之下,又觉得自己多虑了,陈平瑞他爹是奸臣,关他陈平安什么事?何况老爹的表字不叫子琬,叫彦章,他的生辰也不是兴化四十四年,而是承启元年。

平安在心里轻哼一声:祸国殃民的大奸臣,也配跟我才貌双全的老爹重名?

……

小孩子注意力转移得快,隔壁空荒的园子里长出桑葚时,他已将此事抛却脑后。

因为娘亲说过,桑葚紫透了的时候就是他的生辰——他满四岁了!

曹妈妈给他穿上银红色的对襟坎肩儿,鸦青色的夏裤,脖子上还挂上了长命百岁的金锁片。

他提着小篮子对缀满果实的桑树虔诚许愿:“希望全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娘亲天天开心,爹爹考上进士,祖母长生不老,祖父永远不死。”

然后,就摘了满满一篮桑葚果。

夕阳西陲,红霞满天,平安托腮坐在大门口的门槛儿上,从小陪他长大的小狗阿吉挨着他坐在一边。

一个五旬上下的老者经过,笑着跟他打招呼:“安哥儿,在等你爹散学?”

“二叔公好。”平安仰起小脸。

“真乖。”

那被称作二叔公的,是平安祖父的亲兄弟,大腹便便的富贵相,两家平日里往来亲密,只见他信手从袖中掏出一包粽子糖,递到平安面前。

“谢谢堂叔公,祖母不让吃糖。”平安一笑,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小牙。

二叔公又夸他一声乖,也不好坏人家规矩,收起粽子糖,离开前还不忘占个小便宜,捏一把他略带婴儿肥的肉呼呼的小脸。

几乎前后脚的,家里的马车从府学回来,车上走下一个的书生打扮的男子,年及弱冠,穿的是再寻常不过的月白色生员儒衫,依然难掩颀然俊朗的姿态。

平安等到了要等的人,拎着桑葚篮子跳下门槛,张开双手,笑靥飞绽:“爹爹!”

希望大家多多收藏!

因三次元太忙,暂定一周更新4—5章,有余力会加更,坑品见后台,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鞠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