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吨,全部人工?”夏叙言放下抹布的动作都僵硬了。
“嗯。”傅拭雪点了点头。
“六啊~”夏叙言瞋目结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他垂头往前走,认命道,“走吧,肥在哪?怎么搬?”
走出小院,夏叙言第一眼就注意到村口那辆卡车,车高两米,整车长六米,抬眼望去上面密密麻麻堆垛着化肥。
卡车正向田里驶去,停在中间的交叉路口。
司机摇下车窗,朝傅拭雪招了招手。
傅拭雪接收,抬手回应了一下。
向卡车司机打完招呼,傅拭雪又向站在小路另一旁小车前的男人点头颔首。
与人打完招呼,傅拭雪转头看向夏叙言,“到了,走吧。”
“啊呃~”夏叙言捂着胸口,俊秀的脸直接皱成小笼包,“四吨,我不会真要种死在地里吧!”
“不至于。”傅拭雪斜睨了一眼,笑道,“而且看你身上就这点肉,补不了几亩地的。”
“傅拭雪!”夏叙言气笑,抬手挽住傅拭雪的脖颈,“我看你是想一个人搬,现在唯二能帮你的劳动力,我就在其中。把我惹恼了,受苦的还是你自己,还不哄着点。”
“好好好。”傅拭雪笑着点头,弯着腰,“我哄着点,夏大少爷心胸最宽阔了,我们快过去吧。”
两人拌着嘴走到卡车前,一路李乘歌走在两人身旁,她嘴角持笑地看着两人幼稚地打闹。
李乘歌走到车厢,在侧边看到卡扣的那一瞬,她抬眸看向傅拭雪,看来人是种地新手,但脑袋不笨嘛。
这是一辆翻斗车,不需要他们搬。
司机下车与傅拭雪商谈几句,再度上车。
下一秒,司机通过推动活塞杆使车厢倾翻,车厢不断往上升。
“噗~噗~”
水泥路上灰尘飞扬,李乘歌将鼻口捂进领口,别过头敛眸避开灰尘入体。
一分钟过后,四吨化肥全数卸下。
夏叙言目瞪口呆,“这就卸好了?”
傅拭雪抱臂点头,“嗯,卸好了。”
夏叙言啧啧两下,下意识感叹道,“真快啊。”
将化肥卸下,下一步就是撒肥。
小车前的男人打开车厢,将植保无人机搬下,在四人的目视下打开无人机的运营系统。
傅拭雪拿过一袋尿素,用镰刀剌开,往机器里面倒。倒到标记的横线处,男人伸手拉住尿素带口,“够了。”
傅拭雪放下手中的袋子,男人站在田埂上,操作着机器向田野飞去。
雪白的颗粒从蔚蓝的空中撒向褐黄的泥土,机叶片呼啦呼啦旋转,带起的风将颗粒均匀地带落在地面上。
这边装肥留了傅拭雪和夏叙言,而李乘歌走在田埂上,左手端着盆,右手抓一把肥料,手自然下垂,摆动小臂地同时一抛一抛地沿着前进地轨迹均匀地把肥料撒进边缘机器没顾及到的地方。
无人机一趟又一趟,李乘歌站在田埂上看着小路上忙碌的人,日光笼罩着田野,她眯了眯眼,鼻尖嗅到空气中那熟悉熏臭味,小时候的记忆再次浮现在眼前。
种地是山里人唯一能够养活自己的方式。
在她幼年的时候,大家都是集体种地。
村里的人会驾黄牛的人会手里牵着拉牛绳,黄牛拖着铁犁在水田里耕地。
土地来回耕两遍,剩下的大人们会将裤腿挽起,将禾苗别在腰间,顶着大太阳将苗插进田里。
等苗在长大一些,追肥也是全人工手撒,他们提着桶,用一双手、一双腿,一遍又一遍地给地撒肥。
她也一样,拎着一个比他们小一倍的桶,在田埂上往下面撒着肥。
一亩地下来,得走个几百遍。
两百亩地补肥都需要全村人花两到三天。
而现在不一样了,就一个机器,一天的时间就能将这些两百亩的地全部补上肥。
李乘歌将目光放回到一旁的小溪上,童年时一起在那条小溪上玩耍的伙伴也都去了城里,他们都不愿意种地了。
然后再低头看了看自己,要不是失业,好像自己也不会回来种地。
长江往下气候独特,土壤肥沃,是鱼米之乡①,可以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众多。
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很多农作物市场需求庞大。
以前靠山吃山,除去自家人口需要吃去的粮食,还有大量余粮可以进入市场。
作为人口大国,靠粮食出售,村里的人都能大大小小赚个小千元,生活怎样都能过得去。
当大家赚钱都是差不多的情况下,大家都一心想种好地。
可是后来,科技发展,农业不好赚钱了,更多的人把目光放在新兴行业,村里的年轻人走出村里去大城市发展。
除了赚不到钱,还有就是更多的是,吃不了这个苦。
种地真的是一个很累很累的活,一亩地就要铁犁来回拉个两遍。
你要是种小麦,那腰还能好受一点。但要是种水稻,那个腰简直就是受难。
水稻插秧是一个十分废腰的活,平方米基本苗数不宜过多,一般每平方种植125株,一亩是666.67平方米,上百亩就是上万株。②
不过如果这次不回来,李乘歌大概想不到地还能这么种。
犁地有机器,播种有机器,插苗有机器,补肥有机器。
只要费力的地方都有相应省力的机器,她好像接触到与小时不同的农业种植方式。
李乘歌撒完盆里的肥料,回到傅拭雪身旁。
或许,失业不一定是一件坏事。
有失有得,祸福相依。
种地也不失是一种生活的能力,留在村里种地也挺好的。
经过今天,李乘歌想明白了,她不去大城市做社会畜了,她想留在村里种地。
李乘歌抬头看向光逆里的傅拭雪,眨了眨眼睛,轻声唤他,“傅拭雪。”
“嗯?”傅拭雪将肥料装进桶里,低头对上李乘歌的目光,嗓音因干涩略微沙哑,“累了?”
“不是。”李乘歌摇头,“我想明白了,我不去大城市了,我想留在村里。”
笼罩两人的日光温柔,山间雾气消散,傅拭雪看向她的目光更柔和。
李乘歌顿了顿,“我想和你一起把地种好。”
“好。”傅拭雪没有问原因,侧身站在她身旁,清晰分明的下颌线分割出一条半明半暗的轮廓。
微风吹过,他说。
“欢迎加入。”
今日时间紧任务重,两人利用灌肥的时间交谈了一会儿,便再次投入忙碌中。
夏叙言手里剌开的那袋肥已经全部装进桶里,他走到傅拭雪身旁,“拭雪,再开一袋。”
傅拭雪敛了敛眸,将盆递给李乘歌,“给。”
李乘歌接过盆,回到田埂上继续撒肥。
还没撒几步路,二伯母就从田埂的另一边走来,她手里提着一个桶。
二伯母走到李乘歌身前,“乘歌,二伯母也来撒肥了。”
李乘歌愣怔了三秒,下意识开口,“二伯母,怎么能麻烦你呢。”
二伯母摇了摇头,“这怎么麻烦,你二伯母也是农民出身,干了大半辈子的农活,能帮着干会就干会。”
她后说道,“你不会是看不起二伯母吧。”
李乘歌张了张嘴,摇头,“怎么会。”
“既然没有看不起二伯母,那就让二伯母帮忙一起撒。”二伯母说着走到傅拭雪前,自顾自地给桶里加满肥料,说着就拎着桶去一旁的地里,“二伯母文化不多,但种地绝对不拖后腿。”
然后有加入沈摘星,多了两个劳动力,而且是都是经验丰富,干活老道的人。
这干活效率比原先三人高多了,五个人再加一个无人机。
终是在太阳落山,余光全部消散前将两百亩地追完肥了。
等无人机撒完最后一趟肥,飞回他们身旁后。
夏叙言再也撑不住身子,直接躺在地面的蛇皮袋上,“啊~累死了。”
经过四个小时不间断地装肥,傅拭雪也站不住了,他盘腿坐在石路上,拿过一旁的水杯,仰头饮了两口,看着天际的晚霞,不禁感慨,“好美的晚霞啊。”
李乘歌与沈摘星相倚休息,在听到傅拭雪的感喟也抬眸看向晚霞。
夏叙言枕着手臂,也看向天际,他坐起伸手,一小片夕阳落在手心。
橙色云丝印在天际,夕阳余晕透过层层云彩洒在这白砖灰瓦的房舍上,这处村庄坐落与山陵之间,田野过去就是山川相缪的山川,郁乎苍苍竹海,小路隔在天与地之间。
小路背影相叠,四人相倚看着晚霞。
的确,这晚霞真美。
-
返青期的追肥已经忙碌完了,后续三人迎来一段时间的农闲期。
现在小麦和玉米都在稳定生长,傅拭雪觉得在这段农闲期他该去开拓新的农作物。
可是,除了这些他还能种些什么呢。
这件事倒是令他有些迷茫。
坐在院子里,傅拭雪将米饭抱紧怀里,指腹轻柔地顺着它的毛,在第十次叹息时。
“怎么了,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吗?”李乘歌从屋内走出,她看向傅拭雪,“今日叹气已经不下十次了。”
“我在想后面再种一点什么?”傅拭雪抬头看着她,“你觉得种什么好?”
李乘歌宽慰道,“你想种什么呢?”
乘歌崽崽的心态开始转变啦,种地小团队终于开始真正走上正路啦~~~[让我康康][加油][熊猫头]
①“鱼米之乡”出自《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
②出自农业科普视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