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听说那只鸽子精做贵妃啦? > 第8章 指期

听说那只鸽子精做贵妃啦? 第8章 指期

作者:晏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9 00:25:01 来源:文学城

距赵祚上次探望,已过去一年多的光景,路殊日夜积累,勤学苦练,除了起初专注提升的力量,已经能流畅的行数套极复杂的连贯动作,姿势转换快如闪电秋风,出手从不停顿,哪怕有时仅仅是在一瞬间将招下意识出错,也会灵活顺势调转攻势,很少自乱阵脚。

李易盛夸她的频率也渐渐多了起来,比如臂力进步极快,砍劈挡躲绝不迟疑之类的。

每日她都先与师父对上几招,但因为师兄们的新剑法极难,正处于爬坡阶段,师父难免较为费神,所以路殊还是得紧着师兄们来,自己练自己的,不耽误师父太多时间,李易盛知道她不会偷懒,于是也不大会盯着她。

但路殊近几个月来,察觉自己和师兄们学的东西不太一样,他们剑谱里的许多动作,自己都不曾学过。而且师兄们也不砍东西,动作相较于她来说更为轻柔连贯,有些飘忽不定的神秘感,假如非要说哪点相似,估计只有灵活度差不多。

总而言之,她觉得自己用的力好像格外多些,杀意很重,有些笨拙。

不过她也没有问,师父让练什么,她就专心致志地好生练着。

有天,李易盛让她下了晚课到阁里取个东西再回,路殊这才知道,她之前的疑问,并非自己凭空一阵误会。

澧兰阁里有处兵器库,其中大多是李易盛的私藏,还有些是他自己亲自打造,由于始终本着收徒在精不在多的原则。

他门下弟子并不多,因此有更多时间为他们造些适合的兵器。李易盛让路殊在六把刀里挑一把,丢掉那把竹剑,以后用真兵器上手。

路殊打量了这六具不同形状的上佳武器,看中一把长刀,抛光打磨极佳,狭直刀身,小镡,长柄,配有龙凤造型环首,她一眼便相中,于是向师父求了这把。李易盛点点头,双手把刀取下递给她。

这是他珍藏的一把唐横刀,是前朝一位铸剑师造的,世间仅有寥寥数把,他这把虽说还不曾实战过,但已开了刃。此刀贵在锋利非常,若是横砍时臂力合格,可一击将敌手开膛破肚。

除此之外,刀身韧性优良,若与他人武器正面交锋,硬碰硬砍的对决,必然占据上风,倘若用的好了,则可在对阵中护全自身。

路殊垂眸盯着那把刀,问:“师父为何让我选刀而不选剑?师兄他们用的不都是剑吗?”

李易盛:“十年磨剑,百日成刀,你入门较晚,底子稍差一些,两年前你刚入学时,我见你身型较稳,拿到武器下意识就去劈砍,比他们多了一些狠劲,但少了些沉稳,从那时我便决意让你学刀,这是最与你相配的兵器。”

“可历来有学武的女子都是用剑,我身材又比师兄们瘦弱得多……我怕用不好。”

李易盛带她出了阁外,在竹林里拔出这把唐横刀,刀身映着一缕细碎的月色,闪烁着清透干净的银白光泽。

路殊听他讲道:“刀术尚猛,并非纯刚,同样讲究刚柔并济,无关身量体格。用剑是要切磋,用刀是要防身,须得讲求出招效益,轻易不可出鞘外露,你身为姑娘家,既然学了武,便需利器护身,刀法迅猛细腻,几招制敌,比剑多了份威慑力,于你攻击时有利。”

她低头看了看捧在双手上的那把唐横刀,知晓李易盛曾为她打算着想了这么多,眼眶泛红发热,跪下磕头拜道:“多谢师父,多谢师父不曾因为我是姑娘家,便对我的功课有任何懈怠,还赠予我这把您珍藏半生的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便是我此生最敬重的老师。”

李易盛许她起身,说自己平生最不在意这些虚礼,哪怕是姑娘家,也不可轻易跪拜。

“习武不在性别年龄,哪怕苦练十年,此生仅是路见不平而拔上一回刀,也算是了了这份初心。”他声音洪亮有力:“既然你能坚持,就莫要忧心将来,只需专注眼下,精益求精。”

路殊重重的点头,说自己记住了,日后绝不松懈,不会给师父丢人。

李易盛舒缓了平日那具严肃的表情,催她回去休息,将刀放好,莫要随意在书院内挥舞戏耍,明日清晨早起用饭,仍需坚持跑步。

她跑走到阁前拱门下头,突然听李易盛在身后唤她,让她回去给这把刀起个好名字。

路殊依旧趁无人时在院子里那棵银杏树下练习,用这把刀串了一遍之前学过的招式,发现它的重量与之前李易盛给她加工过的那只竹剑所差不多,以她的臂力用起来,实在是十分顺手。

只是实在太过锋利,一时间还有些不习惯,第二日和师兄对练时,有几招下手太狠,差点伤到对方,于是她便向李易盛求了个合适的老旧刀鞘,带着它一同练,尽管重量要增加不少,但好在不会伤到人,也顺便提升臂力。

年纪尚小时,路殊就格外喜欢一首名为《遇风雨作》的诗,那时还并不知诗句意味,只听到其中有句“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觉得既然有自己的名字,那便肯定是首好诗,后来年纪渐长,读了书,同样还是对这首念念不忘。

于是就给她那把爱不释手的唐横刀赐了一个名,叫指期。

指期上手一练,就又是两年,不论是最基本的劈、扎、缠头,还是裹脑,抑或是李易盛教的其余无数招式,她都越用越流畅顺手。

在林里练习的时候,常是单手执刀,有一类似剑法的招式,需眼神坚定,刀锋指向正前偏下,精准攻其下路,紧接着将伸展开的手臂迅速有力的往回退撤,定于胸口,地上枯叶随着她灵敏的动作在地面上方裹着泥土跳跃盘旋,溢满了活力朝气。

仔细算算,在以降阁也住了有四年之久,期间因为种种原因,只回过一次镐安京。

赵祚每逢路殊生辰,都会来看她一次。第三年时,京中杂事不多,他便端午也来了一趟,没有多做逗留,只是亲自来绑着她回了趟家,见了祖父和父母。

家中诸事安顺,路殊从邓州为路世修捎了几盒朱闳先生亲研的药贴,祛湿止痛效果极佳。还给家里一众老小买了各式各样的邓州特产。

赵祚原嘱咐她说,不论想要什么,都可直接订下,到时差人送到京城来,并非什么稀奇玩意,不用大包小包一家家跑。

可路殊却正色道:“这是我的心意,不能敷衍,再说我知道哪家的东西好,必得亲自去买才是。”

赵祚预料到劝了也是无果,和她满载而归地回了京,不过此行也没待多长时间,路殊便挂心着想回,说功课不能落下,补起来很难。临走时赵祚知道她又要带东西,索性直接提前叫人给她包好,又准备了些较易保存的吃食,让她一同给师长们带去。

待到快第五年,也就是路殊十六岁生辰刚过之时,朱闳有次在药理课后见她取了指期横刀往后山跑,便叫住路殊求解,问她为何非要向李易盛求这把唐横刀,而不用剑。

他本以为路殊会说:“剑开双刃,则易伤到我自身。”

可路殊告诉他,李易盛在教初学的她振臂击打时,实际上用的是坚硬的竹,他把一株实心竹劈开两半,把竹面和顶端磨钝削平做成武器的身和易握的柄,而截面上的竹刃,却只为她磨利了一侧,另一侧还保持着横切面应有的平整光滑。

数年来,李易盛教她鲜少出击,避其锋芒,逢遇刺招反应迅速,侧身滑推对手剑身。手腕持稳,身型站定,闪躲轻敏。

而这一招式的精髓则在于换刃——滑推剑身,用的是指期横刀未开刃的那一侧,方可做到既稳又实。而当刀电光火石间推至对方剑柄前,去割断敌手咽喉的,则是指期那一侧开磨利刃。

朱闳当时并未明白她所言何意,直到有次,他到澧兰阁与李易盛商量中秋采买事宜,正碰见路殊在空地上和与唐对打,用的正巧是这个招式,他亲眼见过这般流畅锐利的出刀,才恍然明白,这小姑娘并不是非得使剑,更无需浪费气力将指期横刀磨开双刃,她的那一侧钝刃的磨刀石和淬火液,将是她敌手的尖刀、和颈间血。

也正如朱闳所看到的,从路殊十四岁开始,李易盛就让她每天跟师兄对打过招,其实与唐他们也会互相切磋,但相对都是些较为柔和的招式,路殊学的招比起他们来讲略狠了一些。

李易盛还跟她说,横刀杀意太重,不可随意出鞘,若是一旦出鞘,非见血不收,但对练时用的不是正经兵器,此时便莫要留情,大胆攻击,日后若真与人对阵,也要提着一口狠劲,既是决意出鞘,便丝毫不可因情面而犹豫,否则便是拔刀伤己,不可回头。

她一直听李易盛的话,养成了果断的习惯,下手用软竹攻击自己师父时,亦是用力极深出招极快,打与唐和与简,那便更是毫不留情,有时就连这一众人高马大的师兄,也扛不住她的一砍。

此外,小姑娘平日里跑得也快,若是师兄迎面使来一招,路殊自觉消耗不住,又无法巧妙反击,便抽身冲他要害处狠劲一击,转身就跑。

某次偶然被办事回来的李易盛看到,吓得她以为自己又要结实挨一顿训,可并没有,李易盛只是对着远处的路殊吼了几句,让她过来,不要一个人躲到那边战战兢兢。

“教你的就是避其锋芒,反击讲求技巧,跑了便跑了,有甚大不了?既然打不过,难道还傻站在那里,任人把你砍成肉泥不成?”

路殊局促地点点头,但心里还是觉得下次不要再跑,要是以后被别人见了,估摸着得要丢师父的脸。

与冉师姐上次过年回家,家里人给她张罗了门亲事,路殊天天早出晚归,也不放假,每天累的倒头就睡,也许久没和师姐促膝长谈了,还是幸亏有天,正巧她吃完午饭回来取指期,发现与冉也在房里看书,便和师姐躺在床上谈天说话,这才跟她细细听了来龙去脉,说等一年后师姐她学成回家,就安排礼成。

“师姐的夫君是谁?家中可有铺子产业?可谋过面的?你心悦他吗?”

“自然是见过的,他也是邓州本地人,姓宋,家族做粮食营生,前几年还考中了举人,说来也算是与我从小相识,去年五月上门提亲,我也很中意,便允了。”

路殊生怕与冉受了一点委屈,反复问来问去,把这位宋公子的家底长相,甚至是几斤几两都恨不得打听得清清楚楚,最后还是不甚放心。

与冉掩嘴笑着打趣她:“小殊有多相信你心上那位赵公子,便同理放在我身上,保证立刻就能理解。”

“那不一样!师姐!”路殊激动的拉住与冉的手:“就是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天下有情人不都是相似的吗?互相信任,两情相悦,都是如此简单的事,自然是一样的呀。”

除过与唐师兄与朱闳、李易盛之外,尚还没人知道赵祚的身份。路殊说不过与冉,但见到师姐开心的样子,她也挺高兴的。

其实说白了,她自己也没有什么经验,况且师姐若是这般相信她的夫君,那路殊亦会相信师姐的判断。

春去秋来,时光更迭流逝,历年山上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改变,每年都有师兄中第,光耀门楣的入朝为官,也有新的学子们入学。而路殊也在一年年长大,被李易盛教导的聪明大方、坚韧不拔,刀法一如既往坚定果敢,身量如同一棵新生的翠竹那样日夜不停地端直拔高,和刚上山来那年相比,完全出落成了个崭新的气质模样。

年长一些时再回头想想,在历年山上这段时光,她本可能撞见无数棘手问题,比如与师长不合,抑或是难以适应历年山上的新环境等等。可现实是,路殊碰上了百般护着她、照料帮扶她的师兄师姐,也受教于对她严格且关怀体谅的师父、诸位先生门下,悉心钻研学业,练就一身极佳的本事和无畏的初心,学会了怎样真诚待人接物。

这样的生活,让她始终觉得,面对这世间经历着的朝夕日夜、每个时辰,都应怀着新盼头越过越好,而身边曾遇过的每位师长挚友,都是她除去自己前半生的那些牵挂之人以外,最珍贵的一份宝藏。

学习之路即将结束~马上解锁新场景新任务!

戳主页可阅读另一篇奇幻言情《槐江有招福》,大概是在深刻探讨脾气暴躁的钢铁直男究竟会被怎养的小狐狸精攻陷。

骠骑府二公子x神君养的貌美小狐狸。

顺便求评求收~嘿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指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