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姜君瑜醒得晚,几乎是日上三竿了。自离开京燮,这是她第一次睡得这么沉。
压着被褥,浑身都是暖洋洋的,姜君瑜一点都不想动,环顾四周,裴琅已经不在房内了。
一大早去做什么?
姜君瑜挣扎了下,到底踩着鞋下床了。她甫一推开门,就猝不及防地被人撞了满怀。
知竹哭得梨花带雨,仿佛姜君瑜受了天大的委屈。
姜君瑜眼泪也跟着要出来了,看到知竹没事,心下一松,抬眼看到站在后面的裴琅和十八。
十八落他一步,看起来也没受伤,因为比裴琅矮半个头,又被挡住,迫不得已踮起脚看她们主仆情深。
作为大家闺秀,还是要知书达理的,姜君瑜客客气气地同人道了谢。
到底是小孩心性,被夸几句尾巴都要翘起来了,十八咳了几下:“咳咳,不就是多带一个人,凭我的能力,绰绰有余。”
据十八所言,那伙贼人既不是冲姜君瑜来的,也不是冲裴琅来的,只是当地出了名蛮横的马贼,因为姜大小姐来的第一天,一掷千金租了他们这最好的院子,这才叫人恶向胆边生。
姜君瑜心情复杂,先裴琅开口,先发制人:“租院子的钱是我自己的!才没有败姜府的家。”
你的不就是姜府的?十八心说,悄悄看一眼裴琅,确认对方没有辩驳的意思,只好噤声。
现今已入了汴梁边界,过路人时不时会出口几句汴梁话,带着吴侬软语的腔调,叫姜君瑜听了亲切,连带着和知竹交谈都用上几句汴梁话。
十八头大,他坐不住,老想插话,又听不懂,头疼地看着知竹。
知竹掩面笑,换回官话,问他是不是送到汴梁就回去了。
这……
十八也不知道,按主子的命令,应当是这样的,可是现在裴琅也在这,倒难说了,他悄悄用眼神示意裴琅给他准数。
裴琅仿佛不认识他似的,将戏演得好,一眼也没看他,只是客客气气同姜君瑜说:“一路多谢姜小姐,汴梁之后,我再去驿站另取马车南下。”
姜君瑜慢吞吞地“哦”了一声,扭过头不看人,仿佛不重要似的,再随口问十八。
十八连忙点头:“主子给的令是送到汴梁即可回京。”
走吧走吧都走吧!姜君瑜心里有些不舒服,赌气地说。然后目不转睛地看外面,知竹顺着她的视线看出去——窗外是李子树,小姐想吃李子了么?
姜君瑜不想吃李子,她盯了一会李子树,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于是润润嗓,状似不经意问:“表哥要南下做什么?”
“找名医。”裴琅和她解释:“父皇病重,听闻南地有一游医,妙手回春,使人起死复生。”
我们汴梁人也不是没有神医,姜君瑜想,觉得自己只是单纯给汴梁立名,于是目不斜视,很“无意”开口:“汴梁好似有个刘神医,也是扁鹊在世,我祖父的中风就是他治好的……”
这样好似有些刻意,姜君瑜抿唇,找补了一句:“当然,你要是觉得刘神医信不过就算,我也没有很想引荐他给你……”
裴琅于是又垂下眼看着她了。
因为长了一双漂亮的眼睛,眼尾微微下垂,耷拉着眼皮看过来的时候,下意识就叫人将视线全聚在他的眸子上,仿佛有种粘稠如墨的东西从里面泄露。
心没由头地跳得飞快,姜君瑜按了下胸口,觉得在引荐神医给裴琅之前自己要先去找他看一看。
她实在是很难抵抗对方这样的视线,视线马上就要转开,想裴琅是不是不好意思拒绝,毕竟太子殿下对外温润和煦,看样子很少拒绝人——当然,罚她抄书时另说。
意料之外,裴琅先将视线移开。
“好,有劳了。”他说。
姜君瑜惊异,差点就要站起来了,忍住了但没完全忍住,翘了下嘴角,同人说:“必不会让太子殿下失望。”
十八才是最惊异的,他的目光在在座三人之前逡巡好几圈,不大灵光的脑子翻来覆去也没想到缘由,却也照着回复:“姜小姐,我也不走先了。”
姜君瑜纳闷:“为什么?你主子不是同你说……”
十八心说我怎么知道为什么,我也很想知道面上忍住了,只用一双幽怨的目光盯着某一处,他说:“我记错了。”
这个借口实在蹩脚。
所幸姜小姐财大气粗,并不在意多给人一间客房,并且她此刻对成功留住人了十分高兴,于是难得地没有追问。还非常同情地与他说:“汴梁有外域传进来的核桃酥,据说有神效,你可以试试。”
十八幽怨:“……多谢了。”
*
汴梁是水乡,青砖石桥下不少乌篷船。姜府是巡抚的府邸,富甲一方,院落很大,又有韵味。
裴琅的身份不宜让太多人知道,所幸姜老爷子老眼昏花,脑子也不好了,没能将人认出,姜君瑜又编了个姜父的门生,同她一起来汴梁寻亲,可算将人糊弄过去了。
姜君瑜自小就在外祖身边长大,这次去京燮,把两位老人想坏了,缠着她讲体己话。
府内没有地方不能去的,姜君瑜同裴琅打了个眼色,示意他自己去看看。
裴琅也去过不少地方,大部分时间,他会留在京燮,做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有时候会去边疆或者南蛮,不过那里全是烽火,他总是带着目的去的,要么浴火奋战,要么同那些异族诡辩。
这是他第一次没有任何目的地到一个新地方,叫他忽然之间就有些无所适从。
十八被知竹拉去看客房了,他一个人正好站在庭院中央的桃树下。
这颗桃树可能已有百年,春末桃子结了不少,只不过青涩小巧。
裴琅望着最高顶上那片叶子出了神。
“有一千零一十五片叶子。”
裴琅回头,看到姜君瑜背着手,兴许原本打算吓他一跳的,只不过没能成功,有些恼地皱了下眉。
“怎么数这个?”裴琅弯了下嘴角,是一个他经常用的、很恰到好处又很虚假的笑,问她。
姜君瑜奇怪地看他一眼,叫裴琅有些疑惑,歪了下脑袋,看他。
姜君瑜没辙,半是腹诽半是无奈:“太子殿下这么好骗?我真的只是随口胡诌的——正常人怎么数这个?”
裴琅这回是真的笑了,眼睛弯起来,露出一点笑意,连平日不近人情的脸色也少见地多了一点点的温柔。
对,就只有一点点。姜君瑜下结论,咳了几下,走在人前面,很“勉强”地开口:“尽尽地主之谊,我同殿下在我们汴梁转转吧。”
*
汴梁富饶,民风开放,节日众多,姜君瑜此行出门正巧转上善斋日。
“汴梁很信神鬼之说。”姜君瑜低声和裴琅说:“城内寺庙道馆不少,善斋日是给百姓接善的日子,用弓箭射城树上的红绸,越高越得观音保佑。”
裴琅点几下头,眯眼,果然看到树下密密麻麻站了许多人。
“你有射过么?”他问。
“没。”姜君瑜背手,开始找最高的枝头:“那弓很重的,我拉不开。”
裴琅于是收回视线,点几下头。
“诶!”姜君瑜眸子一亮,人潮拥挤,她下意识就拍上裴琅手臂:“我找到了!最高的枝头。”
“什么?”裴琅顺着她的手指望过去,找到了系着最高的红绸,在风中恰好摇曳。
姜君瑜也有一双好眼睛,通透而漂亮,想西域喜欢献贡的紫葡萄。
裴琅听到自己在这双眼睛的注视下,鬼使神差地问:“想要么?”
*
太子殿下不仅饱读诗书,看样子在习武上也花了不少功夫。
他手臂轻轻一拉,就将沉甸甸的弓弦拉了开来。
裴琅的目光平静而温沉,叫旁观的姜君瑜也不怎么为他紧张,仿佛他就该射中似的。
“这还是我娘同我讲的。”姜君瑜突然说:“你能替她射么,她身子其实没有好全,我好久没见过她了,想给她祈福。”
裴琅侧头,将视线从从箭矢移到她脸上。
他没说可不可以,只是须臾之间,松了手。
箭矢破空而去,风声忽然之间很大,姜君瑜只能听到自己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和沉重的心跳声。
下一瞬,箭尖擦着一根红绸往另一根射去,很快又落在地上。
圆头圆脑的小和尚捡起来,将箭矢展示给众人看。
箭尖上挂着两根艳红的绸子。
裴琅这时候才回她:“好,姜夫人和你都会有的。”
姜君瑜觉得春末的太阳足够温暖,是她最喜欢的事物了,因为就连冷冰冰的裴琅,站在春光下,好像都有丁点温暖的笑意。
其实我分得清“的、地、得”的,的加名词,地加动词,得是程度之类的修饰,但是有时候太晚更新脑袋有点昏昏的,按键盘的时候就没留意,如果有时间我会抓虫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