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铁鹤书 > 第363章 第三十五章【尾声的尾声】

铁鹤书 第363章 第三十五章【尾声的尾声】

作者:永恒的夏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5 07:58:26 来源:文学城

“所以你认为,50年前血洗你们村的熊罴,是那个被拐女人死后所化?”“白衣先生”在前面站定,回过头一脸调侃地望着村长。

“乡亲们都宁愿这么相信,”丁结骨跟在后面气喘吁吁地回答,“在关于菩萨所有的可能里,等待着剪子村的一定是最坏那一种。”

白衣客闻言,低下头若有所思。他长着一副粗犷硬朗的五官,举止打扮却颇为斯文。丁结骨每次看到他,都会从心里涌上一种不协调感,但这种不协调落在白衣客身上,却并不突兀,反而俨然成为一种魅力,就像一颗本来质地粗顽的砾石,被人精心琢磨得圆润细滑。

此刻两个土夫子已经被他们抛在了身后,正暴尸山林之中。两个死人面目尽毁,手脚摊开呈现一个“大”字,“白衣先生”说土夫子显然是被刻意摆成这样的,出于未知原因,野兽都远远避开了它们。村长跟白衣客于是决定先去寻找古墓,等回程时再带土夫子走。

“元嘉时期,邵陵高平附近也发生过类似的事。”白衣人皱眉说。晨曦穿过斑驳树叶打下来,在他脸上分割出块块光影,乍一看竟有些面目难辨。此时此刻老林里万籁俱静,“白衣先生”铿锵之声透入晨雾,激起阵阵回音,让村长想起石子落入深潭时水面泛过的涟漪。

“有一个叫黄秀的私塾先生,平日里温和谦恭,人缘很好。但有一天深夜,他忽然抛下妻小不告而别,入山一个多月都没有回来。黄秀长子根生于是进山寻找,最后发现父亲躲在山上一棵巨柳的树洞中,从头到腰都生满了灰色长毛。”

丁结骨终于赶上了白衣客,后者与村长对视一眼,就开始同他并肩而行。为了照顾年事已高的同伴,外乡人特意放慢了脚步,但村长还是走得很勉强。不过话又说回来,老林中行路本就艰难,别看树木之间都有空隙可以穿行,不是走惯深山的人,进了老林很可能一个落脚地方都找不到。所以在这一点上,“白衣先生”还是很佩服村长的。

“他为什么会生出灰毛?”丁结骨喘着气道。

“根生也是这么问父亲的,可是黄秀却不肯说,他神色异常平静,犹如尚在酣梦中,只是一再强调这是他的报应。根生没办法,就只能哭着回去了。又过了几年,一个砍柴人在山里远远地瞧见了黄秀,那时,他无论外貌还是形态都已经和熊无异,这是人们最后一次遇见黄秀,想来,以后要是再碰上,也认不出了吧。”

“到底,是什么报应呢?”丁结骨问。

“据说黄秀的村里丢过好几个孩子,当时没人把这跟老实巴交的私塾先生扯上关系。这个黄秀八成是有什么亏心事,所以一旦身上遭逢变故,就疑神疑鬼地,当自己应了天谴。”

村长立刻听出来白衣人的弦外之音:“你依旧不信,毛菩萨是信娘怨气所化?”

“不信。”白衣人斩钉截铁地说,“我知道在你们营州,蛇鼠白黄统统算进仙家。也许你们看来,随便一个山洞,或者一户破落宅子里,都可能藏着野神。但是依我的拙见,动物大部分时候,就只是动物,没有思想,没有心智的动物……”

“……我认为,黄秀很可能是发了什么浑身长毛的怪病,结果就把他自己吓进了深山里。”“白衣先生”长出一口气,停下脚步举目环顾四周,似乎是要从迷雾里找出一条道路来,“一个人如果在山里待久了,他很容易就忘掉了自己是个人。”

“先生所言恕我不能苟同啊。”村长赶到外乡人身边,弓着身子连捶自己好几下腰背,他虽然嘴上不说,却很感激对方给了自己稍事休息的机会,“当年毛菩萨血洗村庄的手段,怎么看都不像是没有心智。”说到这里,丁结骨的神色忽然谨慎起来,“也许……”

“也许什么?”白衣人随口问道,他还在转头四顾,也许是用目过度的原因,他一双瞳仁周围泛起几条血丝。

“小老儿以前在行伍中,听说世间有专门调教动物的高人,鸟兽一旦经过他们之手,就聪慧得与人类无异。也许毛菩萨就被这类高人调教过。”

“那这附近有什么高人吗?”

“不知道。”村长尴尬地笑了笑,“从来没人能把营州的老林走遍,事实上,稍微往深处走一点,就可能回不来了。”我指了指远处那连绵无尽的树林,“营州是个处在模糊区域的地方,真和假,生与死,人跟精怪,全都模棱两可,全都是寒冷与荒凉衍生出来的不确定。你说山里面有一只野兽,一个神,或者一个被武林追杀的避世魔头,我都不会意外。”

白衣人陷入沉默,村长直起腰,才发现对方正专心端详四面山势。“就是这里了。”许久之后,他才喃喃说出这句话。

“就是这儿?”丁结骨左右张望,脸上带着些许遗憾。他原以为大墓的落脚点跟其它地方会有显而易见的区别,然而这里太普通了,他相信自己哪怕走上几千次也不会停下来多留意一眼。

“此地就是山脉形势的交汇处,仿佛一个深穴,把聚拢的四方风气都藏入其中。另外,这里有好几棵老树都照着暗八门的方位被人为修整过,从手法上看,绝对是个风水高人。”

白衣人发现村长还是一脸茫然,于是又解释说:“先秦《葬歌》上,阴宅有一套专门的修建方法,依循九宫八门而创。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而阴宅主人下葬时,必然对应特的定方位,头为离九,足为坎一,左右肩膀指向巽坤,脚两侧是艮乾。”

“原来体面人下葬还有这么多规矩。”村长不耐烦地说,“这些规矩管用吗?”

白衣人愣了愣,然后报以轻蔑一笑:“不管用。”

此时,天已然大亮,林中却没有鸟兽的踪迹。只有冬雾在老树间漂浮,除了偶尔从旷野中传来的风声,此地几乎一片寂静。两人相对而立,仿佛驻足在凝固的梦境里。

“另外,要较真的话,这地方的风水布局也很不对劲。”

“怎么了?”

“打个比方,把风水位想象成依照山川地貌汇聚气势的水潭。天下人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家水潭深邃宁静,福泽绵长。然而我们现在站的这个’水潭’,到处都是激起乱流的暗礁。这不是一个藏气穴,更像是一个遮气穴,引导而来的气势被刻意搅成一团混沌,聚散无常。当初创建格局的人,似乎不是为了贮留生气,而是要用生气掩盖住此地本来的样子。”

白衣人说完,略一思索,又问道:“老丈,对于这个北魏公主墓,你们还知道什么?她究竟是哪位公主?”

“都是这些年攒下的道听途说。不瞒你讲,别说公主是谁,就连她父亲是北魏哪个皇帝都没人说得清,只知道是北魏末期的人。”村长抹了一把脸,三九天里,汗珠刚挂上额头就结成了冰花,“据说那个公主尚未及笄便嫁到了盛乐旧都[注:1]。那时距离太武皇帝迁都已经过去100多年,连平城[注:2]旧都都已经破败不堪,更何况盛乐呢?”

[注1:今内蒙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道武帝398年从此迁都平成。]

[注2:今山西大同,孝文帝493年从此迁都洛阳]

丁结骨忽然停住口,用询问的眼光看向白衣客。后者没有出声,但他的表情已经替他回答了村长:他也听见了,浓雾里正隐约飘出微弱的鼓点。

外来人先行动起来,他朝鼓声传来的方向慢慢挪动脚步,脸上写满戒备。丁结骨紧随其后,好几次都差点踉跄而倒。

“那个北魏公主嫁的是什么人家?”白衣客小声问。

“只知道是当地百年的世家,说不清是汉人还是鲜卑人。”

“世家?”白衣客冷笑一声,“盛乐早就没有什么世家了。”

“先生去过那里?”

“年轻时候去过,那里只有两样东西:破落户和北魏佛雕。当地人平日里所做最多的,就是拜佛,跟吹嘘祖上荣光,听他们的话,不管拓跋皇室还是如来,跟当地每一户都有惊世骇俗的关系……”

“……至于那些佛雕,几乎到处可以看到,比当地的活人还多。大的凿山而建,小的就缩在路边墙角,在当地人口中,那些佛像每天都在显灵。然而不知为什么,明明只过了一百年,佛雕却都风化得面目全非,犹如盘坐莲上,千疮百孔的干尸。而且,那些石像几乎一捏就碎,有些内部还生出不知名的灰虫。夏夜里,蛀空的佛雕里都会发出刺耳的虫鸣声,听了让人牙根发痒。”

雾中鼓声越来越清晰,几乎已经变成隆隆巨响,伴随着绵密不绝的鼓点,似乎还有人在喃喃吟诵,然而,那人吟诵的并非什么庄严祷文,字里行间全是荒诞的诙谐:

“一点胡家为教主,二点黄家为先锋,三点点的是长蟒四蛇为战将,四点点的是下世鬼主姥姥清风……”

声音断断续续,时隐时现,一开始村长以为那是一个垂髫童子,继而又觉得是一个百岁老人。

“盛乐那里……墓中会不会打鼓?”老人问。

“我怎么知道?那里只有荒坟,仅有的几座大墓早就被人掏得一干二净了。”

雾中的念唱还在继续,始终距离两人不远不近:

“说来到,就来到,一对喇叭一对号。说来到,就来到,不是骑马就坐轿。骑马坐轿修来的福,我看老仙这回下山了。老仙家唉,随着点兵的鼓点就走唉。捋顺香烟往前走,前要走三后走四……”

浓雾在两人面前渐渐散开,鼓声震耳欲聋,老村长觉得心肝都在随之颤动。一个巨大的洞口出现在两人面前,雾气缭绕中仿佛一只死去的饕餮。

丁结骨看着洞中的漆黑一片,久久不能言语。白衣客已经快走两步来到洞口前,那光滑的内壁一看便知是人工雕琢,更何况上面还附有绘画装饰。

“这里不是入口,看起来,是一次地陷把它顶到外面了。”白衣客说着端详起内壁,因为潮湿,墙上能辨认的图案十不存一,“真有意思,这确实是下葬公主的规格。”

“所以那位公主当真存在?她嫁的到底是谁?”

白衣客没有回答,村长这才发现外乡人正死死盯着洞口,脸上头一次浮现出如临大敌的神情。丁结骨顺着他的视线望进去,那里只有让他如坠深渊的黑暗。

“它在里面。”白衣客说。

“谁?”村长问出这个问题时,忽然心头一紧,“毛菩萨?”

“随便你怎么叫它。”白衣客咬着牙说,“但是,它为什么偏偏要选此地作为巢穴呢?”

老村长却觉得理所当然,在这片深山中,还有哪里比会此处,更容得下一尊菩萨呢?

白衣客还在与黑暗对峙着,雾气缭绕中,他的双瞳隐隐泛出血光。外来人抬起一只脚,似乎是想进去,但最后,他还是没有迈出那一步,看神情,似乎并不是恐惧,而是不值得。

村长有些晕眩,他仿佛看到一个面目不清的人正站在洞口摇头晃脑地敲鼓吟唱:“……大徒弟是孙膑,二徒弟,他名叫庞涓。孙膑待人多么仁义,庞涓他做事实在奸。庞涓魏国招驸马,留下孙膑看桃园。后院种着一十八棵蟠桃树,九棵甜的九棵酸……”

“有一件事你说对了。”恍惚间,他听到白衣客沉声对自己讲,“这头野兽确实被绝顶高手调教过。”老村长确信,他从外来人的语气里听出了敬佩,“一个,名为自然的绝顶高手。”

【全文完】

附录:隐元年鉴天宝四载

左狐词条:字枕丘,绰号“醉狐”,五十五岁。原丐帮外门弟子,现已脱离丐帮。

二十岁时家逢巨变,为丐帮马长老所救,传授醉拳,马长老看出左狐不是帮派脾气,不会一直留在帮中,两人虽有师徒之实却无名分,所以左狐一直人在外门。

五十岁后,左狐果然有了家室内之想。马长老在他为丐帮做完七件大事之后,准他离开丐帮。据说其人后来携妻退隐仙岛,过上了逍遥日子。他临走时在旧日家中留下个四大字“不拖不欠。”

补充:左狐早年在江湖上颇有人缘,但退隐后与往日朋友全部断了来往,据说,只有他的忘年交,“妙笔生花”霍虫鸣能够找到他。

补充二:与马长老不同,左狐的醉拳已经兼顾伶俐与刚猛,我们相信,只看醉拳一项的话,他已经远在马长老之上,江湖传闻,连丐帮主当初都未能接住他三拳。

【地字伍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