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铁道炊事兵 > 第二十六章 可以入药的汤池老酱

铁道炊事兵 第二十六章 可以入药的汤池老酱

作者:没有桥的河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0-12-30 22:17:53 来源:转码展示1

楚留香在郭嵩阳与孙玉伯身后说出刚才那句话后;

突然感觉话有些不妥,容易产生误会,于是又补充道:

“不要忘记自己的创造力!”

确实,他刚才那句话非常容易让孙玉伯感觉楚留香说那话是不信任他;

但这并不是楚留香的本意,他本意是团结协作,合理分工;

好在孙玉伯非常了解楚留香,虽有一丝这样的念头出现,但很快就烟消云散,他知道班长不是这意思,而是分工协作,合理运用时间与演习规则;

上午十点,比赛正式开始;

郭嵩阳与孙玉伯走向摆满各种食材的地方;

好在食材众多,似乎对取用的数量并不限制,但所有炊事班都清楚,自己需要做多少的量;

大家都自觉的按自己需要取用,不浪费任何一点食物,这是部队三令五申的纪律,并不会因为在这里而有所不同;

郭嵩阳与孙玉伯在一起小声商议着,孙玉伯不时的离开郭嵩阳,将某种食材放入竹筐之中;

食材选择区域离楚留香所在的地方较远,他并没完全看清楚都选择了什么食材;

比赛区域是在指挥部前面空地对面的一个山坡之上,那里早已被其他部队的战友挖好了60口无烟灶,每个炊事班两口灶;

60口灶在山坡之上犹如梯田一样,层层而上,每层20口灶,一共有3层;

再加上裁判们对参赛炊事班巧妙的位置安排,同组同擂台比试的两支炊事班根本互相看不见,就是相邻的炊事班因为山势的原因,互相都无法看见彼此之间的案板与灶台。xinghuozuowen

但所有的参赛炊事班,楚留香却可以在演习指挥部前面的这块空地上看到,但也看不太清楚;

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

18号炊事班所在部队出身山西,楚留香感觉这支炊事班一定传承了不少山西面食的精华;

看见郭嵩阳抱着一盆面团,孙玉伯抱着一筐蔬菜向山坡走去,楚留香明白,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刚才的班务会,并没有最终决定到底郭嵩阳与孙玉伯做什么样的饺子与面条,而是让他们在选择食材的时候,灵活掌握;

大家都非常信任他们,明白他们会全力以赴打好比赛;

只要全力以赴,其他所有的要求就显得多余,反而会让他们畏首畏尾;

所以在班务会上,楚留香根本没有提郭嵩阳与孙玉伯要做什么,而且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鼓励;

“对方是头狼,我们就是只虎!对方是只虎,我们就是景阳冈上的武松!”

这是楚留香班务会最后一句话!

所以在刚才,楚留香才会在意刚才那就话自己是不是说过头了。

楚留香一直记得他的班长跟他说过的一句话:

一名好的炊事班班长不是如何做出一餐好饭,而是应该让战友们如何做出一顿好饭!

这话一直是楚留香当班长以后,始终时时刻刻在践行的一句话;

事实证明,他班长这句话没有错,他楚留香不是饭店里掌勺的大厨,而是一名解放军炊事班班长。

郭嵩阳与孙玉伯来到他们所属的灶台之后,发现这里居然还有一些调料,而且品种还比较多;

有酱油、陈醋、还有一些胡椒、花椒、大料之类;

看到这些,郭嵩阳笑了,孙玉伯也笑了;当然其他炊事班战士同样也笑了;

这演习指挥部搞神秘鬼,为什么不放在刚才选择食材哪里呢?

当想到这个问题,很多炊事班立马警惕了起来,生怕这里面有什么陷阱,做的事情开始有些畏首畏尾了。

其实认为这里面有陷阱的炊事班想多了,演戏指挥部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节约不浪费的原则;

如果全部放在食材选择区,就会产生有些炊事班多拿多用的情况,部队现在的经费很紧张,容不得半点浪费,而且此时朝鲜战场更加需要钱;

这次演习所需经费,都是省军区从不同地方千方百计节约出来的,每一分钱都容不得浪费;

否则现在国家这种状况,哪里有钱举办如此规模的演习比赛呢;

放下所有食材的郭嵩阳与孙玉伯立即开始整理属于自己的灶台上的一切;

摆放在灶台上的每一种调料,郭嵩阳都用筷子沾了一点放入口中,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孙玉伯交流;

而孙玉伯一边听,一边将灶台收拾出来,收拾的目的是让灶台上所有的东西更加符合他与郭嵩阳的使用习惯;

有不清楚的地方,孙玉伯不是抬头询问郭嵩阳,知道自己完全理解;

一切都准备停当,郭嵩阳将面盆里的面团倒在案板之上;

这面团是裁判们提前醒好,但没有经过多少揉制,应该是留给炊事班自己揉制。

面条与饺子所需要的面团在本质上有很多差别,要想做好,做精品,必须分开揉制。

郭嵩阳首先是判断现在面团是什么情况,处在醒面的什么阶段,他不仅用眼观察,手也不停地通过触觉感受着面团;

通过触觉感受面团的软硬程度,感受面质的好坏,感受面筋的韧性,感受面粉的顺滑;

慢慢地,他心中对于这团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最后为了做到全面的了解,他将一点面团放入自己的口中,他慢慢地咀嚼着,非常慢;

并不是那种快速的咀嚼,一小点的面团,在他口中至少咀嚼了一分钟,在这一分钟里,他同样将面团塞进孙玉伯口中,让他跟着自己同样细细咀嚼;

这一分钟内,面团里所有的物质,全部都透过郭嵩阳的舌头传递给了他的大脑;

“嗯,玉伯!面团是用全新的面粉发酵,里面没有老面,这面粉不是用机器磨碎的,所以颗粒比较大,应该是用石头磨盘磨出来的。”

“面团用温水和面,先和成面穗,然后再通过加一点面粉,再加一点温水的形式和成现在这种状态。”

“里面已经放入了点食盐,这点注意!”

“这面团里还有白糖!我肯定!”

孙玉伯也将自己吃出来的感觉说了出来;

“嗯,有,但是不多,我们可以利用这点白糖提升面条的劲道!”

“对,我们可以利用这点白糖,提升面条的嚼劲!”

“玉伯,我估计18号炊事班大概率会用这面团做山西刀削面,你认为我们做什么面合适?”

“二哥,我想,要不我们做北京炸酱面?给他们来个对对碰”

“炸酱啊?这里有一种酱,还是一种老酱,就是不知道是什么酱!”

“玉伯,你来尝尝,你能做出北京杂酱那种味不?”

孙玉伯将郭嵩阳所说的那种酱放入口中细细咀嚼;

“嗯,这是老酱,味道比黄酱辛辣一点,浓厚一些,二哥,一会我改进一下,可以用来做炸酱!”

“嗯,等会你和面的时候,加我们拿的两种面粉之中,比较白的那种,那种是高筋面粉!”

“明白!”

演习指挥部放在比赛灶台上的老酱,其实是云南特有的一种老酱,叫汤池老酱;

这种老酱除了汤池这地方以外,别的地方根本无法复制,哪怕是离汤池几十公里以外的昆明城里采用同样制作工艺都无法复制;

这是由于汤池这地方特有的地理环境所致,这里夏无酷暑,冬无寒气,而且有一股出水量非常大的温泉,千年来不曾断流一次;

明代旅行大家徐霞客当初都对这里的温泉与环境赞不绝口,在这里一住就是半月有余;

汤池温泉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所以造成汤池老酱有一项是其他老酱无可比拟的特性,那就是汤池老酱可以入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