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挑灯看槊 > 第60章 大棘城.60

挑灯看槊 第60章 大棘城.60

作者:洛河神翼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10 16:09:30 来源:文学城

二十余年的相处,宇文婷自然知道他接下来要说什么,“哀家用过了,这是哀家特意为你备下的。”

慕容恪起身谢过。

趁他吃食的工夫,宇文婷将适才看过的奏疏拿出放在几上,“哀家知道摄政王最近日子不好过。鲜卑连年征战,开拓下万里江山的同时,国库空虚民生凋敝。西边氐族强势崛起,南方晋国虽大不如前,但瘦死的驼骆比马大仍不容小觑。萧琰在前线又攻下几座城池看起来势头正盛,但鲜卑的财力已撑不住了。”

慕容恪没吱声,宇文婷继续说道:“如今晋国虽出现小范围骚乱,但晋军在战场上并未现出太多颓势,总有大臣嚷着要趁机攻进金陵活捉晋王。国外纷争不断,国内亦不安宁,眼下朝中拥战派的言论逐渐势大,其中最活跃的当数右谏议大夫,他的发言极具煸动性,最近还写出什么灭晋三步曲的册子来,好大喜功、好高骛远可见一斑,他全然忘了庞大的军备立时可拖垮鲜卑的经济。摄政王可知道这些?”

慕容恪放下手中的碗盏回道:“右谏议大夫的想法是有些理想激进,儿臣并不赞同。”

宇文婷:“帝王术在于制衡,摄政王自然比哀家更了解其中关窃,拉拢怀柔不同于放任姑息,过刚易折、尾大不掉。”

“母后的担忧儿臣理会,当年拥护儿臣制衡萧氏时,右谏议大夫力排众议,是有功的。如今只是略微杂音,母后放心,有儿臣在出不了大的干系。”

他既表明了态度,宇文婷不便多说,“摄政王心中有数,哀家自然放心。”转首换了个话题,“哀家听说前线战事暂缓,晋国可是有了新动作?”

慕容恪顿了顿,说:“确实,金陵传来的最新消息,晋国有意派使议和,儿臣进宫正要同母后商议此事。”

宇文婷放下茶盏,感叹道:“没想到这么快,晋国越来越沉不住气了。”

“晋国门阀斗争激烈,此次萧琰在青州一箭射伤对面大司马,更将其围在青州城内断其粮草救援。晋国内忧外患之下选择议和不乏明智之举,此战我方占优,如今要想想怎么谈得益最大。”

“谈判哀家不懂,自有谋臣为摄政王出谋划策。只是萧琰一战而胜,重拾萧氏威望,萧太后更是联合老臣撺掇右丞相上疏,拥立景阳侯萧琰为大将军。”宇文婷将手边的奏疏递予慕容恪,“摄政王尚未回来,萧琰已在返回大棘城的路上。”

慕容恪接过通览后放下奏疏,不露声色道:“萧太后显是得了高人指点,此次动作很快。”

宇文婷细长的黛眉轻拧,“萧太后毕竟姓萧,鲜卑第一望族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如今皇帝年岁渐长,朝中的大臣渐显出墙头草的秉性左右逢源两头下注。此次萧氏下手之快已非昔日吴下阿蒙,摄政王要打起精神早做准备才是。”

慕容恪对这位大不了自己几岁的嫡母向来尊敬,二人在漫长的岁月里同气连枝共同御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回道:“母后放心,儿臣省得。”

宇文婷颔首,“哀家自然相信摄政王,你对时局一向通透,心有成算,哀家是放心的,只是权力斗争最是凶险,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如今萧氏串通老臣,我儿应当早做打算。”

她抬眸望着下首的慕容恪,岁月给他添了风霜也添了魅力,“说来摄政王妃已病逝多年,摄政王不过三十五岁正值盛年,日夜为国事操劳,身边却没一位知冷知热的人。三朝元老左相的孙女拓跋燕贤淑雅正,知书识理,论家世论人品堪得嫁入王府做摄政王妃。”

慕容恪没接话茬,宇文婷停了停没再说话,一时泰宁殿内安静得只闻漏壶发出的水滴声。

“今日与太皇太后商议国事,怎么扯到儿臣头上来了。”

宇文婷脸上敛了笑容,语重心长道:“我儿贵为鲜卑摄政王,你的私事亦是国事。如今你身边只有一个庶子,为绵延子嗣为稳固朝堂,都应该求娶名门贵女才是,今时不同往日,莺莺燕燕也好,红袖添香也罢,摄政王的家事关系到朝政时局,孰轻孰重无须哀家告诉你。”

慕容恪眉心略动,“太皇太后是听到了什么?谁这么大胆在太皇太后跟前乱嚼舌根。”

宇文婷长叹一口气,“不是哀家逼你,皇帝下旨拜萧琰为大将军怕已成定局,你虽然摄政却无反对的理由。右相选定了阵营,左相的态度至关重要,总不能让皇帝、左右相与萧氏连气同枝!”

慕容恪沉默不语,宇文婷深知自己这位继子心思深沉,二十余年虽一直母慈子孝然毕竟隔了一层肚皮,她眼下能做的惟晓以利害,剩下的便看他自己怎么做。

泰宁殿内气氛沉闷,宇文婷也不想搞得太僵,换了个话题,“听说最近来了不少外国使臣,前有仇池世子后有百济王叔,便连那从不出国的秦国王子也来到了大棘城,想来摄政王必然忙碌,以后也不必日日进宫晨昏定省来回奔波,你乃国家柱石,身体亦要保重。”

慕容恪勾起嘴角,淡笑道:“孝敬太皇太后乃儿臣本份,谈何辛苦。说到使臣,仇池世子递上礼单,儿臣觉得母后看了可能会喜欢,特意带来给母后一阅。”他从袖中掏出礼札递上。

宇文婷接过翻了翻,“确实用心了。”合上礼札,沉吟道:“哀家早年与那仇池王打过些交道,陆正疾这人寡恩薄义,极善钻营。”

忆起往昔秀眉略蹙,语气带了丝嫌恶,“摄政王应该清楚,仇池向来奉行事强主义,晋国强壮时暗地里没少给我们鲜卑下绊子,如今晋国内乱势微,按陆正疾以往脾性,他定要上前连皮带肉咬一口方才罢休,说到底陆正疾就是只养不熟的白眼狼。”

“陆正疾是个阴险小人,靠着屠戳同门弑师杀弟夺下峨嵋派,凭峨嵋派的力量趁乱成为一方诸侯,这样的人背信弃义确实不堪结盟。”

宇文婷见他如此说放了心,“确实如此,不过仇池派了世子前来,摄政王打算一直晾着不见他么?”

慕容恪笑了笑,“母后消息当真灵通。儿臣亦听礼部的说了,陆世子也向泰宁殿递了折子,太后为何没召见他?”

掌权者忌分权忌觊觎,即使同一阵营也互为倚仗互有忌惮,宇文婷当然明白其中道理,“哀家一深宫妇人,见与不见都不重要。”

慕容恪笑容清浅,“下月儿臣打算邀请左右相及京中外臣来王府赏菊,在此之前母后见见那陆畅也好,好叫仇池知道野须与实力相配,幻想伸脚进别人桌底搅合,容易遭反噬。”

听他如此说,宇文婷一颗心定了下来,自己的一番话他终是听进去了,对于此时的慕容恪和她来说,左相必须拉拢,而他的孙女拓跋燕正是最佳的王妃人选。

浸淫朝政二十年,在后宫屹立不倒的宇文婷善于与慕容恪打配合,三日后陆畅在鲜卑礼官安排下进了宫。

陆畅兴冲冲地来,却在泰宁殿吃了闭门羹。他在偏殿苦苦等侯,日近中午梳洗完毕的宇文婷这才姗姗来迟。

宾主寒暄几句后宇文婷坐在上首望着下首的陆畅淡道:“说到老,你父王可比我年长许多,他如今尚能饭否?”

陆畅未语先笑,望着上首的宇文婷笑得春风和睦人畜无害,“托太皇太后挂念,父王身体康健。太皇太后如何言老,您看上去依旧青春少艾,让人倾慕。”

他的话本也没错,宇文婷保养得宜,脸上并无多少岁月痕迹。只是这话由他一个外臣晚辈说出便有了些轻薄之意。

宇文婷嘴角浮着冷笑,笑意未达眼底。

陆畅自来熟地又道:“外臣这次来,除古玩瓷器丝绸美人外,还为太皇太后带来了左思的赋、陆机的帖。”让使臣奉上。

三都赋、平复帖。仇池人投其所好,她的喜爱打听的清楚。

宇文婷展开看了几眼让宫婢收了下去,话中有话道:“这些东西我多年寻而不得,你的本事不小。”

陆畅回道:“我仇池向来视鲜卑为上邦,太皇太后的需要便是我仇池的需要,您若喜欢我国必竭尽全力为您寻来。”

“上邦?”宇文婷往后靠了靠,居高临下地望着陆畅,“我没记错的话,仇池建国以来一直委身晋国对抗鲜卑,屡屡在我国与晋国开战之际侵扰我西部边境,难道我记错了?”

陆畅起身走到主座下首行大礼拜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晋国重文轻武,派系林立空谈误国,前线接连失利已显颓势。而鲜卑在太皇太后的领导下犹如旭日东升,一派欣欣向荣。仇池昔日委身晋国乃趋利避害,如今与鲜卑结盟亦大势所趋,仇池从来顺应天理不会逆天倒行。”

宇文婷嘴角扯出丝讥讽刺的笑,“陆正疾十多个儿子,你非嫡非长却被封为储君,我原先还不解,现下却明白了。仇池的国策如墙头草般在大国间摇摆不定却被你说成顺应天命!常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哀家今日倒是开了眼界。”

这番话含讥带讽,陆畅闻之却丝毫不觉难堪,“汉高祖得天下感慨猛士难寻,魏武帝逐鹿中原期待天下归心。太皇太后执政多年,比外臣更明白高树靡阴,独木不林。仇池诚心与鲜卑结盟,这样鲜卑能得助力,仇池能得外援,岂不两相便宜。”

宇文婷望着陆畅轻笑道,“外援?前不久仇池人还杀我边军虐我边民占我边境,如今说结盟,让哀家如何信你?”

陆畅:“外臣不敢欺瞒太皇太后,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与鲜卑结盟使仇池有能力面对草原氐族秦国人的袭扰;而得到仇池助力的鲜卑大军再度挥师南下时,不仅西疆无牵绊还能由仇池军牵制住晋国西北驻军。我父王为展现此次与鲜卑结盟的诚意,愿让出仇池军占领的武威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