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天之涯,地之角 > 第18章 汾滨城谜案3

天之涯,地之角 第18章 汾滨城谜案3

作者:森来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12-15 10:19:07 来源:文学城

黎崇虽觉奇怪,却也不差这点钱,随即掏出一两银子,抛向邈爷。

邈爷接过,在手里把玩着,仰面冲他们咧嘴一乐,露出一口黄牙,不大的三角眼里尽是精光。

“邈爷的忠告就是:别管这事。”

“为何?”

“这一两买忠告,可不买缘由。”

“那便请邈爷开个价吧。”

“不卖。”他拒绝得干脆利索。

黎崇咬咬牙,没再说什么,点点头转身出了门。

南宫连朔本也欲走,却见李遇蹲了下去。

“邈爷,你怎么坐地上啊?”

“治病。”他随意道。

“治病?”他们在医圣崖待了一年,也未听说何病如此治啊。李遇蹙眉狐疑道:“什么病靠席地而坐治。你不拉肚子吗?”

邈爷听罢哈哈一笑:“这是邈爷我的不传密法,今日见你这小丫头投缘,邈爷免费告诉你:此法治肝阳虚、肾阴虚。”

李遇哦了一声,似信非信地点点头,起身欲走。

走至门边又停下回头:“真的不会拉肚子吗?”

“不会。”

从邱家班出来,三人并肩徐行于街上。

南宫连朔摩挲着怀中剑鞘,若有所思,随后缓缓道:“凶手姓蒋,显然是蒋前辈的亲人,想来昨日他是去送断头饭的。可若是单纯地送断头饭,完全没有必要避人。如若他是羞于子侄,在村内不避,却在牢狱避,这不是反了吗?况且狱卒也完全没有理由配合他。”

黎崇点点头:“这个案子,衙门判得更怪。一般情况下,从接状、传唤、缉捕、过堂,到勘验、收押、刑讯、判决,少则一月,多的有几年。可蒋大通从案发到判决不过三日,即便是铁证如山,加上受害人全家灭门没有苦主,三日也是一个完全不可能的时间,流程都过不完。最后判的,竟还是半月后即问斩。这衙门如此着急,究竟是为何呢?”

南宫连朔道:“而那峰脚村的村民,又因何会对我们戒心如此之强?如若是因为村里刚发生命案,可那行凶之人分明是村内人,没有道理对村外人抱有敌意。”

李遇停下脚步:“咱们去义庄。”

夜幕低垂,银辉倾洒,月光打得叶片莹莹发白。

幽冷月色下,一孤零零的房子立在郊外,泥墙残瓦,斑驳木柱。梁上挂两个破洞白灯笼,不时被风吹得摇摆几下。灯笼内的烛火欲灭不灭,照得屋前明明暗暗。

房门上挂一歪斜匾额,隐约能看出掉漆的“义庄”二字。

门口有一竹椅,只剩半边扶手。刚巡查一圈回来的守夜人,正哼着哑哳的调子,在这寂静的夜里,还不如没声。

怪瘆人的。

三人蹲守在不远处的灌木丛中。

丑时,守夜人终于熬不住,靠着椅子昏昏欲睡,身子不时歪向一侧又惊醒。

此处义庄只停放些无人敛尸的平民,并没有什么贵重之物,故夜间仅有一人守夜,无人轮守。

见那人困意正浓,李遇从怀中掏出一漆黑瓷瓶,小心翼翼地拔开瓶塞。

只见瓶口探出一对触须,接着钻出个灰扑扑的条虫。条虫搓搓前脚,振翅飞向义庄。

片刻后,守夜人便呼吸均匀,沉沉睡去。

见状,三人从灌木中跳出,急急走进庄内。

不大的庄子里停有五具尸体,皆盖麻布。李遇随手揭开一具,只看一眼,即刻便道:“梅柳花是自杀。”

听她此言,黎崇与南宫连朔忙聚过来。

这是一具女尸,生前二十岁左右,脖子一圈暗红勒痕。

黎崇奇道:“怎么这么快就能下定论?”

“峰脚村穷苦,没有白绫、布条,只用得起麻绳。这麻绳粗糙,极易在皮肤上留下痕迹。你们看,脖颈上的勒痕不仅位置偏上,靠近下巴,而且走势上扬,在耳后都留有擦痕,绝非是被人从后侧勒死所能留下的伤痕。再者,脖颈上的勒痕细且清晰,如若是被人强行吊死,必定会剧烈挣扎,皮肤与麻绳摩擦一定会在勒痕上下留下较浅且凌乱的印记,可尸体上却没有。”

“最重要的是,”李遇抬眼看向二人,“被人勒死面部红紫,上吊而亡则脸色苍白。单看肤色,一眼便知。”

黎崇瞧着尸体,问的却是别的:“你什么时候学会验尸了?”

“你当夫人请了那么多老师入府,是白请的吗?”她将麻布重新盖好,回身见庄内仅有一支烛火,分外昏暗。

“再去找找其他两具。”

言罢,几人将余下四具尸体检查一番。

其中两具的死状果然同梅柳花相同,想来便是其父母。

“这就奇怪了,我并不如何精通验尸,都能一眼看出问题,更何况是官府仵作?”李遇盯着已经泛青的尸体若有所思。

黎崇沉声道:“而且这随时能推翻案子的证据,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摆在这里,并没有人急着处理掉尸体,说明他们……”

“说明他们根本不怕!”

一道洪亮的声音从义庄外传来。

三人一惊,急急回身,发现门外阶下正站着一二十多岁的男子!

此人他们并不认识,但看面相有种说不出的熟悉。

“你是……昨日的狱卒!”南宫连朔率先认出此人。

狱卒坦然一笑,朗声道:“你们想管这件事?”

南宫连朔右手暗暗抚上剑柄:“我若说,我们想管呢?”

“那便……”说着,狱卒郑重做下一礼:“让冯某助各位一臂之力!”

三人应邀随冯安回到其在城中的住处。

这是一间普通民房,房内木床一张,木桌一张,条凳四把,柜子一个,仅此而已。

简陋得有些过分。

四人围坐,冯安将桌上倒扣的杯子翻面,和气道:“诸位有何疑问,冯某知无不言。”

憋了一路的黎崇急不可耐:“你如何得知我们在义庄?”

冯安笑道:“很简单,在下一直在义庄外候着诸位。昨日蒋伯同我说,前日夜里有三个年轻人借宿,我便猜到昨日探监一定有人跟踪。为验证我的猜测,我去找了你们找过的人:邈爷。花了一文钱,得到你们曾去过的消息。”

“想来你们是在峰脚村碰了一鼻子灰,才去向邈爷打听消息的吧。你们既目睹了蒋伯探监,必定会对此案心生疑窦。而所有命案的调查,都离不开验尸。所以,我便在义庄外面蹲守,果然看到诸位进去。”

南宫连朔笑道:“不想我们被黄雀在后了。”

黎崇道:“既是如此,想必冯兄对此案知之甚深了?”

冯安将倒满白水的杯子一一推至三人面前:“在下知道全部。”

黎崇道:“那还请冯兄告知,此案真相到底如何。”

冯安却不回答他,反而反问道:“我见三位风姿卓然,想来出身不凡。冒昧一问,兄台家中,靠何谋生?”

黎崇显然没料到他会有此问,斟酌片刻,答道:“俸禄。”

“哦,士族。那想必对官场定然有些了解。敢问兄台,一座城池,何人主管?”

“知府。”

“知府错责,何人监察?”

“御史。”

“若有冤案,上京状告,何处受理?”

“刑部。”

“刑部受理,那又是何处处理?”

“……派回原地。”

冯安轻笑一声:“那若是有这么个人,将上述关节全部打通,京里宫中,还有人照拂,此人当如何?”

黎崇看着冯安的眼睛,沉声回答:

“此人便做得一方土皇帝。”

冯安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将杯中白水一饮而尽。

南宫连朔摩挲着杯身:“你的意思是,有人指使府衙,冤死蒋大通?那梅柳花一家三口为何自尽?此事与蒋大通又有什么关系呢?”

冯安仍然卖着关子:“诸位去过峰脚村,感觉如何?”

听得此问,许久不出声的李遇盯着桌面,闷闷开口:“惨绝人寰。”

冯安颔首:“是啊,惨绝人寰。但像峰脚村一样的村庄,汾滨城内,还有四个。”

“大秦律法,禁止收购农户田地,违者判流刑。然则律例中,却并未言明禁止抵押田产。十三年前,尾巳河决堤,河水暴涨。与尾巳河支流交汇的曲挽河,水流量跟着剧增。”

“汾滨城内的农户,都依靠一条横贯城内的曲挽河支流——闵河灌溉庄稼,故田地都分布在闵河两侧。尽管当时水流量猛增,官府却并不关闸。随后闵河溃堤,大量田地被流沙掩埋。水退后,只留下尺深的黄沙碎石,无法开垦。”

“庄户人家本就一年勤勤恳恳,丰年缴了税仅能自留少许余粮,灾年就更不用说了,辛苦一岁,还要倒欠朝廷。可这土地少了,税仍按原数征。起先不少农户曾写帖子去府衙告,均被打回。皆因各户应缴的田亩数早已入册,户部每年按册催缴。若是城里少了数,只能知府自掏腰包补上。”

“于是村民的日子,就更难了。欠税越滚越多,日子几乎过不下去。城内巨富杨祖全却突然宣称,愿给各村借款,并补全欠税,且不收分毫利息,但需各家以地为押。连饭都吃不上的人,还有什么选择呢?况且那杨祖全还不取利息,一时间,他倒成了大家交口称赞的大善人。”

“可借到钱又能怎么样,不过是全家多苟延残喘些时日罢了。往年缴不齐的税,来年更缴不齐,只好继续借银聊以度日。”

“两年后,那杨祖全毫无预兆地将五个村子几千口人告上衙门,诉其欠钱不还。案子上了公堂,那便不一样了。知府命人下地头丈量,以实际田亩抵债。结果就是,多数人家即使丢了祖产,仍欠那杨祖全不少银子。”

“杨祖全提出,愿不再追究,免了资不抵债的农户杖刑,只需他们受雇耕田便好。短短四年,这些村民不仅祖产尽失,还债务缠身,只好拿着极低的工钱,受雇于杨祖全。他们不仅要种原本属于自己的地,还得去开垦山后的荒地,被安排上远非他们所能承受的劳作量......”

语毕,满室静默,唯有隐隐蝉鸣,衬得此夜愈发凄凉。

过了好一会,冯安才接着缓缓道:

“之后,杨祖全不知从何门路,搭上宫中管事侯公公,拜做那阉人义子。自那时开始,杨祖全本性全露。不仅给村民的工钱一降再降,若是相中谁家姑娘,今儿个拿着身契竖着走进杨府,明儿个便满身伤痕的横着被抬出。”

“后来,有一家死活不肯将女儿送去,第二日,全家便失踪。有人说曾亲眼看见,那家人是被活活打死,连夜拉出城的,想来是抛尸曲挽河了吧。”

“有几户人家打算拼了命也要去京中告状,可他们刚到城门便被抓住,官府以闹事为由,将几人杖责三十。被打之人无钱看病,只能在家中等死。有那精明的,自知走不出这汾滨城,便写信托异地亲友进京递状。刑部受理后,派回汾滨城处理。可还能怎么处理?不仅托人那户人家全家惨死,听说那受托之人也无故暴毙。”

“汾滨城以花柳行当闻名,杨祖全很快便对平民女子失去兴趣,流连于青楼了。可就连那妓子,被杨祖全看上,但凡进了杨府的门,就没有能喘着气出来的。除了每年选出的花魁,可即便是花魁……”

“花魁?”李遇突兀打断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