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天之涯,地之角 > 第17章 汾滨城谜案2

天之涯,地之角 第17章 汾滨城谜案2

作者:森来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12-15 10:19:07 来源:文学城

老蒋头拖着腿脚,走得极慢。

这汾滨城以岛为城。汾滨岛北侧是曲挽河,南侧是嘉湖,一河一湖在岛东交汇,只在岛西留有一段不宽的滩涂,是汾滨城的唯一入口。

沿着河岸建有一圈城墙,将整个岛都划为汾滨城的地界。所以同其他城市周围零散分布些村庄的情况不同,汾滨的主城与村落,都被城墙包在这座地域极广的孤岛上。

饶是村庄距城区不远,老蒋头也是过了午时才入的城。

三人跟着他一路向东,穿过四条长街,越走越冷僻,最终来到一座石砌建筑前。

建筑上挂一牌匾,匾上赫然写着“牢狱”二字。

老蒋头呆立在那,木然望着那牌匾。片刻后,回身向左走开。

顺着建筑外墙转过一道弯,再前行数十步,便可见一道逼仄小门。

一名狱卒打扮的男子正侯在那里,似乎在等他。

待老蒋头终于慢慢挪到门前,狱卒警惕地环顾四周,随后领着老蒋头矮身钻入门内。

三人找好隐蔽处,在狱外耐心等待。

出乎预料的快。

不到一刻钟,老蒋头独自钻出来,双手空空,又慢慢踏上返程。

此时已近黄昏。

李遇他们商量一番,抢先赶回。他们取上马车,直奔峰脚村。

说起来,这老蒋头的茅屋就在峰脚村地界,只不过是最远的一户。

甫一入村,虽说是庄户人口多了起来,但四处都透着一股沉沉死气。

不论是田间干活的农民,还是编筐结草的老妪,见有马车经过,俱是停下手里的活,一瞬不瞬地盯着他们,直到警惕地目送他们离开。

“你不觉得这里很奇怪吗?”李遇对驾车的黎崇道。

“是很奇怪,他们好像对我们很有戒心。而且这戒心,远远超过了对陌生人应有的程度。”

“没错。”南宫连朔挑着车帘,“再者,这里的村民,似乎个个都瘦骨嶙峋。”

前头田埂边,一名四五岁模样的男孩坐在地上,正专心致志地摆弄泥土。

李遇远远瞧见,对黎崇道:“等一下。”

为不惊吓到小孩,马车并未靠近,而是在一段距离外悄声勒住。

李遇跳下车,缓步靠近,随后蹲到男孩身侧,柔声道:“小弟弟,在玩什么呀?”

男孩闻声转过头来,那一刻,李遇的心不禁猛地一颤。

只见他双颊深陷,眼球凸出,身上的麻布衣裳破旧不堪,仅能勉强遮体。裸露在外的四肢纤细瘦弱,骨骼轮廓清晰可见。

那男孩眨巴着过大的双眼,扬起一抹天真笑容:“堆土包,姐姐你要玩吗?”

“好呀,姐姐我……”不等李遇把话说完,男孩便被一只干瘪的手臂迅速捞起。惊愕抬头间,一名形容枯槁的女人瞪着无神的双眼抱起男孩,匆匆跑开。

与那妇女对视不过一瞬,李遇便看清了她眼底浓烈的敌意。

男孩趴在妇女肩头,依在枯黄的头发上,笑着向李遇挥挥手。

那笑容纯真无邪,她却感觉到一股难以言喻的凄凉。

直到目送他们远去,李遇才回到车上,沉声说:“走吧,村里打听不到消息。”

三人回城,在客栈内用过晚饭后,已过子时。但三人全无睡意,聚在黎崇房内思考着白天的事情。

黎崇靠在窗边,盯着月色出神,许久后,说出心中疑虑:

“这件事情不论怎么看,都是怪透了。即便是蒋前辈的亲友犯了罪,关押于牢狱,但牢内一向允许探监,怎么都不该偷偷摸摸地去。还有放他通行的狱卒也很奇怪,明显是怕被人发现。但单从蒋前辈家中情况来看,他并没有贿赂狱卒的能力。”

李遇趴在桌子上,满脑子都是白天那道骨骼突出的小小身影,以及他清澈不谙世事的眼睛,心里不是滋味。

思谋了一圈,黎崇又接着道:“若那狱卒是蒋前辈的子侄……也说不通。狱卒虽说不是多大的职衔,但也是吃朝廷俸禄的,以峰脚村村民的生活状况来看,并不可能有这样身份的子侄。”

“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这狱卒与蒋前辈所探望之人有关系。可当时那名狱卒明显是偷放蒋前辈进去,是什么样的关系,能让一名狱卒冒着丢饭碗的风险相帮呢?情人?朋友?可为何允许探监,二人还要偷偷摸摸呢?是去害那囚犯?还是另有什么隐情?”

“而且,”南宫连朔抱着剑走到黎崇对面,“这汾滨城虽说不是大秦境内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但此地以花柳产业闻名,税收相当宽裕。再加上河道环绕,土地肥沃,没有道理整村的百姓过得比流民还凄惨。”

黎崇赞成地点点头:“但峰脚村的人明显对外人抱有强烈戒心,到底发生了什么,从他们嘴里是听不到了。”

“打听不到的消息,咱们还可以买到。”

“买?”

南宫连朔指尖轻点剑鞘:“你们或许听说过,有个职业,叫包打听。”

第二日一早,三人在客栈内向跑堂问过本地茶水街的位置,出门直奔目的地。

茶楼前,三人面向招牌,黎崇与李遇提步便要进去,却被南宫连朔拉住。

黎崇不解道:“怎么?你不是说喝茶歇脚的地界口杂,能问出包打听的道儿吗?”

南宫连朔抬眼望向茶楼气派的门匾,轻笑一声:”这一看便是富贵官绅常去之处,下九流的道儿,在这可找不着。咱们要去的地方,”说着,回手指向半街之隔的茶水摊子,“是那儿。”

虽说只隔半街,两边气象却大不相同。

茶楼为街首,茶摊在街尾。

一半川流香车不绝。

一半来去皆着粗衣。

待在摊内竹凳坐下,小二摆上三只大海碗,满倒浓浓茶水,没什么招呼,便接着忙去了。

南宫连朔暗暗观察一周,心下有了计较。

同李遇与黎崇低声说了句话,随后起身,走至背后矮桌。

他在空位上熟稔坐下,朝桌上二人一拱手:“合字儿,合吾。”

那二人听罢,虚还一礼。

“掉瓢儿,火点,盘海底,春点。”

那二人回头看了李遇与黎崇一眼后,对南宫连朔道:“姜铺街,邱家班,邈爷。”

“多谢。”

得了消息的三人即刻动身,向姜铺街去。

路上,黎崇凑到南宫连朔身边,用手肘推了推他。

“南宫,刚刚你说的,就是黑话?”

“对。”

“什么意思,你给我讲讲。”

南宫连朔一边带着路,一边耐心解释道:

“我见那二人刀不离身,身上却无杀伐之气,便猜想他们二人是镖师。别看我们做的是打打杀杀的行当,但镖局的准则一向是以和为贵。这手持刀剑的,一身锋锐的是侠客,一派和气的是镖师,唯唯诺诺的是护卫,见谁都先打量一番的,是捕快。”

“方才我先头说:合字儿,合吾。是为了印证我的猜想,也是亮明身份、套关系。合字儿,算是打招呼,相当于,兄弟朋友。合吾,是镖师内的行话,算是表明咱们是一条道儿上的。”

“他们回礼,便算认同。后来说的掉瓢儿、火点和盘海底、春点。掉瓢儿意为回头,火点是雇主,盘海底是找消息,春点是指条路。连在一起,便是:回头看,后面的是我雇主,我想找点消息,请二位指条路。”

黎崇听着,眼睛发亮。

“有趣。南宫,有时间你教教我。”

“没问题!”

说着话,几人便到了姜铺街邱家班。

邱家班是戏曲班子,还未踏入院中,月琴梆子声先出。

入门是一四方院,往来尽是些着短褂的小伙。

再向内,一间大开间,扮上未扮上的角零散坐在各处。

一名蓄山羊胡的中年男人迎上来,暗暗打量一番,随即换上副笑脸:“三位,此处乃我邱家班下处,还请莫要再入内。”

南宫连朔客气道:“我等来此,为寻邈爷,还请带路。”

那中年男人眼珠子滴溜一转,这但凡是稍微有些经验的江湖油子,都能看出几人定是出身不凡,遂道:

“哎呦,诸位,不巧了,今儿邈爷身体抱恙,一时半会的,恐怕……”

“我说你这钱老印儿,要刮油便刮油,咒我做甚!”

一道尖刻男声从山羊胡身后传出,显然正在门后。

被戏为“钱老印儿”的山羊胡却并不在意,坦然地掸掸袖子,一拱手:“诸位,那便请吧。”

言毕,抬脚走了。

几人推门入内,便见门后是一逼仄天井,三面围门,一面为墙。

此处阴湿,砖缝里冒着青苔。靠墙摆一竹木摇椅,旁配一小桌,上搁一毛桃。而那邈爷,却坐在地下。

见三人进来,他抬眼瞄了瞄,嗤笑一声:“诸位来此,所问何事。”

南宫连朔抱拳作礼:“闻得邈爷大名,还望解惑。不知这峰脚村,近日可发生了什么大事?”

邈爷闻言,状似意外地又将三人打量一番:“大事有一件,在邈爷这却是小事。咱邈爷定价向来公道,不会看人下菜碟儿。五文。”

黎崇随即掏出五枚铜钱,搁在方桌上。

“此事并非什么隐秘,说起来也很简单:峰脚村蒋大通看上同村梅柳花,夜半潜入其家,用强不成怒杀梅柳花全家。”

“蒋,大通。”三人对视一眼。

黎崇追问道:“此事何时发生?蒋大通又是以何种手段行凶?”

“三日前发生,半月后问斩。至于杀人方法嘛,勒死的呗。事后又将梅柳花同她父母悬于梁上,伪造成自杀。”

“多谢。”

三人正欲离开,那邈爷在身后的目光闪了闪,掠过一丝难得的欣赏。

他忽地开口,又递出一桩买卖:

“邈爷我还有一句,要价一两的忠告,各位可有兴趣买下?”

尾音虽是上扬,字缝里却充满笃定,仿佛他说了,他们便一定会应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