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四十七章 过犹不及

天下安康 第四十七章 过犹不及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4 08:14:45 来源:转码展示1

入了八月,秋老虎酷热难耐。jiuzuowen

黄明远在仁寿宫和皇宫折腾了近两个月才第一次回家,次子维烈和长女蘩娘都已经不认识父亲了,好奇地看着父亲的样子不敢上前。直到母亲告诉他们是父亲,二人才迈着小短腿扑上前去。

长子维扬今年四岁,周岁还不到三岁,老成的很,学着大人的样子给父亲行了一礼。黄明远也不会因为长子懂事而委屈了长子,蹲下身子让长子爬到自己的脖子上。维扬虽然懂事,但是坐在父亲的脖子里还是兴奋的大叫。

裴淑宁怕他掉下来,直叫着维扬抱紧父亲。黄明远两手一边一个,脖子里托着一个,和三个兴奋的孩子一起回到家中。

裴淑宁直言黄明远太宠溺孩子了,时人讲究“抱孙不抱子”,更没人让儿子坐脖子上。黄明远却是不以为意,现在当然没人这么做,但后世的孩子哪一个没有在父亲的脖子和肩膀上长大。黄明远现在早就记不得上辈子的旧事了,但是他仍旧忘不了自己当年坐在父亲的脖子上走街窜巷的往事。

“现在不趁着他们小,好好玩一玩,等长大了,就不好玩了。”

裴淑宁白了丈夫一眼,说道:“感情他们就是让你玩的。”不过裴淑宁还是热得丈夫和儿子们亲近。她虽然出身大家族,也见过很多豪门大族的父子相处的模式,但还是丈夫与儿子在一起的样子让她高兴。

黄明远和家人吃了一段晚饭。裴淑宁和陈婤都是怀孕数月,年前年后家里便要添两个孩子了。

到了傍晚,黄明远陪着怀孕的裴淑宁围着院子绕了两圈,便陪着长子维扬去看书。主要是黄明远读,而维扬听,说得都是一些史书上的小故事。

差不多快到戌时,黄明远正跟维扬讲着“甘罗十二岁为相”的故事,六郎黄明襄便急匆匆地闯了进来。

“大兄,大兄,大事不好!”

黄明襄慌里慌张地进入书房,黄明远都没抬头,随口答道:“什么事将六郎惊到了?”

黄维扬自觉地站起来给黄明襄行了一个礼,然后接着听父亲讲读书。

“大兄,汉王反了!”

看到黄明远没什么反应,还是继续给黄维扬读书,黄明襄又说了一遍道:“大兄,汉王反了!”

黄明远放下书,唤来门外的苏邕,让其将黄维扬送到裴淑宁处,这才看着紧张不已的弟弟。

“什么时候的事情?”

黄明襄忙说道:“今个傍晚六百里的快急送到宫中,我当时正在太孙身前,知道此事,立刻便回家告诉兄长。这个时候,宫中已经乱了套了。”

黄明远脸色不变,说道:“看来一会宫中的内侍就要招我进宫了。你叫七七进来,一会侍候我更衣。”

黄明襄听了脸都青了。

“大兄,你怎么一点也不急啊,汉王杨谅拥数十万大军造反,威胁关中,天下震荡。”

黄明远反问道:“那你觉得我该什么样子,大惊失色?手足无措?你也这么大的人了,在太孙身边数载,想来太孙得立太子,你最少也是一个从五品的太子洗马,负责教导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你就是这么教太子的。”

黄明襄被劈头盖脸的教训了一顿,只得承认了错误。不过他还是心中满是忧虑,又问了一遍:“兄长真的一点都不着急?”

黄明远乃说道:“着什么急,汉王杨谅造反不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吗?有必要如此吃惊。汉王与圣人关系不睦,自先帝去世之后,只有臣服和造反两条路可以走。若是臣服,早在先帝驾崩之时,这杨谅便应该赶赴京城了,但现在仍然没有汉王入朝的消息,这说明杨谅已经选择了造反。”

黄明襄有些担忧地说道:“可杨谅毕竟带甲数十万,关中现在才能集中多少力量,根本无法阻挡。”

黄明远点点头,说道:“所以朝廷和杨谅争夺的便是这个时间。杨谅大军进攻关中,若是朝廷能够支持一个月的时间,这一战能够二八开;若是朝廷能支持三个月的时间,这一战可五五开;若是双方能够相持半年,则杨谅必败无疑。要不然你以为天子为什么直到返回长安之后才派屈突通前往并州招汉王回京,那是因为返回长安,碍不过了,天子也得要面子。否则半年内都没人管汉王你信不信。”

黄明襄这才恍然大悟。

黄明远乃问道:“汉王造反的旗号是什么?”

“清君侧,诸杨素。”

黄明远冷冷吐出两个字:“愚蠢!”

黄明襄也是这般认为,在他看来,杨谅无论怎么走这步棋,都不至于喊出“诛杨素”的口号,根本得不到天下人的信服。

“哪怕就是说圣人杀了先帝,他是为父报仇,也比诛杨素靠谱。刘劭弑父即位后,刘骏亲率大军讨伐,夺取了皇位,正是打着‘替父报仇’的名头。这杨谅有刘骏这个成功的例子不学,非得学失败的刘濞。”

“慎言!小心祸从口出。”

黄明远瞪了弟弟两句,六郎才华是高,但就是有时候太傲气。

这时黄明襄又问道:“大兄,你会不会做大军主帅?”

黄明襄匆匆回家是为了讨伐杨谅主帅一事,他是急着给长兄提个醒。

“什么主帅?”

“大兄,这汉王一叛,朝廷必要派大军讨伐。倒是从幽州到丰州,从代州到洛阳,大河以北,处处烽火,长安根本顾不得各地,势必需要一位统帅总领全军。现在能担任统帅的除了越国公杨素,也便是兄长了。”

黄明远看了一下弟弟,冷冷地问道:“主帅的事是谁跟你说的?”

黄明襄没料到兄长生气,不知自己哪里又错了,只得说道:“这是皇太孙让我告诉兄长的。”

黄明远瞪着黄明襄说道:“这不是你该考虑的,也不是皇太孙该考虑的,圣人还在。”

看着黄明襄垂头丧气的样子,黄明远接着说道:“你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好位置,指挥全国兵马平定汉王之乱,你以为兄长是要做白起还是要做王翦。兄长现在求得不是再立功,而是固宠,过犹不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