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山脚下来了条小锦鲤[七零] > 第9章 坎儿井

天山脚下来了条小锦鲤[七零] 第9章 坎儿井

作者:山楂蓝莓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1 11:15:38 来源:文学城

第九章-坎儿井

岳三川深深地看了一眼祝余,忽然嘴角咧出一个笑意:“祝余同志,那这里我就交给你了?”

“你去忙你的吧。”祝余也不客气,她已经正了正头顶上遮挡紫外线的帽子,和村长一起下了田。

这些土地都要重新修整,祝余拍了拍手,示意让老乡们先都回家休息两天,蓄足精力

而这两天,她需要拿出一份可行的实施计划。

祝余拉上穆兰跟着村长一起去了坎儿井,却发现赵松赵柏两兄弟也悄悄跟了过来。

“闲着也是闲着。”被发现了的赵柏挠了挠后脑勺笑道。

穆兰同意:“也行,人多力量大嘛!”

五个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坎儿井。

赵柏饶有兴趣地问着:“新疆也有井啊,你说这都不下雨,哪儿来的地下水呢?”

村长骄傲自豪地拍着胸脯:“坎儿井可不是井水,是昆仑山上的化的雪。”

“我们这个坎儿井有两千年的历史,聪明的新疆人、伟大的劳动!”村长介绍着。

赵柏看了一眼天空上越来越毒辣的日头:“冰山水流到这还没晒干?我咋不信呢。”

祝余接过话头:“秘密就在脚底下啊。”

“脚底下?”

在高山雪水处,根据地势与地形规划坎儿井的走向与长度,每隔二三十米就打一眼竖井,井深十米、甚至几十米,再在地下把这些竖井之间打通,雪水便能顺着这条底下人工暗渠一路顺着流到村庄流向农田。

赵柏看了一眼脚下干裂的土地,又指了指远方隐约才能看见的白头雪山,咽了咽口水:“你是说,我们脚下十几米深的地方,有一条从那里流到这里的暗渠人工?!这工程量也太大了吧。”

赵松冷不防地冒出了一句:“你没听村长说这个工程已经两千年了,你想想,两千年。”

赵柏这才吐了吐舌,穆兰也十分好奇:“那大家怎么确定在土下面挖的是直线呢?”

祝余打了个响指:“看影子。”

其余四人包括村长都低头看着自己的影子。

祝余来回动了两下:“不管人怎么动,影子都和光源是一条直线,比如太阳从我的左边打来,我的影子就向右边延伸去,所以以前的新疆人在地下挖暗渠的时候在身正后点一支蜡烛顺着影子就能挖出直线了啊。”

“我去!你知道知道的?”穆兰惊讶了,这个祝余知道的也太多了吧。

祝余一时语塞,含糊地说道:“地道战啊,我们抗日打小鬼子的时候挖地道啊,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啦。”

但穆兰还是十分佩服地在祝余的肩膀上一拍:“祝余同学,你简直就是我爸说得那个什么,‘举一反三’,这都能联想到一起。”

祝余抿了抿嘴,被动地接收着穆兰的夸赞。

不然总不能跳出来说“唉,这章我本科学农业通论的时候学过”吧?

五个人已经走到了一处竖井边,旁边还有一道干涸的分水闸。

村长指着说道:“要灌溉的时候,打开这个,水就顺着流出来了。”

但眼下毕竟是休耕期,村长便把水闸给关上了。

一条坎儿井维系着上百个村庄的生产,即使是种植期,也决然没有把水都用光的说法。

“那平时乡亲们怎么用水?”穆兰看着紧闭的水闸,又看了看一路通向农田的干涸通水渠问道。

村长笑笑:“村里还有一处坎儿井啊。”

几个人这才顺着坎儿井排水渠的方向往回走去。

祝余一路走一路看着排水渠的走向,心中的草图已经开始起稿。

起码这里的土地也不是全然没有优点。

最大的优点就是平整且广袤,等以后有农机了,可以解放不少人手。

村里的坎儿井是一处流动的暗渠,没有把水引到地面上,而是在深深的地下暗渠边挖出了很大的一个空间。

大家会在这里就着流动的冰山雪水洗衣服、洗菜,也在这里打生活用水。

村长介绍着,只有灌溉的水才会引到明渠里最后流出地表流向地势更低的农,而流出地表的水就不能再倒灌回坎儿井。

暗渠里汩汩流动的清澈的水作为生活用水,连接一个又一个村庄,就像是整片大地清澈的血脉。

祝余蹲在水边,用双手捧起一手的水,铺洒在自己的脸上。

洗了一把脸,人也神清气爽了许多,祝余找村长要了纸、笔,这才和他们一起回了知青小屋。

祝余一回家,就趴在桌子上开始画起了图纸。

穆兰本想跟她说说话,但祝余专注的样子实在有些“生人勿扰”,便又把话咽了回去。

中间热依拉过来送已经装好热水的暖瓶。

祝余才甩了甩手腕,抽出心情摸了摸热依拉的脸蛋:“谢谢~”

热依拉害羞得抿了抿嘴,转头跑远了。

这里的土地盐渍化严重,很大一部分人为因素就是只灌不排,想要持续性发展农业,这样下去只会使本就贫瘠的土地雪上加霜。

所以修整后的土地一定要有排灌的功能,祝余决定以明渠为起点,横向平行,纵向制造地面的田间坡降,明渠的水灌溉进农田,也能从另一端地势较低的地方流出去。

至于主田部分,采用传统的倒行子来平整就好。

划行取土,确定好填土带和取土带。

两天后,祝余拿着这份图纸找到了村长,用喇叭把大家叫到了村口的大石磨处,边讲解边让村长帮自己翻译。

一开始知青们还有些不服气,总以为祝余是因为穆兰哥哥这层关系才在他们这群知青中在岳三川面前“露了”。

可随着祝余深入浅出的解析,大家也纷纷由散漫变得认真起来。

这个女知青,好像真的有点真才实学。

祝余说完先如何垫地势人造田地坡降后,又拿了一把铁锹,带头展示应该怎么翻土。

“这条是我画的第一条取土带,大概挖这么深。”祝余熟练地使用着铁锹,她虽瘦,但是几铲子下去却不见丝毫的力弱,“然后把这些土铲进第一条填土带。”

她挖的比之前老乡们挖得都要深,大概足足有七寸。

“然后,我们来第二条取土带,继续挖。”祝余手上的动作依旧,几铁锹下去挖得更深,几乎要把深层土都要挖出来了,“然后把这些填进第一条取土带。”

大家纷纷看懂了,这是人造了一层7寸厚的肥土层啊。

祝余算过,种高粱,不多不少,七寸土足够它们扎根。

“可能工程量有点大。”祝余一铲子立在地上扎进土里,“但是第一次抽生留熟,就是会比较辛苦。”

他们这次种植不再大水漫灌,地下的深层土会因为一年又一年的耕种、培肥培腐而慢慢养起肥力,到以后只需要来回倒腾表层土与深层土就好。

毕竟有岳三川给她背书,一百多号老乡愣是很快分工完毕,说干就干。

知青们也纷纷跟着自己吃饭的家庭加入到劳动。

一批人负责铺垫土地,人为制造出坡降落差。

而大部队则在他们已经修整出坡降的土地上,根据祝余画好的取土带与填土带,悉心地抽翻着深处的土壤。

等过了一个月,岳三川终于从图木舒克回来时,还带来了祝余嘱咐他的高粱种子。

“你真就放心把军营前面那么重要的田交给那个小丫头?”穆阳一边开着车,一边抽空看向副驾驶上正望着茫茫戈壁发呆的岳三川,不忘调侃道,“你别是看人家长得漂亮吧。”

岳三川眉头轻轻一皱,想起临走前那天女孩挑衅意味十足的话。

“漂亮有什么用,一点女人味都没有。”岳三川说道。

穆阳开着车,笑道:“哟,还惦记女人味呢?岳三川这是馋女人了?”

后排的杨海晏适时补刀:“嗯,起码岳三川承认她漂亮了。”

岳三川有些不耐烦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闭上了眼睛:“我不可能喜欢这种小丫头片子的,身材干巴巴、性格凶巴巴。”

杨海晏再次补刀:“嗯,这辈子都没见过两个女人的岳三川还在这点评上了。”

穆阳拍着方向盘哈哈大笑,三个人开着北京产的军用吉普212抢先大部队一步到了营地。

“先停车。”岳三川说道,“我答应好的种子还没给祝余呢。”

穆兰早早就看到了远处土道上驶来的军绿色吉普车,能在这个年代开这样的车,应该就是哥哥他们了。

祝余还在翻着土,这一个月的劳动让她的掌心磨出了一层薄薄的茧子,皮肤也黑了不少,她也学起了本地的女人戴上了能护住后脖颈的头巾,远远一望还真完全融入了当地老乡叫人分不出来。

岳三川手上拎着那袋千里万里托熟人又坐火车而来的高粱种子,看着面前的景象,心中涌起惊涛骇浪。

随后而至的穆阳也看呆了:“咱?咱才走了一个多月对吧?”

杨海晏也有些惊讶:“要不是看到你妹妹,我都不敢认这是咱们营厂。”

只见上个月还泛着白光的盐碱地已经修整出了坡降,像是斑马身上的条纹似的,一条深一条浅,深色那条土带上翻出来的肥土呈现出永远孕育生命能力的棕色。

他知道,这是祝余的杰作。

岳三川抿了抿唇,眼神却下意识地在人群中搜寻着那抹瘦弱的身影。

完成这么大的任务,还完成的这么漂亮,估计那小丫头更瘦了。

穆兰看到站在高坡上的三个逆光而立的人影,即使看不清脸,也能猜到是哥哥们,于是大喊了一声道:“哥!”

祝余被穆兰的声音吓了一跳,也回过头向上望去。

岳三川这才看清原来最近处这个戴着深蓝色碎花头巾的女孩就是祝余。

不仅没瘦,祝余仰着被太阳晒出的小麦色皮肤映着圆润了些许的脸蛋,看着还比一个月前更有生命力了。

岳三川第一次不知道该对女孩说些什么。

却见祝余已经一铁锹插在地里,伸出了手对自己笑得灿烂:“好久不见,岳少校。”

她倒是个没心没肺的。

果然,下一秒就听到祝余欠揍地说道:“答应给我的种子,岳少校不会忘了吧?”

少校你就是见过的女人太少,祝余就让你看看什么叫飒爽也是女人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坎儿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