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幕剧透后秦始皇手握封神榜 > 第22章 阳奉阴违,小孩全要

【“对于始皇来说,老秦人为了大秦鞠躬尽瘁,是不可忽视的长子,无论后来生多少孩子,都不能委屈了长子。”

“对舜华公主来说,大秦统一天下后,只要是生活在大秦领土上的人,都是大秦人。就算一时间无法得到和老秦人一样的待遇,但多少也要给点,告诉孩子,爹爹还是没把你当外人。”

皎月叹道:“他们的想法都没有错,这只是政治理念的不同。”

画面中,明显能感觉到嬴舜华没有之前那么开心了。

在试图说服始皇失败后,她没有像扶苏一样坚持己见,惹怒帝王。

而是选择妥协,“多谢阿父指点,舜华也会记住老秦人的好。”

“如果说,在对待黔首的态度上,光耀帝像扶苏;那对待始皇这位父亲,光耀帝更像赵高。”

皎月锐利点评,“如同赵高明白,他所有的恩宠皆来自始皇,只敢在始皇死后释放野心一样。光耀帝也明白,她所有的恩宠皆来自她的父亲,她绝对没有资格在政治立场上像扶苏一样顶撞父亲。”

“但始皇最后的话也让光耀帝明白,在治理大秦这件事上,扶苏和始皇的分歧有多大,她和始皇的分歧就有多大。”

棋子的画面中,也适时地进展到最后阶段,询问嬴舜华想要的封地位置后,嬴政颇为愉悦地说:“等大秦种满良种,就能养出更多健壮儿郎,届时百越和匈奴皆不再是问题。”

收拾舆图的帝王没有看到,但天下人却通过仙幕清楚地看到嬴舜华那一瞬间的震惊和无措,漂亮的瞳仁都在颤抖。

“嬴舜华为什么会想要研究良种?”皎月叹息道:“因为刚去封地那年,她看到黔首们辛苦劳作一整年,自己吃不饱穿不暖,却还要给官府缴税。”

“她既需要那些粮食养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孩子,也没资格减免赋税,所以才想要增加亩产,让同样的土地产出更多粮食。”

随着皎月的叙述,数枚棋子飞出,里面是年幼的嬴舜华行走在封地的画面。

有她站在稀稀落落庄稼地的;

有她看到干瘦黔首不敢吃饱饭的;

有丰收的季节黔首却面带愁苦的;

……

所有的画面汇成嬴舜华在粮仓里的沉默。

“面对政治理念的不同,头铁的扶苏是不断上谏,那嬴舜华面对这种局面又如何选择?她又做了些什么?”

“本期就到这里,下一期我们再继续。”

皎月挥手,关闭直播。】

仙幕重新变成一开始的黑洞,继而消失。

天下人的热议却才刚刚开始。

老秦人没想到,始皇一直记得他们的功绩。

“难怪当初独独我们有良种,原来陛下一直记得我们。”这些容易感动的黔首,都要哭了。

有人挤眉弄眼地说:“就像仙幕说的,我们是陛下的那个……长子。”

“嗯嗯嗯。”其他人也一副我懂的意思。

六国黔首就没那么开心了,很多偏远地区的人甚至是第一次听说良种的事。

有人骂骂咧咧,但有人在看了始皇对嬴舜华的解释后也叹息。

老秦人流血流汗地陪嬴家打天下,他们却是被打的那个,能说什么?

不过嘛……

“还是十一公主好。”一碗水端平的家长,就是比始皇这个后爹好,可惜只是个公主。

如果说嬴政得到了老秦人满满的爱,那嬴舜华就得到了六国黔首的认可。

得民心的舜华公主,此刻却面临严峻的考验。

只听老父亲问:“朕竟不知,吾儿一直不满朕的政策。说说看,面对这种局面,你是怎么选择的?”

虽是问题,但想到每次遇到意见相左的情况,嬴舜华这个逆女都用一双写满“阿父说得有道理,都听阿父的”的眼睛看着他点头,嬴政就明白她的选择。

难怪仙幕会说这孩子像赵高!

这骗老父亲这件事上,确实和赵高一脉相承,不过赵高拍马屁可不及这逆女。

想到赵高嬴政就膈应,也就越发生气。

好啊!原来他一直以为的懂事乖女,其实只是假装懂事。

“阿父有没有想过一种可能。”嬴舜华小心翼翼地看着怒气值不断飙升的始皇,弱弱道:“大人才做选择,小孩子全都要。”

嬴政挑眉。

反正那破仙幕最后也会说,嬴舜华索性坦白,“阿父,我手上也有良种。”

嬴政彻底怒了,“你这是阳奉阴违。”

嬴舜华小声辩解,“不,我只是让封地的黔首种,然后用普通粮食和他们换到手,再平价倒卖出去。”

“顶多……就是卖得远了点。况且,当初我问过阿父,阿父说可以在封地种。”说到后面,嬴舜华又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始皇答应过的。

那么大一个老祖宗,金口玉言,绝不可能说话不算话。

嬴政,“……”

好一个大人才做选择,小孩子全都要,感情在这等着他呢。

“逆女,你这和阳奉阴违有什么区别。”

“区别就是,我比扶苏阿兄懂事,遇到任何会影响我们父女之情的事情都会自己解决,从不惹阿父生气。”

叭叭完,嬴舜华一溜烟蹿出去,“阿父,我今晚要睡公主府,就不住宫里了。一会让人给阿父送扶苏阿兄喝了也说好的酒。”

提到酒,嬴政又开始气了。

只不过是酿酒需要更多粮食,这个逆女就敢不给他喝,真是……果真该跟着淳于越好好学学孝道。

真是,一个个都不省心。

偏偏,生气中的嬴政又看到鹌鹑一样做坐在原位一动不敢动的庄稼,更气了!

他可没忘记,嬴舜华带着酒去试探他们口风的时候,那一个个眼里的私欲。

“都滚回府去,安安分分待着,少惹朕生气。”嬴政挥手赶人。

长歪的庄稼们一窝蜂散了。

同时还不忘在心里腹诽,惹你生气的是你宝贝的十一女,又不是我们。

唉,嬴舜华那小丫头怎么就成了那么厉害的人。

上神啊!

嬴舜华回到公主府,立马得到最热闹的欢迎。

姬恒端着碗招手,“公主快过来,我们正为你庆祝。”

“正主不在的庆祝?”嬴舜华无语地端起碗筷,往下人刚端来的瓦罐版火锅里加羊肉。

姬恒不客气地端着碗凑到嬴舜华这桌,“这不是让大家试试酒好不好喝,好趁着热度卖个好价钱嘛。”

对此,嬴舜华表示肯定,“终于长进了。”

嬴舜华从锅里舀了半碗汤,以汤代酒敬下面的门客,“今日仙幕的内容着实出乎我预料。既然本公主那点小心思已经被仙幕说开,也就不藏着掖着了,以后还有劳烦各位多多费心。”

同时,嬴舜华也没忘记敲打他们,“没有人知道春秋封神最后会出个秦二世而亡,我亦不清楚昭旭封神最后变成什么样。即便仙幕将我夸得天花乱坠,我终究只是一个害怕对父亲说实话遭到厌弃的孩子,终究不如扶苏阿兄坦诚。”

言外之意——我不清楚我为了当秦三世都干了些什么,但我就是个连爹都骗的娃,你们别被仙幕夸迷糊了,给我找事。

能坐在这里的都不是蠢人,当即表示:

公主一心为民,骗始皇帝是孝顺的表现,比头铁惹老父亲生气的扶苏孝顺多了。

我们会更加努力,绝不拖后腿。也希望公主那“黔首都能吃饱穿暖”的愿望,早日实现。

和乐融融吃完一顿饭,嬴舜华开始忙正事。

一番商量过后,嬴舜华决定把卖酒的事交给刘季。

吕雉、樊哙、夏侯婴三人,早就跟着姬偃去封地了。

嬴舜华就是为了分开沛县造反团。

这段时间也一直在关注刘季。

不知道萧何和刘季是不是看出了嬴舜华的顾虑,最近一直刻意疏远对方,这让嬴舜华很满意。

礼尚往来,既然刘季如此懂事,嬴舜华也该给刘季点重要事情做了,毕竟萧何都已经开始接手公主府除封地产出外的账目。

嬴舜华手上的酒并不多,她也没打算大批量售卖。

“始皇没喝过,长公子都说好”的酒,肯定是价值千金的琼浆玉液,酿造工艺极其复杂,只能千金售卖。

这种需要嘴皮子的事,还有比刘季更适合的吗?

嬴舜华道:“或许在诗书上,刘公不如亚父,在筹算上不如萧何,但要论人情世故,公主府的门客却无一人有刘公之才。我本不该把商贾之事交给刘公,但我如今也只是一个普通公主,唯有这些小事可劳烦刘公。”

刘季本来还因为小伙伴们得到了重用着急,心有去意,如今被嬴舜华一口一个“刘公”叫着,还夸他有才,顿时心里舒坦了。

难怪能迷得始皇给那么多封地,这公主拍马屁的本事可一点不输给他刘季啊!

这公主,能处。

至于商贾之事……谁不知道,这些事以前都是姬恒负责的。

自从昭旭封神播出后,公主府就客似云来,好些人想要成为公主府的门客。

嬴舜华不可能时时盯着,就让姬恒负责这件事,毕竟孩子也十七岁了,该独当一面了。

不过公主府缺个主事大门客却是个问题。

之前嬴舜华只是个十一二岁的娃娃,不需要多么厉害的“丞相”,姬恒顶上也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但现在不同了。

嬴舜华翻看着姬恒收集来的咸阳城人才名单,最终目光落在一人身上——范增!

因为春秋封神的仙幕内容,项羽等项氏一族前些时日被召到咸阳,看样子范增没在始皇的召唤名单里。

嬴舜华仔细回忆了一下,仙幕中确实没有范增的身影。

既然如此……

“红叶,去把萧何萧先生请来。”

就让萧何去请范增。

希望萧何发挥他那“月下追韩信”的技能,把人追到手。

政治理念不同的父女俩:

娃:“爹,不给小赵、小燕他们馒头,他们是会掀家的。”

爹:“一群被小秦打残的废物,他们能有这本事?馒头只能留给朕最爱的长子。”

娃:“嫡庶同种啊!”

爹:“庶出就是庶出,永远不可能翻起风浪,不用在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阳奉阴违,小孩全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