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命反派不按剧本出牌 > 第24章 陈闲余才是他往后的名字

“恭喜大弟,得中榜眼,不日出任礼部郎中。”张相府后院水榭内,张家几人围坐在桌旁,桌上摆满了好酒好菜,陈闲余率先端起酒杯朝张知越笑着祝贺。

“恭喜二哥!”底下的张文斌和张乐宜有样学样儿,一个敬酒,一个敬茶。

一家人聚在一起,氛围很是温馨祥和。

张知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挨个谢过兄弟妹妹,“多谢大哥、三弟,还有小妹。”

四人碰杯,一饮而尽。

这个时候,张丞相这个当父亲的,也免不了要勉励张知越这个二儿子几句,面色平静,含着淡淡的笑意,“知越,这次你承蒙陛下看重,殿试之后当廷赐官,今后在礼部当认真办事,不可有负圣恩。”

“谢父亲教诲。”

“二哥这次居然不是拿的头名,我还以为状元非二哥莫属呢。但要论谁更得圣心,我看那袁湛在二哥面前,还得退居一射之地,不过我想不通,为什么陛下给二哥赐了礼部郎中之位,却不点二哥当状元呢?”张文斌拿筷子夹起一根鸡腿,一边好奇说着。

这个袁湛就是这次秋闱的头名状元,生生将张知越压在了第二的位置上。

张夫人皱了下眉,念在今天是个好日子,也不跟他计较这么多了,只教育张文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二哥是不差,但需知天下英才何止你二哥一人,陛下圣心,又岂是你可以揣测的。这话可不兴在外人面前说。”

尤其是要是被如今夺得状元的袁湛听见,还以为知越对他怎么不满呢,这不是给他二哥拉仇恨?

张文斌被他娘略为犀利的眼神一瞪,感觉到了危险,缩了缩脖子,“哦,我又不傻,这话我当然不会在外说啦。”

“你啊你……吃你的吧,吃都堵不住你的嘴。”三儿子性子跳脱,张夫人是又气又无奈。

“因为朝堂当中,已有三年未能有寒门出身的学子在科考中夺得前三的名次。这次好不容易出了一个袁湛,自然要给他抬名,在天下广而告之。”

一桌人的目光朝陈闲余望去,后者慢慢品着酒,语调很慢,漫不经心间像在说‘这朵花很好看’,而不是在说什么朝堂之事。

“你这话说的,朝堂当中难道还缺寒门出身的官员?”

张文斌虽年少,但也知道朝堂上的官员多根据出身不同爱抱团儿,又分权贵士族出身和寒门等,而宁帝身为皇帝,要平衡朝堂势力,每年会根据这些学子的出身,各个阶层都选一些。

在张文斌看来,目前朝堂上出身寒门的官员人数并不少,所以这次秋闱怎么就不能点他哥当状元了?

就因为这个原因,他哥就要屈居那袁湛之下?那他爹还是寒门出身呢,只是现在是丞相罢了。

张文斌心中有不服,在他看来,他哥就是最厉害的。

“现在的朝中是不缺,但新一代年轻官员中呢?”陈闲余问道。

张文斌在记忆中翻找起所知的新入朝的年轻官员,但朝中每年有多少官员入朝,他们的出身都如何,他知道的并不详尽,也就知道些极个别的。

比如这次秋闱新鲜出炉的榜前几个,至于排名再往后的他就没兴趣了解了。

“哦,不过那状元虽然被袁湛得了去,但我看这人前程远不及二哥好。”

有人疑惑,有人皱眉,张知越就是后者,他打断张文斌,“吃你的,背后莫说人。”

“且那袁湛,才能并不在我之下。他拿头名,我输得心服口服。”

张文斌被噎住,感觉自己就多余替他哥抱不平。

他哥和那袁湛殿试时的文章公布出来后,他看过的好吧,明明就不分伯仲。

陈闲余:“你觉得袁湛为什么会被派往司天监为官?”

他好像只是随口一问。

张文斌想也没想答道:“我猜,多半是得罪了人!”

不然他一个好好的状元,怎么就被发配去了司天监这种冷职门,必是有人给皇帝上了眼药。

“扑哧”陈闲余像是没忍住,一下子就笑了,而后更是直接笑出声来,张文斌不明所以,“你笑什么?”

有什么好笑的?

陈闲余慢慢摇晃着手里的酒杯:“三弟啊,在你看来是坏事,或许在他看来,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也不一定啊。”

张文斌懵了,“好事?这算什么好事?”

陈闲余摇头,“你不懂,且看着吧。”

他举着公筷,在面前的一盘鸡肉和一盘鸭肉之间挑选了一下,最后夹了根鸡腿,却没放到自己碗里,而是夹给了正疑惑地盯着自己看的张知越,笑道,“这两日,司天监新任监正的人选就该出来了。”

“二弟如今入了礼部,万望今后小心行事,保全自身比什么都重要。”

礼部尚书是大皇子一派的人,张知越知道,他虽入了礼部,却并不想参与诸皇子间的争斗。

“嗯,谢大哥关心。”

张文斌想起自己近日听闻的消息,八卦之心升起,“说起司天监,我听说前任司天监正高兴阳,归乡途中遇到山匪被杀了,大哥知道此事吗?”

一桌的人,只有陈闲余和张乐宜的性子适合跟他讨论八卦。

但张乐宜,她看着好奇又莫名兴起的三哥,吐槽了一句:“三哥你打听这些消息倒快,平时背书没见你这么快过。”

于是张文斌脸色一下跨下去,挥手赶她,“去去去,小孩子瞎插什么话。”

“略~”

张乐宜吐了吐舌头,和张文斌之间隔着陈闲余做了个鬼脸儿。

“知道啊。”陈闲余不紧不慢的给自己倒满酒,如今已是深秋,桂花酒的香味溢满整个院落,醉人心脾,“可见他演算的本事不怎么样,不然怎么就没算到,自己几时会死呢?”

他脸上露出一抹轻笑,带着三分醉意,抬头仰望天空。

“十月初九,今天日子不错。”

张夫人和三个子女不太明白这日子怎么就不错了?

张丞相倒是坐在石凳上,若有所思,却未开口。

“二弟,大哥为你抚琴一曲,以表庆贺吧。”

“好。”张知越其实是有些蒙的,但见陈闲余好似兴致上来,也没拒绝。

不一会儿,小白就去将他院中将琴拿来了,这琴还是张夫人特地为他买来,本想请专门的师傅教他,但被陈闲余拒绝了,他说自己会抚琴,不需要请师傅。

但其实张夫人也没见他认真弹过,只初时听他弹过几音,不成调,但手法是正确的,还以为陈闲余不喜欢抚琴,所以才没强求。

没想,当今日陈闲余坐在树下,低头认真拔弄琴弦之时,潺潺的琴音似流水过人耳畔,她怔住。

“这琴声……”

她没能说出下面的话,因为此刻她心里的情绪很复杂。

张乐宜和张文斌还好,年纪轻,未能细听出琴声中隐藏的情绪,但另外三人却或多或少察觉出琴音中的不对。

说是为张知越庆贺,可琴声中的喜更像是浮于表面,其深处又似还隐藏着极深的寒意,深蕴寒秋之寂寥,又藏凌冬之冰霜。

琴音波转起伏,平静的小调变得像湍急的河流,最后水面重归平静,只是那平静下隐藏的暗流越来越急,像在压抑着什么,持续增重的压抑,层层叠加,反而叫人心弦越收越紧。

“不留,快过来。”

“这琴呢,不是这么弹的,手指要放缓,不要太用力。看,这样……”

那年秋日,穿着嫩黄色宫装的丽人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坐在金黄的桂花树下,女人怀里搂着孩子,声音温柔的教他抚琴。

记忆中的画面远去,陈闲余睁开眼睛,目光落在琴案旁的酒中,杯中漂着几朵细嫩的桂花,那嫩黄之色短暂的吸引住了陈闲余的目光。

而后,他收回视线,琴音重归平静。

一曲毕,他端起那杯桂花酒,缓缓倾倒在地。

娘,我回来了。

“嗯?好端端的,你把酒倒了干什么?”

张文斌不解问。

陈闲余坐在树下望着几步外的几人,没有动,面上缓缓扯出一抹微笑,“有虫子落进去了。”

“哦。”得到这么个解释,张文斌于是不再细究。

一家人吃完这顿饭后,张丞相书房。

一室寂静中,只有张丞相和陈闲余相对而立,突然,张丞相开口问面前的陈闲余,“高兴阳之事,是你所为吗?”

陈闲余收起面上漫不经心的笑,半垂着眼皮:“我说不是我,您也不会相信吧。不过,派人杀他的,可是陈瑎。”

张丞相看着面前的人,没有说话,却是想知道,如果四皇子没派人去杀高兴阳,会不会陈闲余就会亲自动手派人去杀他?

他并不是想就此事指责陈闲余什么,当年皇后出宫为前太子祈福却身亡,就是由高兴阳的一则卦象而起,实则不过是背后有人做局。

皇后之死,高兴阳并不无辜。

“那沈卓呢?”

京中最近发生的事一件接着一件,好像从陈闲余回京后就开始了。

短暂的安静过后,陈闲余开口了。

“相父知道吗?”

“年少,不是可以犯罪的理由;当年,他烧我娘棺布,灵堂上口出恶言,不敬亡魂,欺辱我兄长,过往种种,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罢了。”

他为什么字无一?

因为,他要所有有仇之人皆无一能逃,无一幸免,谁都别想逃。

他回来,便为报仇。

张丞相还真不知此事,闻言当即一惊,当年皇后故去,丧仪皆由礼部操办,如今听陈闲余提起,他方知此事,却不好再接着去问个真假,陈闲余也没必要在此事上骗他。

十月,正是先皇后逝去那月啊,他不忍戳陈闲余痛处,可有些事情,不得不劝。

他缓缓弯腰,躬身一礼,“七殿下,皇后娘娘于老臣有大恩,老臣亦想让她之死真相大白于天下。”

否则,他不会认下陈闲余这个儿子。

从他认陈闲余为子时,他就知道自己已经和他站在了一条船上,不管陈闲余将来干出什么,他丞相府都将与他共进退。

“只是昔日,娘娘也曾嘱托老臣,万万要保殿下平安,如果殿下执意要为她报仇,昭雪,也不可将你自身搭进去。”

“老臣说这些,是想让殿下知道,今后有何事都可找老臣商议,而非殿下独立独行。娘娘已故去,纵使您再想为她报仇,也该多想想娘娘最后的心愿。”

陈闲余表情平静,波澜不惊,“你查到是我动的手?”

他在想,如果张元明真的在这件事里查出关于他的蛛丝马迹,那别人应当也能查到,他就有曝露的风险,得去扫尾。

张丞相直起腰,单手闲置于腹前,“没有。殿下手段高明,不论是沈卓无故起火的根因,还是那日在陛下面前作证的证人,都什么没查到。”

只是刚刚陈闲余相当于供认不讳的话,让他终于确定,这事儿是他干的罢了。

陈闲余心底是松了口气的,直视着他,“吓我一跳,父亲下次可别这么吓人了。”

他是故意这么说的,一开口,原先书房内紧张严肃的氛围被冲了个一干二净。

张丞相无声一笑,“明明是殿下自己未想对老臣隐瞒。”

陈闲余转身,欲出门,走了两步又停下来,没有回头,只是说道:“相父,从今往后,你还是叫我闲余吧。陈不留已经有人当了,从今往后,我的名字,只叫陈闲余。”

这还是他第一次称呼他为相父,也叫张丞相听之一愣。

陈不留的身份注定是个死牌,真正的七皇子,早已改名陈闲余。

这就是陈闲余的第二个秘密:

很久以前,他还有一个名字,叫陈不留,一个不留的不留。也是原书最大的反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陈闲余才是他往后的名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