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田家四季[种田] > 第6章 厚积

田家四季[种田] 第6章 厚积

作者:鱼生寄沧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1 11:52:09 来源:文学城

自余厨子出事后,村里是有不少人提了东西来看的。

豆婶子端了一板豆腐,卫猎户和夫郎逮了两只兔子,有些乡亲提了些地里的菜,塘里的鱼。

桥西村多是水田,有些人家的稻田里是有鱼的,更是有专门的鱼塘,主人家已是住到镇上,只佣着人打理,李铭川也时不时去那找点活计。

记着他爱吃鱼,余礼便切了块豆腐,打算炖个鲫鱼豆腐汤。他麻利地将鲫鱼处理好,热油下锅煎到两面金黄,加入水和嫩豆腐,炖到汤汁发白,最后加了一点盐。奶白的鲫鱼豆腐汤就出锅了。

又叫余雪去菜园子里摘了棵卷心菜,余家的菜园就是小小的一块菜地,平日里多是赵雨梅在打理,只种了几种青菜。

余礼将卷心菜一片一片剥好后切断,下水煮至断生后又捞起来,这菜可以凉拌了吃,最是清爽。放些醋,再放些辣子,闻着味道都让人流口水。

余礼自小便爱吃些凉菜,李铭川倒是吃的少,周氏大部分时日都是在纺布的,少有琢磨这些吃食的时候。

三个人就围在堂屋里就着这两道菜,难得的吃撑了。

李铭川明天才去镇上做活,家里的地也是大伯一家在操持,吃完晌午饭竟觉出一丝没事做的惶恐来。便问起余礼今日还有什么打算,看看能不能帮上点什么忙。

余礼笑了笑,道:“马上就要清明了,等会要去寻些野地菜,菜园里有些辣韭菜,清明包这两种味道的饺子吃,你到时候可回村里?来家里吃些饺子。”

清明时的地菜最是鲜美,清炒、煮汤、调馅儿都好吃,余雪也馋这一口,早早的就跟余礼提了。

清明也不过就是两日了,李铭川本是不打算回来的,听他一说,又有些心痒,道:“成,那我清明晚上过来吃饺子。”

李铭川见余礼像是喜欢摆弄这些吃食和野菜的,又想起来了另一件事。

桥西村家家都有个小菜地,平日里种点应季的蔬菜,李家也有。但他娘往年都是春耕那会儿种些菜种,今年自是没顾得上,他在那之后又总是不在家,现在菜地荒废着呢。

李铭川没多待,出了余家就去找了村里的吴阿么,吴阿么是个可怜的,相公早死,生了一个哥儿一个姑娘被夫家嫌弃,苦熬了十余年,才将两个孩子拉扯大,日子稍微好过了点。

吴阿么没有别的本事,但种出来的菜又水灵又清甜,还总能有一些旁人没见过的菜种。

李铭川就是想来买些菜种,虽说已经快清明了,也还是有不少菜能种下的。

吴阿么的菜种便宜,他还细心,见是李铭川,知晓他应当是没有种过这些的,家里也没个妇人夫郎看顾,便细细嘱咐了他这些菜种要如何照料。

李铭川买了些玉米和苋菜种,回家就拿了锄头松土播种。

余礼和余雪这一趟也颇有收获,摘了两大篮子的野地菜,还寻得了不少野葱。比起地菜来,野葱的口味显得更特别,入口是甜丝丝的,嚼到后面又还有些辣味。

野葱也是能包饺子的,但既已做了主意做地菜和韭菜的,余礼便不打算再做野葱饺子了。

他想把野葱抹进白面剂子团吧几下变成菜卷,回头再往里夹两片肉,给他哥和娘送过去,清明时,还能让李铭川带几个回。

做菜卷是要不了这么多野葱,但平日里炒着炖着都能吃,是个好东西。

做饺子也要不了这么多野地菜,余礼打算到时把剩的野地菜做成素包子,里面能加些豆腐,愿意的话,还能加些笋干。这素包子在镇上,也最少要三文钱一个呢。

日子就这样过着,赵雨梅在镇上还去找了个浣洗衣服的活计,余厨子昏了好些天,才慢慢能睁开眼睛,她整日里没别的能做的,又忧心家里的银钱,便想了这个法子。

余风去看她时不肯让她多洗,余礼给她送饭时,也不愿见她太久把手泡在冷水里,赵雨梅便也没多寻主顾,一日就赚上几个铜板,也能让她心安些。

李铭川回村的时日比前段时候多了,他在镇上也不是日日有事做,但许多掌柜主家都知他的性子和力气,有事时都愿意找他。

若是哪日工钱不错,他回乡时都会给余礼带点什么,头先提亲时没买上的糕点,后天又给余礼买了一回,其实也就是吃个新鲜,还不一定有余礼自个儿做的好吃呢。

余礼也没闲下来过,但他在家里好歹有余雪帮着陪着,两人管着鸡鸭田地菜园,还要隔三差五去镇上送吃的,等他想起喜服喜被还没准备时,已过了谷雨了。

谷雨是桥西村家家户户都注重的日子,牲畜配种、鱼塘繁殖、地里施肥除草防虫,都是这时候该忙碌的。菜园里,也该是种上地瓜的时候了,没有田地的穷苦人家也盼着院子里种的地瓜熟后能填饱肚子吃上一阵子。

就算不提家中事,务工的人也指着这段时日多些进项,去年余礼就同着村里的小哥儿一起去采了桑,赚了一把铜板。而汉子还会去种棉花,这不是普通村民能种的起的,多是富户,为着节省时日,会雇上不少汉子去呢。

余礼毕竟只是一个小哥儿,做不了那么多事,幸得这时,余厨子已大有起色,命是保住了,虽不能走,但也不用再日日待在医馆,赵雨梅同他一起回来了。

从李铭川送上彩礼那天起,余家便把零散借的银钱还光了,本想把村长那一两也直接还了,但医馆还有些许花销,余风也想家里多少得留几个子,便先没动了。

现在余风又发了月钱,赵雨梅也多少赚了一点,家里再没有什么别的开销了,一回村,赵雨梅就端上一碟余礼做的香煎萝卜糕并几个蛋去村长家还钱去了,早还早安心。

这段时日余礼和余雪蛋吃的少,只送饭时做上一点,篮子里又积了一些。

余厨子还说不得什么话,只眼睛转动着,他像是很久才认出余礼,冲他动了动嘴巴。

余礼专门给他蒸了一个蛋,放不得调料,就在上面铺了一层切得细细的南瓜,蛋蒸得软嫩,南瓜也一抿就化。

蛋是余雪喂给余厨子的,余礼自己吃过后,搬着凳子拿着针线坐在了他爹的床边,手里是一匹李铭川送来的麻布。

余家现在两匹绢布两匹麻布并一匹喜布,全是李铭川送过来的,还一匹都没动过。

不过二十日,就要立夏了,余礼打算全做了出来。麻布就做他爹、哥哥和李铭川的夏衣,夏衣要的布料少,够做了。绢布也能给他自己,娘亲和小妹各做一身夏衣,没准还能剩下做头绳。

得抓紧着时间了,余礼心里有些成算,麻布衣服能让他练练缝补,绢布衣服得秀上几朵花,正巧练练他的刺绣。

左右娘亲和小妹是不嫌弃他的手艺的,但嫁衣上的不同,针脚太过粗糙是会惹人笑话的。

他边做着边跟他爹唠叨:“早说了要你收着点火,少喝点酒,你看现在倒好,生气都发不出来了。”

“平日里也是,能好好说就好好说,别再像从前那样逮着人就骂。”

他倒不是想气他爹,就是看着他爹难得安静的样子,该是愿意有人陪着身边絮絮叨叨的。

赵雨梅回来后,余礼和余雪就轻松多了,想着家里以后的日子,余礼便想找些活计做做。

其实,余家人都认为余礼是完全可以去做厨子的,但大宴席上,哥儿妇人多是帮厨,十里八乡都少有让他们掌厨的,更别说余礼现如今还未成亲,在大部分人的眼里,是靠不住的年纪。

但是,余礼想着,桥西村和附近几个村子,都是知晓余厨子的名号的,不知会不会看着他爹的份上愿意让他一试。或是那些主家能试试他做的菜,会不会在办席找厨子时想到他呢。

他决定做些吃食在村里走动走动,跟乡亲们都说一说,他余礼,是想接过余厨子的空缺的。

余礼有了打算便准备了起来,太简单的没做,准备做太史饼和礼饼,一甜一咸,最能彰显他的厨艺。

太史饼是用麻面和葱姜做皮,里面包入白糖桂花和猪板油丁,在两面还得沾上白芝麻,用料精贵。镇上糖铺子的掌柜说,白糖的技艺比不上红糖,量要少些,也格外贵些,农户人家少有吃过的。桂花干家里也是没有的,余礼便干脆把内馅换成了红糖和栗子泥。做出来给余家人先尝了,香甜酥松。

礼饼得需混着肥膘、花生、干果仁和烤芝麻,最后还得加些糖冬瓜进去解肥膘是油腻。余礼去掉了一味干果仁,把花生粒敲碎了,又放了点炒米粒进去,糖冬瓜也是他自己做的,甜滋滋的。

这礼饼一吃,余雪便有些舍不得了,问:“礼哥哥,真要送给村里人吃吗?”

余礼挑了一筷子红糖栗子泥喂给余厨子,瞧出了她的不舍。道:“大家虽嘴里说着我的厨艺不比爹差,但要想让大家真的服气,就得让他们试试。放心,我不给整块,切小了给。”

他留出了一些自家的,又给李铭川拨出来了一份。李铭川近日没有在镇上做工,最近大伙都忙,他在邻村里的一户秀才人家做短工伺候田地,那秀才是个孝顺的,爹娘年纪大了,他有心让爹娘歇着养养身子,知道李铭川随了他爹干农活麻利又好,就主动上门来问的。

从前李铭川没有做过田地的短工,一下子竟还没想到这茬,从前他和爹要收拾自家的田地,现在不用了,自是满口答应。

两个村子隔得近,他日日都回来,有时回来后,竟还能拔拔余家地里的草。

余礼做之前本想给余风也留一份,但现在天气暖和起来了,余风前段时日告了那些假,近段时日怕是都回不来,便单独留了一份食材,想着等余风回来再给他做。

村子里的闲话是今日说这家,明日说那家的,这些日子说李家余家的少了,只前两日提了提余厨子回来的事。

可村里没想到,这马上余礼又给他们添了不少话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