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假大秦三十年 > 第24章 东宫(8)

天假大秦三十年 第24章 东宫(8)

作者:榕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3 08:39:50 来源:文学城

蒙恬大将一番话,惊醒不幸梦中人。

帕萨斯用意念缩回紫晶剑刃,问道:“子车大人,我的幼弟,护着父皇的尸骨,是否也在大漠?”

“是的,殿下,”上卿答道,“老朽正是从九原起行的。”

“那我期期不可奉诏!”二十八岁的青年宣布。

一声锐响。

一闪紫光。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究竟发生了什么,就见一直立在废太子身后的侍卫陆克山:肥硕的身躯仰躺在地,如同一只四脚朝天的乌龟;左手颤颤巍巍地指向上方,右手中则握着一把已经折断的钢刀!

再看帕萨斯,则是上身前倾、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右手紧握着重新开刃的青龙剑,而左腕上,不知何时套上了一把白色的圆盾,圆心处闪耀着一颗六角红星!

这面圆盾就是传说中的“白虎盾”,四件禹兵中的另外一件。

像青龙剑一样,白虎盾平时化身为太子左腕上的银镯,看上去平平无奇。

比青龙剑强的地方在于,这只银镯是时刻戴在盾士的腕子上,危险袭来时可以立即激活。

方才,以废太子明确表示不会奉诏为信号,陆克山悄悄抽出佩刀,从目标身后大力猛砍——

这本来躲不过去的偷袭,竟然被白虎盾及时察觉,在电光火石之际扩展为一面圆盾,并且控制佩戴它的左手高高抬起,以不可撼动之势拦截了背后的突袭!

失败的刺客挣扎着翻身,用紧握的拳头猛捶着身下的青石地砖,捶得烟尘四溅,并用失音的破嗓兀自高喊道:

“啊!啊!老头子都警告我了!老头子不都叫我千万小心那手环了么?我真愚啊!”

“‘老头子’说谁?”帕萨斯右手剑、左手盾,瞪大眼睛,俯视质问道,“说,‘老头子’说的是谁?”

陆克山完全没有回答,单单用圆整的大眼翻了他本应保护的主子一眼。

然后,猛地蹿向青龙剑锐不可当的紫刃,瞬时间人头落地!

神剑和神盾,只能对危险做出反应,而会成全对手的一切自杀自残行为。

其实,白虎盾与青龙剑有个最大的不同:后者在激活期内,可有剑主人——也就是“建国者”——之外的任何人舞动;

但前者却只能由它所选定的主人——称为“红盾士”——独自佩戴、挥舞、并选择传递给下一任“红盾士”。

白虎盾的这一特点,连同它的血腥来历,帕萨斯都是在三年后最终胜出之后获知的。

届时,他已经是大秦帝国的三世皇帝了。知情人继续对他隐瞒,就是欺君罔上了。

之前,他只知道神镯是素未谋面的母亲留给初生儿子的礼物,但帕萨斯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生母其实是被虏到咸阳的月氏公主。

事出多端,需要一层层地地讲。

“月氏”作为一个部族的名字,其实是与之敌对的戎人所发明的蔑称。

登基后,帕萨斯问遍了宫里的老臣和宿儒——包括子车黎——却没人能回答这个民族来自何方、如何自名。

当月氏人出现在河西走廊时,周室东迁已有五十年了。

那时,嬴氏的先君在渭河两岸与反叛周王朝的犬戎部族血战,从敌方手中流血夺回周天子许诺赐予的土地。

而月氏的九个部落,则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建起了“昭武城”,号称“昭武九姓”;

并在此后的五百多年里,与游牧于此的西戎部落争水争地,龃龉不断。

河西走廊的戎族,与西周末年的“犬戎”同宗同祖,只是没有参与到后者对关中的入侵。

西戎部落最早与月氏人接触时,一开始就把他们当成粟特之类的中亚胡人。

但时间久了,包括在无数次交战中抓了一些战俘,然后才发现月氏跟一般胡人有太多太多不同。

首先,月氏语言跟已知的任何一种西域语言都差异巨大:

比如,月氏词汇在句子里也是以词根加变形的形式出现,不像华夏语言这样简明扼要;

但它的词根竟然是该单词音节里面所有的辅音,而词形变化不是通过添加词缀来完成,而是通过改变辅音之间的元音来实现!

其次在相貌上,月氏人的毛发更加乌黑,须眉更加浓密;

成年男子全都留着满嘴的大胡子,披散着狮鬃一般的卷发,两鬓还垂着一对螺旋式的鬓毛;

女人则习惯用宽大的头巾裹住头肩部,长款的裙袍上点缀着金属细片的装饰。

另外,月氏人有着极其坚定的信仰:昭武城中的男男女女,都携带上为七枝树、下为六角星的神符;每七日齐聚在面朝东方的圣殿之内,听经祷告。

当然,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则是所有月氏男性出生后不久,就要在被称为“割礼”的仪式中被切去包.皮——除了那些有家族血友病史的男婴。

戎族对这一现象是如此好奇,以至于每次抓到了月氏战俘,都会把对方脱光,然后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同时查户口似地询问。

这份屈辱,往往让九姓武士宁死不愿被戎族活捉。

除去作为凝聚民心的标志,“割礼”的作用是在月氏男性成年后保持下.身洁净,减少自.慰。

总之,河西走廊上,西戎部族和昭武九姓如拉锯般缠斗了五个世纪,逼迫受阻的商旅们发现了由居延、九原、云中三镇串起来的戈壁之路。

……

当海量的外邦人翻过葱岭来到大秦帝国,他们自然而然地将开创万世基业的始皇帝比作一百多年前征服了半个世界的亚历山大大帝。

始皇帝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则更倾向于被比作亚历山大的父亲、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

腓力王锻造了强大的马其顿王国,一手统一了众多的希腊城邦,并着手为征讨波斯帝国做准备,但被后者派来的刺客结束了雄心壮志。

而昭襄王二十一岁即位,锐意进取,开疆拓土——

河西之战攻魏,郢都之战击楚,长平之战坑赵,全都大获全胜。

后世有人说,这时候的强秦已经具备了统一华夏的实力,但这种说法更像是在“大一统”成为既定事实的情形下的后见之明。

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在秦统一前一百年的那个时期,那么秦昭襄王真正做到的,是证明了当时群雄并起的华夏,是有可能被单独一个诸侯国统一起来的。

问题来了:昭襄王为什么没能完成统一呢?事实上,大一统要在昭襄王崩后三十年,由他的重孙子嬴政来完成。

这是因为昭襄王,也像腓力王那样,遇刺身亡了吗?

不是,他活到了七十四岁,因病去世。

是因为秦国力量衰落了吗?

并没有,昭襄王五十岁前就把领土从八百里秦川大大扩张了出来,实力空前强大。

昭襄王之所以没有自己成为“始皇帝”、“祖龙”,是因为在五十四岁那年,他突然地、不可解释地改变了主意……

秦昭襄王驾崩之后,以太子身份即位的孝文王在位三天就一命呜呼了——刚好有时间把原来的太孙嬴异人,从“没杀死你的就会让你更强”的赵国召回咸阳。

嬴异人,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登基后报复性地享乐了四年,并在三十四岁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病榻之侧,庄襄王用最后一口气,给他十三岁的儿子嬴政戴上了帝王的冕旒,然后安详地合上了双眼。

嬴政的生母赵太后,也终于可以不藏着掖着了。

即便在服丧期间,即便儿子就在一旁,时年三十七岁的荡.妇会将她的一头火红波浪卷披散开来,与一众壮男夜夜笙歌、纵情欢爱。

直到,一位远道而来的翩翩少年,用一双消魂的眼睛和一口工巧的言语换走了她的心。

他就是从昭武城经由戈壁之路来到大秦的月氏王子,留在中原史书的名字叫“嫪毐”。

坊间传闻:嫪毐下.身如此粗壮,能让车轮以其为轴旋转。

其实,如果说这比嬴政还小一岁的外族小伙能给太后带来额外的欢愉,大概是因为他出生后不久就被实施了“割礼”。

赵太后对嫪毐是如此钟情,以至于排除万难,以年近不惑的高龄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哪一个都有可能把他们同母异父的兄长嬴政赶下王座。

无愧于其族姓,时年二十一岁的傀儡秦王嬴政扼住命运之喉。

他和唯一盟友,就是奴隶出身、担任秦王侍卫的陆克山。

两个所有人都认为不成气候的半大小子,竟然发动了一场不可思议的政变,狠狠报复了那些视其为无物的人!

掌控局面后,他亲手把两个便宜弟弟捆入麻袋,满头大汗地用木棍打了整整一个时辰,把他俩重新打回液态。

嫪毐则由秦王特殊关照,扒光衣服,被六匹烈马扯为六段,然后把其中一段丢给赵太后留念。

最后,把眼泪流干的王母软禁起来,独揽大权。

嬴政亲政了,而刚被铲除的月氏王子则是他的仇人——这让月氏的宿敌西戎部族看到了借刀杀人的机会。

酋长们齐聚在秦宫的阙下,名为庆贺大王得胜,实则控诉月氏之恶。

他们效仿申包胥哭秦廷的典故,日夜嚎哭,百端激将秦王发兵,但厚重的宫门,始终紧闭。

忽然,一位族长想到了什么,扯下一块白布,咬破手指用血画出一个鲜红的六角星,然后贿赂嬴政的贴身侍卫陆克山将其带给陛下,就说:“此物现在月氏王的手上!”

不到一刻钟,厚重的宫门被猛然推开。

宫人差役一哄而出,将惊慌的戎酋们拖入磁石垒砌的幽暗拱门,拖过卫士站岗的开阔广场,拖上九十九级高大石阶,拖进帝王气派的大朝正宫,参与紧急召开的御前会议。

那片滴血的布条,正攥在居中一名青年的嫩手里。

只见青年一头染黑了的卷发,发根处透出些许赭色;

巨大的髻子,被一根蓝色的长簪绾起——

嬴政,秦王国的第三十二代君主,他的首战已然打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