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官纨绔 > 第9章 第九章 踏青会友

天官纨绔 第9章 第九章 踏青会友

作者:枫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1:10:39 来源:文学城

因为要出城,赵骅和赵淩起得比平时还早。

家里几个小萝卜头昨天还闹着要出门踏青,结果到了早上,全都一个个跟小猪似的躺着起不来,被身强力壮的仆妇们抱到车上。

小子一辆车,姑娘一辆车。

赵王氏难得出门一次,心情很好,也不计较这些,叮嘱:“仔细着点,别让吹了风。”

赵骅在边上拉着赵淩说小话:“不是说就咱爷俩去吗?”

带个娃已经够累赘了,怎么还得带上一大家子?

赵淩假装没看出来赵骅的小情绪:“到了地方,你自己去玩,我也自己去玩,娘带着其他人玩。”

大家只是同一个目的地而已,到了之后分头行动。

赵骅一听,奇道:“你自己玩什么?”

赵淩也用一脸惊奇的表情回看老爹:“会友啊。”

怎么?

只许自己会友,不许他也会友?

赵骅更加惊奇:“你小小年纪,会什么友?”天天不是宫里就是家里,休沐也都是待在赵王氏身边,哪儿来的友?“文华殿的那几位?”

“没,就豆豆。”跟他玩得好,行动方面又比较自由的,也就窦荣了。

“哦。”原来是窦小国公。

镇国公一家常年驻守边关,幼子托付给皇后照顾,其中用意,温情点说是不忍稚儿受天寒地冻,实际上是把人作为质子。

毕竟镇国公手握几十万重兵,其中还有一万多精锐,谁都不可能放心,哪怕这位领兵的将军和皇帝是连襟也不能。

只不过帝后做的更加温情一点。

窦荣天生神力又天资聪颖,是窦家这一代最有天赋的一个。

把这样的孩子自小养在身边,和太子顾朻培养感情,将来顾朻登基,窦荣就是顾朻在军中最大的助力。

顾朻的另外几个伴读,不能说情况和窦荣完全一样,但性质大差不差。

这些伴读成长起来,就是将来的肱骨重臣,天子的心腹和嫡系。

这些人代表的各自势力的利益,也会长久绑定在顾家这条船上。

本来他们赵家是没这个资格的,怎么就出了赵淩这个意外?

赵骅低头看了看已经长高了许多的赵淩,却见他正对着巷口挥手。

马蹄声由远及近,小少年骑在一匹马背上,手中牵着另外一匹马的缰绳,身后还跟着两名护卫。

还不到近前,窦荣就先跳下马,对着赵骅拱手行礼:“窦荣见过赵大人。”

赵骅哪敢受小国公的礼,赶紧扶住他的手,笑道:“小公子不用如此见外。”说着,他对家里人招招手,给他们相互介绍认识。

窦荣自小就长得着急,现在十岁的年纪,看上去比十三岁的赵辰还要高大。

只是赵家的其他孩子们面对窦荣的时候都有些拘谨,一是身份差距,二是他们还睡眼迷蒙,脸都还没洗呢。

窦荣也懒得应付他们,很快就拉着赵淩到马儿边上:“我给你把点点带来了,等会儿我们骑马。抹布呢?”

点点就是太后赏赐给赵淩的枣红马,脑门中间有一个白点,看到赵淩就很亲近,低头轻轻蹭赵淩。

赵淩被蹭得发笑,从身后的背包里拿出用油纸包好的新鲜牧草,给点点喂了一把:“抹布在带崽呢。”见窦荣的乌云踏雪也探头过来,生怕它咬自己的点点,只能也给它也塞了一把牧草,又给它们各自喂了糖块。

还没出门呢,背包就空了一半。

过年的时候,抹布生了一窝小猫,天天想着法儿让赵淩帮忙带崽。

搞得赵淩以为自己是猫爹。

那必然不是!

他要出门透口气,反正现在小猫已经有点大了,再过一阵应该就能分窝了。

窦荣还没见过小猫崽,见赵淩上马,下意识扶了一把。

点点是一匹很温顺的牝马,个头不高。

赵淩骑射课程不行,但已经能够很熟练地上下马,骑着小跑没什么问题。

窦荣跟着就骑上自己的马。

赵骅看着赵辰、赵缙的眼神,内心叹着气,跟着走进和赵王氏的马车里。

赵王氏是知道这匹马的,还想上去摸摸,被赵骅拉着上马车,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干嘛?”

她刚觉得马儿好看,这么漂亮的马,她是不是也能骑一下?

以前她参加秋狩,只能羡慕地看着贵妇人们着猎装或者干脆就着男装策马射猎,说不定今年她也能参加,打个兔子什么的。

赵骅掀开帘子,向前面的车夫说道:“出发吧。”

因为是全家出行,赵家人和随行的下人们一行得有三辆车。

这还算是轻车简从。

赵骅小声跟赵王氏说道:“你看看大郎和二郎的样子,是不是也得给他们买两匹马?总不能四郎有,他们没有。”

搁几年前,赵王氏肯定和赵骅一样的想法。

赵淩一个庶子,能捡点嫡子用剩下的资源就不错了,哪能越过两个哥哥去?

但四年下来,她早就不这么想了。

在只有夫妻俩的车内,她没那么顾忌形象,白了他一眼:“四郎的马是太后赏赐的,能一样嘛。太后赏赐给四郎的东西多了,总不能太后赏赐什么,我们就得给大郎、二郎也添置什么。今后他们长大了,兄弟之间的差别肯定会越来越大。趁着现在年纪小,早点适应得好。”

赵骅琢磨了一下:“夫人说得在理。”

赵王氏稍微凑过去一点,小声道:“两匹马也不是买不起,可这样太打眼了。上次我去拜访师母,师母特意提醒过的,你可别忘了。”

赵骅的恩师是门下省侍中管博澹,天天弹劾这个弹劾那个,赵淩翻译为官方认证过的最强嘴炮。

因为有这样的恩师在,赵骅的同门师兄弟,大都为官清正,不善经营。

赵骅是个例外,但赵家对外的名声都是赵家格外会经营。

赵骅在外也只是平常,每天的饭食都是从自家带着去,马车也只是一匹马拉的。轿厢也看得出不是很新,只是维护保养得好。

像家中这次出行,除了他们自家的马车之外,另外两辆马车都是从车行租的。

赵家的宅子是有些打眼,但一来距离皇宫远,房价肯定要相对便宜一点;二来因为赵家人在外都相对简朴,大家都觉得这夫妻俩是把所有家财都花在了房子上面。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安居乐业嘛,谁家有钱了,第一个都是置办房产田地。

估计还借了点,说不定还是陛下赏赐的。毕竟赵骅初入官场的时候,干的活就是给陛下管理私库。

皇帝私库不对外公开账目,但其中的好处,是所有人都能看得到的。

赵骅一个没什么背景又初入官场的小子,能够升迁迅速简在帝心,显然是干得很不错,能够得到一些外人不知道的赏赐也在情理之中。

这些都是解释得通的。

但要是赵骅一下给儿子们买两匹马,就太过打眼了。

赵骅听赵王氏一说,马上想了起来:“幸亏有先生。”不然他都不知道被参了多少本了。

赵王氏轻声道:“是得多感谢先生。”

赵淩不知道他的亲爹嫡母再商量什么,和窦荣一起慢悠悠骑着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的后面一点。

最前面是两名经验丰富的护卫,控制着速度,引领着方向,也是为了防止发生一些意外惊到马匹。

赵淩还是第一次在皇宫以外的地方骑马,周围的街道坊市换了个角度看也很新奇。

他的生活本来就两点一线,除了家和皇宫以外的地方,都觉得新奇。

窦荣见他东张西望,也跟着他的视线看来看去,时不时讨论这个人在干嘛,那里又是什么地方。

这时候时间还很早,不过坊市的门都开了,路上有许多行人,全都开始忙碌的一天。

等靠近城门的时候,像他们这样的车队多了起来。

一些商队操着各地口音在大声安排着什么。

不说官话的时候,方言自带加密。

窦荣很认真听了半天,都不知道人家在说什么。

赵淩本来以为自己能听得懂一点,实际上真就是一点。

古代现代语言发音不同,很多意思的表达也不一样。

他勉强只能分辨大概是哪里人。

到城门口,大家的速度都放慢。

赵骅干脆出了马车,到下面活动一下身体,听两个小家伙讨论谁是哪儿哪儿的,就给他们说:“喏,那个穿狼皮袄子的是凉州的,在安排商队分成两路,一路直接回凉州,另外一路还得去一趟南方采购茶叶。他们是第一次去南方行商,需要注意很多事情。”

赵淩和窦荣见他过来,也跟着下马听他讲。

赵淩个子矮,下了马之后就看不到他爹说的是谁。

不用他说话,窦荣就把他抱起来指了一下,见他看清楚了才又放下来,好奇地看着赵骅:“赵大人还会凉州话?”

这么多商队,赵骅挑着凉州的说,就是知道镇国公一家都驻守在凉州。

哪怕窦荣一年都未必见得了一次家人,心中肯定是有孺慕在的。

“稍微懂一点。我有个同僚就是凉州人,跟着他学了几句。”接下来赵骅就给他们讲凉州的一些风土人情,间或夹杂几句凉州方言。

前头的凉州商队听到,本来想着过来瞅瞅是不是有老乡,但一看人家身边跟着的两名腰挎长刀身负弓箭的侍卫,就不敢再上前。

倒是有其他出城踏青的队伍中,有人下车走过来,和赵骅打起招呼。

这些都是官员,官职有高有低,不是带着好友,就是带着家眷,都赶着休沐日出城游玩。

不管平时怎么在朝上斗得跟乌眼鸡似的,至少这会儿大家伙都心情明媚,天南地北地聊着天,倒是觉得没多久就轮到出城门。

今年元宵灯会的时候,来了个拍花子的团伙,拐骗掳掠了许多姑娘孩子,导致现在出城所有能藏人的地方都要打开检查一遍。

出城的速度慢了很多。

到赵骅他们这些官员这里,倒是速度快,只需要象征性检查一遍。

一些女眷乘坐的车辆,也有两名干练的中年妇人检查。

这两名妇人是王太后派出来的宫人,都是宫中年长的嬷嬷,就是为了防止某些人坏规矩。

出了城门之后,又经过了一段路,车辆人流分散开来,路况一下就变得好了很多。

赵淩他们骑马的速度也终于能提上来一点。

两名护卫比较紧张,生怕两个小孩儿会一时兴起就纵马狂奔。

还好两个小孩儿显然都比较谨慎,还相互叮嘱着控制速度。

即便如此,赵淩和窦荣以及两名护卫,还是比乘坐马车的人要快了不少到小湖村。

村口,魏学海和村长见到有马匹过来,手搭凉亭眺望,等他们到近前,只认得一个赵淩。

魏学海笑道:“四郎怎的跑在前面?你爹呢?这几位是?”

赵淩赶紧跳下马,对魏学海和村长先行了个晚辈礼,才回答道:“我们骑马,略微快一点。我爹他们在后头,不多时就到了。这位是我同窗窦荣,这两位是周东、周南。”又给窦荣他们介绍,“这位是门下省给事中魏伯伯,是我爹的师兄。”

窦荣听到魏学海的官职的时候,就不由得肃然起敬,恭恭敬敬给魏学海行礼:“晚辈窦荣,见过魏大人。”

言官啊,都是一群骂人不带脏字,恨不能把死人骂活的狠角色。

魏学海一听是赵淩的同窗,又是姓窦,哪有不明白窦荣身份的,怎么敢受小国公的礼,赶紧扶住窦荣,笑道:“客气了。窦小公子不必这么客气。”他指指村里,“你们骑了一路,还是先去休息片刻。屋里已经收拾妥当了,要是缺什么,四郎你冲你伯娘喊一声就是。”

“好!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跟你魏伯伯客气什么。”

小湖村这里,窦荣他们都是第一次来。

赵淩牵着马走在最前面带路,指着东南角的方向说道:“就是那儿。”

周围房屋遮挡,看不到赵淩指的具体哪座房子,倒是已经能够看到漫山遍野的红霞,全是盛开的桃花。

窦荣紧了紧后背的弓箭,表情竟然有些失望:“花儿有什么好看的?我瞧着这山上不像是有猎物的样子。我就说了,你该听我的,直接去猎场玩多好。我可以给你烤兔子吃。”

嘿!完全没有艺术细胞的家伙,怪不得学作诗的时候,把先生气得够呛。

他虽然也把先生气到了,但他才七岁,艺术细胞还没培养出来。

瞧瞧这漫山的桃花,他感觉自己张口就能来几首桃花诗。

他张了张嘴,又张了张嘴。

窦荣不由得奇怪地看向他:“你想说什么?”

赵淩抛掉了自己能吟诗作对的错觉,说道:“我想说,等桃子能吃了,再带你过来玩。”

窦荣对吃桃子还是有兴趣的,虽然暂时还没看出这小村子有什么好玩的,但既然赵水灵想玩,他这个当爹的……当兄长的,可以过来陪陪弟弟。

仗着周围没外人,他说话没什么顾忌:“赵水灵,你那两个哥哥怎么长得跟小鸡仔似的?我看他们还没你壮实。”

这话赵淩爱听。

他这四年体育课是白上的吗?

他嘴角翘得高高的,话却说得很像那么一回事:“别这么说。大哥二哥比我要高多了。”

身高确实没法比,人家多吃几年饭不是白吃的。

尤其是赵辰,今年已经十三岁,个子开始抽条,跟春笋似的,过了年就蹿高了一截,又额外请了裁缝给他单独裁了新衣服。

嗯,跟窦荣还是没法比,这家伙的生长速度已经逆天。

小小年纪已经有了一身精壮的肌肉,看得他羡慕极了。

没事,按照他现在的锻炼强度,肌肉以后也能有的。

赵水灵(°ー°〃):你什么时候是我爹了?

豆豆 ( ̄ω ̄):你不是说“君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赵水灵(*  ̄ー ̄) :那是说着玩的。

豆豆(づ ̄ 3 ̄)づ:我不嫌弃你矮。

赵水灵(; ̄ェ ̄):已经想弑父了。

(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九章 踏青会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