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赐欢喜 > 第12章 袒护

天赐欢喜 第12章 袒护

作者:漠北大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2 09:57:54 来源:文学城

陆行之去了乾德宫。

红墙黄瓦的暖阁里,厚重精致的帷幔掀起一角,丝丝春寒伴着腊梅花香在檐下轻荡。

窗畔,缕缕青烟从金色的八角炉鼎缓缓升起。

永康帝侧坐在华贵的龙椅中,瞥一眼执着的陆行之。

“你确定不是在坑朕?”

“太傅的性子你最了解,他能在朕的耳边磨出茧来。朕可不想在他出公差的时候,将他女儿直接嫁入定国公府。”

太傅是永康帝的教导先生,自永康帝幼时便辅佐在侧。

先不论太傅是朝中重臣,且单单这层关系,永康帝在处理陆行之和苏烟的婚事时,也会格外谨慎。

陆行之眸色微暗,缓缓放下琉璃茶盏。

“那我去找皇祖母。”

“......少来这套。”永康帝拦下佯装起身的陆行之,顿了顿,“三年都等了,多等不了两个月?”

陆行之徐徐望向窗外。

他紧抿着单薄的唇线、微蹙着眉头,敛下慵懒又散漫的姿态,正色道。

“皇兄知晓我在意的不是此事。”

“朕明白,”

某些事情无法说得太直白。

永康帝不好明讲,干脆借着此话题,语重心长地劝说。

“既然你如此在意、如此想出人头地扬名立万,为何不愿做大司马?早日实现当初的抱负不好么?”

陆行之:“......”

绕来绕去逃不开“大司马”这件事,偏生他不想提。

“看来,我还得去趟皇祖母那儿。”

陆行之话落径直往门外走,恰在这时,一道慈睦且中气十足的老者声音在门外响起。

“是哀家的乖孙在说话么?哀家不请自来了。”

是太皇太后的声音。

永康帝一怔,似是没料到,低声问旁侧的陆行之。

“你故意的?”

陆行之,“冤枉。”

众人将太皇太后迎进来。

年近古稀的老人,虽已两鬓斑白,身子依旧健朗、精神矍铄。

她看向永康帝。

“行之和烟儿的婚事按照原定的日子举行,三月初八,不改了。趁哀家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就让哀家操持这桩婚事。”

永康帝料定皇祖母为了此事而来,却没料到皇祖母如此干脆利落。

他很是为难。

“皇祖母愿意操持婚事,孙儿自是求之不得,这也是两位新人的福气。可太傅大人尚未归京......”

“没什么可是的,”

太皇太后打断永康帝,“有任何问题尽管往哀家身上推。你若是不好说,让太傅来找哀家!”

太皇太后的身份和地位摆着那儿,便是和苏家结为亲家,那也是太傅大人的长辈。

太傅纵有千万个不满意,碍于情面也只能闷声往肚里吞。

永康帝适才放下心,“全听皇祖母的。”

陆行之拱手行礼,“多谢皇祖母。”

太皇太后笑着,简单交待几句后,拉着陆行之往后花园走,说是腊梅园的腊梅花就快谢了,再不赏可得等来年。

花影浮动、暗香寥寥,朵朵瘦萼垂于枝条。

腊梅园里,太皇太后握着陆行之的手,细细打量边疆风沙在他眼角落下的痕迹。

她的语气多少带了几分怨气。

“你这孩子,回京了也不来看望哀家。远没你爹有孝心!”

不远处蜿蜒曲折的石径上,陆仁忠的身影从迎春花藤蔓下一晃而过。

从他行走的方向上判断,他应是刚从太皇太后的长乐宫出来,打算出宫门。

陆行之恍然间意识到什么,却也没点破,笑道。

“孙儿该罚,请皇祖母莫要手软。”

说着弯下腰来,将后脑勺送到太皇太后跟前。

宽阔挺拔的男儿,做起此事来,还是儿时没脸没皮的模样。

太皇太后笑着拍了他一下,哪里舍得真打?

她话锋一转,提起先前的事。

“还是你说得对,卫所制由祖上制定,要想废除实在困难。”

“既然废不了,就先给将士们寻些切身的利益,也不枉为稳定军心的一种方式。”

陆行之颔首,“此事多亏皇祖母周旋。”

太皇太后笑着,“是你媳妇儿聪明,一点就通!”,想了想,又道,“怎的没见你和她一道入宫?些许日子不见,哀家怪想她的。”

陆行之沉默着,忽地就不说话了。

太皇太后毕竟是过来人,总是看得格外透彻,能将小年轻的那点心思猜个大概。

“还在为四年前的事生气?”

“那时烟儿还小,不过一个黄毛丫头,哪懂什么情情爱爱爱?多半是你误会了。”

陆行之剑眉紧蹙,没否认内心的想法,只说。

“她现在有皇祖母和太后撑腰,在家的地位也比我高,我哪敢生她的气?”

太皇太后笑着瞪他一眼,“就你贫嘴!”

陆行之也笑,“只要皇祖母高兴,孙儿时时带她去您的长乐宫。”

太皇太后说好,询问陆行之对于大婚有何要求?若是没什么特别忌讳的,一切交由钦天监安排。

陆行之本就不在意繁文缛节,全凭皇祖母做主。

太皇太后,“那哀家看着办,总归不会委屈你和烟儿。对了,皇上提议让你做大司马的事.....”

“皇祖母!”

陆行之边说边往腊梅园外走,“孙儿还有事,改日再来叨扰您!”

言罢,也不等太皇太后回话,行完礼匆匆离去,徒留太皇太后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叹气。

出了东直门,陆行之远远地瞧见一辆熟悉的马车停在宫门口。

车夫是定国公府的下人,却不是下午送他入宫的那位。

陆行之行至马车外,拱手朝车内拜了拜。

“多谢爹成全。”

陆行之晓得车内坐着父亲大人,也猜到皇祖母之所以“恰好”出现在乾德宫是源于父亲。

马车的帘幔从里掀开,露出陆仁忠不苟言笑的脸。

“你别以为我是为了你。我和你苏大伯二十多年的交情,可不能因为你们两个的婚事生了嫌隙!”

陆行之就笑,也不反驳。

恰有同僚经过,盛邀陆仁忠和陆行之去茶楼小酌,被陆仁忠婉拒。

“下次吧。行之难得回来,我同夫人说好了,要多回府用膳。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才好!”

转头敛下笑意,恢复惯有的肃穆神色,对陆行之说,“愣着干什么?还不快上来!”

*

陆行之和苏烟的婚事最终定在三月初八。

这几日,闲言碎语传得很快,苏烟尚未弄清那对母女的真实身份,上京城有关对方的谣言已然肆起。

有说是苏烟的父亲在外养的私生女,回来争家产的;

也有说兴许苏烟都不是太傅大人亲生的,否则女儿的婚期近了,父亲怎的还不回来?

还有说文人的痴情就那么回事,不续弦仅仅是装给世人看罢了。

总归传得很不堪。

这日上午,苏烟在陈宝儿的陪同下去往书坊,想借着书坊的售卖会推销自个的诗词。

陈宝儿:“阿姐......要不你还是别去了吧?外头传成什么样了,莫非你一点不介意?”

提起此事陈宝儿就来气。

那对母女毕竟是太傅府的私事,论起来算不得光彩。府上早早交待过,让下人们切莫对外声张。

也不晓得是哪个不长嘴的说漏了,弄得现如今满城风雨。

“若是让我知道是哪个讨厌鬼在外头乱说,我非得扒了那人的皮!”

苏烟似全然不在意,“嘴长在别人身上,我们哪里堵得住?”

可若真是太傅府上的谁在外胡嚼舌根,她亦不会护着。

“此事总有水落石出的一日。”苏烟笑道,“我们先去书坊,莫要迟到了。”

许是书坊老板早早做过宣传,往日略显冷清的书坊人声鼎沸、门庭若市。

陆行之也来了,带着纪沐尘和霍修染。

三个边疆归来的壮汉,腰间别着一把锋利的大刀,懒散堵在屋檐廊下,木然看着书坊人来人往。

有学者认出他们,他们亦不搭话,只遥遥站在原处,简单点头或是摆手示意。

他们过分不在意的模样,与周遭谈笑风生的清瘦文人格格不入。

陈宝儿,“稀罕啊,在这儿还能见到陆哥他们!”

苏烟淡淡瞥向他们,莞尔颔首,算是打了招呼,又对陈宝儿说。

“若是呆会听到不入流的话......”

“知道了知道了,”陈宝儿心疼地要命,“‘谣言止于智者’,咱不和没品的人计较嘛?我懂!”

苏烟笑笑,挽起裙摆,和陈宝儿进入书坊大门。

厅内不比外头喧嚣,安静多了。

三五成群的文人聚在一块,浅声商谈当下书籍的售卖风向以及个人喜好;偶有买家打断其谈话、询问一二。

在茶香肆溢的西北角,有几位眼生的贵女小声议论着,瞧见苏烟进来,忙止了话头。

不多时,又神神秘秘地交头接耳,还时不时偷偷打量苏烟,语调很是阴阳怪气。

——“你看她的眼睛,比天还高,从进门开始就没正眼瞧过我们。”

“高冷富贵花又怎样?惊世才女又怎样?家里还不是出尽洋相,活让人看笑话?”

“还真是个笑话呢!”

苏烟的事在上京早传遍了,从她走进书坊开始,就有相熟的手帕交想要上前安慰一二。

可苏烟始终不言语,坐在人群中安安静静地翻阅册子,像是完全听不见旁人的讨论似的,就连同行的陈宝儿也歇了气,未曾有不耐。

或许她这个时候不想被安慰,那些人也就没上前,只远远地看着。

可她的沉默不仅没有止住流言,反倒让那些说闲话的贵女们愈发得意。

——“听说妇人带回来的女孩比她大,也就意味着这些年太傅大人在外头......”

“以她的性子,得叫一个傻子‘阿姐’。你们猜,她会不会被气死?”

“大婚前摊上这种事,还真是福气哩!”

几人的声音委实不算小,在不大的厅内,嚣张地传遍每一个角落。

也正好被进来的陆行之听了个真切。

陆行之笑着:“几位长舌妇的话让我想起两个词:蛇鼠一窝?亢瀣一气?是不是挺合适?”

陆行之的语速慢悠悠的、语调也算不得冰冷,甚至还带着几分说笑的调侃,偏生这样的态度,最是让人下不来台。

所有人都停下交谈,意味深长地望向说闲话的贵女们。

那几人悠然红了脸,却没一个敢为自个辩解,皆匆匆放下手中的书册,灰溜溜地出了书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袒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