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甜宝的七零小日子 > 第6章 第6章

甜宝的七零小日子 第6章 第6章

作者:林芷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3 23:58:11 来源:文学城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每年的阳历七八月,便是农历五月份,芦花溪公社的各个生产队就要开始热火朝天的收麦子了。

及时抢收不仅能避免过度成熟而出现粒子脱落、甚至烂穗等问题,保证麦子的产量和品质。

日头正当高,双脚踩在被暑气蒸腾的田地里,弯下的脊梁烤晒着炎热的阳光,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额头滑落,沿着皮肤滑落到地里头。

参与抢收麦子的生产队每个村民都能记十个工分,因此唐家除了陈老太、刘芬和几个小的,其他人都到田里去了,中午的时候陈老太领着几个小的做了午饭,再让他们送到地里头去。

唐宝儿手里提着个篮子,收麦子是个辛苦活,陈老太心疼几个儿子儿媳,特意用精粮掺着细粮蒸了香喷喷的馒头,打了十几颗鸡蛋和大葱一块煎了,还有解渴的青菜丝瓜汤。

唐宝儿拎着篮子快步走一会又慢几步,她心里也着急,只是走快了怕饭菜撒了,走慢了又担心爹娘不能及时的吃上饭。

禾场里已经堆了不少割完了运上来的麦子,这些麦子用碌碡碾过两三遍,基本上麦子就能从麦穗上脱落下来了,碌碡吱呀地滚动着,木叉翻动麦穗发出刷刷啦啦的声音,还有村民挥动梿枷打麦的嗵嗵声,一片繁忙。

轧好的麦子趁有风的时候用木掀迎风抛向空中,借用风力把麦子里掺着的秕子、麦秆和麦糠给分出去,这个活计相对来说轻松些,主要也是安排妇女在干。

直到一床麦子打完了,大家才得以休息一下,在树荫下乘凉喝点茶水,吃个午饭。

“娘!”唐宝儿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包着头巾的姚秋月,“吃饭了!”

唐实在地里割麦子的也下工了,唐宝儿给饭菜摆好,又搬过来两块砖石,父母吃饭时,她就用一张蒲葵叶在旁边给他们扇凉。

天气太热了,空气黏糊糊的,就连路边的狗尾巴草都被晒蔫得抬不起头了。

若是平时唐宝儿心里肯定期盼着来一场大雨凉快凉快,但现在她可不敢这样想,万一下雨了这一地的麦子就废了,下了雨,麦秆沾上水也扬不起来了。

姚秋月皮肤白,被晒得脸上脖子翻红,脖子处也被草帽的绳子勒出了痕迹,头发上也沾了不少麦绒和杂草,乱糟糟的一团,唐宝儿看着心里不太好受,眼睛有些泛酸,忍不住用手给姚秋月前面的碎发拨到耳后去。

姚秋月欣慰地笑道,“我们宝儿也知道心疼娘了。”

“没事的,一年也就那几天,熬一熬就过去了。等收完麦子,天气也就凉快了,到时候不管干什么活都轻松多了。”姚秋月安慰闺女道。

嘴上是这么想,姚秋月心里也不由得感慨,这日子一年又一年的,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这日子像搅稀泥一样过,整个公社的人搅和在一起,明明都已经这么卖力的干活了,却还总是缺衣少食的。

……

抢收完麦子,还有晚谷、黍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要趁着前段时日的暴雨,稻田里还有积下来的雨水,赶快把秧子插了。

另外,春天时候播种的玉米、大豆也正在需要除草、施肥的季节,土豆也要在这个季节抢挖,许多蔬菜瓜果也是在这个季节移栽。

忙忙碌碌、脚不沾地的熬过了农忙季,社员们才终于可以好好地歇一歇喘口气了。

正巧一场暴雨整整下了一日,冲刷掉了七月的所有忙碌和疲惫,原本刚经过丰收的土地被冲刷平整,原本就长势正好的作物愈加青翠鲜亮了,整个绿水村浸在雾腾腾的雨中,像是走进了江南的水墨世界。

次日雨停了,唐宝儿就和家里的哥哥姐姐们一起上了山,刚下过雨,长出来的野菜是最新鲜的,种类也多,有野韭菜、马齿苋、薤白,几个孩子们在山里泡了一整天,每个人都挖回去了一大篮子的野菜。

这种天气吃点清爽消暑的野菜是最合适的了,配上粥吃,那真是无比的惬意,陈老太用香油和醋,拍了点蒜米拌上了,上桌不到一会功夫就被夹光了。

一连躺了几日,感觉身体的元气都恢复了,唐实便盘算着要带闺女到公社上去了。

大清早的吃过早饭,唐实找熟识的人借了辆凤凰牌的自行车,宝儿坐前杠,姚秋月坐后座,一家三口就这样到公社去了。

从绿水村到芦花溪公社有十几里地呢,反正也不赶时间,他专门挑阴凉的树荫下骑车,遇到上坡母女俩就下来走路,唐实推着车等她们。

走了大概四十分钟,终于到公社了。

“咱们先去国营食堂吃碗馄饨,再去供销社买做衣裳的料子。”唐实道。

唐宝儿感觉上次吃馄饨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听到爹爹说要带她们去吃馄饨,想到那鲜美的味道,紧实的肉馅,当下口水就忍不住流了下来。

“小馋猫!”姚秋月点了下她的下巴。

国营食堂是由国家出钱建立的,食堂门口挂着块方二尺的小牌子,上面用粉笔写着食堂今天供应的主食和菜谱。

馄饨有三种口味的,素馅、三鲜还有鲜肉,他们一致地选择了鲜肉馄饨。

“离早饭已经过去了这么久,肯定早就饿了,快吃吧。”姚秋月刮了刮她的鼻子,笑着说道。

于是唐宝儿就开动了,那馄饨皮薄馅大,晶莹剔透,一口下去全是肉,馄饨汤里还加着紫菜,特别的鲜特别的好吃。

唐宝儿在家里时食量不算大,但馄饨整整一大碗她都吃完了,但是汤喝不下了,唐实便主动替闺女消灭了剩下的馄饨汤。

从国营食堂出来,他们转了转,去了公社里的供销社。

这个供销社是两间青砖砌的瓦房,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边用绿墨水写着“芦花溪供销社”的几个大字,里面还挺大的,有各种日用品、吃食、还有文具以及布料,平日里村民们需要买个盐和酱油醋,火柴蜡烛,一般都是到这里来买。

临近开学,售货员对这样的一家三口早已见怪不怪,分别指了指两个不同等级的料子,“这个好一点的料子六角钱一尺,还需要3尺的布票,这是次一点的料子四角钱一尺,1尺布票。”

姚秋月分别看了下两种料子,便宜的是普通的棉质布料,一共有黄红蓝三个色,贵的是化纤布料,也叫“的确良”,颜色要更鲜亮多样些。

一共有三款颜色:粉红、豆绿和浅灰。她听说现在城里就流行这种料子做衣裳,穿起来又薄又耐穿,不用烫,不褪色,容易洗,干得快,不走样。

姚秋月犯了难,要是挑贵的料子她手上的布票不够,要是挑便宜的还能有些富余。

她就这么一个闺女,自然想给她买好的。

“娘,咱们买便宜的。”唐宝儿拉着姚秋月的胳膊往料子前走,不愿意让母亲为难,“挑一块这个料子吧,我喜欢棉布,穿起来又透气又舒服。”

队里每年按人头,一个人就能分上五六尺的布票,要是买的确良的衣料,那得用掉他们一家三口一整年的布票了。

万一到了冬天,想要再添置件棉衣添置双袜子,那就只能捉襟见肘了。

唐实对于布料没啥想法,听到唐宝儿想要棉布料,便拿起一块在她身上比划了一下,“咱们闺女皮肤白,穿啥颜色都好看!”

“以后上了小学,咱闺女肯定是班级里最漂亮的那个。”

唐实说的是实话,他就没见过绿水村有哪个孩子比他们家闺女还漂亮的。

唐宝儿鼓着气,“爹,你就是看我看顺眼了,才觉得我好看。”

“谁说的!”

父女俩插诨打科。

供销社里供应的棉布都是那种老式机器织出来的土棉布,跟旁边的的确良比起来显得皱巴巴的,姚秋月开口,“要不咱们先扯上两尺的确良的料子,你外婆那里应当还有些剩余的布票……”

“娘,外婆家里还有好几个表哥呢,他们也要开学了。”

姚秋月感念她的懂事,心里也有些埋怨自己的无能为力,摸了摸她的脑袋道,“那你自己挑一块喜欢的料子吧。”

唐宝儿便挑了块黄色的,黄色不像蓝色那样沉静,也不像红色那样张扬,却透着一股朝气蓬勃的鲜活气息。

姚秋月便要了6尺的黄色料子,那售货员用布尺量了,沉重的大剪刀一刀裁过去,正好6尺,不多不少。

买完了布,姚秋月还让售货员称了一点水果糖,难得出来一趟,不给家里孩子带点零嘴说不过去。

水果糖的滋味在嘴里蔓延,甜滋滋的带着水果的清香,真好吃,唐宝儿幸福地眯了眯眼睛。

姚秋月知道孩子吃多了糖对牙齿不好,因此也控制着宝儿吃糖,不许一次吃太多,但家里也没几次能吃糖的机会就是了。

临近中午的时候,已经办妥了所有的事情,唐实便像来的时候那样蹬着自行车,载着媳妇和闺女回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