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陶悠然的种田生活 > 第23章 023 陶悠然的兰花拍卖见闻

陶悠然的种田生活 第23章 023 陶悠然的兰花拍卖见闻

作者:航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3 20:08:22 来源:文学城

“这两位是?”秦大爷看向陶悠然身边的陶爸陶妈。

“我爸和我妈,今天放假我们就一块儿来了。”陶悠然给秦大爷说道,然后又给爸妈介绍到道:“秦大爷是兰花店老板,我经常去他那儿看兰花。”

秦大爷一听,这小孩儿分明是经常去买兰,却自己说是去看兰花,看来家长不知道孩子买不少兰花了。

“唉,这孩子喜欢兰花,不过家里支持不起,给您添麻烦了。”陶妈略带歉意地说道。

“不麻烦,左右我那儿一般也没人,悠然去了还能添点人气。”秦大爷道,紧接着说道:“我叫悠然去见几个朋友,待会儿让他回来陪你们逛,可以吗?”

“没事儿,你们去吧,我们自己看。”陶妈说道。

待陶悠然走后,陶妈有些奇怪地说道:“这秦大爷怎么还给悠然引荐朋友?”

“不知道,估摸是跟悠然比较投缘吧。”陶爸没多想,心思都到了展厅了的兰花上了。

一旁是一盆洛红,玉青色的花瓣有着红得发紫的红舌,美丽而又迷人,陶爸蹲下细细品着,仔细观摩着兰花的花姿,颜色……

陶妈见他蹲在那儿不走,只好在一旁转转,她也欣赏这些花,但只是一眼惊艳,到不会像陶爸一样非得盯着看,边看边想着,要不是他们家没什么钱,就爷俩这样儿,说不定要在兰展上一掷千金。

陶悠然跟着秦大爷去见了一群兰友后,回来就只看到他爸,忙问:“爸,妈呢?”

“你妈在那边呢。”

陶爸扭回头一看,哪里还有老婆的身影,忙站起来向四周看去,边看边说:“刚还在这儿呢。”

“悠然。”

陶妈从展厅的一个角落走过来,朝悠然喊道。

“妈。”

听见老妈的声音,悠然立马看了过去。

“我去那边看了下,发现那边的兰花不像刚才那几盆那么夸张,价格要稍稍便宜一些,花也挺好看的。”

“那我们去那边看看。”陶爸听了,立马说到,显得比悠然还要急切。

他们跟着老妈去了,发现这儿要比外面大厅热闹,到处都摆着兰花,还有不少人手里也拿着兰花。

“你看那盆翠丰和王氏素荷差不多,价钱就便宜多了。”陶妈说到。

陶悠然还没说啥,老爸就立马说道:“哪儿一样了,王氏素荷的那三瓣花短而宽,里头还有两个小黄点,中间那一块儿是绿色的。翠丰的花瓣比王氏素荷要长,而且他中间是红色,没那两个小黄点。”

陶妈听着陶爸巴啦啦说了一大堆,瞪了他一眼道:“我说的是差不多,又不是一模一样,除了你说的那,这花颜色形状叶子不就是差不多嘛?”

“对对对,老妈说的对,咱们好好逛逛这儿。”

陶悠然自来向着妈,即便讲道理摆事实说,这翠丰和王氏素荷在普通人眼中确实能说个差不多,毕竟花色、叶片大体上差不多。

“妈,你看这盆叫大白菜,是不是长得像大白菜一样?”

“大白菜这名字好听。”陶妈听了笑道。

“这盆胭脂锦挺漂亮的,才三千一盆。”

陶妈听着三千一盆的胭脂锦,竟然也觉得挺便宜的。

上午是兰展,下午则是拍卖,虽说兰花的价格让人望而生畏,但看看拍卖会还是没问题的,又没有强制消费。

拍卖厅是在二楼,下午三点的时候正式开始,悠然和爸妈差不多两点四十的时候入场,候场的时候,一面和电影院巨幕厅差不多的屏幕上,放着各式各样的兰花的图片和视频。

三点整,一个穿西装打领带的中年人走到前面的看台上,说道:“大家好,我叫胡文海,这次拍卖会的主持人,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上拍品试拍,大家可以通过各自面前的智能系统出价,第一次拍卖不作数。”

“一号,蕙兰经典铭品端梅,五苗四花,两年壮苗,起拍价五千,单次加价最低五百,拍卖开始。”

陶悠然看了下自己桌上摆的智能屏幕,上面三百六十展示着这盆端梅,同时还有一个出价的地方,试着在五千基础上加了一个五百,然后发现屏幕上的价格已经到了八千了,他迅速在数字后面多添了两个零。

屏幕上终于出现了他的座位号,五十八号,出价五十五万元。

在陶悠然的五十五万出现后,屏幕上的数字开始狂飙,五百万,一千万,一亿……反正首次试拍不用成交,大家就可劲儿在后面添零。

差不多试了有五分钟后,胡主持人宣布试拍结束,这时候试拍竞价已经飙升到了万万亿。

环顾四周,不少人还在懊恼自己的竞拍价没上去,还有些人非常淡定,显然不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拍卖会了。

“现在开始正式拍卖,拍品就是这盆端梅,大家可要谨慎出价,这可不是试拍,胡乱出价扰乱拍卖秩序,后果自行承担。”

话音落下,屏幕上出现了第一个竞拍价,六千。

端梅是种老品蕙兰,发现和栽培时间要追溯到光绪年间,花色翠绿,外三瓣收根放脚,花型端正,花茎高挺,算是度过了炒作期的经典品种。

市场价一两千一苗,带花地话开品好也会带动些价钱。

很明显能上拍卖会的端梅,开品自然是绝佳的,四根花箭在兰叶中亭亭玉立,翠绿的兰花错落有致地缀在花箭上,优雅而美丽。

因此,单单是这花品,就诱得资深兰友不断出手,竞拍价超过了市场价,到了三千一苗这个价格。

“一万五千元,竞拍成功的是二十七号兰友,恭喜。”

待六十秒倒计时结束,没有人再出价了,胡主持人便宣布第一件兰花竞拍成功。

“还好,一万五,你爸三个月的工资。”陶妈开了个玩笑。

悠然差点笑出来,旁边的陶爸有些幽怨地看了陶妈一眼,真是躺着也中枪。

很快,第二盆兰花也端了上来,蕙兰胭脂锦,淡粉色花,五苗五杆花,单杆六七朵花,最终成交价是一万。

“诶,我觉得这盆花比之前那盆要好看啊?”陶妈有些不解,怎么这盆花要差着五千块钱。

陶悠然小声说道:“这两盆都差不多了,不过端梅有瓣型优势,而且花杆很高,开得不错,最主要是恰有一两人很喜欢,愿意超市场价竞拍。”

这兰花的价格原本也没有什么固定标准,在喜爱的人眼里,多出几千几万也不是不可以。几百万几千万的花,也有可能等过个几年变成几百几千甚至无人问津,都是常事。所以一些养兰人,在经过了追捧新潮之后,便更偏爱一些历经几百年的老品种。

“接下来这一盆,相信有不少人会感兴趣一点,蕙兰清风明月,三苗一花,开花的是两年的壮苗,另外两苗是去年新发的苗,起拍价十万,加价不低于两千。”

巨大的屏幕上,兰叶细长分落两旁,中间一杆绿茎高高直立,通体如翡翠的花朵错落在花茎上,配上昏暗的背景,如从幽谷中升出一般,清冷高贵。

十万,十一万,十二万……

喊价的速度不是很快,但不间断,从十万,一直攀升到二十万,三十万,达到十万一苗。除开最初新品造势的各种千万百万一苗,单苗破十万就算是非常罕见了。

屏幕上的价格变化已经非常缓慢了,不过每次是一万五千的加,到了三十五万后,倒计时不断地从六十倒数。

“成交,这盆清风明月归十二号先生所得。”

胡文海的声音响起后,拍卖厅瞬间就哗然起来,众人纷纷和身边的人说话。

陶妈和陶爸也惊呆了,愣愣地说道:“这下顶咱们半套房子了。”

吵闹的声音只持续了两分钟,胡主持一敲拍卖锤,场内便安静了下来。

“接下来的要拍卖的兰花是,王氏素荷,两苗两芽一花杆,十二朵花,起拍价十万,加价不低于两千!”

屏幕上数字开始飙升,十二万,十五万,二十万,三十万,三十五万,三十五万一千……

经过一分钟的快速上升,到三十五万才慢了下来。

最终成交价,四十万一千元。

……

从拍卖会出来的时候,陶爸陶妈还晕晕乎乎的,整个拍卖会出了五盆十万以上的拍品,其中三盆单苗超十万,除了清风明月和王氏素荷以外,还有最后的压轴拍品,蕙兰传奇。

蕙兰传奇,以其惊艳的独有花色,两苗一花五十万成交价,艳冠全场,独领风骚。

而另外两盆则是以数量取胜的天鹤和夕颜,前者一盆七苗七花,非常壮观,成交价十五万,单苗在两万多。

后者七苗五花,成交价十三万五千,单苗近两万。

大部分成交价在一万到十万之间,单苗一万以下的居多。

“真怕,几万一盆花,有钱人的世界真是无法想象。”出来后,陶妈终于有机会说了。

“嗯,他们有的是真喜欢,有的也是专门买热门款回去养,等几年分出新苗然后出手再赚回来,相当于投资。”陶悠然跟妈妈说道。

“那养出发现过时了,咋办?”陶妈下意识问道。

“不咋办,投资失败赔钱呗。”陶悠然道。

五天假期一晃而过,陶悠然周五下午就返回了学校,宿舍里有一抹翠绿,是他去年摆在桌子上的春兰粉荷,前几月开完花谢了,但充满绿意的垂叶仍然给宿舍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生气。

粉荷的叶根部长出了两个拇指长的新芽,这两新芽慢慢就会长成新的兰花苗,然后再经过分根换盆,一盆兰花就变成了两盆、三盆,当然,也可以五六苗兰花一盆,这样开出的兰花更为壮观一些。

而在空间里,头年种的兰花,大部分都开始出芽长新苗了,叶子也更肥壮油亮,就是开花不多,春兰便只开过六朵,两朵美芬荷,两朵绿英,一朵宋梅,一朵老月佩,倒是宿舍里的粉荷都开了两年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空间里的条件更适合长苗而不是开花,今年这些兰花的根部到处都是苗芽,原本一丛一丛的兰叶,都快成了一片一片的了。

吸取了教训之后,陶悠然再在空间里移栽兰苗的时候,隔得间隔更大了一些,使得兰花又充足的空间生长繁殖。

五月一过,天气便越来越热了。

上午上了四节课之后,不少学生站在食堂的窗口,看着热腾腾的饭菜,一点胃口都没有,倒是最边上的水果和饮料窗口人不少,排着队买一片西瓜或者一片菠萝,清热解渴还开胃。

陶悠然和王行他们一个宿舍的没去凑热闹,按部就班地吃完饭回宿舍,然后从冰箱里取出了提前冷藏上的西瓜、草莓、菠萝……

“还好有悠然的冰箱,每天都有冰镇绿豆汤喝。”周数说道,他喜欢喝绿豆汤,如果不是有悠然买的这个冰箱,他每天要花六块钱去买一杯冰镇绿豆汤。

“食堂那儿一片西瓜要两块钱,十四五块都能买一个西瓜了。”另一个舍友也说道。

他们宿舍因为陶悠然买了冰箱,还让他们在冰箱里放一些水果饮料,一个月下来能省不少钱。

陶悠然也从冰箱里拿了西瓜出来吃,冰箱只花了不到一千块钱,给舍友们用用,他也不用摊每月的电费了,等毕业了,他就把冰箱放空间里去带走。

还有半个多月期末考试,考完之后就要放暑假了,陶悠然计划在这个暑假花些时间将驾照考出来,这样他就可以买一个心心念念的卖菜小三轮了。

“对了,你们想好是去了理科还是文科了吗?”忽然,正喝着绿豆汤的周数问道。

“我是理科。”王行道。

“我也是,爸妈要我选理科,我自己也偏理科一些。”

“我学文科,悠然,你选文还是理?”他们宿舍舍长问道。

“我选理科。”陶悠然说道。

他大学想报的专业大方向已经定下来了,农业方面的专业,农林牧副渔都比较感兴趣,农业生产中的植物育种,生产,渔场的假设等等。

他早就给爸妈打预防针了,从三岁幼童,到上小学,再到初高中,不断给爸妈灌输自己以后会从事农业方面的事业的想法。

刚开始爸妈欣然同意,到后来陶悠然的成绩太过好,周围的人不断说什么清华北大,他们就有些动摇了,时不时想让他考虑考虑。

本来吧,他若是对未来没什么想法和偏好,那自然是分数够得着什么学校就上什么学校。

问题是方向定了,再去这些学校就是南辕北辙了,耽误了时间不少,还缺了资源。

“那咱们宿舍就是三个理科,一个文科?”唯一的文科,他们舍长说道。

“很多专业文科能报理科也能报,但理科能报,文科有很多不能报。”周数说道。

“确实,不过我偏科,学文会更好一点。”舍长说道。

分科之后,他们就要重新分班,同科大概率还在一个班,其他班的人补到他们班来,不同科就会重新划分宿舍和班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