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桃溪浅处不胜舟 > 第22章 第 22 章

桃溪浅处不胜舟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月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23:03:28 来源:文学城

午后,今岁第一场雪悄然飘落,雪势不大,未及一个时辰便停歇。雪落无痕,并未积多厚,仅仅在地上铺就薄薄一层。

几位花娘穿戴整齐,裹着披风在雪地里嬉戏玩耍,清脆的嬉笑声吸引尚未归去的客人凭阑眺望。

北楼里生起炉火,暖意融融。

花娘们得闲休憩,裹着被子挤在一处。她们素白的面颊被火光映得通红,此般模样,不同于脂粉敷面之艳丽,反倒有一派浑然天成。

有位娘子将一块东西往火里一丢,嬉笑着靠回姊妹们身边。

“放了什么东西进去?”“这个叫‘甘薯’。”“啊?鼠?”有位小花娘会错了意思,娘子们哄笑,有人解释:“不是,这就是地瓜嘛!”“吃这个干什么?味道冲,晚上不接客了?”“哎,这叫‘抚今追夕,重温旧梦’……”

小厮帮忙拿火钳子把甘薯赶到木柴下边,在火堆上架起一炉水,水开了便可直接泡花茶来喝。

娘子们有说有笑,话题自巍峨庄严之皇城悠悠飘落,流转至王公贵胄、官爵将相之间,在寻常百姓家的琐碎日常处潦草收笔。所闻所见,都源于孔雀洲由五湖四海前来的客人。

孔雀洲的璀璨绚烂,为每一位到访的客人披上一层别致的华彩。而反之,来客亦将自身的斑斓色泽,渲染至困于洲中的花娘身上。

滚滚红尘,迤逦传奇,在口口相传中无边延续。

于是,花娘们的每一句话开头都是:“我听那个客人说……”结束都是:“……不知是真是假。”

一个娘子轻轻靠在身旁姊妹的肩头,眉眼弯弯,她说话缓而淡,带着淮陵曲调一般的悠扬,“昨儿个那个客人,可真是有趣。一进来就满脸堆笑,出手阔绰,又是珠花,又是银子的。说话也有趣,夸我貌若天仙,夸我风情万种,还说要给我赎身呐。”

“啊?那你怎么说?”说话的花娘年纪尚小,眼眸黑亮,歪着脑袋好奇地望着她。

她失笑,点了点她的额头,“这话怎么能信嘛?听过一遍还觉得是真的,听过百千来遍,耳朵都要生茧了。我当时就笑岔了气,跟他说,那郎君可得等着,要给奴赎身的人,已经排到东楼阶下了。”

旁边的娘子们捂着嘴轻笑,有的打趣小花娘道:“哟?瞧你这样子,莫不是对哪位公子动了真心?”

炉火的光热都挡不住小花娘烧红的脸颊,娘子们见状,笑着问:“真有啊?是哪位郎君?”

小花娘耳侧的发丝都快被她饶得打结,说不出一个“是”字,亦说不出一个“不”字,等到大家急得推她的肩膀,她才咬唇,嗫嚅着小声说:“是……是溪月公子。”

“哼,我就猜是他!”有位花娘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笑说:“每每经过溪月公子席前就走不动道,原来是有这层心思啊?”

“要我说,溪月公子……”她的眼珠子滴溜转,给出评价,“的确是仪表堂堂,但我觉着他的模样太过正派,反倒让人生不出旖旎的心思,处事么,倒是比孔雀主还神秘些。”

自然有人不服气,“他那分明是‘故弄玄虚’!怎可与主人相比?”

小花娘一听当即不乐意,急忙想解释,却将话说得颠三倒四,“公子人很好的,我不过在厢房里坐着也能分得赏钱,还与我说话,问我吃不吃枣糕……”说着说着她的话音就低了下去。

“领到溪月公子赏钱的花娘还少?我们之中有谁没领过?他同谁遇见都能说上两句话,与小厮说的话不要太多。枣糕么,我猜他不爱吃甜食,故而随意打发你的。”

其他娘子们看她太过,出言制止,轻轻拍着小花娘的背,安慰道:“哎,溪月公子对谁不这样?贵人的好意,我们受着便好,何必太当真?”

室内安静,炉火噼里啪啦地响着,偶尔有火星溅出。

忽而有娘子感慨:“真要说起来,这位溪月倒是跟南业世子殿下有几分相似。”

“像?长得也不像啊?”

“他说的自然不是这个像,就……‘坐怀不乱’?是这般用法么?”

“什么‘坐怀不乱’?他又不是和尚,不用守戒律。能来孔雀洲的贵人,你当他是哪个清心寡欲的柳下惠啊?”因为这句话,屋里的氛围活络起来,娘子们笑得前仰后合,拥在一起。

“要我说,男人就是‘花心’!”这倒是共识。

有人提及:“哎,溪月公子日日住在西楼里,可你们可曾见过哪个娘子进他的厢房?”

“不曾。”花娘们摇头。

却有人指出:“我倒知道一个。”

“谁啊?”

“哼哼,还能有谁?不就是那一枝梅花么?”

大家互看一眼,心照不宣。

又有人问:“世子殿下与溪月公子关系不好吧?”

“不好?我先前还看见两人同席共饮。”

“哪里好?明明都快打起来了!”

正欲再说,屋门被拉开,玉奴探进半边身子,轻蹙柳眉,警示她们说:“不可背后妄议贵人。”抿了一下唇,将语气放缓了,“再休憩一会儿,就该去梳妆了。”

屋内众人噤声,待她离去后,又闲言碎语起来。

水烧开了,先前放甘薯的那个娘子拿钳子将东西拨出来,放凉了些,便用帕子包裹着,轻轻扒开,丝丝软糯甘甜的香味充盈了整个房间。

花娘们围坐在炉火边,倦意渐浓,有人卧着已然入睡,有位娘子哼起了曲子。小花娘耷拉着眼皮,问:“姊姊,这是在哼什么?”

“不过是才子佳人,深闺怨偶……”她轻叹一声,清幽的淮陵调子再度悠扬响起,裹着一丝焦甜入梦。

玉奴沿着回廊,快步走到西楼。

她身姿轻盈,行走的时候下身裙摆翩飞,然而上身几乎稳稳不动。即便手里提着沉甸甸的食笼,笼中盛着汤药,稳步迈到溪月公子的厢房时,汤药也没有洒出分毫。

她在厢房门前站定,曲起食指,在木门上扣了两下。

屋里一片寂静,没有声音传出来。玉奴凝眸,思索片刻,干脆地将门拉开。迅速环视一圈,没有人。

玉奴又将目光投向屋外,见回廊上也没有任何人来往,将门合上。她把食笼放在桌案上,走到墙边。那里靠墙摆放着一方书柜,书柜顶上摆着一支烛台,她伸手转动烛台的底座。

只听见两道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下一刻,书柜悄无声息地往一侧划过去,另一个封闭的房间赫然出现在眼前。

玉奴见地上横着一个身影,轻呼一声,抢步上前,“主人!”

晏临溪闻声转过头,浓墨一般的眸子望向来人。玉奴堪堪停在他身前,要是再晚一步,她就快扑到对方身上了。

玉奴恭恭敬敬行了一礼,“主人,今日的药送来了。”

晏临溪仰躺在地上没有动。此刻,他眼前视线模糊,刚刚看玉奴的那一眼,不过是出于防范的本能反应,而且也只能做到如此。

他只觉得自己的身体沉重得像是被灌了铅,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力气,以至于现在完全不想动,甚至连呼吸都是浅的。

晏临溪怔怔望着屋顶的横木,脑子里一片混乱。有时是巍峨殿宇,有时是孔雀洲的夜色生平,有时又是飘雪的边塞。每一张他曾见过的面孔,走马灯一般,在眼前一晃而过,他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最后,画面总是定格在楼悠舟身上,怎么也挥之不去。

前世启南山围猎时,楼悠舟同他告别的场景再次重现,“请君勿念……请君勿念……请君勿念……”鬼咒一样不断在耳边回响。

啊,也有可能是梦……是梦吧?

前世今生,皆为虚妄,不过都是他做的一场梦,对吧?

晏临溪的嘴角被缓缓牵起,笑得痴傻。

玉奴见状,知道他这是郁症复发。

她退出暗室,将汤药端了进去,轻声道一句:“得罪。”便伸手掐住晏临溪的下颚,将药灌进他口中。

晏临溪虽然神志不清,但是潜意识里并不希望自己一直处于这种混沌状态,很配合地将药咽了下去,其间只呛了一次。

大约一炷香过后,汤药起效。

晏临溪侧身,慢慢将自己蜷起来,像一只幼弱的蛹,定了定神,这才起身。

玉奴从怀中摸出一本账册,“这是折算四成流水后购置的军备数量,还有往来车队的用度,请主人过目。”

晏临溪陷在座位的软垫里,接过账册,神色恹恹地看了起来,因为精神还不大好,所以看得格外慢。

世人皆知孔雀洲旧主是西南哪位赫赫有名的富商,却不知孔雀洲新主乃是生在宫城中的六殿下、而今的“溪月”公子。

在晏临溪愈加混乱的前世记忆里,隐约记得,孔雀洲在明安年间就已荒废、往昔荣华不再。究其缘由,便要追述到十多年以前。

西南之地有金矿脉横穿而过,早年间的西南人因此发家,旧主便是其中之一。然而随着金矿开采,因坍塌掩埋发生的命案不断,十多年前,旧主所有的金矿洞也发生了坍塌,死了近百人,亡者家属中懂门道的一看,便知这是急于求成,矿洞都没有加固支撑就继续开采,人命官司自然落在了富商头上,可富商嗅到了事发的苗头,提早打点好地方官员。

西南苦蛮之地,逾京城万万里,山高路远,几十条人命就这样被死死按在大山里。

直到晏临溪登基。浦陵更换知府,重查旧案,才让这起沉淀了十几年的命案水落石出,让寒彻的尸骨重见天日。

晏临溪借此威胁,让这位西南富商将孔雀洲转手给自己,跟他说自己都得知了此事,何况京都众人,劝他趁早跑路。但晏临溪何其阴险,也没给他留后路。

孔雀洲得手后,派死侍抹除了旧主在京都生活的所有痕迹,佯从浦陵派来京都的官吏翌日便跪在了刑部大门的台阶前。算算日子,朝廷委派去地方调查的官员,应该已经在写结案文书,准备回京复命了。

屋里很安静,玉奴静静地立在案边等候差遣,晏临溪终于看完,点点头,“就这么办。”遂让她离开。

屋门被合上,晏临溪将账目随意扔在暗室角落堆叠的书册上。

这半年里,他虽然过得浑浑噩噩,却也不算一事无成。

前世今生颠倒虚幻让他近乎痴狂,尤其今岁夏初与父皇在寝殿的谈话,有一个瞬间,晏临溪觉得所有事情都脱离了掌控,只让他头晕目眩。

每当他想在外人面前提及前世种种,一道黑色虚影就会浮现,落在每一个他珍视的人身后,作出嘘声的手势,隐隐威胁,“不可说……不可说……”

他越来越分不清了。

终于,在某个寒风吹彻的冬夜,积郁成疾。

郁症来的时候气势汹汹,不知道在哪一刻,晏临溪只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了,山峦在崩塌,水流在倾覆,一个人或死或活还有什么所谓?

可每当他要沉到谷底的前一瞬间,总有人在上头拉住他,那个人让他活下去,跟他说要死也不能死在这里,死也得死得其所。

晏临溪抬头看,那是他自己。

既然晏临溪打定主意要留在京都,最让他不放心的当属边塞战情,如果真如前世所见,乙宛与大虞终有一战,他不在嘉陵,一定要有人能及时出兵援助边疆。

孔雀洲每日流水的四成,都会被兑换成盔甲锐器,定时被运往边疆。即便乙宛再度来战,边塞亦有应对之力。前世,他为嘉陵王时,嘉陵知府俞程还算可托付之人,另外还有散落嘉陵的他的旧部,都被他暗中调遣着。

在这半年时间里,一张横跨京都、嘉陵和边塞的巨网缓缓铺开,到如今初具雏形。

晏临溪夺下孔雀主一位,本身就是在赌,他要赌那些他还抓得住的东西。

孔雀洲经过整顿,培养起几个亲信,玉奴便是其中之一,还有一批还堪任用的暗从,他们混在往来的人之中,可以是来客,是撑篙人,是花娘,是小厮,他们是“眼睛”,侦察所有前来的客人,并且暗中护卫、护送银两……而由他亲自扮演神秘张扬的孔雀主,无非就是在吸引和试探,潜藏在大虞的那只“暗手”。

这只由阴暗之地新生的“螳螂”,设法拦在“车衡”之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