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套马汉子从画记 > 第76章 离开

套马汉子从画记 第76章 离开

作者:云山青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1-21 20:28:15 来源:文学城

晨日里,山岚雾气围绕,南山岭似若仙家洞天福地。

沈徵随行在范阔身后,在山间羊肠小道间缓步前进。

空气湿润,一时只见山岚氤氲,境若水月梦幻之间,分不清现实与梦境。

待走过几处拐角,山川坡度逐而升高。

范阔却似踏于平底,穿梭云雾恍若仙人,身形飘逸,不似凡尘。

身后的沈徵也紧随其后,少年身影极快,气息也稳,倒未多言一句。

沈徵青碧色道袍与青竹融合,又渐而分离。

时隐时现,只是额发间渗了些不易察觉的细密汗。

待至山顶,平野旷达,雾清云散。

山间风色悠远,但远处环云仍未散去,倒似置身于云山烟海之间。

“明成,你看到了什么?”

沈徵微愣,他视线越过老师的背影,至远山又至烟云,一时竟不知该看何物。

“回老师,学生见云山浮沉,树影其间。”沈徵低了头,恭敬回道。

“可与九南山的云雾相同?”范阔又问。

沈徵蹙了蹙眉。

他竟从未有细细想过此事。

世间有万千不同。

形态不同,心性不同,模样不同,走向不同。

可山雾,他却从未有过认真观察。

他心中一定,视线才细细看去。

神思半明,拱手道:“回老师,二者并不相同。”

“说说有何不同?”

“回先生,九南山山势平缓,云雾多至山顶,且轻薄如雾。而南山岭离中原渐远,岩秀巉绝,峰峦秀起,云雾更若棉絮厚状。因而二者多有不同。”

“你且继续说。”范阔循循善诱。

“学生薄见,无论是九南山还是如今的南山,无论身至何处,此山间云雾,不论远近深浅,风雨明晦,四时朝暮皆有不同。因需用心用眼细看,分辨,才能辩驳其间差别,落笔才可有定心。”沈徵谦恭道。

“孺子可教。”范阔额首,“这几日为师所言,看来你都记在心里了。”

范阔默了片刻,忽而又长叹一声:“只是可惜,你受图画院限制多年,绘画之事多有狭隘,总将画者,置于庙堂之间,担忧画作是否有人所评,是否能表其深意。可话说回来,这事也是我的因故。”

“当年我匆匆离开画院,按我当时所思,也只能做到教授他们这些,什么把山势比作君臣论理的一套说辞,自以为得一独到之法,如今思来,却远不若梁疯子那般,至情至性,才更利你们性情舒放。”

“你画法已斟完善,但如今为师要教你别的东西,你千万要记住。”范阔提高了声量。

老者面对云山皑皑,视线停于千里之外。

“老师?”沈徵面露不接。

他心中不明。

“明成,为师且问你,可知解衣般礴为何?”范阔转过身问道。

沈徵虽不明缘由,但仍额首回:“回先生,这是出自《庄子·田子方》,战国时宋元君欲行丹青,众史皆至,受揖而立。有一史后至者,悠闲站在外头,受揖不立。宋元君便派人去看他,见他解开衣衫盘坐于地上,上身裸露,纵情绘画,宋元君便由此感慨,言这才是真画家。”

这则故事他自是知晓,当时还是崔蓁随口一提,他便有心去寻了典籍。

“好,那我且问你,宋元君为何感慨其为真画家?”范阔又问。

“想必···”沈徵愣了片刻,“想必是见他画品绝佳的缘故?”

“此文中,可未谈其画品如何。”范阔回道,“后世文献中,也并未提及这位史者为何人,画为何画?”

“这···老师,学生未曾想过。”沈徵摇了摇头,确实是他不知。

他从未想过这个问题,而此典故,也未有人教过。

“请老师教我!”沈徵眼眸微亮,拱手。

范阔低头他看着自己这位最小的关门弟子,老者的神情悠长起来。

“宋元君称其真画者,并非是看其画品,而是众人中,唯独他,不受拘于身外之物,并无诸人笔墨伺候于旁,不过是见其心如赤子,一心埋于丹青之境,才有了这番感慨。”老者答。

“他在感慨心境,却非画品。”

“心境?”沈徵复了一声,“是何心境?”

“世间画论,多言谈画者究竟能如何留名于世,说能成教化,助人伦,与六籍同功。可咱们画者与那些儒家学子实际大有不同,他们重礼压欲,而我们画者,则要直抒性情才能至高处。”

“放纵心迹者,所绘纵情泼墨;心性高洁者,清雅飘逸……众人皆寻众人之心,各有不同,各有所长,才是正理。”

“咱们笔墨之道,应本乎性情,只发胸中逸气,于他人如何待吾画,看吾画,解吾画,皆无任何干系。”

“所谓解衣般礴,是心之所向,性之所忠,万间凝于一物,不受再多桎梏。明成你可明白?”

范阔看着自己的这个小弟子,老者话语珍重,动情处竟微有哽咽。

“如今画论,画技,你皆已寻独有之法,唯差心性还有所碍。”范阔又似自顾自感慨一句,“实也不能怪你,你的身份也有颇多难言之苦,但为师希望,今日为师所说,你能记于心里,来日,不论是绘画,还是别的事情,皆按性情所为,莫要前后顾虑,心思过重。”

“老师。”这一番言论落于沈徵心里,像是不断摇曳的枝叶,虽然此刻于他而言还不解其意,但这些话与春日的春山一同,在腥色的土地之下,滋生茂盛的生命力。

“老师教诲,沈徵时刻铭记于心。”沈徵听毕,眸色里盛满晨光。

他双手向前一展,恭恭敬敬行以一礼。

“罢了罢了,有一事,为师还要问你。”范阔摇了摇手,语气不变,但走进了几步。

“老师请说。”沈徵恢复肃容,认真问道。

“你那小娘子,怎么最近愈发不理你了?照为师说,你这表白方式着实有些不对。”

沈徵猛一抬头,看到这年近古稀的老人脸上,方才的出尘之色尽褪,只余几分狡黠。

“老师?”沈徵被他急速转圜的态度一时未愣过神,只得急急唤了一声。

少年无奈却又懊恼。

他实在也想不出该回什么话反驳。

“你们在这南山里待得日子也差不多了,之后的路,你可要多多上心,把那小娘子的心思转回来才是。”

“老师!”沈徵蓄发急了。

范阔不以为然,微微笑道:“为师我呢,还要再往北方去看看,还等着喝你的喜酒呢!”

“老师不与我们同行了么?”沈徵一愣追问道。

范阔摸了摸胡子,意有深长。

“北方还有许多我未曾涉足的地方,我还未见雄浑山势,平野草原。”范阔转身朝远处眺望,“缘定缘灭,缘起缘落,自有相会之时,明成,莫要执念。”

沈徵随着范阔的视线朝远处望去。

山岚渐灭,能见青翠山竹生长其上。

远山含着几缕光线,悠悠映射于群山之间。

此刻却也升起万千豪情。

“明成,我只希望你无论经历多少尘埃,都能始终持以赤子之心。”

“谨遵老师教诲。”沈徵心中豁然,应得掷地有声。

片刻后,他却又起茫然。

是,世间还有颇多事需其所面,他不应苟且于眼前虚短。

从山顶至下,距离草庐还有些距离。

二人遥遥便见几辆马车停在草庐门口。

还立着些许人。

他虚握了握拳。

那厢有人看到他,便急急朝他奔来。

对着沈徵一拱手:“郎君可好。”

沈徵微一额首,应了一声。

身后的范阔了然的笑了笑,并未多语。

草庐里十色面带不喜地朝二人走来。

“怎么?谁惹你不快了?”范阔低头问十色。

“回先生,草庐突然来了这么多不速之客,我能开心到哪里去?”十色嘟囔了嘴,“您看这情景,都有人来接了,沈郎君和崔姑娘定是要离开这里了。”

“咱们十色可是舍不得?”范阔摸了摸十色的头。

“先生平日虽说聚散如烟,可这崔姑娘和郎君的事···”十色注意到身侧沈徵正瞧着她言语,她才吞下了后续的话。

“各有各的命数,轮不到咱们操心。”范阔朗声一笑。

沈徵凑近身,对着范阔作揖:“还望老师以后每到一处可寄一份书信予我,让我知晓老师的去向。”

范阔顿了片刻,他遥遥看向里头崔蓁正缓缓由着一小丫头扶着朝门外走来。

他才颇为了然地点点头。

“为师自会等你的好消息。”

沈徵方想答话,身后传来少女的声音。

“多谢范先生这几日的照顾,崔蓁就此别过了。”崔蓁的声音里有从未有过的谦恭和干脆。

沈徵稍稍避开身,让她能直面范阔。

但他的视线忍不住看向她。

崔蓁却若丝毫未曾察觉一般,自顾自低头对十色又道:“十色,以后要常写信给我,不要忘记哦。”

少女难得神色狡黠。

十色一瘪嘴,默了默,才不情不愿点了点头。

崔蓁倒也不恼,只是唇角微微含笑,对着身侧的侍女轻声道:“我们走吧。”

“崔蓁!”十色忽而喊住她。

崔蓁略有惊讶低头。

“你····你左腿虽然伤势好的差不多了,但是···但也要多多注意,不要走太多路。”小姑娘明明语气尽是担忧,偏话说得生硬。

“知道了。”崔蓁怔神片刻,莞尔点了点头。

“范先生,十色,我真的走啦。”崔蓁又轻声唤。

范阔额首,待崔蓁回身。

他若有所思地看了眼还站在原地不动的学生。

“明成,你愣着做什么?”范阔提声问。

“啊?”沈徵才有反应,他抬头,见崔蓁已然被扶上了马车。

“老师。”他回头看了眼自己的恩师,语气有些茫然。

“去吧。”范阔却是笑笑,老者清隽的面容上尽是鼓励,“咱们画者,随心随性,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无论所面何事,你都要记住此话。”

“是,老师。”沈徵忽而豁然开朗,他站直身,对着范阔行礼告别。

此去经年,或山高水长,或千峰百转。

但这寄言,便若高山流水一般,会不断滋养他的心性,不再受枷锁捆绑。

他去做他觉得对的事情,不当有所畏惧。

尘烟于山间扬起尘土,渐渐消失于视野处。

一老一少还站在原地。

迎着山风,十色颇为老气的抱臂问道:“先生,你说,崔姑娘究竟喜不喜欢小郎君?”

范阔的衣袍随风掀起一角,与山风一同猎猎作响。

“你怎么看?”

“我?”十色叹了口气,“我是有些看不明白了,方才崔姑娘可是一眼都没瞧过小郎君,可每每你和小郎君出去的时候,崔姑娘却总拉着我,看起来是问先生你去哪了,但我觉得,她是在问沈郎君去何处,这样自相矛盾,我实在也猜不透啊。”

“猜不透,就不猜了。”范阔并未回答,悠悠朝着草庐里走去,“咱们也整理整理,该走咯。”

“哎,先生,先生你别卖关子,你倒是说啊。”十色小步追着范阔的大步。

一大一小消失在草庐里。

南山又寂静下来。

远近深浅,风雨明晦,四时朝暮之所不同。

出自北宋郭熙《临泉高致》

山势比作君臣论理。

这一观点也来自郭熙《临泉高致》,以山水的布局来象征宗法社会的等级秩序。

解衣般礴:出自《庄子·田子方》

成教化,助人伦。

出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

文中的观点都是根据剧情需要的引用,作者君没有任何评价贬低的意思!!(卑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6章 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