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唐亲王(女尊) > 第39章 除奸恶娇儿大闹学堂,掀四书魔王状告师门。(四)

第十七回:除奸恶娇儿大闹学堂,掀四书魔王状告师门。(四)

太子河书院的规矩,学堂考之前,先要自报考试难度。

难度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甲等最难,丁等最弱。学堂发卷,学子自述要何等难度的考卷。待到学堂考时,按照自己填报的难度发卷。

评分按照子丑寅卯十二地支来评,以寅为首等,以丑为最末。

选拔时,先以分数看,若平分,则按照难度选拔。若两人都考了寅木,一人为甲等试卷,一人为乙等试卷,则有限选拔甲等试卷寅木分数之人。

若是甲卷得了卯木分,和乙卷得了寅木分,二者相比,优先选择那个乙卷寅木之人去举孝廉,此法只为了让学子尽可能完成更好的文章,也是尽可能用不同等级的考题,区别出学子的能力尔尔。

不过之前的数次堂考,获得头筹的也是甲等考卷之人。

九儿:“还有这种事?这考试规则也是想破了头了。”

飒若:“此规则用年已久。也是试验了很多回,才确定的。”

忽而听得门外有人招呼。

蓝芜簪:“两位小娘子!”

九儿:“又是你这滑头!”

蓝芜簪:“嘿嘿,你们填好卷了吗?打算选几等?”

飒若:“鄙人不才,不敢选甲等,只试试乙等尔尔。”

蓝芜簪:“听闻金门历来行商,富甲一方,怎么金古姐姐这么畏畏缩缩?我以为你会大笔一挥,填个甲等呢。”

飒若:“哪里敢,我不善文章,不敢尝试。”

九儿:“这和金门行商有什么关系?难不成,甲等考卷专门考税收一门吗?”

蓝芜簪:“你不知道?”

九儿:“真的考税收?”

蓝芜簪:“唉,呆头娇儿。”

说完拂了袖便走了。

九儿:“你听明白她说的什么意思吗?”

飒若摇摇头。

飒若并不意向考举,且工心算不擅长文章,最终报了乙等。九儿想看看最难的题什么样子,报了甲等。

堂考之日,书院按照不同的报考标准,分发了不同的考题。

考题纷纷用竹筒子密封住,九儿暗道,这程序做得还挺周密。

展开了考卷,上书:

“太子河书院癸卯年学堂考,甲级科题。

问曰:

明刑所以弼教,《易》噬嗑之《象》曰先王以明罚敕法,敕犹理也。

旅之《象》曰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言审慎用刑,而不稽留狱讼也。

《周礼》大司寇以三典刑邦国,以八刑纠万民,听以五声,议以八辟,未有不听讼而遂可期无讼者。

黄霸之治疑狱,颜真卿、崔碣之决冤狱,皆卓可传述,其他尚多可考欤?

夫狱犴不平,固多文致。

而尘案递积,必少平反,遂使情伪滋纷,奸诈百出。将欲矜慎庶狱,无枉无纵,果何道之从欤?

我朝立法至为详备,重民命而恤民生,问刑之官宜何如存明允之意,以求合乎刑期无刑之道欤!”

果真是甲级考题,考最难的刑狱之科。又需要解释晦涩难懂的卦义。

若是寻常考题,只需释义《大学》、《中庸》的名句,再按照格式写大而空的治国为人道理也就是了。

这刑狱之科,一是难懂,二是之前的刑典并不公开,无有参照。三者,刑狱是国度的重器,万一论得轻则不痛不痒难以令考官眼前一亮,若是论得深刻,只怕观点激进得罪考官。

怕是因之前皇帝姐姐钦点了那个刑部侍娘,所以底下的闻风而动,都开始重视这方面的考题。期望从自己任上出些人才,也得些功绩讨皇上的赏。

可衍望自是最喜欢《周易》的,阐释卦理不在话下。刑狱之科虽难,但她素来文风极佳,擅长诗词与骈文,轻易写出篇华美流利的对答,还是没什么的。

这明刑弼教出自于《尚书·大禹漠》,“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将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噬嗑卦是离上震下,衍望对这卦印象很深,卦的取像似是一张嘴,咬住了好似石头般的东西,却咬不动,被卡住了。

有遇阻暂停之意。

噬嗑卦的原文就是“噬嗑。亨。利用狱。”而旅,是《周易》中的旅卦,是离上艮下,形似山上起火,旅客匆匆。“旅。小亨,旅贞吉。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此题之意为,刑罚是为了辅助教化子民,噬嗑卦的《象》辞说:先王用严明的刑罚整饬法律,这个“敕”字就是“理”的意思。

旅卦的《象》辞说:君子用明智审慎的态度来使用刑罚,以防止滞留讼事。

也就是说要审慎用刑,不使讼事拖延。《周礼》中大司寇以三典来治理邦国,以八刑来纠察万民,审理诉讼时以五声为依据,议论刑罚时以八辟为参考,没有不听诉讼就可以预期没有讼事的。

黄霸、颜真卿、崔碣等人的审理冤狱,都卓越而有值得称述的地方,其他方面还可以多加考证。

然而牢狱不公平,本来就会造成许多冤案。而监狱里案件累积,必然很少有公平的申冤,于是使真情与假象更加混乱,奸诈行为层出不穷。

如果想慎于审理狱讼,既不冤枉好人也不放纵坏人,究竟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我朝的法律极为详细周密,重视百姓的生命而体恤百姓的生活,执掌刑法的人应该怎样去保存明智允当的意图,以达到合乎“用刑但不造成刑灾”的原则呢!

衍望思忖片刻,落笔畅书。

答曰:

古之明刑罚用以弼民之教、规制民之所思所为。噬嗑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雷电交合隐喻刑罚之威、之速、恩威并施、宽严相济、刚柔表里。

非有刑即明,须良法善治也。此为以明罚而喻理于法。

旅卦象曰:“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山上有火,旅时洞照幽隐。刑罚明释,如山火明灯照引万民。从而明察刑狱,慎重判决,无滥施刑罚,无延宕滞留。

旅人行于山,借炬照引;夫民存于世,以法为凭。

《周礼》大司寇以三典刑邦国,以八刑纠万民,听以五声,议以八辟。

实以听讼程式辅刑罚之威、佑私民之辩。无察检不宜定责,有纷争应听陈词。

是非论断当配审查之法,迢路望羡应驱长驾之车。法典详实,生民得矩、刑官有鉴。

黄霸之治疑狱,颜真卿、崔碣之决冤狱,皆卓可传述。

典狱之官虽小,实生民司命,天心向背、国祚修短系焉。其心应善、理应明、辨应细。否则使无辜蒙冤,含冤千古,民心背道。

夫狱犴不平,固多文致,而尘案积压必少平反,遂使情伪滋纷,奸诈百出。

明刑弼民更弼官也。是应有规矩之章,更兼审判之典也。

规矩之章,民查而制己。

审判之典,官察而决狱。

监察捕拿、讼分证佐各有分工。

邻里婚媾、斗杀商贾各有篇章。如是分明。微末宽以速裁,大案严以细审。尘积化解,奸诈消没。

我朝立法至为详备,重民命而恤民生。

刑官内为臣子,外为官员。典一狱,承万责。一案诀事不公,殃及万民之心。

是应既明且慎,而不滞留,理贯通达,灼然无疑,吏训详悉,官责清正。

评刑次第之间,必德才兼备。

先正自心,勿为势利所迁;

明察次之,究其事始,勿至变乱成惑;

仁恕又次之,既得其情,哀矜而勿喜;

平允又次之,狱具取舍,无庸上下相欧,以刻为明。

四者备矣,何庆如之?明此德才,用以弼刑罚之官,讼事合乎刑期、无刑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