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探春台 > 第13章 忆中人

探春台 第13章 忆中人

作者:燕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4 01:26:48 来源:文学城

扑咚!

他们从半空中猛砸入水,直捣潭心,蓝色汪洋撞陷进一团巨大的纯白浪花,乱珠碎玉向着四面八方迸溅。

咕噜咕噜水中汽泡蒸腾,

两人浮出岸边。

“咳咳,咳咳咳,”她不习水性,鼻头一酸,呛进水,喉咙像卡了根银针样难耐,眼睛瞪得圆溜溜,爬坐起身去扶瘫在地上的元旻。

“公子,你怎么样了,还好吗?”

他没有给予她任何回应。

萧徽柔轻碰到他,气息微弱。她连忙将人搀起,两道陡壁间夹淌着条石潭,高处望不见日,她隔着他湿透的衣襟,感受到他的肤体:“怎么这么冰?”

西人一瘸一拐,行动艰缓,互撑着走进崖壁底层一个幽暗的溶洞口。

瞬间,四眸中照进悬于头顶,上尖下窄,五彩的,水石莫分的光,一步一画仿若天上宫阙。

元旻手撑着凹凸不平的岩石倚背而坐。

他拧眉,自己上手解开半边衣襟,露出一道暗红的刀口,里面渗着碜人的黑血,令她光看着就觉得很痛的样子,他牙咬住衣摆撕拉下一条长带,呲得一声,徒手搭绑在肩膀上。

萧徽柔跪坐在地,腚枕着双腓,上手去帮他,两人挨贴在一起,她的细手拉起衣带绕着伤口的位置小心翼翼地绑上两大圈。

他头仰靠着崎岖石壁。

萧徽柔手不经意按碰到尖出的岩缝,立马缩回,真不知他怎么靠得了,石壁如此圪肉痛。

倏然。

“柔儿,对不起。”

她心跳慢了一拍,抬头望着他:“公子为何道歉?”

面上之人气息弱得像片羽毛落进她的心底:

“是我连累了你。”

她微愣:“这是什么话,你知道他们是什么人?谁派来的?”

“……暂且还不知。”

元旻眼睫垂下。

“那又怎么不会是我连累你呢?”她一本正经的,信誓旦旦道,“等父皇找到我们定要他彻查出这幕后之人是谁,如此胆大包天,上巳节春游,竟敢在山中伏击埋刺王公贵胄!”

他轻哼一声,病怏怏的嘴角勾起一弧笑。

俄顷,她脸红晕,低眸才发现两人现在的姿势多少有些分外暧昧。

轻放在他身前的手登时抬起,整个人倒爬移退开点距离。

元旻头平垂下,或是当下悲观的处境,她却想到了获救的结果:

“你就不怕出不去?”

“咦,”萧徽柔得意的浅笑,“父皇,母后,哥哥们肯定都找的到我。你们打斗时我把那个随身的香囊丢到了地上,跳崖的时候还把今天绑的新绸带给扯了下来扔在那,你看。”

说罢,她扯了扯披在肩头的散发。

本该算个不错的事吧,她心里是这么想,但对面之人的表情也许是受伤痛的关系,为什么有些忧郁呢。

“淅淅沥沥……”

低洼之处,洞口被倾盆大雨铸成一面不规则的明镜,折射出白色的光芒。

空气中是潮湿的霉气。

“公子?”

萧徽柔凑拢,微呼着,手背贴在他的额头。

“这么烫!”她收回手,近距离的,他的脸颊在渐渐白里透橙,两人的衣服依如两件吸满水的重缎袋。

“公子,别睡,千万别睡着啊。”

元旻的神智徘徊在两际,在她不停唤喊中时而唔出一声,时而像已昏睡过去。

她小手,拗着他的衣块,不断拧开。

心怀念,所以不惧蹚湿。

她冒雨跑到外面旧蒙蒙的天罩中,捡了点木柴,冲回溶洞,挑了块大的死皮树干做板,单膝压在上面,抽出根大的木棍夹在手心,双手用劲磨搓,试了几次,没有一点用,手掌都磨破了皮。

“呼,再来,”

她反反复复,中间绞出的孔肉眼可见的有些深度,接续折断了两根细棍。

累了,泄在地上,她狠咬紧下唇,再砖一次,眼瞧着冒起了白烟,眸里生出了火苗,她深深的长吁了口气,软塌在地。

她捡着柴堆塔在他旁边烧,仅想快快烘烤干他的长袍。

迷糊的一会儿。

几件衣服叠在身上,根本没见其什么效果。

她索性脱下外裳,撩拨开他身上的长袍,两人唯剩两件白色的里衣傍身。

火焰在一旁熊熊跳跃,“毕毕剥剥……啪啪……”

“什么?”

萧徽柔看他嘴唇微动,赫然趴到他胸前,耳朵歪侧着听。

“……冷,”

他唇色发白,身子向上曲曲微缩。

她扭正,垂视着他,迟疑地想了想,偏头去看木架上的湿衣。

木然,无虑。

整个人贴上他的身,两人紧抱在一起,她偏侧着,让他离火堆尽可能更近些。

-

雨停了。

洞口的濂珠高低参错,疏密有致像古树底下埋藏的喝尽的陈年老酒,坛子中偶尔再倒出两滴,馋馋味。

“柔儿?”

声音飘萦进耳里。

她小憩的眨翘起眼,对视上他款款温情,一不留神就勾进春波深潭中的瑞眼。

萧徽柔刚想动,脚腓麻了,手轻浮在他的身前,两人咫尺之距,她的后腰环着双手,虽没怎么用力,但足矣扶紧她。

青烟白雾围焰火。

元旻俯身额头相砥,刹那她喉咙发紧,微微避视,他的目光紧随其后,像根深不可测的绳子牢牢栓连起她,千息暖气缭绕在鼻间,缱绻旖旎,未落至她唇间厮磨擦过,疾速收回了身。

竹林绿袖抽青,枯木溃烂在深潭里。

梁国皇城,长乐宫。

金桃随她被堵在门口,不禁纳闷:“芹香嬷嬷这是做甚。”

身前像门板似的体高膀宽,面如沟壑,眉心长有一颗疱鼓的黑痣的掌事嬷嬷,挤眉弄眼道:“娘娘说了!公主往后要是没有她的授令就不可以随意出宫!”

“什么?”

她诧异得惊叹道。

-

显阳殿。

宛如一道虚幻的抽象的影子,具物成了红白黄绿的块状,模糊不清。

“母后!”

扬长得干脆力道的声音,传入殿中,与平素的秀气轻柔截然不同。

梁后大是料到她为何而来,不急不慢地招呼侍女们退下。

她犟气的肃拜行礼道:

“母后怎的突然禁足我,我是做错什么事惹母后生气了吗?”

梁后面庞有些模糊,只能听见她厚醇的声音,语重心长道:

“柔柔,你是公主,大梁的嫡长公主,你注定一生总要舍弃一些东西。如果从未得到,人便不会贪念,也不用怕有朝一日为失去感到痛苦,母后想你活的洒脱,现在就要拘束。”

她偎依在梁后身边,确依旧看不着她的脸,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母后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呢?”

“你有你的命数,这是你的出生为你选定的,有荣华富贵便够了。母后也没的选,既然我的孩儿选不的自己想选的,我们就一开始不该有的选。”

她没头没尾的喃喃道:“我是大梁嫡长公主,但这跟您不让我出长乐宫有什么关系?哪朝哪代的公主,因为是公主呐,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这下,昂头,她好似看清了梁后的脸,母女俩生的极像,清一色的眉眼,傲骨寒的气韵,不过她的母后多些异域风情,而她只有双眼睛遗传了这股西域的野性,茫茫黄沙里的自由风。

“你钟意段家少将军吗?”

她果断道:“否。”

“那你是喜欢大魏质子?”

她羞怯的:“嗯。”

“你要是嫁不成他呢?”

“为什么,母后?”

“先不论他能不能活着离开大梁,假使顺利归魏及冠,他又有几成把握在大魏扎稳脚根,并且你父皇会允你嫁他和亲?”

她懵了,也是她十五年来,困惑的开始。

梁后的声音盘旋在她的脑海里:

“公主婚嫁乃国事。”

“你的衣食住行一切都被安排好了,包括你爱的,你想去做的,皆由不得你。”

“母后不想你和我一样,走了条老路。”

在被禁出于长乐宫的这一年,秋,母后永远的离开了,她甚至没来得及见到最后一面:父皇说,母后是病逝,我信了,虽然母后生前并未听闻患了什么隐疾。

同年,宫里传出流言蜚语:

“皇后娘娘生下公主,醒来后,知道是个女孩,差点亲手掐死她。"

在下人嘴里风靡一阵,后来,不知怎的,那一批传谣的人,莫名其妙的全部销声匿迹。

庭院里,晓看天边碧海轻舟,云卷云舒。

“嬷嬷是真的吗?”她道,“宫里同期年纪大点的老人,入宫的年份,到我出生那年就打止了,”

“奴婢也不清楚。”

嬷嬷说得话还留了三分余地,给到她钻空反问的底气。

“真是一丁点也不知?”

嬷嬷不忍骗她,拔开葡萄紫衣喂给她道,“公主想知道,不访去问另一个人,她以前是娘娘的贴身婢女,唯一一个随娘娘从西羌陪嫁到大梁的人。”

顺着嬷嬷的声音,在她十六岁那年,借皇兄公务出巡跟着去了郢州,私底下偷偷见到了这位母后的旧仆。

灰墙瓦房乌木门前,棕衣黄裳腰束粉色曲裾,棕色巾帼包头的老妇人,站在坡上朝下面泼了盆水,转身进门时正好看见不运处的人,僵在了原地,又忐忑又兴奋地口吻道:

“小公主?”

“阿嫽姑姑?”大概没错了。

“哎呀。”阿嫽喜极成涕,“小公主?……啊……都这么大了。”

物是人非,对于她来说恍若隔世再逢。

听着她有说有笑的,被拉进门,单方面的给萧徽柔续了续她和梁后以前的乐事。

她道:“我想问你些事,关于母后和我。”

“……”

阿嫽脸上的笑容僵住。

“公主啊,奴婢能活在郢州,受恩于娘娘,是她央求陛下留奴婢一条贱命,放奴婢生路但是毕生不得再踏入皇城半步,也不能在皇城附近苟且,只能是郢州之外。奴婢啊没脸回西羌,就选了这能呆的最近的地方,陪着娘娘。”

萧徽柔皱眉道:“因为我吗?因为母后要……杀了我?然后没有得逞,父皇便杀你们这些知情的旧仆灭口?”

“算是吧,”阿嫽的鬓角夹着根根银丝,眼周的褶子急得微弯,“但公主,娘娘是爱你的,娘娘这么做出法点是想为你好……不过方式太……唉,她只是病了。”

阿嫽指着她自己的灵台道:“心病。”

“姑姑,告诉我吧,母后如今都走了,我只是想知道真相?”

她恳求着。

一声叹息,阿嫽惆怅道:

“想当年娘娘也是个未经世事的公主,貌美如花,爱慕者无数。但唯一能入娘娘眼的,还得是她十八岁那年瞧上的那名从大梁来开通商路的使者,他在西羌呆了三年,两人很是恩爱。”

说到这段日子,阿嫽眼中泛起光泽,眨眼的功夫便回归平静,

“可使者终究是要回去复命的,人离开后一年,我和娘娘一起来到大梁,阴差阳错适逢那时还是太子的陛下,陛下对娘娘一见钟情,知道她是高昌国公主后,便直接书信给高昌王,逼娘娘嫁给他……”

“那,那名使者呢?”

“死了。”

她深吸口虚气。

“为了让娘娘死心,天子要杀一个良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么。”

阿嫽云淡风轻地嘲讽道。

她追问:“可否告诉我,这位使者是谁?”

“前大鸿胪卿家的二少爷,冯骞。"

冯氏,自她记事起,朝庭中就没听到过为此姓的臣子。

*

残月已把梦剪成烟缕。

她缓缓睁开眼,

落在布衾上的幽光,

她伸手摸了摸软枕下的玉佩,感受上面繁复的纹路,心头空落落,像缺一块,

才发觉原来只是回到儿时,做了一个漫长的追溯。

洛阳宫外雪绒的槐花未眠,雨打声琵琶作响,不知不觉,伊人方余再入梦。

绍泰五年,槐序。

黄墙绿叶最多情,犹醉林,霞光失容。

天边火烧云,同泰寺,北掖门外路西,皇宫后与寺之南门相对,筑山构拢。

萧徽柔半提褶裥,一行人从山门走出,禅僧慈眉善目,措手捻胸前的佛珠,单掌行礼默送施主。

马车停靠在街头墙边,她们往这个方向走,猝然,她目中注视到边缘化的一个躯影。

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满身青紫色的伤,脏兮兮的衣上覆了成灰,体头瘦弱,头发像炸毛了的球遮紧着脸。

她走到他的跟前,俯身蹲下。

他似乎很冷,又似乎在害怕,他干瘪的身体一直打颤,在她靠近时他将自己环抱的更紧了,整个人贴着墙面。

她见此人,尤是凄惨,佛就在后却连眼前人也渡不了。

索性,她将一包沉甸甸的装满银子的栗色褡裢放在他供起的膝盖上,他空洞的眼睛闪光似不知所措,然后暗戳戳地打量着她以及她的施舍,转而她又取下手腕上刚敬奉佛祖,开了光的十八籽串,轻轻绕过他的掌心,戴到了他的手腕上。

虽说皮瘦如柴,男孩子的骨架的确还是要比她的皓腕宽板些。

那双藏在刘海里的眼睛愣愣的,直直凝视着她干净明亮的脸庞。

寺庙里的樱花谢了……

.

烈日骄阳下,梵音袅袅,菩提花开,

寺庙里的佛祖,赠予一枝青莲,

渡人,渡己,渡苍生,

有一刻也庇佑到了他的身上。

往生的轮回,开出几世烟火,

换今生今世,心头烧香,予卿扶光。

这个同泰寺,取材干南京鸡鸣寺。

前世回忆篇两章完,因为后世就是从前世儿时开始,但不会按前世儿时发展,所以写多没意义,只选了几段改变不了的关键副线来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忆中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