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太子妃认错夫君之后 > 第12章 第12章

太子妃认错夫君之后 第12章 第12章

作者:水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5 18:41:42 来源:文学城

辛颂回到闻月山庄时,天已经蒙蒙亮了,深秋的露水夹带着寒意,他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并未走正门,而是纵身一跃翻墙而入。

老管家打着哈欠睡眼惺忪的看他翻墙,瞌睡虫一下子被惊跑了,他忙跑过去道:“我的爷,糊涂!糊涂啊!”

辛颂一头雾水的看着他,并未言语。

老管家语重心长的唠叨道:“殿下既然知道隔壁女郎的身份,应该远离才是,瓜田李下的惹不起那帮碎嘴子御史。”

“我为何要远离她?”辛颂淡淡回道,“风宪官们若闲来无事可以劝谏劝谏父皇,提点提点皇兄,盯着我这个闲散王爷作甚?”

老管家一脸天塌了的表情,一一与他分析道:“殿下与太子本就是双生子,前些年朝中文官们颇为忌惮,怕将来二子相争引发朝局震荡,原来老朽以为这是些无稽之谈。可如今看太子的行事,不得不叫人胆寒啊,明知道殿下要了闻月山庄,他倒好,悄无声息的把太子妃送去了与闻月山庄一墙之隔的溶月山庄,他甚至都不必多做什么,那些文官的唾沫星子就能把殿下淹了。”

辛颂闻言弯唇一笑道:“无妨,虽然嘴长在别人身上,本王也自有法子让他闭上。”

老管家一看自家主子实在是劝不动,头更大了,摇头叹气的走开了,很为将来担忧。

午膳时,辛颂特意问了自己的亲卫关于舅舅的事儿。

没成想亲卫高远一脸纠结,犹豫半晌后才吞吞吐吐的说道:“主子,其实裴国舅已经回过长安了。”

辛颂满眼疑惑的看着他问道:“何意?”

高远一五一十的回道:“据我们的人讲,裴国舅在主子奔赴长安的那晚,已经先主子一步回了长安城,哪儿也没去直奔东宫,只待一刻钟的功夫就出城了,至今杳无音信。”

辛颂:“……”他的沉默震耳欲聋!

半晌后,高远试探着猜测道:“主子,你说国舅爷是不是在躲您?”

辛颂似笑非笑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这还用问?”

高远尴尬的挠了挠头,低声说道:“可惜,咱们在东宫没人,不知当日国舅爷和太子殿下说了什么?”

辛颂眸中的光亮明明灭灭,这事儿压根不用探听,拿脚趾猜也能猜的出来,他失忆之事或恢复记忆之事,最起码有一样是直接跟东宫挂钩的,舅舅不愿意掺和他与皇兄之间的事情,这才火速离去。

辛颂默不作声的用完午膳,换了亲王蟒袍牵了狮子骢进宫给皇上问安。

皇上沉迷修道二十年,也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他一连数年不见大臣,无意后宫,就连皇后和太子来玉兜观十次得有八次见不着他。

守在玉兜观主殿门口的御前太监李德顺远远见辛颂来了,温笑着将人拦下,意欲劝回。

辛颂转了转大拇指处的白玉扳指,语气中暗含威胁道:“今日本王见不着父皇,便去闹皇兄。”

他说的闹不会是简简单单的闹,但皇上在观里清修,御前太监也不好贸然放人进去,正在两厢为难之际,忽然门后传来一道低沉的声音:“让他进来。”

“是。”御前太监恭谨遵命,客客气气的将辛颂迎了进去。

“雉奴来了。”景熙帝身着青色宽袖道袍,手上掐诀,正在蒲团上打坐。

“儿臣见过父皇。”辛颂行礼道。

“不必多礼。”景熙帝深呼一口气收势凝眉看着辛颂问道,“你与阿狰不同,自幼寄居佛门,当是养出几分沉稳安静的性子来,出了何事让你着急见朕?”

辛颂手执玉如意,轻轻敲打着景熙帝的小腿,替他活络经脉,见他主动问起便斟酌道:“儿臣在西北的时候遭人暗算,伤了脑袋。”

景熙帝静静的看着他点头道:“此事朕已知晓,恢复的如何了?”

辛颂摇了摇头道:“不尽如人意,旁的还好,只是不大记得在江南的事情了。”

“不甚重要,过好以后便是。”景熙帝答道。

辛颂动作一顿,复而抬头道:“舅舅云游四海了。”

“你想说什么?”景熙帝直截了当的问道。

“之前舅舅下江南去取能够恢复我记忆的线索,然而他先我一步回长安后见了皇兄一面便离开了。”辛颂道。

“你是说你失忆之事与阿狰有关?”景熙帝拧眉问道。

“不,是我能不能恢复记忆与皇兄有关。”辛颂道。

“想知道你舅舅与阿狰谈了什么?”景熙帝老神在在的问道。

“不,我只想知道自己当初下山的原因,这对我很重要。”辛颂语气坚定的强调道。

殿内一片安静,落针可闻。

半晌后,辛颂率先打破了沉默,认真分析道:“先前西狄人来犯,朝中能文善武的人不计其数,不是非得儿臣下山来解难。事实是儿臣下山领兵抗击西狄人三年之久,如今归朝父兄理应按祖制及时收回儿臣手上的兵符,然而你们并未如此,这么重要的事自有大臣在一旁提醒着,不会是遗忘,倒像是父兄有意让儿臣执掌兵权。”

“这还不好吗?”景熙帝叹息道。

“儿臣手中这枚虎符是护身符还是催命符尚未可知。”辛颂道,“您是我阿父,一定知道我当年选择下山的理由。”

“朕这辈子有十三个公主,却只得了你与你兄长两个皇子,并算不得多。”景熙帝意有所指的说道。

辛颂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父皇没有拿他作伐子历练皇兄之意,虽然他依旧不知自己下山的原因,但宫里的情况没往最坏的方向发展,还算不错。

他见景熙帝阖眸小憩,便识趣的不再说话,正想静悄悄的退出去,忽而听那人又道:“你皇兄舍了一百万两白银给三清尊神。”

辛颂立马道:“皇兄哪是舍香油钱给尊神,他是担忧您清修吃苦,皇兄至仁至孝为天下人的楷模。”

“那你呢?”景熙帝问道。

辛颂摆手道:“虽然儿臣手头拮据,连宅子都是父兄赏的,但儿臣孝敬您的心却是不差的,如果父皇愿意的话,儿臣每天过来给您捶腿!”

景熙帝抬头怒骂:“捶腿有李德顺呢,朕用得着你?没钱你不去赚?!三省六部哪就没有缺了?半点官职都不领,活的比朕还逍遥自在呢,岂有此理!”

“儿臣不赚还能吃口肉,赚了就像皇兄一样天天早晨啃酱菜,儿臣在庙里吃够了清粥小菜!”辛颂拒绝给黑心父皇打白工。

景熙帝满脸黑线,就见不得小儿子耍滑头,于是一怒之下决定:“你每日来玉兜观跟朕吃喝,看看谁不是每天清粥小菜了。”

“儿臣遵命。”辛颂转身大摇大摆的走了。

徒留景熙帝在殿里吹胡子瞪眼,御前总管太监李德顺道:“陛下,祈王殿下走远了。”

景熙帝收了神色转眸问道:“裴祐之心里有气,丢下这堆烂摊子堵心朕呢。”

这话李德顺不好接,他垂头沉默着倒了一杯清茶递给景熙帝。

景熙帝调侃似的问道:“朕这两个儿子,你觉得哪个好?”

李德顺连忙下跪讨饶道:“陛下就别开奴婢的玩笑了,两位皇子都是凤子龙孙,天潢贵胄哪里轮得到奴婢评头品足?”

景熙帝玩味的笑了笑说道:“连你这个奴才都知道的事,前朝那些官员都似瞎了眼一样,倚文倨傲,仗武骄矜,不成体统。”

李德顺依旧瑟瑟发抖,长跪不起。

景熙帝继续道:“郑伯成觉得太子好,裴述觉得祈王好,说什么双生子必会相争,不过是有人心怀鬼胎,见不得朕好。”

“陛下所言极是。”李德顺附和道。

景熙帝叹道:“裴祐之哪是在躲雉奴,分明是躲裴家呢。”

李德顺应声说是,不过照他看来裴祐之实则是在躲陛下呢,当年陛下将祈王重托给裴祐之时,怎么也没料到祈王下山不是为了江山社稷,亦不是为了黎民百姓,而是为了区区一个女人呢。

转眼间,太子殿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人娶了……

这可真是……造了大孽啊!

偏偏最难揣测君王心,陛下亦默许了太子的荒唐行径。

李德顺守着小灶上的药吊子深深吸了一口气,其实陛下心中早有偏向了,不是吗?

等日后祈王想起一切,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大概陛下很是期待吧。

辛颂整日里早出晚归,进宫侍奉在景熙帝左右,景熙帝打坐他参禅,景熙帝念诀他诵经,景熙帝炼丹他逃跑,景熙帝怒了,直言:“雉奴,御林军神机营有个统领的缺你去补了,往后不得出现在朕的面前。”

辛颂皱眉道:“恐怕前朝多有不愿。”

景熙帝忍无可忍道:“朕倒要看看谁敢嚼舌根子!”

辛颂又道:“领了俸禄……”

景熙帝怒道:“朕不要你的,年纪轻轻的就成了铁公鸡。”

辛颂领了官职欣然前往,一连数日都宿在军中与士兵们同吃同住,大家对这个才被认回来的新皇子又怕又好奇,如此相处几日后却见辛颂看起来脾气很好的样子,大家都愿意往他面前凑,都是年轻儿郎,喝过两回酒就相熟了。

辛颂在军营里待的光明正大且不亦乐乎。

直到某日清晨,他的亲卫高远出现在他的军帐前,悄声对他说道:“隔壁溶月山庄的碧月有事求他。”

辛颂几乎忘却了京郊处的人和事,抬眉道:“她有何事?”

高远道:“这几日天渐渐冷了,打十五那天起她主子日日守在门口,怎么劝都劝不住,已经沾染了风寒,病得要起不来榻了,还要坚持去等人。”

说罢,他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道:“碧月哭哭啼啼的来寻我,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只是这事儿我也做不了主,故来询问主子的意思,这个忙咱帮还是不帮?”

辛颂凝眸望着天边的夕阳,叹道:“只此一次。”佛祖有以身饲鹰的慈悲,他只是给人做回替身,不值一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