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太子妃不好当 > 第24章 024

太子妃不好当 第24章 024

作者:九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19 18:21:06 来源:文学城

北蒙扰边,皇帝派太子督运粮草去西北并查问具体情况

“这个时候去?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张寒英得到消息不太敢相信。

这督运粮草和查问情况派谁不行,怎么就非要在快过年的时候把太子指使出去,怎么看都像是皇帝不喜欢他,把他赶走似的。

朱然却无所谓,就是他们的第一个年不能一起过了,这次不比去江南那次,西北环境恶劣不能带她去。

“别担心,万事有我呢。”

张寒英闻言嘟起嘴,有些气闷,“你总说万事有你,可我也会担心啊,你什么都不说,我更加会乱想。”

朱然拉着她的手,叹了口气道:“是我想错了。”

这些年来他已经习惯一个人去谋划,从来没有人会为他担心,他也习惯了自己承担。

“父皇对江南的案子办的不太满意,他觉得是我插手给背后主谋脱了罪,所以有些迁怒也是正常,不过去西北也不是什么坏事。”

西北有朝廷的二十万大军,父皇既然敢让他去,他自然求之不得,被困在皇宫中的太子总归是被折断了翅膀的。

“那真的是你做的吗?”张寒英问的有些小心翼翼,害怕伤到了他

朱然扶额,有时候夫妻间太了解了也不太好,只好耐心解释道:

“是,我确实插手了,但我不是给他们脱罪,只是如今还不是时候。”

而且这案子给张栋去查从一开始是不是也在设计他,若是张桐查出背后的人,张桐的前程到头了,他也会有些麻烦。

所以他是真插手了,张寒英有些不可置信,不是说好的改吗?不再肆意行事吗?

朱然见她脸色不对,连忙继续道:“我不是包庇他们,只是如今还不是最好的时候,我是答应过你以后做事先问自己的心,但有些事情也应该先保护好自己先说其他,你说呢??”

“要是我跟你说,我把那个背后之人交出来,我这太子可能也就做不成了,你还要我交吗?”

这确实是个好问题,显然张寒英还没有无私达到这个境界,但想到楚家村以及荆楚那些百姓,要是背后之人逃过了罪责她又不甘。

“那他们会罪有应得吗?”

朱然郑重给她保证:“会,我保证。”

只是他目前还用得着叶世向,他不能这个时候倒台,还要再等等。

他既然这么说,她就信

“我去给你收拾行装。”

朱然见她终于笑了,立马得寸进尺把她拉进怀里:“那些东西自然有孙良玉他们收,你陪我说说话,我这次去恐怕不能回来陪你过年了,记得要给我写信,要是在东宫太闷了就出宫去看看岳父岳母。”

“我能出宫吗?”她那惊喜的小表情刺痛了朱然的眼

提到出宫就这么兴奋,看来他去西北后她是没时间想她了。

他随口嗯了句,张寒英听他声音闷闷地,也终于反应过来刚刚表现有些明显,讪笑着哄他。

在他指责受伤的眼神中答应了一个又一个无理要求。

送他出了宫门,等看不见背影,张寒英立马脚步轻快地回了东宫,她捶了捶酸痛的腰,恨的有些咬牙切齿,别谈什么离别伤情了,巴不得他在西北多待段时间。

她拿出朱然留下的令牌就想要出去看望父母,可春儿却劝她

“这样会不会不好?”

毕竟太子前脚刚去西北,这后脚太子妃就出宫回了娘家,这被人知道了怕是要非议。

也对,如今太子和皇上本就有龌蹉,还是不要给人挑事的机会,那就再过几天吧,张寒英怏怏地把令牌放下。

东宫中少了朱然,张寒英一下子不太习惯,每日除了去太后皇后处问安就是去贵妃处探病,其他时间她都缩在东宫。

这一日她刚从贵妃处出来竟然碰到了吴氏,双方都没有料到会这里碰到,都愣了一下,倒是吴氏反应快,先给张寒英行了礼。

“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太子妃。”她抬头看了一眼安喜宫都大门,脸上闪过幸灾乐祸。

“听说你身子不适,太后几次叫你你都没去,没想到竟然来了安喜宫,太子去了西北你也该懂事才是,有些地方不该去还是别来了。”语气中指责张寒英不该出现在这里

张寒英脸冷了下来,今日吴氏有些得意忘形了,怎么?难道是贵妃病重她的大仇得报有些得意。

可这些得意竟然摆到了她面前,吴氏还把自己当成皇后呢,这一副教训人的口气张寒英可不会忍

“你是在跟我说话?”张寒英绷着一张脸是还是有些威信。

吴氏见张寒英变了脸,也意识到自己刚刚的不妥,可没想到她竟然如此不给自己脸面,顿时有些下不来台,脸上讪讪的,换了种语重心长的口气解释道:“妾多言了,妾和蓝妃情同姐妹,也是把太子当自己的孩子,难免关心则乱,一时忘了身份,太子妃不要恕罪。”

这倒成她不识好人心了,还把蓝妃抬出来压她。

张寒英冷哼了一声,她从来不惯人的,何况她还用软钉子来扎她,那就别怪她不给踩她脸了。

“是吗?倒是没听太子提过,天色也不早了,就不耽搁吴娘娘去太后宫中了,先走了。”

张寒英昂着头就这么带着人走了,吴氏看着她的背影脸色铁青,手中帕子都要绞烂了。

走过了一段距离,春红很是担心:“吴氏这边真的不要紧吗?她最近可常去太后宫中。”

就怕得罪了吴氏,她会在太后耳边说些什么,离间了太后和东宫的关系,给太子妃带来麻烦。

太子妃上面毕竟还有太后和皇后压着,太后不喜欢贵妃,要是知道太子妃常去看贵妃,肯定会大怒的。

张寒英笑了笑,问她道:“吴氏是庶人,她能从西苑出来是因为什么?”

自然是因为太后召见,自从贵妃病重后,太后在仁寿宫可是连开了几天大戏,宫里人谁不知道,这是太后故意膈应贵妃呢。

吴氏是因为贵妃没了皇后的位置,自然也是为了替她出口恶气,从西苑去仁寿宫本不需要经过安喜宫,吴氏却特意绕路从安喜宫经过,可见她心中的怨恨。

“废后也是太后同意的,可见太后之前可不喜欢她。”张寒英摇头,接着问道:“太后宫中唱上戏是什么时候?”

春红没有出声,好像想到了什么,倒是春儿开口道:“是三天前。”她清楚记得,但是太后宫中还派人邀请太子妃过去。

只是那个时候太子妃有些身子不适便没有去,没想到太后也没有怪罪。

春红也低声道:“那个时候宫里传了出皇上要立贵妃为后的流言。”

张寒英夸春红聪明,之前朱然提过,皇上年纪上来之后,想到以前的事情对吴氏颇为愧疚,对有些事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幽居西苑冷宫的吴氏如今还能在宫中行走。

太后在宫中唱大戏可不仅仅是为了膈应贵妃,还是为了表示想要立贵妃为后她是反对的,也是提醒皇上,王皇后无错被废又是一个吴氏。

当然太后亲近吴氏怕是还有另一重心思,这就不能说给春红她们听了。

吴氏和献王妃关系亲近,太后能从贵妃手中抢到太子,难道就不能抢回另一个皇帝看重的献王。

只是如今还没走到那一步,太后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一首栽培的太子。

所以她对张寒英没有去仁寿宫看戏也无所谓,去贵妃宫中探望也当着不知,在太后看来,张寒英做的这些都是为了讨好皇帝以保住东宫的位置。

不过若是吴氏在太后面前说破了这事,到时候太后为了面子恐怕也要做些动作。

“刘进,你出宫去看看我母亲病情如何,让他们送张帖子进来,我好出宫去看看她。“

春红和春儿都还没反应过来,没听说张夫人病了呀,太子妃这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倒是刘进眼睛一转就明白了张寒英什么意思。

“太子妃放心,小人一定办的妥妥的,等下我去太医院请个太医和我一起随行,太子妃担心夫人病情出去探望也没人能说什么。”

众人恍然,这是太子妃找个借口准备避开太后的发难。

张寒英在内心合手,老天保佑母亲身体健康,她可不是咒母亲,只是让装一下病。

刘进走后,春红心中嘀咕,总觉得他太过活泛了,不够稳重,太子妃身边还是要留稳重老成的内侍为好。

倒是张寒英无所谓,能办好事情就行,活泛也有活泛的好处,只要他不做出危害东宫的事情就行。

可他毕竟是皇帝身边大太监刘全的干儿子,谁知道是不是和东宫是一副心肝,春红心中暗暗决定以后要多留个心眼看着他。

刘进办事能力是真的很强,张家的帖子还没到午后就送进了东宫,知道太子妃要出宫,春红等人早就搭理好了一切。

虽是微服出去,但显然张家的人都已经得到了消息,除了米氏装生病躺在床上外,其他人都一脸担忧地聚在花厅。

那个刘公公只说太子妃要出宫一趟,辛苦张夫人装一下病,其他的什么都没说,害得张家人心惶惶,怕张寒英在宫中出了什么大麻烦,如今太子又不在京,要是出了事情,那可怎么办?

就连日常不着家的张大老爷和张三老爷也都来了,他们虽然搬到京城没多久,可对京中吃喝玩乐之地那是了如指掌,京中大小纨绔知道他们是太子妃的娘家叔伯后,天天这个请喝酒那个请游船的,那日子过的不知多逍遥。

可听说太子妃要出宫,他们吓的酒都醒了,连衣服都没换就跑过来了。

“我真没什么事,就是宫里闷的慌出来看看你们,宫中贵妃病重,出宫总要个由头,我才让人来传话的。”

见没什么大事,太子又不在,张大老爷和张三老爷也就离开了,他们还约了人喝酒呢?

张寒英见了便问道:“大伯和三叔每日都出门喝酒?”

可不是,如今张家两兄弟在京中可是出了名的不着调,还不如当初在袁州府呢,老太太心中后悔,早知道当初就不听儿子的串掇来什么京城了。

大伯母杜氏和三婶婶苗氏脸色讪讪,丈夫这个样子她们脸上也没光,当初太子也不是没给他们安排事情组,可两个人享受惯了的,之前在老家时钻营想找个实差是为了养家,如今儿子们的前程也有了,他们在外吃吃喝喝就能拿回大笔银子,那还愿意每日当班。

吃吃喝喝就能拿回家大笔银子,张寒英心中有不好的预感,不会是做什么受贿的违反朝廷律法的事情吧。

杜氏和苗氏也看出张寒英脸色不好了,忙描补道:“太子妃放心,你伯父和叔父还是有分寸的,不能拿的钱是不会拿的,他们也就是帮人走走门路,递下话。”

张寒英不信,要是这么容易别人不都发财了,而且被人为什么要找张家兄弟,不就是因为他背后有太子吗?

如今这个时候太子处境艰难,可别被她们家人在外用太子的名义惹出什么事情来,张寒英变有心要问清楚些。

老太太见张寒英脸色不好,便催两个媳妇解释解释:“你伯父他们也是知道轻重的,那些官员之类的都不碰,就是帮那些生意人递个消息。”

杜氏也旁点头:“是这样,这次别人介绍个山西大商人,他们家想做些海船生意,所以找到你大伯父。”

“这不容易吧。”海船生意一向都是江南大族把控,当然朝廷也会派船出去,可一般都是勋贵人家入上一股。

且山西那边多是做北蒙、罗刹国的生意,比之海船也不差什么,何必舍近求远呢?

杜氏摇头,这她就不懂了,倒是苗氏鄙视看了一眼杜氏,她这大嫂每日只管爷们拿回多是银子,从来不多问其他。

苗氏回答道:“听三爷说,如今他们那边跟北蒙和罗刹国的生意难做,他们家祖上跑那边起家的,可最近几年生意难做了商队时常被劫杀,别说赚钱,还要倒赔家属银子,眼看家里要落败了,他们家主就把主意打到了南边海船,听说跑一趟回利十倍百倍,他们也知道南边难入手,不是二伯在鸿卢寺吗?他们就想通过我们家和那些大食人认识认识。”

当然要是能搭上朝廷和他们谈点生意就更好了。

原来如此,但北蒙劫杀商队,倒是没听过这个消息,她把疑问说出来,谁知苗氏说道:“也不是全部劫杀,听说山西董家和北蒙人关系好,他们家的商队进出就没事。”她压低声音到:“三爷跟我说,王家……”怕张寒英没听懂,她解释到:“就是那请托的山西大商人。”

“王家说这董家私底下卖给北蒙盐铁还有粮食,所以人家和北蒙关系好,为了独吞商路,还让北蒙劫杀了其他商队。”

苗氏笑着道:“这也是那王家人说的,八成也是眼红董家生意好,诋毁别人的。”

盐铁粮食可是朝廷命令不许商人私下售卖给北蒙人的,苗氏自然也是清楚的,见张寒英听了没有出声,隐隐有些不安,忙转换话题道:“你小姑生了哥儿子,太子妃还没见过吧。”

杏娘在一旁听了,感激似地看了眼苗氏,低声吩咐人去把儿子报来。

张寒英回来后就知道小姑生了,也派人送了礼物,但还没有见过,杏娘抱着儿子走上前给她看。

孩子也不知道醒了多久,也不哭闹正瞪大眼看着大家,张寒英试探握住他的手,轻轻摇了来给你下,手指胖乎乎地,软软的,看的张寒英心底也软软的。

杏娘见她对儿子喜爱,忙说让她抱抱沾沾喜气。

她和太子成亲快一年了还没有个响动,张家人也在暗暗着急,张寒英要是生了嫡子,张家的富贵才是真的稳了。

张寒英抱着孩子整个人都有些僵硬不敢动,大家见了都哈哈大笑,张心兰看出她的不自在了,上前帮着把孩子抱了起来。

小姑要讨好大大姐姐,可也不看看情况,大姐姐又没生养过,哪里会抱孩子。

张寒英松了口气,以后还是别抱了,就逗逗好了,这孩子抱在怀里她手脚都僵了,就怕伤着这小人儿。

这次出宫,张寒英自然给家人准备了礼物,趁着这个机会就分给大家,给张心兰姐妹的都是内造局新制的簪子。

她笑着问杜氏:“我还给二妹妹准备了添妆,日子定了吗?。”

谁知话说完,众人脸色有些凝滞,特别是张心兰,低着头脸色有些发白。

之前在袁州府的时候老太太说要和陈家把事情定下,难道出了什么变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