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太子妃不好当 > 第13章 013

太子妃不好当 第13章 013

作者:九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20 17:50:38 来源:文学城

杏娘的丈夫今年已经中了举人,是有资格去京都参加春闱的。

曹氏大惊道:“什么!你也要去,你这还怀着身孕呢!”

“这有什么,我还有好几个月才生呢。”

“那沈家婆子能放你们去,不是还病着吗?”

杏娘脸上讥讽笑了一下:“这可是为了她儿子的前途,她怎么会不乐意,我可是太子妃的姑母,那老虔婆可别想拿捏我,什么病,就是吓得,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听到太子和太子妃要来,她就吓病了,就是心虚,平日里刻薄我,怕我跟我侄女告状。”

“你也别太过,怎么说都是婆母,免得姑爷难做。”曹氏虽然心疼女儿,可也知道婆媳难处。

杏娘不以为意道:“我知道,娘放心吧。”

苗氏在一旁插嘴道:“我记得姑爷踩着尾巴中的举人吧,这就要参加春闱了?考得上吗?”

刚走到门口的三爷惊愕转头问旁边的妹夫:“你就要去参加春闱了,我记得二哥可是考了好几次都没考中,你有把握吗?”

这什么话!杏娘觉得三哥三嫂俩口子说话是真难听。

沈春也是一脸雾水,他自然是知道自己的水平,春闱他目前哪敢想,“我没有呀……”说完眼睛看向妻子。

恐怕这是妻子的主意吧,还没跟他商量呢,自从张家出了个太子妃,妻子腰杆子硬了,母亲争不过妻子,家里大小事情如今都是妻子做主。

他一心读书,这些小事自然随他们,可春闱乃是大事,妻子应该要跟他商量,这不是她能说了算的。

杏娘自然看得出丈夫生气了,忙开口解释道:“相公跟我说了,想要读几年书有把握了再去考,可我想着我们这地方,家里也没什么读书人,倒不如去京城,有二哥在,他认识的读书人多,给相公找个好书院不比在这里苦读强的多。”

这话确实有道理,沈春听妻子这么说,心忽然就熨贴了,妻子一向以他为先,是他误会了。

大爷和三爷两兄弟也点头,老二也是这样耽搁的,宜春这个地方手指头数数都没几个读书人,自己苦读能读书什么来。

当下两兄弟也赞成他们先去京都,只有老太太有担忧,京都米贵,沈家家底薄,能负担的起吗?

女儿要是跟过去照顾,就要在京都赁个宅子,又没有个进项,只吃老本,女儿那点嫁妆总不能都填进去,眼看又要添一口人,要是没中这以后的日子难不成不过了。

老太太也有自己的心思,是想两个儿子给妹妹妹夫添一点,可这话当着儿媳妇的面不好直说。

大爷听了老母亲的话,立马就要表态,被妻子一把拿住,对面的苗氏也在暗中扯了扯自己丈夫的衣角。

读书可是个无底洞,谁知道要花费多少,今年给,明年要不要给,他们家底也不厚实,如今张家虽有个太子妃娘家名头,可那实惠都落在京都的二房手里,他们也就是面上光。

想到京都二房,苗氏眼前一亮,笑着对老太太道:“老太太还怕小姑他们去京都没有住处,皇上可是给二伯赏了好大一座宅院,还能缺了小妹一家一间房不成。”

杏娘原也不指望真能从这俩哥嫂身上榨出钱来,她本就是奔着京都的二哥一家去的,那才是太子妃娘家,住在那里丈夫才能结识有能耐的贵人。

曹氏还是有顾虑,她和这个儿子离心已久,就算他认这个妹妹,可还有米氏呢,那可是个难缠的,住在人家屋檐下岂是那么好相与,照她说女儿就别去了,就女婿去,好歹有亲戚情分。

杏娘不肯,那不行,让相公一人去了繁华的京城她可不乐意,他们可是恩爱夫妻怎么能分离。

“娘,你放心吧,二嫂也不是那么不讲理的人,我又从没得罪他们,我可是二哥亲妹子,他难道不认我?这说出去太子妃脸上也无光啊。”

“也不知道二弟他们宅子多大?”杜氏在旁边叹道,这皇帝赏赐的怕是比他们这强上百倍吧,那可是天子脚下的房子。

“二弟也该接娘过去享享福。”

杜氏嘀咕这一句引来了曹氏的眼刀子,苗氏嘴角发笑,杏娘却是无语地看着这嫂子

这不是往老太太心头插刀子吗?看不上的儿子成了最出息的。

老太太以前是怎么对待二房的她不知道,别说他们已经分家,就是没分,就米氏那性子能来接老太太,不在门口叉腰显摆就是孝顺了。

话题聊僵了,众人自然就散了,临走前老太太把老大夫妇留了下来。

老三张栋脸上有些不乐意,总觉得老太太说不定要给大房好处,这次太子和太子妃可是给老太太送了不少好东西。

“走吧。”苗氏推着丈夫快走,想到大嫂的想头,她觉得老太太留在老二夫妇应该不是好事。

“跪下。”曹氏冷声对两人道

老大张桢噗通一声跪下,他长的白胖,跪着就不那么舒服,身子弓在一起,看起来跟一坨一样,杜氏也在旁边慢慢跪下。

张祯觉得老太太生气是因为刚刚他媳妇的口无遮拦,便跟母亲赔礼道歉:“娘别生气,她就是个蠢人,我回去一定好好说她。”

曹氏一整日都没吸两口,烟瘾有些犯了,张桢爬着起来给母亲点了烟又跪了回去。

曹氏就着铜烟杆吸了一口,满足地吐着烟圈,问大儿子:“你这是知道她要做什么了?”

张桢愣了一下,不是因为刚刚的问题啊,他看向妻子,眼神好像在问,你又做什么蠢事了?

“娘,我也没做什么啊?是今日花宴安排的不妥当?”杜氏试探问道

曹氏觑了她一眼,脸抽了两下,那花宴是她安排的么?她有几分本事谁不清楚。

“二丫头的事,要老婆子说的再清楚一点吗?”曹氏突然把烟嘴在桌上猛磕了一下,吓的杜氏一个哆嗦。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想头,趁早死了心,二丫头都明白的道理你这个蠢货就是看不清,太子妃可是她的亲姐姐,为着你这个糊涂想头要把张家的名声都赔进去,连带的太子也成了好色之人,蠢货!”曹氏指着杜氏鼻子骂道。

什么!张桢看着妻子,原来这几天她找他要钱给女儿置办首饰衣裳是为了这个,她怎么想的!

太子妃不计前嫌,太子这两天亲近他这个岳家大伯,袁州这些官员乡绅见了谁不捧着他,可现在母亲告诉他,他的妻子竟然打着歪主意。

他顿时气的鼻子冒烟,要不是母亲在,他恨不能打两巴掌,这要是让侄女知道他们背后要送自己女儿到太子床上,她都不用干什么,给他个冷脸,他家日子就到头了。

真是蠢货。

杜氏见丈夫要吃人的眼神看着她,也有点害怕,“我……这不是想着太子妃她不跟我们亲,可心菊却是老太太最疼的……这姐妹共侍一夫,也是佳话不是?”

在婆母吃人的眼光下,她的声音越来越低。

曹氏再也忍不住,把烟杆直直朝她脑袋砸去,张桢见了连上前用后背替妻子挡了,这要是真砸到了,可不得脑袋上破个洞。

“老爷。”烟丝撒出来,在他的衣服上烫了个几个小洞

见儿子吸气,脸上也白了一下,曹氏也有些后怕,刚刚那一下是气急,她没收力,也幸好儿子挡了一下,不然这杜氏要吃苦头了。

“母亲不生气,杜氏蠢笨我回去定会好好教她,你别伤了手。”张桢把烟杆又递给母亲

见丈夫如此护着自己,杜氏哭成一团。

经过这一遭,曹氏的气也平了,她长叹了口气,自己不过是个农家女子,当初也没比她有见识,不过是如今因为年纪大了,比他们多吃几十年饭,多经历了一些事。

“什么佳话?你听过哪家是姐妹同嫁一个女婿的,除非是姐姐没了,人家舍不得这门亲断,才叫妹妹填了房。我们家如今出了个太子妃,她们是太子妃的妹妹,什么好亲事找不到,正头娘子不当,你让你女儿给别人做贱妾,你可真是个好母亲。”

“那可是宫里,等太子以后登基,那也是娘娘。”杜氏忍不住说道,这能跟一半的贱妾比吗

“真是痰迷了心窍了,姐姐做妻妹妹做妾,说出去都丢人,张家女儿是没人要了,都塞给太子。再说那宫里是人待的地方,填进去一个不够,再来一个,你就两眼盯着富贵,就没想过那些被殉了的也是娘娘。”

曹氏这话一出吓的杜氏打了一个寒战,满肚子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你脑子的想头都给我忘掉,不许做什么丢脸的事情来,不然,我让老大休了你,老大你也劝劝你媳妇,不是说陈家的婚事谈的差不多了,就早点定下来吧。”

张桢点头说是,曹氏疲惫挥了挥手,让两人下去。

杜氏有些腿软,张桢扶着她走,杜氏喃喃道:“既然宫里这么不好,老太太怎么……不都是孙女啊?”

张桢忙捂嘴她嘴,“胡说什么呢!”

老太太偏心他们都知道,被偏心的受了好处还背后说人,就太不孝了。

张桢要面子,自然不想儿女们知道妻子的打算,便三言两语打发了他们的关心,杜氏留意到女儿手上沾了墨迹,以为她是刚刚练字不小心沾上的,只是问了几句,倒是张心菊颇有些心虚地藏了起来。

张家闹到半夜,而在青园的张寒英和朱然也在说张家。

他想把张家人都接去京都,张寒英不同意,京城张家宅子虽然大,可一大家子搬进去就不够住了,再说了米氏也不会乐意的,她不想母亲受委屈。

朱然理解她的顾虑,便说他有个宅子就在张家附近,倒是能住下他们一群人,主要岳父一家子如今在京都安享荣华,祖母却留在老家,怕那些找事的人捏着孝道说事。

而最终让她同意的理由是张家人在袁州地界被本地官员吹捧的太厉害,张氏兄弟又不是岳父那种沉稳谨慎之人,怕被人利用了。

张寒英想到张家扩大了一倍多的宅院,又想到大伯母和三叔母那通身的穿戴,他说的对,在这里他们没有约束,要是被怂恿着做了什么,最后账还不是算到父亲和她身上,如今父亲是官身,又有自己撑腰,把他们拘在眼皮子底下也能约束一二。

京都贵人遍地,太子妃娘家叔伯就算不得什么台面上的人物了。

朱然看着她同意也很满意,岳父为人谦逊沉稳,颇有人缘,而两个小舅子她不乐意,他现在不好在做什么。

可他又确实需要一个对外的弱点,这两天他观察过了,袁州张家这一家子太适合,膨胀、贪恋、虚荣、处事高调丝毫没有顾忌。

与其留在袁州带来无尽的隐患,不如去京城在他眼皮子底下嚣张惹祸,还能发挥点价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