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太子妃不好当 > 第11章 011

太子妃不好当 第11章 011

作者:九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20 17:50:38 来源:文学城

出发后张寒英才知道他们这一次也不仅仅是去应天祭祖,太子朱然还要去前方犒军安抚流民。

和平叛比起来,祭祖可以算是顺便的事情,可太子却不是这么想,还把她也带着,悠悠哉哉一路慢行,本来同行的还有皇帝派去前方督军的丁曲和去查案的巡察御史汪春,两人有公务在身实在不能这么慢悠悠,几日前就等不及先行南下了。

“这样真的没问题?”张寒英接过朱然煮的茶,轻轻呷了一口,颇有些担心问道

朱然笑着反问道:“为何不可?孤身子弱可习惯不来他们的急行军,且我们和他们本来也不同路,他们去岳州府督战,我们去应天祭祖,有孤在太子妃担心什么?”

就是因为有你,她才担心,早知道就不一同来了,虽然旨意是让他祭祖后顺道去犒军,可谁都知道,其实是因为皇上派了丁曲督军,而南边是文官的根基,文官们也塞了一个巡察御史来监督,丁曲掌管的西厂出了名的善于罗织罪名,阴狠毒辣,而御史闻风起奏,无风也能掀起三尺浪,这两边要是对上,还不知能弄出多大的事,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人来平衡,太子就是最好的人选。

可他这么慢悠悠地走,等他从应天再赶到岳州,恐怕黄花菜都凉了,时候皇帝追究起来,她这个一起来的红颜祸水是不是就要顶锅了?

朱然看着她的眉头越皱越紧,探身过来想要抚平,张寒英被这一动作吓了一跳,身子不自觉往后一躲,人差点没从绣凳上掉下去。

朱然见此脸上的笑意也挂不住了,眼神幽幽看着她道:“你躲什么?怕我?”最后一句却不是疑问。

好像想到什么,他又笑了,这此和平时的笑不一样,眼神中更多的是玩味

“朝中内外谁不知道孤的性子好,从不对人发脾气,怎么我的太子妃好像有点怕我。”

他把身子往前倾,右手撑着头,玩味盯着她看,见张寒英避开他的目光,双手紧张绞着手帕,他语气淡淡道:“果然前人说的话还是有道理的,枕边人难防啊,什么时候发现的?”

“不懂你在说什么?”张寒英觉得此刻的他有点可怕,他还脾气好,这阴阳怪气的样子就听瘆人的。

“你在害怕什么。”

张寒英觉得他有病,怕什么,当然是怕皇上怪罪,到时候说是因为她误了军机,她可真是百口莫辩了。

“我怕你连累我,要是耽搁了战事,到时候皇上怪罪下来,我可承担不起。”张寒英用手推开快凑到她跟前的俊脸

朱然僵住了,就因为这个?

“就因为这个?你怎么会这么想,孤怎么会害你。”

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此间又没有外人,张寒英也不装了,瞪了他一眼狠狠道:“你有前科。”

也不知这话是不是点了他的笑穴,他先是一愣,后趴在桌上大笑,到后面扶着肚子笑,也不怕笑过气去。

“别笑了,有什么好笑的。”

屋里动静大了,孙良玉在门外询问

“孙良玉,去给船家传话,让船走快一点,再慢你们的太子妃该跟孤急了。”

“让你胡说……”

里面又传来了动静,还夹杂着几声嘤哼之声,孙良玉抬头看了看天,看样子今晚得把药熬起来了。

自从那次鸡同鸭讲的对话之后,船行速度确实快了很多,太子朱然却越来越怪,在她面前也越来越不注重他的太子形象。

在外面他是笑脸盈盈,回到和张寒英独处屋里,他就散发冷气,面无表情阴着一张脸,弄的张寒英七上八下的,日日自省今日有无得罪他。

每夜床榻之上,她都在内心大喊他是真的有病,脑子有病,有大病

“殿下,药熬好了。”

孙良玉捧着药碗进来,进过张寒英身边时,那苦味让她偏过头。

“不喜欢喝药?”朱然问道

谁没病喜欢喝药啊,张寒英摇头

“你这药要喝多久?”自从成婚后,张寒英见他喝药跟喝汤一样,每日都没有断过。

“看情况吧,先喝个一年半载。”

也是,这事得太医说了算

关上房门的孙良玉却摇了摇头

半月后,一行人在应天下了船,当地官员齐齐等在码头惨败,此次皇帝抽调了三大营的人一千人马护卫太子南下,进入应天时,太子朱然只带了东宫宿卫还有一百禁卫军进城,其他人在原地休整。

张寒英其实没什么事,进宫后好像又回到了京师的宫里,还好他们只在应天停留了十日,十日后他们便转道去了湖广,进湖广之前,他们会经过袁州府,朱然原本想让她留在袁州府等他,前方战事僵持混乱,她留在袁州府一面可以解了思乡情谊,一方面也安全些。

可这个建议遭到了张寒英的婉拒,她可不想留在袁州府,父母兄弟都在京师,她在袁州府也不自在,还不如跟在他身边,至少还可以到处看看。

这些日子袁州府的主官杨知府是即惶恐又兴奋,自从他的辖区出了个太子妃,他就知道自己的前程是有靠了,虽然张大人一家搬去了京都,可张家还有一大家子在他治下呢,想着自己看顾好张家怎么说等以后在太子面前也有功不是,没想到这机遇来了谁也挡不住,谁知道呢!

这太子带着太子妃省亲来了,虽然也不是真的省亲,可要去湖广袁州府也不是必经之路,可太子还是派人来传话,他们要在袁州府停留几日。

这还不是为了太子妃?这张家女儿可真是好命啊,东宫独宠,太子有如此珍重,看来他靠上张家是正确的。

眼看着太子车架就要到了,杨知府整理官帽,又看向一旁紧张搓手的张家家主,太子妃的大伯

“茂之兄,家里可都安排妥当了?”

张桢拱手道:“杨大人放心,家母和内子都已安排妥当,她们都等在青园里给太子妃请安呢。”

杨知府点头,摸了摸胡须道:“太子妃离家日久,定是十分惦念家人嘞。”

张祯汗颜,也不敢实话说这侄女和他们也不怎么亲

遥遥地已经能见到太子车驾影子,杨知府连忙带着大小官员上去迎接。

太子虽然口口声声只说是顺道来看看,可张家人口多,宅子本就住的紧凑,且张父一支本就被分出去了,太子妃在老宅也没有房间,总不能去张家那个小宅子,最后还是进了知府给准备的青园。

这原是富商的一处别院,知道是做太子夫妇驾幸之所,自然高高兴兴献了出来。

太子知道后,倒是只说借住,等他走后还是要物归原主。

前院一派热闹,后院也是燕语莺声

张寒英从来没见过她的祖母竟然会笑的如此慈爱,其实她觉得以前肃着脸的祖母更顺眼

等那些官家夫人走了之后,只剩下张家自家人,张寒英也卸下了满脸的堆笑,众人还以为她要算以前的账,一时气氛有些凝滞。

见众人低头,她不由地感到好笑,长辈间的龌蹉她也是清楚的,不过那都是他们长辈间的事情,她没权利替米氏谅解也没有立场说什么算账。

若是因为她如今做了太子妃就回来算账,也不过是仗势欺人罢了,而且本来也没有什么账要算,手有五指各有长短,长辈有所偏爱也是正常,她本也没放在心上,而且她是失忆之人,在她心里,这些亲人不过也就是相识一年的陌生人。

张寒英笑了一下,用手揉了揉脸:“祖母伯母勿怪,我今日笑了一整日,脸都僵了,如今都是自家人也都自在些吧。”

她这话一出,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张寒英又让人把她准备给女眷的礼物拿来,都是宫里的一些精巧收拾和华美宫缎,长辈还崩得住,姐妹们却已经雀跃起来

“你……你是春儿吧!”大伯母指着李春儿惊讶道

他们也知道李家的女儿留在宫里做宫女,可没想到竟然是在张寒英身边,这次竟然也跟来了

“回大夫人,正是,如今奴婢在东宫当差,是侍候太子妃的。”李春儿笑盈盈地回道,把从宫中女官那学到的礼仪发挥到了极致。

“这……还真差点没认出来,跟以前可不一样了,倒真像宫里出来的了。”大伯母杜氏围着李春儿打量了两圈,感慨万千。

这宫里就是不一样,侄女做了太子妃威严华贵,这乡下小丫头进了宫当丫鬟也大变样。

“嫂嫂又说傻话了,她可不就是宫里出来的。”三婶苗氏话刚落就引的众人低笑,就连张寒英都笑了。

“春儿,我这里也没事了,机会难得你也回去看看吧。”张寒英对李春儿说道

李家离青园还有一段距离,大伯母立马叫人去安排车送春儿过去。

“奴婢就不去了吧。”其实也没什么看的,李春儿心中还是有怨言的

“去吧,以后不一定有机会了。我这里还有春红呢”张寒英笑道

“春儿姐姐就去吧,太子妃这边你就放心,这是太子妃给您的赏赐,还有我们也凑了些礼,望你不要嫌弃。”春红拿出两个荷包

“这……这怎么好意思。”李春儿眼圈红红

张家人见此也添了些礼,最后李春儿没经得住众人相劝回了李家

三婶苗氏趁着喝茶的功夫又偷眼瞧了瞧高高在上的张寒英,那通身华贵气派那里是曾经穷酸的张家大丫头。

见大嫂杜氏带着打扮一新的二姑娘奉承左右,心中讪笑,她对窝坐在一旁的女儿道:“你也带着妹妹去你大姐姐面前露露脸,别在这里紧发呆。”

张心菊懒洋洋道:“娘你不觉得晚了吗?以前也没见你们这么对大姐姐好过,现在讨好不觉得晚了点吗?”

这个死丫头,苗氏趁人不注意用手戳着女儿脑袋:“今日不同往日,如今人家是贵人那还会计较那些小事,你就算讨好不了,别人为了脸面手指缝里掉出来的那点好处都够你受用的了。”

张家如今在宜春受人捧着是因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出了个太子妃,难道她会公告天下说家人都她不好。

“你只要是太子妃的妹妹,在她那露过脸,那就是莫大的好处,你懂什么,快去。”苗氏催促道

在旁边吃点心的小女儿闻言立马起身道:“娘,我去。”说着仗着人小冲破人墙就钻了进去。

“你跟你妹妹学学。”苗氏恨铁不成钢,大的点不透,小的太机灵,她都生了什么女儿

“好了好了,我去。”张心菊耐不住母亲的唠叨,起身往那边走去

“要是这太子妃一直在宜春就好了。”这样女儿的亲事更容易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走到半路的张心菊听到她的嘀咕,转身回道

切,她难道不知道,苗氏朝女儿催促地挥了挥手。

张寒英待姐妹们都是一样,并没有突出最喜欢谁,倒是很给脸面,又额外给了很多东西。

张家人心满意足地走在回去路上,杜氏扶着曹老太太好似不经意地说道:“太子对老太太倒是很恭敬,明日说去家里看望你也不知道会不会来。”

曹老太太这一生从没有这么得脸过,这是她一声最风光的时刻,从没想过一国太子竟然会对她恭敬至此。

“太子有公务在身,不来也不要紧。”

苗氏也在旁边恭维道:“是啊,太子殿下待人那是真客气,一点架子都没有,真是把我们看着一家人的,也是真心孝敬老太太呢。”

曹老太太被她这话说的心情更好了

杜氏在旁说道:“其实照我说,太子妃说不得就因为长得像老太太才有这福分,今日我看太子多看了梅丫头好几眼,说不定就是因为她长得有几分像太子妃,明日不如让几个丫头多去陪陪她们姐姐,以后姐妹分开了,再想相聚就难了,老太太你觉得呢?”

苗氏闻言看了一眼大嫂,眼中露出嘲意,不过这个主意也有好处,她自然不会反对,谁知道老太太又是什么想法呢?

如今做太子妃的可不是她最疼的孙女,说不得老太太也和大嫂一个意思呢

曹老太太扶着杜氏的手顿了一下,脸上笑意也淡了些:“老大家的说话越来越不讲究了,这话到你嘴里都变味了,太子没见过我们这么多亲戚,多打量几眼你也要多嘴。”

对于要不要送姐妹们去陪太子妃,她却没有发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