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太医有令 > 第29章 重逢

太医有令 第29章 重逢

作者:逐光设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9 22:51:37 来源:文学城

翌日,我和三娃收拾好,带上两壶淡水和一包干馍,乘船离开清河。

天边辽阔,波光粼粼。

我眯眸侧靠着船蓬,过了半响,见三娃一声不吭划桨,于是出船蓬准备陪她。

船不大,但可容两人并肩,我走到三娃身边,将水递过去。

三娃额头隐隐有薄汗,接过后向我道谢,却瞥向远处,我顺着她的目光去看,发现是处三岔口。

河流轰轰烈烈在此交汇,明面上只见水面愈发宽阔,偶尔溅起浪花,然而船愈近,三娃的脸色愈发不好看。

我凝眸看着,最后她似终于承受不住,对我坦诚:“底下有暗流涌动,船不好控制!!”

三娃的抓住船桨的手,指节已用力泛白,但最终无济于事!我们的船顺着水流慢慢偏离方向,有侧身撞向岔口的趋势!

我出来本欲迎风作诗,逞一逞文人风骨。然此情此景却不能悠闲,从船棚里飞快捞起一支船桨,问三娃如何划动后,便奋力的喊着口号。

巨大的恐惧与不安模糊感知,片刻之后,又或许是许久,渐渐划桨的手臂感受不到酸痛。

周围只有浪拍船板的响声,我尽量低头放低视野,入目皆是江水,直到三娃劫后余生般向我喊道:“乔枳,船出来了!!”

我恍然从迷糊的幻境中回神,发现我们已经驶过岔口,回头看去,江水依旧滔滔,仿佛方才绝望的失控感只是庸人自扰。

那边三娃已经高兴的放下船桨,任由船只顺着水流慢慢向下,说这段水流很慢,可以放心歇口气。

“三娃,我们这也算生死之交了吧?”初次经历风险,若我拍着胸脯哀嚎,面子轻薄暂且不说,少几分混迹江湖的豪气与肆意,于我而言都未算好的开始。

面前喘着粗气的姑娘却不知我的故作镇静,只是欢快“嗯”一声,心有余悸般回头望了眼快消失在视野中的岔口,轻声对我说道:“乔枳,其实你不知道……我们不敢出来捕鱼,也因这岔口之前丧过怨命。”

“……嗯?”

从前和阿爹在县衙里住,也听过渔夫捕鱼丧命的事,是怎样的怨命才能让河岸的渔夫惧怕?

“你且说说!!”我正色道,心中有一二分好奇。

大抵已经逢凶化吉,又或许三娃心有余悸想找人诉说,总之她向我说起两年前的一件事。

两年前,顾家商船返岸,正是汛期,江水充盈,鱼虾肥沃,也有渔船江上捕鱼,三娃便在其中。

渔民们羡慕的瞧着远处顾家那只大商船,巍峨壮阔如楼阁,气派极了!!

谁知眨眼间,那商船却忽然倾斜,撞向岔口几处礁石后,丝毫没有收敛之势,又顺着河水向清河水道倾斜飘来!

一时间众人皆愣,直到船上有呼救声,这才急忙赶去,放绳子递棍子,争相救人!!

“唉?”听到这里,我忍不住打断问道,“顾家这事我也听说过,最后丧了的两条命,似乎是景家镖师……那日既然许多渔船都在,为何救援不及?”

三娃的头深深埋下去。

“货船上有许多珠宝,先前……大家本是急着救人,可中途有些人却捞上几箱珠宝……船吃水一多,便承受不住翻了一只,后来,有几个人便不让水里的人上他们的船……”

我没有想到竟会如此走向,瞪着眼愣怔,三娃顿了顿,见我神色不对,慌张摆手道:“我、我当时救了四个人!没有拿珠宝!!”

“嗯,这事不提了。”我宽慰似的摸摸三娃的头,心中隐隐有丝退缩,印象中那时阿爹长居县衙,后来具体如何却未告诉我,我只从顾清柔口中探得一二,无非是顾家破财消灾,那阵之后好一段时间,顾景两家确实不常来往了。

我打算南下行商,最终目的地是想去南烟城,早年便听阿爹提过,南边丰水沃土鱼虾成群,四季如春,是个好地方。

而清河临江,走水路一路南下,中途没有陆地隔阻,能直达南烟城。

从前我很想去阿爹口中的南烟城看看,阿爹也答应会带我同去,不过他虽是小小县令,每日却堆满鸡零狗碎——连城东张婶养的那条狗莫名疯症都要找他,最后还是阿爹走家串户询问乡亲家中有无幼犬,抱着那小东西一路送到她家中,这事才算平息。

因而我一直未去过,阿爹也从未看过他从游商朋友那听得的这处人间天堂。

如今也算圆了心愿。

自会划桨后,我和三娃便轮换着划船,每隔两日停靠沿途的镇子,补充干粮淡水,如果遇上雷雨天,也多逗留几日,歇歇脚。

在船上的无聊时光中,我和三娃的感情日益深厚。

我了解到她幼年丧亲的悲苦,她也听我讲从前的故事,阿爹和阿姐,我都会讲给她听。

她起先显露出惊讶,再面对我时有些不自在,犹豫要不要改唤我“乔小姐”,后来大抵见我仍每日“三娃!三娃!”唤她,会做越来越多的粗活,渐渐的她也打消顾虑,不再别扭无措,仍像之前叫我“乔枳”。

所以阿爹常说:交情都是处出来的。这话诚不欺我。

算算时日,我已外出近十日,走前对母亲说只需半月或者一月的话纯属狗屁——如今别说回去,连南烟城还未到呢!

因而这日我和三娃在一个叫艾水的小镇歇脚时,我嘱咐她去购置用品,自己在旅店中喊小二备下笔砚,准备给母亲写封家书。

除夕将至,我是万万赶不上回去的。

但写了半日,每每快到结尾时回看,都觉得自己写的乱七八糟通篇薄情寡义,于是撕了又撕,直到日落西山,最后一张宣纸被我用尽。

“罢了,就这样!”我胡乱将信封好,准备托人去寄。

推门看余霞成绮,三娃却还未回来,不免有些担心,于是出门去寻。

越往南,我越慢慢感受到不同于清河的风格布局,行走在青石小街上,道路并不宽敞,但临近的屋舍灰瓦白墙,很有雅意。

我沿途一家家看过去,着重看卖干馍或者糕点的店家,却在一家书舍听到很大的喧嚷,不由侧头看了看。

来人背影隐在门后的阴影中,墨发黑衣,屋中烛光摇曳,我看的并不真切,只依稀看出是位身形俊挺的少年。

但那嚷声要店家寻书的少年并不是我要寻找的三娃,于是我转身准备继续走,谁知余光中却见他转身,小小惊异了声。

本来,我并未注意到他的惊异,但我刚抬起步子,他却在我的身后叫停我,“唉!!这位姑娘,我们似乎在哪里见过?”

看来是他乡遇故交,但我印象中并无此人,于是转头静静端视着他,少年的眉眼狭长,透出桀骜。

“我并未见过你。”我指了指自己,而后微笑了。

“不不不!”少年勾起嘴角,眉眼闪过一丝松懈,我不懂那意味着什么,只听他又说,“我们见过的,清河县,你忘了?”

我蹙起眉,认真回想,他似乎见不得我长时间的沉默,继续提示道:“当初茶楼听书,我惋惜过乔县令来着,而后姑娘你回头看了我一眼!”

记忆中突然出现茶楼那个哀叹惋惜着阿爹的黑衣少年,原来是他。

“少爷少爷……”那少年身边的老仆,轻声提醒道,“人家不认识你啊。”

终于有位善解人意及时解围的好人了!

我松了口气——我已不想再悲恸阿爹离逝,因而也不想多与这少年牵扯什么,还是走为上计。

于是我莞尔,“哦,确实是有一面之缘……不过我的朋友还未回旅店,我得去找,便先走了。”

自领略到阿爹的为人世故后,我也尽量待人客气,觉得四海皆是朋友,但偶尔也会犯病——便是如何也说不出狠厉的拒绝之词,只愿和气生财。

就如现在,我本以为自己疏离的说辞明确又客气,简直完美无缺!

但没想到那少年听闻后却咧开嘴笑了,磊落挥手,对他的老仆吩咐:“你继续留下帮我寻书,我出去同她一起找人!”

我目瞪口呆,心想为何自己要犯那个病!只说句“告辞”是会挨刀子吗?!

我望着脚步生风向我走来的少年,讷讷道:“你只管忙你的便好,不必麻烦。”

“那怎么成?!”那少年挑起眉,摇了摇头,见我不解,解释道,“今日正巧是艾水镇每月的刷洗日,正午之后,大家都带着盆桶锅碗去河边了。有不少卖货郎看准时机在那里摆摊,因而街上很多铺子今日都歇业,如今那里还有不少人呢!”

我愣了愣。

“哎呀,去找看看,说不定你要找的那人正在那里!”

这话……也有理。

我想了想,既然人多,多个人也容易许多,这少年热情,自然的和我一起并行,我也不甚在意之前他说的清河之事了。

罢了,就当此地相逢,结交位朋友。

我便很自然问他姓名,他漫不经心眯起眼眸,笑嘻嘻回:“我叫孟述,你要记住喽——”

我点点头,告诉他,我是乔枳,清河县令的次女。

说完后,我认真的观察他,本以为彼时他痛呼阿爹真是令人惋惜,如今听到我的身世起码会惊讶一二,便如当初三娃般。

但我显然猜错了,他只轻轻“哦”了声,眼眸瞪圆了瞬,便再无其他表示。

我不免多心:他是否提早知晓了我的身份?但他表情是那么坦然,于是我又想:真是我多心了。

果然我不适合做算命的营生!我恨!!

走去河边的一路,孟述向我讲解艾水这边的习俗,譬如每月刷洗节的由来:原先人们挑水困难,后来学习了水车的制作,运水大大方便,但这里的先辈出于尊重河神,还是会固定时日去河边云云。

听到这些新奇的见闻,一路上我都感到愉悦,不觉已到了。

远远便能瞧见许多人在岸边,桶盆锅碗果然如孟述所说,在蹲着的人身边一一摆放。

而再不远处,货郎的吆喝叫卖声热情而熟稔,糖葫芦方糕酸梅汁,锦缎麻布首饰,竹筐文扇药材鸡仔……狭长的沿岸被摆放的满满当当,应有尽有,目不暇接。

大抵我乐呵呵的模样过于明显,孟述瞧了我一眼,突然提议道:“反正这边许多人,疾行困难,不如我们边逛边找罢,说不定三娃也在其中购货。”

我们便跟随着逛摊的人流,期间,孟述见我盯着杏脯,先买予我,却怎么也不肯收我的银钱,我想着礼尚往来,因而回赠了一把文扇,说与他相配。

本以为到此为止,却不想他又往我怀中塞了方糕,说文扇的价格远多于杏脯,这是他补给我的“差额”。

而后,他在我买帕子时,说身上刚好有几枚铜板,替我付了。我当然不能欠他人情,于是买下一壶当地的桂花酿,他笑吟吟收下,很快竟又回礼。

我:“……”

来回拉扯几次后,最后我与他身上皆挂满东西,彼此都将对方当成好兄弟,能相互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了。

忽然间,远处忽然有人尖叫:“啊!!快来人,有人落水了!!!”

一时间人流焦躁起来,皆往声源地涌去,我和孟述被推搡着向前,恍惚间听到三娃的声音,心中一紧。

“三娃!”我喊了声,无人回应,我很想快一点到河岸,但前面的人流似乎凝滞住了,只能摩肩接踵前行。

我越发急,只过了十几个瞬息,却觉得无边无际的漫长,直到听到前方兴奋的呼声:“好了!太好了!人救上来了!!”

“快拿毯子!”

“有姜茶没有?!有没有人给看一看?!”

我心头重重落下,呼出口气,冷静过后忽然笑了,觉得自己愚蠢至极,扭头对孟述笑道:“三娃会水啊,我怎么给忘了。”

再怎么样,落水的人也不会是她。

孟述也弯着眸笑了,问我那还要不要上前看看?

人群散了许多,行走不再吃力,但既已知终局,我没必要再去了,因而举举手上的麦芽糖,正想摇头说我们走,心中却划过流光般的念头,忽有所悟般转眸。

稀疏的人流渐渐有了缝隙,前方的情景依稀从时大时小、时而左右晃动的缝隙中露出来。

一个青年裹着毛毯躺在地上,身边还有另外一个同样裹着毛毯的青年。

在他们身边,有一人侧跪着,俯身翻看躺着青年的眼皮,不慎沾水的白衣如天际烟云,尘埃不染。

我的心突然跳动起来,胸口急速起伏着,下一口气不知道怎么吸入。

“怎么了?”孟述察觉到我的异样。

我无法出声回答,只愣愣看着那白衣。

少倾,他抬起头舒了口气,温声对围着的人们说“无碍”。

百姓们都欢呼起来,他也在一众呼声中弯了弯眼眸,微笑起来。

而后那两位青年被人或背或搀离去,他也慢慢起身,收拾好身旁的药箱,身形略微一顿,向我这里看过来。

我手中还拿着糖块,身旁孟述这厮锲而不舍,仍在一叠声问我怎么了。

此刻,我的模样应该很糟糕吧?

但我还是硬着头皮,扯了扯嘴角,迈动险些僵硬的腿,向对面白衣的男子走去。

他乡重逢啊。

我微笑起来,打招呼:“苏淮,你怎么也在这里?”

三月快乐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重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