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太医有令 > 第24章 归府

太医有令 第24章 归府

作者:逐光设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9 22:51:37 来源:文学城

等坐上马车,车轮“咕噜”转动,我看皇城离我越发远,这才放下车帘,回头问苏淮。

“这下你可以告诉我了?”

苏淮垂眸想了想,有些苦涩,“阿枳,宫中并未传伯父离逝。”

一瞬间,我的心跳飞快跳动,心想苏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阿爹即便是个小小县令,可若逝去,职位空悬,陛下也应派遣旁人接任职务。

苏淮这么说,难道他传回的消息有假?我阿爹并未离逝……对了!!当时,他也没有将阿爹状况一一细说。

我见苏淮丧气的神色,很希望自己想的是对的,然而他下一刻的话,却让我重新生出悲怆。

“乔城说,让我先不要外传,静等宫中消息,因而我们等了三日,却仍无动静。”

“我们便怀疑,消息被人截下了。”

我低低苦笑着,见苏淮面露不解,感概着解释:“……我方才特别希望是你误传消息。”

第一次,我表明自己对苏淮并不是绝对信任,或许我要过许久,才能做到和阿姐一样,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但苏淮并未怪我,只是轻声道:“阿枳——我很抱歉。”

我点点头,事已至此,我想到苏淮的话,以及那日宴上,林故疏的狂妄姿态。

当时被拂面子的他,即便后来得到帝王的亲临府门,屈尊道歉,会不会仍心生报复?

阿姐或许也会如此想,“会不会是林故疏?”

举目朝野,能在帝王眼皮下阻扰消息,又有几人?

苏淮摇头,只道如今尚不明确。

他素来谨慎。

“此外,她让你离宫,并未告知陛下。”

我蓦然一惊。

如此行事,绝非我阿姐性子,我终于知道先前古怪的感觉源于哪里——如今我静悄悄离宫,确实很像不告而别。

“怎可如此?!”我急声问,苏淮既已知内情,怎也不劝劝阿姐,“是否因我固执要走,阿姐怕陛下……”

我本欲说,若陛下担心阿姐身体,让我留宫陪伴,想必不会让我离开,故阿姐才心生此计。

可若阿姐告知陛下我离去的缘由,若真是林故疏瞒着消息,那么,岂非正好让帝王不至于被臣子蒙骗?

可是阿姐并没有。

我想到苏淮说的“尚不明确”。

或许消息只是传不到后宫,那么,阻扰消息的人,就是……

至高尊主的名字卡在喉中,怎么也说不出,我觉得荒谬,心中喃喃:可怎么会呢?

马车中再无对话,一下子静寂,片刻后,我终于回神,看向苏淮,眸光有一瞬淬了冷。

“所以阿姐才会将我送出。”

阿姐那么聪明,不会想不到这种情况,而我今日离去,她与陛下摊牌。

若真是后者……

起码我已经离宫。

我愣怔的看着苏淮,突然竟想笑,“让离宫后才告诉我,想必阿姐还有吩咐,不过——”

我叹息着,缓缓道:“你们总将我当做小孩子,我认为得改一改。”

苏淮点头。

他说乔城确实有所嘱咐:我回去为阿爹守夜起灵,顺便查看阿爹是否真是不幸遇难。

我应声,疲惫地闭眼,听觉和嗅觉变得更加清晰。

苏淮身上仍是好闻的草药清苦香气,车厢狭小,因而我可以听到他的呼吸。

无端有点安心。

“苏淮——”我仍闭着目,轻声唤他,“你之前说授受不亲,固执骑马,这次便免了吧。”

“好。”

行了半日,我和苏淮停在一家茶楼歇脚,听着坊间谈闻。

欲走之时,忽然听到一人笑着嚷,说别去管张婆家那闺女嫁的出嫁不出了,我来说几件宫中事,岂不更有意思?

不由得,我又招呼小二,为我们这桌续上一壶茶。

我听那人说起林氏富贵,林妃独得专宠,又说到帝王新宠的乔妃,听他感概美人福薄,小县令之女,斗不过权臣千金。

我听的身上冷了一阵,又无端涌上愤怒的心火,正憋不住想去殴打那人,忽然听到苏淮的淡声提醒,“我们该赶路了。”

继续赶路后,我和苏淮有一段路程都没有说话。

最终我憋不住,同他控诉,“那人妄言!”

不知他是出于对好友的信任,还是只哄我,少见地很快应和,“是。”

我不再说话,闷着气坐了好半晌,肚子“咕噜”几声,我低头摸了摸,视野中出现一方鼓囊囊的纸包——是苏淮在茶楼让小二包好的油饼。

“多谢,”我说完后,埋头咬了几口,苏淮又递过来水壶,于是我又道,“多谢。”

他见我吃着,微微弯了眸,仿佛才想起宽慰之词,缓声道:“乔城聪慧,你我自幼便知道,坊间传闻总会失真,不如相信她。”

我咬着饼,口齿不清,说其实我只是心疼我的大姐姐,“可他们说我阿姐不好。”

眼泪不争气流下,我低头一看,正好滴在饼上,因而更加伤心,又囫囵咬了一口。

苏淮见我狼狈模样,倒先笑了,这是多日来,我第一次听见他舒心的笑声,虽然只有短短几声,但我受此影响,也驱散心中一二阴霾。

“苏淮,你笑起来很好看……”他拿出帕子,见我满手皆油,主动为我擦眼泪,我咬着饼,凝眸看他,“其实我不想让你不开心。”

他回我,说“我知道”。

*

我们到清河,是在翌日的暮时。

清河穷乡僻壤,不比京都繁华,因而街道上早早便闭门歇业,冷清而黝黑。

车轮轱辘停在乔府大门前,苏淮掀帘查看外面的情况,我没等他告知,已经跳下马车,触目皆白。

心蓦地生出痛意,苏淮也下了马车,立在我身后,我回眸看他,道:“算算日子,明日起灵,今夜我为阿爹守夜,不招呼你了。”

他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后只是点头,语气沉痛,宽慰我。

我不语,踏步向乔府大门走去,门旁看守看到是我,惊唤了声“二小姐”,而后赶忙将路让开。

我径直走到正堂,在四周的白色帷幔下,看到一口黑棺静静安置,前有明烛燃,我的母亲寂然跪在铺垫上,双手合十,额抵指尖。

看到我,她倏然一愣,接而查看我的身后,发现只有我一人回来,因而问:“阿城没回?”

夜风幽凉冰冷,我的眸光从明烛前的排位上收回,看向她,直白开口。

“朝中并没有收到阿爹身陨的折子,你们没有派人上奏?”

我母亲眉头立蹙。

她几乎立刻反驳,“不可能!折子我是看着他的属官周良韵写的,怎么可能未上奏?!”

我默然不言,语气缓缓放松,“如此……阿姐猜的不错,朝中有人拦了消息。”

说完这话,我没顾母亲脸上惊惧诧异的神色,抬步来到棺旁,静静凝视着里面躺着的阿爹。

他虽闭目,可神色安然,似乎只是浅睡——就像以往我与他住在县衙时的无数次午后,他安然入睡,我在不远处逗弄昆虫,等他醒来。

他醒来后,会睁着一双苍老但慈爱的眼眸看我,拉起我的手,带我去街上买块粽子糖。

我看着阿爹神色,注意到他额上那处致命伤口已经被仔细擦拭干净。

想来是母亲做的。

我残存的一点戾气化为温和,去明烛前点香敬拜。

身后之人许久无言,看我做完,这才问:“所以,你阿姐未回,是朝中未有消息?”

“是。”我睁眸看她,知道她想让阿姐也归家祭拜。

果然母亲的脸上闪过一丝落寞,她不再言语,继续跪在蒲团上,身旁的小丫鬟有眼色,立刻为我送来蒲团。

我便也跪下,低头静默着。

漫漫长夜,却是我守候阿爹的最后一夜。

以往我在乔府,总不由自主看母亲脸色行事,只因吃穿用度、责骂惩罚皆由她。这次回来,依然身无长物,袋无碎银,却无端生出苍凉随然的心境,只觉日后也该渐渐露出心性,不能再浑浑度日。

因而我自下车踏入乔府,便收敛起往昔嘻哈纵乐模样,与母亲说话的语气也不似以往。

大抵久别,又或许乍未多想,子夜时,周遭寂静,烛光绰约,她终于意识到我的这点反常。

“你入宫一趟,倒有些不同了。”

我瞳眸本是半睁,听到这话,眨了眨,向她看去,心道这本便是我的性子,不过以往恐招你厌,这才行事荒诞。

但我也不想多解释,只是点点头,承认她的话,本欲就此揭开,没想到却让她生出愁绪,感慨起来。

“这么多年,你爹没儿子延续香火,如今终了也无人抬棺送别,若你大姐姐能回来,说不定还能为他长长脸……”

我叹息,心知她说的也是实情,只低声一应,她默然在旁又想了什么,喃喃道:“他没福气……这些年,待我和阿城,倒是宽厚。阿城没能来,不知她难不难过……”

我并不打算回话,她声音提了些,问我:“阿城小产,真是身体孱弱所致?”

她面露疑狐,显然不信的模样,我心快了一瞬。

阿姐还在府中时,鲜少生病,孱弱小产,这理由她不信也难免。

可我能将全部真相都告知给她吗?

犹豫只在瞬息,反应过来时,我已经开口,缓声承认:“是,但之前,林故疏泼了阿姐一身冷酒。”

她沉默许久,最后不得不相信了,“难怪,那日他入宫赴宴,本来高高兴兴的,回来却一直唉声叹气……没过两日,阿城的消息就传到清河。”

“可、可他是将军啊,跟我们过不去什么呢?”

这就是我母亲的短见,她不懂朝中事,我看向阿爹的方向,也不愿提及。

但,这件事我一定会弄明白。

我低头不语,远方渐白,我默然磕完头,安排好的人入府,盖棺封棺。

母亲站在一旁,静静看着,忽然浮现出悲恸,掩袖哭泣。

“你若想陪,便再陪他一程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