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刘巍思远远就看见了在校门口等着的男人,边跑边喊,“师兄!”
站在校门旁边的男人四十岁出头,穿一件军绿色袄子,一条灰色长裤,肩上斜挎一个布包,十分朴素。见刘巍思跑来,轻声呵斥道:“你急什么?”
刘巍思十分激动,指着后面的人:“师兄,这就是我同学,柏阅冬。阅冬,这是我师兄,易堂生。”
柏阅冬跟着刘巍思跑了一路,都快累死了,叉着腰大喘气:“易师兄好,我、我是柏阅冬,是秦老师的学生。”
易堂生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走吧。”
前几天刘巍思把柏阅冬的论文跟大师兄讲了,请他帮忙看一看。正好易堂生今日要去外面的图书馆找文献,便叫上了他们俩。几人在校门不远处上了一辆公交,摇摇晃晃地站在车中间。柏阅冬知道时间珍贵,便讲起自己的论文来:“我前两部分都写完了,就差最后文献部分,我认为文献收集、传抄过程中也导致了这几个人词作归属的混乱,所以我想通过梳理、比较各类文献的不同,来找出这些词作的真正作者。”
易堂生右手拉着公车上的横杆尽量站稳:“如果你要写原因探析的话,文献确实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想要通过文献来确定词作的真正作者就很难。哪怕你能知道这些文献的最初形成时间,但是在后来的刊刻、修改过程中也会发生错误,而且你应该也知道,很多文献已经失传了。所以得看我们的运气,运气好的话,能找到的版本就多,你能得到的信息也更多。”
“早知道我就不写这部分了。”
“你当然可以就文本论文本,但是,做古代文学,如果不涉及文献的话,我认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文献应当是我们的基础。”
好吧,没话说了。柏阅冬没法在这位易师兄面前发牢骚,又不能完全不讲话,便扯了些别的:“易师兄,您是不是在我们学校给大一学生上先秦两汉文学史啊?我有次看到我舍友的笔记本,写了您的名字。”
易堂生点点头:“嗯,学院老师不够,我只好兼上一门课,你舍友是庄遂平?”
“嗯,”柏阅冬开始不高兴了,但还是强忍着,“易师兄认识?”
“纪老师的学生,他来和我交流过一次,很踏实的一个人,我很欣赏。”
柏阅冬:“……”心更塞了,他就不该提这个话题。
晃了一路,总算是到了。一行人直上到古籍阅览室,因为太安静,不仅不敢说话,甚至连走路都不敢用力。古籍阅览室宽敞空旷,一个来看书的都没有,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坐在工作台后抄抄写写。
易堂生轻车熟路地带着俩小孩走到台前,礼貌地点点头:“您好,我们需要借阅文献。”
工作人员站起来,拿了一个登记本放到他们面前:“写一下要借阅的文献,一行就填一册,按顺序往下填就可以了。出示一下证件。”
几人掏出学生证递过去,工作人员一看,竟然有个博士,顿时肃然起敬,又把证件还给他们了。眼看柏阅冬“唰唰唰”写了一大堆文献,工作人员解释:“古籍一次只能出借一本,你们三个人,我先一次拿三本给你们,你们还回来之后我再拿下一本给你们。”
这么麻烦,柏阅冬问:“那我一本可以看多久啊?”
“多久都可以,只要不离开阅览室就行,只能在这里看,不能带走。”
“哦,好的。”
古籍都放在里间,外头的人根本看不到,只能等工作人员找出来。等待的时候,几人戴上手套,又期待又认真,跟迎接圣旨似的。
从工作人员手上接了书,几人双手捧到阅览桌上。易堂生倒还好,那两个小孩“哇哇”地感叹,跟没见过一样——确实没见过。
“易师兄,这可是文物啊文物!”
易堂生淡淡道:“你知道就好,来,打开第一页,看版本信息,你看,这虽然是宋代成书,但是个明代的刻本,你就很难知道,它刻的和宋代的成书是不是一样,所以你要比较这套书的各种版本,才能找到差异。”
柏阅冬歪着头:“那工作量不是太大了吗?”
“怎么?都读硕士了还想偷懒?”
柏阅冬:“……”
就说那么一句就是想偷懒了啊?
易堂生压根没注意到小孩的情绪,又捧过另一本:“你来看,这是宋本,也就是……”
“宋本!易师兄,这就是一两黄金一页纸的宋本!”柏阅冬兴奋地捧起那明显破损的本子,“这值多少黄金啊?”
易堂生严肃地看着他:“放下。”
“哦。”柏阅冬悻悻放下本子,心想,平时刘巍思跟他大师兄说话,肯定很没意思。
“文献与成书年代越接近,可信度越高,所以你应该可以拿这个宋本作为参照。”易堂生道,“能告诉你的只有这么多,我对五代和北宋了解不多,剩下的事情要靠你自己了。”
柏阅冬点点头:“我知道了。”说着就开始小心翼翼地翻黄金。易堂生解决了一个,却见刘巍思一直撑个脑袋在旁边听,立刻斥道:“看什么看?还不去抄你的书!”
刘巍思抖了一下肩膀,委屈地应了一声,乖乖抄书去了。易堂生看了他们俩一会,坐到他们背后那张桌子去了。
柏阅冬和刘巍思那张桌子靠着最里面的窗户,背对阅览室大门,只要不回头,就可以把这里当作安全的小窝。柏阅冬翻了一会儿,觉得实在太慢了,又想到还有一堆文献没有借出来看,压力骤增,忍不住朝着刘巍思“嘶”了两声。
刘巍思偷偷看了一下身后的大师兄,见他写文章入了神,便悄悄往柏阅冬身边挪了挪,小声道:“怎么样?”
“你帮我抄这个,我一个人抄不完。”
“好。”
于是两个人就把文献放在中间,一人抄左边一人抄右边,一时间也算默契。
俗话说冤家路窄,已经离学校好几公里远的柏阅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都到这里了,居然还能听到他最不想听到的声音。
“你们记得啊,这里就是古籍阅览室,以后你们读研究生了肯定常来……”
声音不算大,但在静悄悄的阅览室里,所有人都听得一清二楚。易堂生抬起头,惊喜地站起来迎上去:“纪老师好。”
“堂生来查资料?”纪老师笑着看他一眼,又不动声色地瞥了眼靠窗的两个小孩,那背影僵得跟死尸似的,却不点破,只和易堂生说话,“我带几个本科生来看看。”
那几个学生见了易堂生,纷纷鞠躬问好:“易老师好。”
易堂生点头示意,又继续和纪老师说话去了。后头那两个小孩窸窸窣窣,尤其刘巍思,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去打招呼,却被柏阅冬死死抓住了手腕。
“是纪老师。”
柏阅冬哭丧着脸,满是哀求地摇头。
刘巍思好不容易才把他哄回来,不想再让他不高兴,只好放弃去和纪老师打招呼的想法,跟他旁若无人地面对着窗户继续抄书。
也不知易堂生和纪老师聊了多久,只知道那俩小孩提心吊胆的,好半天才放下心去。
书么,抄了一天;手么,酸得连公车上的拉杆都不愿意抓了。柏阅冬累个半死,一到学校就回宿舍去了,刘巍思刚跟他说完再见,一回头就看见大师兄铁青着张脸,直直盯着他。
刘巍思不由得咽了下口水,手也不知怎么的伸到身后去,心疼地摸了摸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