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太女 > 第20章 下江南(六)

太女 第20章 下江南(六)

作者:清淮晓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30 22:56:07 来源:文学城

沿着马市街一路向内,道路两旁店铺鳞次栉比,阶下又有许多三三两两的摊贩,人声喧闹,此起彼伏。

此时已近五月中旬,舒县天气炎热,纷杂人流间,各色气味混在一处,显得异常浑浊难闻。

穆嫔跟随景昭穿行在人流中,难以忍受浑浊的气息与时不时擦碰而过的路人,只能将帷帽垂纱放下,紧紧挽住景昭小臂,乳燕投林般依偎在景昭身侧。

令穆嫔惊奇的是,面对前所未见的混乱环境,景昭神色居然分毫未改。

要知道,景昭生来贵为郡主,此后命途几番跌宕,不止一次面临刀尖悬命、生死旦夕的险境。但哪怕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即使柔妃重病濒死,再无力保护女儿,景昭所要担忧的也只是从锦衣玉食的柔仪殿皇女,直接沦落到烈犬分食、骏马分尸的死无葬身之地。

换句话说,她的处境只可能在最尊贵和最惨烈之间更迭,根本没有不上不下的可能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极为‘纯净’的生活环境。要么生活在高高在上、不沾凡尘的云端,要么一步坠入最深的炼狱。

这种鱼龙混杂的地方,景昭不该也不可能见过。

景昭也确实没有来过这样的地方。

但她的神情非常平静,唇角似乎还衔着笑意,目光漫不经心又无比认真地扫过街巷间每一处角落。

喧嚷拥挤的人流、来来往往的货物,路旁提着篮子兜售鲜花的少女,奔跑打闹的孩童。

非常陌生,也非常真实。

“女郎!”

颤抖生涩的呼唤声传来,那提着篮子向过往行人兜售鲜花的少女站在石阶下,有些紧张地看过来:“女……女郎,买朵簪花呀!”

女郎、姑娘都是南北方对妙龄少女的称呼,较为普遍。不过景昭鲜少听到别人这样称呼自己,乍一听险些没反应过来。

“我?”

那少女不知是生疏还是羞涩,微黑的小脸上渗出薄汗:“嗯,两位女郎长得好看,簪朵花吧,三文钱一朵,都是清晨摘的。”

景昭问:“你还有多少?”

少女愣住,下意识道:“七八朵……”

她话音未落,景昭反手挽紧穆嫔,另一只手凌空探出。

咔嚓!

骨骼错位摩擦,惨叫平地暴起。

——景昭右手探出,既快又准,平平按住了一只还没来得及收回的手,旋即指尖微错用力拧转,刹那间骨节咔嚓作响,惨叫声简直贴着景昭肩头炸开,分外尖锐刺耳。

景昭眉头微蹙,反手一拨,四两拨千斤地将那只手的主人重重搡开,顺手从那只垂落的手中取回了一只花色熟悉的织锦荷包。

咣当!

那人立足不稳栽倒在地,激起一片尘土,往来人群有片刻的凝滞,旋即穆嫔后知后觉的叫声响起:“有贼!”

人潮凝滞片刻,数道好奇的目光投来,但很快被淹没在更多习以为常的麻木神情中。

停滞的人流继续前行,不知哪个角落里传来窃笑私语。

那贼是个身量中等,矮且敦实面目寻常的中年男人。痛叫着从尘土里爬起来,左手小心翼翼托着没骨头般垂落下去的右手,带着愤恨怒视景昭。

穆嫔本能地脱口而出:“大胆贼子,我要报官!”

这句话其实是非常可笑的,马市街鱼龙混杂,偷抢拐骗简直是最不起眼的小小插曲,要指望报官就能扫平这些牛鬼蛇神,堪称天方夜谭。

暗处传来的窃笑声更大了。

然而景昭没有笑,那贼也没有笑。

非但如此,他愤恨与怨毒的神情反而渐渐消泯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狐疑审视的目光。

他的眼神飘忽,先从景昭身上飘到头戴帷帽的穆嫔身上,片刻间又飘走,挪回来看向景昭。

景昭正气定神闲地看着他。

那贼忽然躬身,朝景昭鞠了一躬,迅速向后退走,见无人阻拦,速度骤然加快,消失在人群里。

景昭察觉到穆嫔牵着自己的手紧了紧,安抚地拍拍她:“没事,人走了。”

“走,走了?”

就这么走了?

穆嫔还没反应过来,景昭低头看了眼那只失而复得的荷包,冲着那名不知何时躲到了一家店铺檐下的卖花少女招招手。

卖花少女愣了愣,犹疑地走上前:“女郎?”

景昭温声道:“多谢你呀。”

卖花少女惊讶地笑了笑:“您看出来了?”

“嗯。”景昭微笑道,“你害怕那个贼,又想提醒我,所以刻意招呼我是不是?”

“马三是这条街上的老人了,很吃得开。”卖花少女在裙子上蹭了蹭沾着灰尘的手,“我是个女孩儿,怕吃亏,爹娘常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想到女郎你身手好,马三不敢惹,这才跑了。”

景昭低头看了看她的花。

还有七朵花,此时日头升高,这些花朵躺在篮子里,显得有些蔫。

景昭从那只被贼盯上的荷包里取出一小块银锭,放进她的篮子里。

“我,我找不开的。”

“不用找。”景昭和气地道,“我们姐妹第一次来这里玩儿,你带我们走走就好。”

卖花少女叫做杏花,今年十五岁,城西本地人,父母都是老实勤恳的平头百姓,外祖家传下来种花的手艺,自幼就提着篮子在城西几条街边卖花。

听了杏花的自我介绍,景昭并没有露出什么别样的神色,反而穆嫔眉头轻皱欲言又止,轻扯景昭衣袖示意。

景昭反手在穆嫔手背上安抚地一拍,信口问了杏花几个问题,诸如米面菜蔬物价如何,鸡鱼肉蛋是否常吃。

杏花显然是帮家里跑腿操持惯了,一五一十地答出来,还能说出许多与之相关的信息。

见景昭说话和气,听得认真,杏花的拘谨也渐渐散了,笑着问:“女郎,你们二位不是庐江人吧。”

景昭道:“你看我们像哪里的人?”

杏花犹豫一下:“是北方么?”

“何以见得?”

杏花扳着手指,一一细数:“女郎生的好看,穿的又好,家里肯定有钱,我们南边有钱人家的小姐金贵着呢,才不会抛头露面往城西来,不过听说北边女郎地位高,能自由出外走动,还能做官,我以前见过一两个跟着家里南下做生意的北方女郎;你们说话的声音语调不一样,像是官老爷说的官话;还有啊,你们的衣裳看着像是北服。”

早在建元元年,册立皇太女时,礼部就奉命在原有的皇太子冕服基础上加以修改,制定皇太女全套礼服、朝服、冠冕。

建元二年,大楚设萃英司,北方十二州开始招收女官,礼部又奉命在朝服的基础上,结合部分女子服饰的特征,制定女官朝服规范。

上行下效,许多高门女眷艳羡,虽不能仿制官服,却可以修改原本流行的衣裙,使其如朝服般兼具庄严与流畅、雍容与华美的特点,一时间蔚然成风。

这种改良后的衣裙制式,由于起源自女官官服,北方称之为‘馆阁服’,南方则称之为‘北服’。

“成衣店买的。”穆嫔说,“我看你们这里的成衣店,也有北服啊。”

杏花说:“只是穿北服看不出什么,但再加上前两条……而且,我直觉女郎不像是本地人。”

“也是。”穆嫔道,“想不到你眼力这么好。”

说完这句话,她又缩回景昭另一侧,继续牢牢挽着景昭的手。

杏花羞涩地一笑。

“女郎既然不是本地人,最好不要自己来马市街,这里人多,也杂,人生地不熟的漂亮女郎会很危险,就算女郎有些功夫,可是双拳难敌四手。”

景昭嗯了声,半真半假说道:“我们姐妹难得甩开侍从出来一次,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吗,譬如好马?”

“好马没有。”杏花笑起来,“不过女郎问我算是问对了,我五岁就在这里卖花,特别熟悉——”

日头升至高处,熙攘人流中,那挎着篮子的娇小少女,连说带笑不断比划,领着另两名女郎游鱼般穿梭来去,走入一家又一家店铺中。

道旁、转角、阶下,人流最多也最繁忙的角落里,有几双眼睛正在暗处闪烁,悄无声息地追随三名少女的背影。

走出玉石铺子的店门,景昭袖中多了一包玉石散珠,品相不佳,胜在颜色花里胡哨颇为有趣。

她指尖拈着一颗青红两色的珠子,左边穆嫔悄声说回去拿散珠给她打个络子,右边杏花指着南边说那里有家香料铺子实惠。

耳边叽叽喳喳,像是十二只鹦鹉同时学话。

景昭耐心听着,忽而回眸,目光一掠而过。

分明隔着整条街道,人来人往纷繁如织,然而那眼风扫过这个方向时,隐藏在暗影里的中年人浑身突然一震,仿佛有森寒冰冷的利刃贴着面颊刮了过去。

“弘信寺?去那里准没错,大师解签很灵,而且素斋做的好吃。”杏花想了想,“对了,明日弘信寺的大师们要讲经,连讲三天,女郎你们正好可以过去求个平安符,然后吃顿素斋。”

景昭说:“对了,佛诞日不是过了么,最近没有大日子,为何这时开坛讲经?我们姐妹想过去听经,命家仆出去打听了一下,听说是为了……”

她看向穆嫔,穆嫔立刻会意道:“说是因为什么‘狐姬’?”

“……狐姬?”杏花换了只手提篮子,轻快地跳下石阶,“哦,狐狸娘娘啊。”

穆嫔问:“狐狸娘娘是何方神圣?”

“我小时候就听说无相山上有狐狸,听老人说,那些狐狸不是山野常见的白狐,而是赤狐,很有神异之处。”

杏花抬手往东一指。

天空碧蓝如洗,几行飞鸟掠过天际,带起丝缕云絮,下方天际隐约可见山势连绵,延伸向无垠的远处。

无相山。

这座山位于舒县东部,山脉绵延十余里,以风景优美,连绵秀丽著称。

其中,无相山最高的鹤归峰,江流婉转峰峦接天,是南方诸多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风景胜地。几十年前江宁景氏便在鹤归峰下修筑了大名鼎鼎的仰泽园,当今皇帝尚未北上迎娶长乐公主时,亦曾在仰泽园中长住,并写下了大名鼎鼎的《咏鹤赋》。

“据说那些赤狐有灵性、通人语,如果遇见它们,千万不能上前打扰,而应虔诚叩拜离去,心诚则灵,如果赤狐感受到善意,可能会赐福于人,老人们管赤狐叫做‘狐狸娘娘’。”

穆嫔:“……”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这种说法从何而来?”景昭道,“难道真有人曾经打动狐姬,得到赐福吗?”

杏花被难住了,愣愣摇头:“传说好像是有过,但时间太久,我记不得了。”

“对了。”她忽然道,“我想起来了,狐狸娘娘的故事是小时候老人讲的,不过起初没多少人相信,只当是逗小孩玩的。直到前些年,有人深夜在山里听到了狐狸叫声,还看见了一闪而过的火红赤狐!”

“后来接连又有人在山里看见赤狐,有些人想起老人讲过的故事,虔诚叩拜狐狸娘娘,结果捡到了狐狸娘娘赐下的金银;有些人怀有歹意,想要抓住狐狸娘娘,就会遭报应,摔得头破血流奄奄一息。”

“还不止平常人。”杏花加重语气,“前两年听说有位贵公子深夜出门,也碰见了狐狸娘娘,还写了篇文章,当时陆陆续续来了好多人,到无相山上游山玩水,可能也是为了见一见传说中的狐狸娘娘。‘狐姬’这个称呼,就是那时传开的。”

“狐狸娘娘香火越来越旺盛,还有信徒修了座小庙。起初都去求狐狸娘娘保佑时来运转、财运发达,后来又有年轻人去求姻缘,反正现在求什么的都有。”

穆嫔问:“那怎么又和弘信寺扯上关系了?”

杏花说:“今年城郊官道上死了几个人,可能是因为官道离无相山近,不知怎么的,就传说是狐狸杀人,虔信狐狸娘娘的信徒听了大怒,纠集好多人打架,打出人命了。

“官府大怒,抓了带头打架的人,可是案子迟迟没破,反而又陆续死了几个,闹得人心也慌了,其中有一个还是豪门家仆,可能是因为这个,惊动了弘信寺的大师。”

穆嫔听得入神,追问:“就因为官道离无相山近,所以就说是狐狸杀人,这不合理吧,死因到底是什么?相继死了好几个人,其中有一个豪门家仆,那其余死者是什么身份?弘信寺是自发开坛讲经辟除谣言,还是受郡县长官托付?”

杏花一脸茫然地看着她,显然一个问题也答不上来。

景昭道:“杏花姑娘,你信狐姬吗?”

这么一打岔,杏花总算能回答了:“我去给狐狸娘娘上过香,也求过心愿。可若真是逢年过节拜佛,还是跟着家里去弘信寺找大师——说信吧,我也是随大流;说不信吧,又怕狐狸娘娘听了不高兴。”

景昭失笑。

杏花有些不好意思,抬手扇了扇风,笑道:“这会热起来了,两位女郎,我带你们去吃个甜汤吧,就在那边——不是老字号,不过也开了许多年,你们别嫌弃,我今日白得了你们的银子,请你们吃两碗甜汤。”

景昭唔了一声。

杏花顿时高兴起来,像只活泼小鹿,轻捷地跳下石阶:“这边这边。”

她走了两步,却发觉景昭与穆嫔没有跟上来,不解地站定脚步回过头:“女郎?”

东西为路,南北为街。

景昭与穆嫔自马市街北街口进入,一路向南,她们走得并不快,又与杏花在周围铺子里来回打转,所以消磨的时间虽长,实际上却并没有深入太多。

景昭仍然站在道旁的石阶上。

她居高临下看着杏花,唇角微弯,眉眼微弯。

“杏花姑娘。”她和气地道,“到此为止吧。”

杏花微黑的小脸上,浮现出困惑:“什么?”

景昭眉梢扬起,平静道:“接下来的路,我就不敢再跟你走了。”

“你说是吧,杏花姑娘。或者这不是你的名字,那应该怎么称呼你?”

——“马三的头目?”

杏花睁着圆圆的眼睛,茫然看来:“女郎,你在说什么?”

景昭道:“你不明白吗?”

话音未落,她的指尖轻轻一弹。

一枚青红二色玉石小珠,从她指尖破空而去,如同离弦箭羽,直射杏花左眼。

这记突袭并不认真,只是信手而来,但力道速度丝毫不弱,若是击中,杏花的左眼立刻就要废了。

这少女面上笑容骤然收敛,她反应还算快,当即身子往下一沉,玉石小珠擦着她的鬓发飞过,压出一道深痕,顷刻间无影无踪。

杏花抬手一摸发顶,摸到玉石珠掠过发顶擦出的压痕,猛地纵跃而起,尖叫一声。

那声不似恐惧,更似愤怒。

场间为之一寂。

下一刻,纷乱脚步四面八方响起,穆嫔环顾四周,骇然发现墙角、巷口、棚边各处,涌出数个手持棍棒长刀的男女,杀气腾腾合围而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马市街突然展现出自成一体的特色——街上往来的行人迅速往街道另一边挤去,避开此处手持武器、来者不善的凶徒。

然而没有人惊慌失措——至少绝大部分人没有,他们好似早已习惯了这种突如其来的凶残场面,非但没有人报官逃跑,就连惊叫也只有短促的几声,很快消泯,

穆嫔完全懵了。

她下意识想要尖叫,然而叫声涌到喉间,仿佛有一种力量捂住了她的嘴,使得她硬生生将尖叫咽了回去。

——不能失态!

她恍惚想着:“我是东宫储嫔,一举一动内外瞩目,这种时候失态,岂不是给东宫丢脸。”

穆嫔死死咬住牙关,像以往呵斥犯错的内宫宫官一样:“你们想干什么!放肆!”

尽管尾音略带颤抖,但这一丝颤抖被周围的嘈杂吞没了,只有她声色俱厉的呵斥飘散开来。

景昭有些意外,轻拍穆嫔的手背以示安抚,同时目光不动声色地一扫,掠过这群不成气候的乌合之众,心中大概有了计较。

“这里是马市街,真当是你们这些大家闺秀的后花园了?”

杏花脸上那种天真之色消失殆尽,她冷冷讽笑:“来这里惹事,你就算是条强龙,也得给拔了鳞片爪子——说吧,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等市井凶徒的话,景昭多答一句都是自降身份。

然而穆嫔被她大不敬的态度激怒了:“你全身上下都是破绽,也只有你们没见识,才觉得天衣无缝。告诉你,要想骗人,只带着嘴出门是不行的,还得带上脑子!”

杏花怒极反笑:“给你脸了,小婊/子。等着,看看你们姐妹俩一起进窑子接客的时候,嘴还硬不硬。”

穆嫔此生没被人骂过这么难听的话,当场愣住,气的手都在抖,然而受限于学识教养,实在无法回以更有力的还击。

景昭面色终于沉了下来。

“别怕。”她轻声道,“到我身后来。”

袖底那包玉石散珠无声无息滑入掌心,景昭目光最后一转,算准了这群凶徒方位,右手五指微动,珠子扣在指间,便要分打众人——

“啊!”

远处惊叫喧嚣骤然暴起,打断了此处的僵持。穆嫔转头望去,只见远处人群拥挤推搡,惊惶四散,似是躲避,又似逃亡。

“怎么回事!”

场中凶徒注意力十分涣散,同时转头张望,刹那间唯有景昭头也不回,一把玉石珠子挥袖散出,与此同时揽住穆嫔,向后急退,撞入了一家店铺之中。

阶下发出惨呼,不知是哪个倒霉凶徒被珠子打中了眼,滚倒在地拼命惨叫。

变故只在兔起鹘落之间,景昭动作快如闪电,直到挟着店内惊叫撞入门内站稳身形,穆嫔尚未回神,只注意到那些凶徒目露凶光举起刀,仓促喊出一声:“姐姐小心!”

然而此刻外面的凶徒来不及追进来了。

惨叫声、推挤声、哭喊声此起彼伏,如同浪潮般席卷而来,急促逼近。

与之相伴的是无数急促凌乱的马蹄声。

有如擂鼓,无比响亮,刹那间仿佛地动,在极致的混乱中,风卷残云掠过这条人来人往的长街。

景昭目光瞬间凝住,三步并作两步冲向店门。

无数黑压压的人头推挤汹涌,慌不择路涌向道旁,跌倒的人就像落入大海的石子,迅速被波涛吞没。

“救命,救命——”“我的孩子!”“快关上门,快关上门!”

在这无比混乱的惨剧中,街道正中,数匹骏马疾驰而过,伴随着欢畅至极的大笑声,构成了这幅荒诞画面中唯一的喜色。

“是王家的人……”有人颤声道,“是王家的贵人,那位贵人往日服了五石散,便会长街纵马……可是那样的贵人,怎么会跑到这里来?”

可是那样的贵人,怎么会跑到这里来?

这里是混乱的城西,人流如织摩肩接踵,贵人们突如其来的一场纵马,引起的何止骚动与恐慌?

一双手从身后抱住景昭。

是穆嫔。

“不要出去,殿……姐姐。”穆嫔颤声道,“太危险了!”

仿佛冰水当头浇下,五脏六腑涌动的热血都随之冷却。

景昭轻声说:“……我知道。”

即使穆嫔不抱住她,她此刻也会恢复理智。

不能出去。

店内大门合拢,几个伙计用尽全力堵在门边,堵住了外面无数蜂拥而来的人,许多双手拍打在门板上,仿佛下一刻就要将店门撞开。

不能出去。

此刻出去,除了被挤压踩踏而死,没有任何用处。

景昭环顾四周,只见店里还有很多顾客,这些顾客和她们二人一样,因为身处店内逃过一劫。

所有人面面相觑,每一张脸上都布满恐慌的、既惊又怕的空白。

外面的喧嚣声依然未曾休止,无数双手拍击在门板上,像是漆黑湖底爬出来的冤魂,分外触目惊心。

景昭缓缓拨开穆嫔的手:“我没事。”

她向侧边踉跄一步,步伐有些凌乱。

一只手从旁探来,极轻地、有礼地在她小臂上一托,似是怕她跌倒。

与此同时,极淡的香气缠绕上来,萦绕在景昭鼻尖,隐隐熟悉,但她此刻已经没有多余的心思去辨别了。

那只手的主人扶了她一把,很快松开:“女郎当心。”

其声清越,有若林间清泉,又如金玉相击。

景昭抬起眼。

她看见面前灰白的轻纱水一般流泻而下,长及膝间,遮蔽住帷帽后的面容,只留下一个朦胧的轮廓。

临时加了一点,稍晚,鞠躬。

明天入v,晚九点三更合一,谢谢大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下江南(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