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太女 > 第18章 下江南(四)

太女 第18章 下江南(四)

作者:清淮晓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30 22:56:07 来源:文学城

“三娘从思,四娘从妍,皆倾心于你,你意下如何?”

裴令之端坐席间,闻言眼也不抬,平静说道:“女儿家最重名誉,不要玩笑。”

杨桢气得抄起香勺,往香炉中猛加一勺香料:“我拿自己妹妹和你开什么玩笑,从思从妍正值韶华,颜貌过人,教养端方,素有才名,难道不堪与你相配?”

裴令之四平八稳地道:“久闻世妹声名,自然堪配。”

杨桢又道:“江宁裴氏,竟陵杨氏,齐名已久,频结婚姻,难道不配?”

裴令之仍旧平稳地道:“自然堪配。”

杨桢追问道:“既然如此,为何不应?”

裴令之微露无奈之色:“姐夫。”

他一句姐夫出口,杨桢顿时露出洋洋得意的表情。

裴令之只当没有看见:“世妹们很好,是我无心婚姻。”

杨桢仔细看着他,半晌,奇道:“你真心如此作想?”

裴令之正色说道:“自然。”

“为什么?”杨桢不解,又谆谆道,“人少则慕父母,知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这是圣贤教诲、人伦天性,你不要因为抗拒家族安排,便连自己的本性也要抹杀违拗。”

他以自己举例:“我十六岁那年,在波心湖畔再次见到阿菟。”

说到这里,杨桢先看了看,确定旁边没有近侍,不至于招致裴令之不满的目光,才接着道:“便钟情于心,连夜纵马疾行赶回家中,请求父母为我上门求亲。”

他陶醉地吟咏:“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我认定今生再不会找到比她更为灵慧美好的女子了,父母为我提亲前,我日夜辗转反侧,担忧有人抢先求娶;父母为我提亲时,我又起坐不能安,担忧阿菟拒绝。那种一见钟情、念念不忘的心动,辗转反侧、冰炭置肠的忧急,你居然从来没有半点体会吗?”

裴令之默默看着他,像看到了什么癫狂的东西。

“你服食五石散了?”

杨桢骤然睁开眼,嫌恶道:“我怎么会吃那种东西!”

裴令之说:“你想错了,我并非刻意违拗自己的天性,无论何时,我行事只与自己心意有关,外物不能更改我的决定。”

杨桢仔细打量裴令之的神情,似是不能相信居然有人不会为他和阿菟的深情所感动,而且这个人还是他的小舅子。

半晌,他说:“好吧,看来你这个人突然变得无趣了。”

裴令之平静道:“有没有可能,不是我无趣,而是我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

杨桢语塞片刻:“你怎么攻击我。”

“好吧。”他正色道,“你以为我愿意说这些无趣的话题吗?你应该知道,族中多次传信急召你回去,为的是九月皇太女护送孝慈皇后归葬昙陵一事。”

孝慈是礼部为太后议的谥号之一,由皇帝亲笔圈定。

裴令之平静颔首,显然早已知情。

“皇太女今年十七岁,正妃空悬,现在东宫中只有储嫔穆氏,还是女子,从前一直没有传出拟定正妃的风声,而今孝慈皇后丧期未过,在此期间更不会定下正妃。”

“过去么,咱们南方虽然有意争取,但圣上态度模糊,北方新贵坐大,赢面有限。可现在孝慈皇后归葬昙陵,说明圣上对南方情分仍存。”

“我不瞒你,我们族中已经开始挑选年轻子弟了,既贵精也贵多,到时候全都塞到江宁去——但胜算不大。”杨桢神情严峻道,“因为有你。”

“王三论门第,仍然略逊一筹;沈允虽未议亲,却已经有了几房姬妾,如果抓住此处做文章,也非无懈可击。”

杨桢看着裴令之:“说实话,我看你这么不愿回江宁,心中其实松了口气。”

“阿菟让我带话给你——她身为阿姐,并不愿让你伴君如伴虎,如履薄冰侍奉君上,但终究还是要看你的心意。如果你愿意,那就竭力一试;如果不愿,那就尽快议定婚事。”

转述完妻子的交代,杨桢道:“我觉得对你来说,不必‘竭力’,不过阿菟说的有道理,如果你不愿争取,又不想留下把柄,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成婚,否则族中那一关,你决计过不去。”

裴令之扬起眉梢,狐疑道:“你还想说什么,为什么不说完?”

杨桢吞吞吐吐:“啊,其实还有一点,就是如果你不想争取,又不想成婚,说不定会面临一个难堪的局面。”

“你说。”

“就是……万一皇太女觉得你还不错,但是由于你没有争取,导致正妃之位花落别家,而给你一个嫔位……不管接旨还是抗旨,都会很麻烦也很难堪。”

裴令之眨了眨眼:“第一,我不是狐狸精,没有摄人心魄的本领,未必能入皇太女的眼;第二,皇太女奉旨送祖母归葬,不是来选妃的,你们未免低估了东宫的道德水平。”

杨桢微妙地扬起眉:“那你可真是既不了解自己,又不了解东宫。”

后半句大逆不道的‘当储君的人会有什么道德’被他吞了下去,转手拿起一面镜子递给裴令之:“来,没事照一照。”

“……”

裴令之若有所思:“哪有那么麻烦。”

这次换成杨桢露出狐疑的表情。

按照杨桢的经验,每当裴令之神情若有所思,都有人要倒霉了。

杨桢逼问:“你在想什么?”

裴令之继续若有所思,随口半带好奇半是敷衍:“你们挑选子弟的标准是什么?”

杨桢说:“总体来说,是以容貌、性情、才学、品德、名声为标准,依次一一考量。”

“容貌和性情排在最前面?”

杨桢面色深沉地看着裴令之,用一句圣人教诲回答了他的问题:“噫!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

.

伴随着午后一同降临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

“很正常。”景昭站在正房檐下,看着大雨,“这就是南方的天气,阴晴不定,等过些日子落梅风起,更是雨水连绵不绝,气候潮热。”

景昭原本想出去走走,只好临时改变计划,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攒盒果品点心,带着穆嫔窗下煮茶。

正当穆嫔把茶水煮的咕嘟嘟到处乱冒时,院中推门声响,只见苏惠举着一把大伞,披着蓑衣回来了。

穆嫔连忙借机跑开,招呼苏惠:“快进来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她虽不确切知道苏惠职位来历,却知道这位苏管事品级不会太低,生怕替太女得罪人,一路上都很是客气。

苏惠放下伞,解掉蓑衣,看了景昭一眼,见景昭点头,才侧身接过穆嫔递来的茶,恭恭敬敬谢过穆嫔,喝了一口:“小人刚才找人聊了聊,兰桂坊那六间上房,是被杨家和裴家的下人一口气定下的。”

“江宁裴,竟陵杨?”

苏惠点头,往东边指了指:“是,杨氏的仰泽园就在城东,是建元二年圣上赐下,听说四月时,江宁裴氏的裴七郎途经此地,在仰泽园中居住,至今未曾离去。”

世家之间关系盘根错节,论起亲戚来没完没了,相互探访借住都属寻常。景昭不以为意,只奇怪道:“既然杨氏在此有仰泽园,为什么他们和裴氏又要出来定房?”

“不是他们定房。”苏惠说,“定在他们两家的门客下人名下,只是不确定到底是真的门客下人,还是假托身份。”

苏惠想了想,又补充:“自从裴七郎停驻此处,舒县城中的客栈都紧俏了许多。不少文人雅士慕名前来求见,大多无功而返。”

穆嫔习惯性地想要进上谗言,颇有些艰难地忍住。

“还有。”苏惠补充道,“城外弘信寺,即将举行为期三日的讲经活动,由住持圆成亲自出面讲经弘法,免费提供素斋。”

“圆成很有名气吗?”景昭问。

她这句话是真心发问,过去数年间,父皇为了替母亲祈福,曾经多次下诏召集南北高僧道长入京。其中部分人因精通典籍,又会说话,就被留在了京中佛寺道观,就譬如紫云观清虚道人,以及法盛寺的法缘住持,可谓一步登天。

苏惠说:“小人孤陋寡闻,从前不曾听过,不过在庐江等郡似乎有些名气,很受褒扬。”

景昭点了点头:“继续说。”

苏惠特意提及,肯定不是为了劝她们去混一顿素斋,必然有其他发现。

果然,只听苏惠接着道:“弘信寺此次开坛讲经,似乎是为了破除附近县城一些不太正经的信仰。”

“淫祀?”

“用淫祀形容,似乎有些严重,现在还只是小打小闹。但长此以往发展下去,就很难说了。”

苏惠停顿一下:“‘淫祀’祭拜的对象,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叫做狐姬——不是史书上的晋文公之母狐夫人——据民间传言,是个法力无边的狐狸精。”

人少则慕父母,知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孟子·万章章句上》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卫灵公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下江南(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