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救是有代价的,宋知斐知他是在提醒她莫要忘记,也只温然一笑:
“自然,承诺之银定当在归……”险些要将归京二字脱口,她顿了下,又改口道:“归家之后,如数奉上。”
少年眉宇冷清,果真随口一问:“你家在哪?”
“燕京。”女孩答得毫无犹豫,眼中生着期盼与希望的光,像极了是思家心切。
可在她意料之中的是,听到燕京二字,梁肃的面色很快便似乌云压城一般阴了下来。
宋知斐干然失笑了下,佯作不知:“你……怎么不高兴?”
她含着期待,又努力鼓劝道:“我父亲在朝为官,视我如命,若知我九死一生,得少侠相救,定是感激涕零,不惜重金相酬的。”
梁肃沉然看她,凝思了片刻,冷意不减。
不知可曾有将她的话听进去,也没有答话,只是将手中药碗递给了她。
可正当她满怀谢意地双手去接时,使坏的少年又忽然收回了碗,吹了一下并不存在的热气。
“我忽然想起有趣的事,”少年看向她,带着睚眦必报的乐子,旧话重提,“死人是不能做交易的。”
宋知斐微愣,梁肃的笑意却冷了几分,“你家世不清,又重伤落水,流落乡野,不知可是有什么仇家?这万一要是死在半路,那可就不好办了。”
宋知斐没想到竟会迎上这样的问题,心知他不好搪塞,也拿出了十分诚意解释道:
“鄙姓宋,家父有疾,我本欲来此寻药,不料却道遇流寇。”
言至此,她又补充一句,“他们个个扛刀荷锄,意欲劫财,我重伤后便不慎落水,万幸有少侠相救,才得一线生机。”
少年仔细分辨着她说的这些话,再细看她的神情,显然还是不曾轻信。
不过,却带着谑弄的语气,依旧将药碗再次递给了她,“我生平最恨有人欺瞒,也最恨与官场朝堂打交道,还望宋兄周知。”
宋知斐不知他这是答应了,还是只想戏弄着她玩,或者是前脚应了她,后脚又冷不丁地将她抛在某处僻壤。
她看着这碗漆黑的药,水面清明地映出了她的面容,像极了一块验明真心的试金石。
只出神了片刻,她也双手接过药碗,默不作声地一饮了而尽。
初时尚未有感觉,待到苦意自舌尖深深蔓至脏腑,她才禁不住慢慢皱起了脸。
好苦。
过往她也饮过不少汤药,自以为对苦味还有些抗耐,可这药也未免太苦了些,是加了多少黄连?
女孩抬起湿漉漉的眸子,神色复杂地看向少年,好似受了什么欺负,拧着的秀眉满是难言。
可少年看到这副可怜模样,却是被引得嗤笑了一声。
方才见这病秧子捧起药碗,连眉头也不眨,他本还刮目相看,心说倒有点骨气。谁知道一眨眼,便又露相了。
宋知斐知他在笑些什么,也默默咽下口中苦味,礼尚往来地回敬道:“不知少侠如何称呼?此去京城山高路远,我体弱多病,只怕还得多仰仗兄台。”
梁肃满不在意地偏过了视线,未有多言。
路上多个乐子倒无所谓,万不万两也可暂且不论,但若是这途中频生变故,甚至还有算计欺瞒……
他只怕会先一步杀了这贼。
“我姓——”梁肃敛起思绪,不经心开口,不知想到什么避讳,又思索着叩了几下床板,随口脱道,“姓陈,叫我子彻也行。”
少年人不拘小节,名姓本也没什么不可交代的。
可宋知斐闻罢,却不禁出了神,看了他许久,才扬起一抹笑应道:“好的,子彻兄。”
虽说他们也只是**岁时见过几面,可梁肃好像当真不记得她的相貌了。
若她没记错,这陈姓乃梁肃生母讳姓,只是王妃病逝之时,她年尚十岁,又常养在宫中。
据闻王妃入棺之日,远近几无一人前去吊唁……
思绪正浓时,门边忽然探进一颗毛茸茸的小脑袋,好奇地眨巴着双眼,闯入了她的视线。
正是早晨那被抱在娘亲怀里吓哭的稚童。
宋知斐认出来后,笑着向他和颜示好,怎知小娃娃觉察被人发现,立即怕生地溜没了影。
梁肃倒是乐得添损:“瞧你病得多吓人,五岁小儿见了就跑。”
“……”
宋知斐笑着看了他一眼,还真是谢过他的提醒了。
夜色已袭上天穹,远近昏暗,隐有炊烟浮起。
大致了解过后,宋知斐才知歇脚的是镇边的一个小村,主家为秦氏,家**四口人,顶梁男丁外出服役,唯剩一对婆媳在家抚育幼子,日子过得甚是贫寒。
梁肃是垫了五两银子才得以让他们在此暂住两日,宋知斐本还欲称他一句施恩不计得失,可环手坐于窗边的少年,却甚有意兴地望着月色,无情道:
“我这个人记性不太好,还有劳宋兄帮着记账了。”
论口舌之利,无人能敌得过梁肃。
可宋知斐知他是面冷心热,不过是不愿被人揭破罢了。
恰于此时,一记敲门声忽然响起,二人望去,原是端来食盘的秦氏。
“打搅你们了,方才本想让小儿请你们来用饭,可他却是个怯生的。”
秦氏笑意难掩窘迫,略有拘谨地端着食案走入屋内,仿佛这饭食多有些拿不出手。
而直到她凑近了,宋知斐才看到碗中的米粥稀薄如汤,两碟酱萝卜更是寡淡得可怜,生计之艰苦,怎么都不像是在邠州这等地方长居的百姓。
“二位莫要嫌弃,也不是我吝啬招待。实在是我们这税收得厉害,大伙儿逃的逃,散的散,还有直接跑上山当流寇去的。能有几口米吃上,那真是要谢天谢地了。”
谈及心酸,秦氏眼中禁不住湿润起来,可在外人面前,多说也无益。
梁肃平日虽无意关心朝政,但多少也听说他的那位皇兄骄奢荒唐,重用宦官,好揽奇珍玩乐,甚至因经年无子,还兴修了一处芳娇阁,专集各式女子,苛敛百姓也不算什么奇事。
“主人家言过了,你肯留我们歇脚养伤已是恩惠。明日我得空外出,再寻些野味回来便是。”
秦氏听罢,眼中顿时涌出暖意,亦杂了几分担忧:“小郎君是个心善的,可这儿的税官整日在外盯梢,捕鱼要征税,宰鸡要征税,就连下河浣衣都要征税,你可千万当心些,不然就得不偿失了。”
梁肃简直闻所未闻,不由冷笑:“这是哪个劳什子想出的税目,抢钱还要先打个幌子?”
[可怜]感谢追读的小可爱们 简直精神动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互相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