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择路而行之 > 第31章 一言为定

她择路而行之 第31章 一言为定

作者:是非站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4 21:39:31 来源:文学城

“岑廷出事后,我本想直言上书,却被紧急调往陇西,卷入了宁王登闻鼓一案。三年后,等我再回京时,一切都已过去。当年的大塌方死伤无数,甚至搭上了...的性命,在朝中却也没能掀起半点水花。”

“那时我就知道了,只要皇陵还在湖州修建一日,只要杨家还在朝内把持一天,圣上便绝无可能断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天子虽贵为九五至尊,却仍需要有人替他做自己想做之事,而杨家,刚好就是圣上最趁手的那根拐杖。”

“如此说来,肖大人自那时起便退缩了?”

“殿下不也是自那时起便退缩了吗?”

容铮猛地起身,九娘看不清他的表情,只看到他握在身侧的拳头在微微发抖。

“建宁十三年,太傅为证太子清白自刎于殿内之时,我尚在宁王狱中。三年后我回京官复原职,在家中找到了闻承写给我的绝笔。他在信中说,太子直陈要害,惊才绝艳,但确是锋芒毕露,初生牛犊,他说他在看到那篇《论陵》之时,就已经看到了结局。”

“不可能...不可能...当年是太傅亲自把那篇《论陵》呈给父皇的,他若是早知道这样的结果,怎么会...”

九娘虽对发生了什么仍懵懵懂懂,但她看到容铮眼角泛起红痕,于是伸手紧紧抓住容铮的衣角。

“所以啊,我那胞弟也并非是什么能与杨家抗衡之人。或者说,他为了向殿下、向朝臣、向所有人证明与杨家抗衡绝非说出实话那么简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殿下当年只有八岁,一篇《论陵》就已将朝政积弊讲的很清楚了。但国库空虚,圣上又不愿勤政节省,纵是十篇《论陵》又有何用?抵不过杨家从百姓钱袋子中搜刮出的十两白银。”

“所以,殿下刚刚说的不对,我肖闻起从没有退缩过,只是若想与杨家抗衡,单靠肖某一人已无济于事,身为御史,借圣上之意勉力维持并不困难,但再之后,便只能等待时机。”

“什么时机?”

“等一人以身入局的时机。”

容铮闭上眼,瞬间所有情绪都被收拢在了眼皮之下。他只是下意识地摩挲着衣袍下摆,然后用尽全力地攥紧了九娘的手指。

良久,容铮放开九娘的手,再睁眼时,眼神已变得锋利:“其实,肖大人离京前在宫中接到的旨意,并非是彻查皇陵,对吧?”

“不错,圣上对皇陵到底发生了什么并不在意,那些被压死重伤的大臣,对他来说更是无足轻重,至于殿下...圣上这不也让吴家的小少卿来替殿下分忧了嘛。”

“那本宫斗胆猜测,肖大人此行,还带了与杨家关系密切的新任工部尚书刘毓文一起,只怕目的并不是查明杨家罪证,而是为了监督杨家重新给父皇修建皇陵,是吗?”

“正是。”

容铮惨淡一笑,那笑容越来越大,笑声中却听不出半分欢喜,不知是在笑当今皇上的荒谬无道,还是在笑自己身为太子的前途渺茫。

“但殿下,这是肖某接到的旨意,却并非肖某此行的目的。”

“时隔十年,肖某再来湖州,就是想要赌一把,赌自己能不能等来那个时机。”

容铮的笑声骤停,偌大的花厅内又是一阵沉默。

“那肖大人觉得,自己等到了吗?”

寂静中,九娘突然出声,容铮闻言也一怔,感觉自己全身都骤然紧绷起来。

肖闻起没有说话,只是起身走到了九娘和容铮身前,撩起衣袍下摆,跪地瞬间掷地有声。

“肖某此行,已得见殿下真心。虽不知殿下因何而醒,但肖某在此,先谢过九姑娘了。”

“肖大人...”

“这么说,”容铮出言打断九娘的话:“本宫是通过肖大人的考验了?”

“殿下折煞了。”

“不折煞,”容铮似已缓了过来,语气也逐渐恢复了松弛,“只是有点意外,当初本宫离京的时候,确实没有想过参加一场皇陵祭典,竟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容铮笑着抬头看了看那屋顶梁柱上雕刻的大朵芙蓉,他没有想过的何止是肖闻起竟怀着此等用心来的湖州,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会在湖州遇到身边的这个姑娘。

但冥冥之中,一切就这样发生了,大概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云在青霄水在瓶。

“所以肖大人的计划,就是那日你替换掉镇国公府传给杨毅平的信上所写的‘弃杜保刘,祸水东引’,对吗?”

“是的。以‘弃杜保刘’挑拨杨毅平与杜其康离心,从而拿到岑廷那封陈情信。杨家本就已经在思考选哪只替罪羊比较稳妥了,肖某不过帮他们做这个选择。”

“怪不得杨家会在杜其康的马车上动手脚,原来是早有弃子之意...”

“至于刘毓文,杨家在弃掉杜其康后必然要拉他入伙。但殿下应该也能看出来,刘毓文并不是坚定的杨党,有杜其康兔死狗烹的惨剧在前,肖某有信心,让刘大人站到殿下这边。”

“而‘祸水东引’,反正杨家也一直是这样做的,臣只是想借杨家之手,再逼一逼殿下。只是没有想到杨家竟如此狠绝...小罗将军的事,肖某深感愧疚。”

“肖大人先别愧疚了,还是想想办法让杨家早点愧疚吧。你这计划倒是挺好,那本宫呢?孤既通过了肖大人的考验,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肖闻起闻言,嘴角扬起笑意,他放慢了语速逐字逐句地说道:“殿下要做的,就是与肖某达成一个约定。”

更鼓响过,湖州城内夜色已深,只芙蓉阁仍高悬着千盏灯火,将深沉夜幕撕开了一道缝隙。

在与容铮和九娘商量完对策后,肖闻起才从怀中掏出岑廷当年所写的万字陈情书交于两人。那信笺已泛黄脆裂,却是厚厚一沓,上面零星可见水渍墨痕。

就在肖闻起要转身告退之时,容铮复又叫住他,问他当真不知这皇陵一案背后隐情。

肖闻起摊了摊手,说殿下不是已经挑破微臣此行并非为了查那皇陵,臣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殿下若是在看过岑廷的信后仍要深挖到底,那正好借这个机会锻炼一下自己。

“殿下既已决定从此案入局,那就要把这个案子查的漂亮,敲山震虎,让这局中之人都能重新看到殿下。”

雾气消散,又是清晨。天色微微擦亮,约莫着快到卯时,芙蓉阁灶房里的白案师傅已早早开始忙碌,起手间,形状各异的苏式糕点已摆满了几个碟子。

九娘照惯例,起床洗漱后先来小厨房搜刮点点心,再回去补个回笼觉。

但今日她端着食盒走过后园水榭时,在那爬满紫藤萝的院墙边,竟看到了此前绝不会起的如此早的容铮。

“殿下!你怎么这个时间在后园?”

“当然是来抓贼的,听管家说,阁内账房这段时间的糕点蜜饯零嘴吃食花销大涨,本宫今日无事,就在这儿等着看这阁中硕鼠究竟长什么模样。”

“嘁,现在看到了,怎么?殿下确定不来一口这枣泥油酥桂花糕?”九娘白了容铮一眼,打开食盒拿出点心递到了容铮嘴边。

没多想,容铮就着九娘的手将那糕点吞进嘴里,温润唇瓣带着舌尖湿意蹭过九娘的指尖,九娘下意识地想要跳开,手腕却被容铮一把抓住。

“那盒子里好像还有松子芝麻糖?本宫还想吃口那个。”

“...这盒给殿下放这儿了,殿下自便。”

“孤在练武,手不干净,九姑娘人美心善,帮帮忙嘛。”

九娘这才回神看到了那墙上钉着的木桩,昨日似乎还没有这些,看来容铮今天确实是起了个大早。

算了,帮人帮到底,就当本姑娘日行一善。

将一大块芝麻糖粗暴塞进容铮嘴里,九娘也从食盒里捏出一片玫瑰糕小口吃着,边吃边问容铮这是在练什么功夫。

“就是那日救你时用的横排八步走,这功夫也好久不练了,刚才试着换了几个步法,你瞧孤身上沾的这土。唉,跟老师比起来真是差得远啊。”

“殿下口中的老师,就是肖闻承肖太傅?”

“嗯,老师文才武功俱佳,这辈子最大的坎,大概就是自告奋勇来给东宫当太傅了。”

“...昨晚,肖大人说起太傅绝笔的事,殿下心里一定不好受吧?”

“也没有不好受,只是一时很难接受。在孤看来,太傅一直是一个很乐观很豁达的人。”容铮低头在那食盒里搜索了一会,用眼神示意自己也想吃一块九娘刚吃的那玫瑰糕。

从九娘手中咬过糕点,容铮的话语也略带了几分模糊:“不过孤那时也就只有八岁,许是想的太简单了吧。”

“父皇自二弟出生便很少再来东宫,那几年就一直是太傅亲自教习孤。其实很多事孤也记不清了,只记得他那日在大殿之上拔剑自刎,说是要保东宫清白。”

“孤那篇《论陵》从此便被父皇禁掉了,太傅既死,孤也八岁了,后来就招了各府同龄公子一起去文华殿请席读书。”

“所以孤也是多年后才知道,原来那《论陵》本无甚紧要,只因镇国公看后一句玩笑,说太子此篇言辞犀利,直指皇陵修建大兴土木实不应该,恐惊扰陵内先祖,再降下诸如水患塌方这样的灾祸。”

“为了这无稽之谈,父皇竟要追究东宫上下所有人的罪责...肖闻起说的不错,本宫确是从那时起便退缩了。”

“而老师他,可能早在更久之前就心灰意冷了吧,是我没能看出来,也是我不好,没有让他重新看到希望。”

“殿下,”九娘仰头看着容铮的眼睛,那眼睛在初升的日光里似有水痕晕开,却并不悲伤,只透着一股令人神往的平静。

“我觉得太傅还是对殿下很有信心的,肖大人昨日说太傅在绝笔中写殿下是初生牛犊,他已能想到圣上不会喜欢这只小牛,但还要让这小牛的文章被圣上、被朝臣所看到,为此他愿付出自己的性命,这难道还不算是对这只小牛的信心吗?”

容铮轻笑了两声,没有再看九娘,只飞身而起,身影在紫藤花墙上滑出了几个惊险的弧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