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延嘉拖着相当沉重的步伐回到青旅,拖稿带来的焦虑后知后觉将她缠绕——
她演的。
实践旅途里她已经逐渐将思路理清,这一期的稿件就打算写大陆与孤岛的两个女孩儿相似的人生,想靠近对方却求而不得的友谊。然后玩弄一些她擅长的隐喻性手法,让故事脱离现实的桎梏。
对海峡之隔这座岛屿的好奇从中学持续至今,在见面的瞬间终于揭下神秘薄纱。沉淀多年,是时候提炼出那些独属于她的想象与现实。
供稿的对象是一本略为小众的文艺杂志,叫做《去日留影》,主打短小精悍的散文、小说,还有摄影作品。
宋延嘉在十五岁那年从这里收到了她的第一笔稿费。她是一个恋旧且安于现状的人,和编辑部有过来往之后,就此开始和它死磕。
她也正是在杂志上认识了“I”,一位资历比她更久的摄影师。在持续投稿的第三年,在编辑的帮助下,他们结识并成为了长期合作的搭档。
当然,至今只是网友。
I本人性格看来相当散漫随性,从艺名上可见一斑。叫做I是因为每个人都会好奇这究竟是大写的“i”还是小写的“L”——甚至还有人会怀疑这是罗马数字里的“1”——起名者兴味相当恶劣。而正确答案是第一个,只因为其念起来最是顺口。
据编辑透露此人年纪老大不小,可是平时猫猫狗狗表情包一套一套,虽然话少,混进青少年人堆之中也丝毫不见违和。
还会接梗,还能讲冷笑话,
此外从不打探或提起现实生活,界限分明,简直完美网友。
在宋延嘉眼里此人堪称没有性别,大约屏幕后就是一只看起来永远睡不醒的困倦慵懒猫咪,挺肥的那种。
真要是个人,可能是胡子拉碴扛着摄影机在街上一站站一天的嘴欠懒散大叔吧。
……大姐姐也行。那就更好了。
走进卧室区域的时候,宋延嘉突然听见几声哀嚎,有点耳熟,应该是京大的同学。再走两步,抱怨声逐渐清晰,暴露出的问题相当明了。
“我相机的储存卡真的坏了……”
绕过转角,宋延嘉看见好些人围在桌边,中间的女孩儿一手抱着笔记本,一手捏着小巧的SD卡,表情有些急躁。
有人问:“是不是电脑的问题?”
抱着电脑的女孩儿用力摇头:“刚换别的电脑用过了,都不行,现在它插进相机里都没反应了,完全读不出来照片。”
宋延嘉几乎倒吸一口冷气,一瞬间狠狠共情了。
“完了我们真就没怎么拍照……全是自拍,”其余同行的人相当讪然,“还想着回来用你的图发朋友圈。”
在一片混乱的议论声中宋延嘉悄然走近,很快提取出了重要信息。
“你们是在做最后一天的推文?”她直接开始拆自己的相机,“我记得,你们今天的行程也是去博物馆?”
中间的女孩儿茫然地抬起头来:“是的……”
然后她看见宋延嘉将自己的相机储存卡递到了她眼前。
“我这里有展品照片,有博物馆全景,另外还去了淡水,拍了一些海边的景色。”
想起自己相机里图片可能又多又乱,她稍稍迟疑了一下:“是我选好了图发给你,还是现在我们一起选?”
中间的女孩儿眼神从震撼到感动,最后简直崇拜起来了。
她一把抓宋延嘉的手,珍惜地将那一张救命的sd卡捧在手心,视线从头到尾没有离开救世主的脸。动作神色如此到位,就差一个单膝下跪。
“我宣布……!你!”
此情此景此声如斯熟悉,宋延嘉DNA动了,本能地惊恐起来,但眼下要逃已经晚了。
只能任对方将那名场面复刻。
“……是!我!的!神!”
宋延嘉感动得不敢再动。
选图的时候,虽然几乎所有人都非常喜欢她参考“I”的作品而拍摄的“仿作”,但宋延嘉还是拒绝了将这张照片发布出去。
宋延嘉的解释是借鉴了商业作品,相似度很高。虽然有的人不太理解,但海协宣传部的同学到底没有强求。
趁他们在忙排版,宋延嘉随手补了一段游览海岸的文案。她对照前几日的推文看得仔细,补上的文字模仿了公众号一贯的风格,交过去的时候得到了非常诚挚的感谢。
看他们即将完工,宋延嘉功成身退,窝回自己床铺,点开了那个名为“一半人生”的文档。
虽然文档里已经有大段文字,字数统计四位数,但她还是做好了熬夜和掉头发的准备。
加油,宋小葵。她在心里有气无力地给自己加油鼓劲。
信手拈来的富有实用性和工具性的应用文写作,是工作;绞尽脑汁和枯竭灵感以及贫瘠词库做斗争的散文小说写作,是生活。
十五个小时后,宋延嘉顶着黑眼圈,坐在飞机上,神智不清地给编辑发送了她的初稿。
感谢科技,科技的发展让她投稿不再需要去邮局寄信,只需要在手机上点一下。
刚准备关机,消息提示音响起,她一惊,以为这次文评来得如此神速,一时害怕自己是不是犯了什么致命错误,难得紧张住了。
还好,还好。一看才知道,消息不是来自编辑,而是旧林诗社现任社长。点进去一看,都是繁体诗谱的照片或扫描件。已发了十几张,对方还在发送中。
……什么叫礼尚往来啊!宋延嘉后仰。
电光火石间,她突然想起来,自己个人的曲库掌握量比起故渊的另两位社长同僚差了几十首这件事。
故渊理论上每周都有两次训练,每次训练教一首新曲,除去每个学期最初的招新时间,以及最末的期末复习时间,以及偶尔的活动、节目排练时间,正常参加教学的话,一年学三十首曲子不在话下。
渔不打网不晒的宋延嘉差了至少一年半的进度。
她用命来补——
她眼前一黑,给旧林社长发了个“听我说谢谢你”表情包,配上诚恳的双手合十表情,然后掐灭了手机。
攀住脖子上挂着的的浅蓝色的枕头,往后一仰,计算了一下假期余额,她绝望闭眼。
晚安,下辈子见。
八月初,京城。
唐风传媒的CEO办公室外,打扮休闲、佩戴耳钉的高挑青年敲了敲门。
他和这层楼来往的其他人穿着风格格格不入,但员工们并不会对此分神。
听到“请进”的回音,他推门而入,动作自然随意,不曾透露出拘谨或严肃意味。
夏行谦坐在办公桌后,抬头看了他一眼。
“来得挺快。”
叶寻舒微微耸了耸肩:“夏总难得在工作时间传唤我。”
夏行谦低低嗤笑一声:“接受采访没见你这么用词大胆。”
叶寻舒皱了皱鼻子,一脸“使不得”,表演成分很明显:“会被剪辑进文盲合辑的。”
夏行谦没有继续接茬,看叶寻舒走近,他径自切入主题:
“东西带了?”
叶寻舒眯了眯眼:“还敢不带?”
他将短袖单衣外套口袋里的东西掏了出来,几张印有他照片的周边小卡被随意摆在桌上。
“挑吧,要签哪一张,还有To签对象的名字,再确认一下。”
办公桌前客人用的椅子被他拽过来,他一屁股坐进去,大剌剌的动作他做起来倒挺优雅。
“全自助签名,也是本人人生初体验。”
再一掏口袋,甚至还有自备的签名用马克笔。
夏行谦不动如山,完全不为自己的离谱要求感到羞愧。甚至客人到访他还在同时审批手上那份文件。听说要确认姓名,他也就随意再推出来一张早就准备好的、有他字迹的便签。
至于照片的选择,他抬头看了一眼,就又收回视线。
“你左数第三张不错,但我不替你选。当然,我也不介意你每张都签。”
停顿了一下,他补充道:“可以去掉To签。”
叶寻舒大为震撼:“你这是在助长小红帽倒卖我签名的不良风气。”
夏行谦又抬眸看了他一眼,很平静的一眼。
叶寻舒接收到了他的意思:“……严厉谴责,助纣为虐。”
话是这么说,他很麻利地在第三张上签了一个标准的To签,然后在其他几张上简单留下了签名。
等照片上字迹晾干的时间他抬头瞄了一眼夏行谦的办公桌,和桌面陈设格格不入的物件立刻被他捕捉。
“……您上哪儿买的狮子。”
夏行谦的桌面从来干净整洁,办公室陈设也相当无趣。不止归功于诸位秘书与助理工作得力,更因为他本人喜好就主打一个性冷淡风格,一切从简。
“礼物。”夏行谦没有再不说话装高手,甚至停下笔,抬头好好端详了一番狮子摆件的位置是否合宜。
叶寻舒:“……肯定不是夏陟送的,他送的本命年小神龙摆件你只看了一眼就丢进了柜子最左边的抽屉里。”
夏行谦瞥了他一眼:“他送的不适合我。”
叶寻舒转过脸默默看了一眼桌上那只狮子。夏行谦配合地把它调转了个方向,让他能看见狮子的正面。
看清狮子的脸,叶寻舒决定还是闭嘴。
有人双标,是谁他不说。
夏行谦也没打算听他评价,将狮子调转回去,屁股冲外边,脸朝自己。
叶寻舒沉默,觉得夏陟是充话费捡来的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