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晋伤了腿,回了肃国公府。
深夜,一室昏黄灯如豆。
唐醉儿若削葱根的指尖轻柔的摩挲着手中的一块玉佩。
当年这块未雕刻旳玉石色泽乳白不失清透,被誉为稀世之珍。而玉料上竟有斑斑点点的红玉髓相伴,宛若神女泣血。
圣上令天下能工巧匠雕琢此玉,多少人望而却步无功而返。
后来,魏遇向圣上讨了来,亲手将滴滴血泪刻成玲珑红豆。
魏遇将羊脂雕红豆玉佩系在唐醉儿身上的时候,说:“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魏遇是魏家嫡子,原本唐魏两家结亲,二人暗生情愫天作之合。
不想天不遂人愿,长宁四年,边疆匈奴悍然撕毁三十年和平条约,大举进犯。位于边疆的永城岌岌可危。
魏遇身为将军,奉皇命,率大军支援永城。
匈奴蓄谋已久,战况惨烈,十万大军负隅顽抗。
史称,永城之战。
后来,匈奴撤退,魏遇带领的十万军队却销声匿迹,从此人间蒸发。
所有人都说当年魏遇犯了鬼神之忌,上天震怒,降罪于他。
所有人都开始对永城之战闭口不谈,视为禁忌。
后来唐醉儿将婚事让给了唐醒儿,两家人商议让唐醒儿嫁给魏家庶子。
唐醉儿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执着的等一个不可能回来的人回来。
只是,当年有一个人活着回来了。
沈晋当年是唯一一个从永城之战活着回来的人。
唐醉儿握紧了玉佩,她要让沈晋爱上自己,告诉自己当年永城之战的真相。
“桐雪,吩咐小厮去城郊普陀寺取些泉水煎了前些日子新得的七蕴参。你亲自去看着婆子让她们用紫砂壶文火慢煨,一个时辰一续水。煎够了七个时辰才行。明日咱去肃国公府给沈大人送参汤。
鸡鸣三遍,
唐醉儿起身披了件梅子黄的薄纱,用细细的红丝绦缠了腰肢。又特意用石黛在眼下敷了些青色。
煎好的七蕴参被盛好在了缠枝葡萄纹琉璃盏里。
唐醉儿伸出手指放在一旁刚煎过药的紫砂炉上,“嘶”的一声轻叹,指尖瞬间被烫出血泡。
桐雪惊叫道:“二小姐这是做什么!”
唐醉儿神色自若道:“我为沈大人不眠不休的煎药,不小心烫伤了手指不打紧的。”
桐雪心疼的直掉眼泪:“若是魏小将军还在,哪用小姐这般作践自己。”说完又自觉失言,拍了拍自己的嘴。
马车摇摇,一路行至肃国公府。
黑沉桐木大门沉稳厚重,上方是皇帝亲书的匾额,黑底金纹,庄严肃穆。隐隐约约能看出府中的碧瓦朱檐,层台累榭。
小厮通报后引唐醉儿进了府,绕过峥嵘巨石,一路向东。
“唐二小姐来的巧,国公爷刚醒。”小厮笑的谦卑。
穿过影影绰绰的竹林是一片清幽静谧的湖泊。
湖泊旁立着个亭顶铺着珐琅彩精巧别致的亭子,上书飞云亭。
小厮退下。
桐雪被国公府的恢宏惊得瞠目结舌,小厮走后,扯着唐醉儿:“小姐您瞧,湖里的锦鲤竟是七彩色的!”
唐醉儿看着她倒是哭笑不得。
“嗤”一声傲慢的轻笑传来,“我说今日国公府怎么弥漫着一股穷酸味。晋哥哥也真是的,怎么什么人都能进国公府。白白掉了身价。”
说话的女子一袭烟红锦缎裙,鎏金织就的凤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颈间带着个鸽子血红宝石镶的金璎珞,头上钗着十二支流苏缠金叶长簪,矜贵着调笑。黄绢绣千蝶的绣鞋轻碾过掉落的花枝,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
女子的丫鬟叱道:“见到兰仪郡主还不行礼?”
兰仪郡主本名李兰懿,是太后娘娘母家孙女。
圣上曾言此女德行如兰,仪态万千,特封为兰仪郡主。
唐醉儿缓缓转身行礼:“见过兰仪郡主。沈世子最近为阿姐的案子费心劳神。今日特意送来盏七蕴参汤为世子补身养气。”
李兰懿阴阳怪气道:“晋哥哥供职大理寺查案寻凶是他的职责,轮得到你献殷勤?况且一碗七蕴参汤还巴巴的送来,果真是小门小户。”
唐醉儿偷偷撇了一眼不远处隐在亭子后的沈晋,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慢慢盈起一汪水珠道:“郡主见多识广哪能是我这等人所企及……只是……这碗参汤是我自己小心翼翼一晚上煎熬出的。倒是希望沈世子能怜我礼轻情意重。”
唐醉儿偷偷踩李兰懿痛脚,果然气的她伸手要打翻桐雪手中的食盒。
沈晋站在暗处,看见那一抹红绸束起的纤腰,丝绦翻飞,腰肢纤纤,仿佛要迎风飞去。奇怪,之前见到唐醉儿,他只感觉指尖有点痒,想摩挲着点什么。
今日又觉得整个手都微微发痒发麻。
他想起昔日读诗:行动如弱柳扶风。
又看向唐醉儿,行动如弱柳扶风。
[爆哭][爆哭][爆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参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