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的幻想,成真的密语 > 第6章 蛰伏与暗流

她的幻想,成真的密语 第6章 蛰伏与暗流

作者:是独旅的雁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1 15:10:50 来源:文学城

放弃研究后的日子,校园生活变得如同被按下了静音键,平淡得近乎乏味。每天清晨,我在闹钟的催促下机械地起床,洗漱、换上校服,然后踏入校园。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声仿佛隔着一层玻璃,听起来遥远而模糊。我望着黑板,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远,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无意识地滑动,留下一些连自己都看不懂的符号。

林悦还是会时不时来找我,试图打破我周身那层沉闷的氛围。她的笑容依旧灿烂,眼睛里闪烁着温暖的光,可我却总是提不起兴致。“今天课间我在操场边看到一只超级可爱的流浪猫,小小的一团,眼睛圆溜溜的,像两颗黑宝石,下次带你去看呀!”她兴高采烈地描述着,眼神里满是期待。我扯了扯嘴角,努力挤出一丝微笑,轻轻点头,算是回应。在我心里,那道因为过往经历而筑起的墙依然高耸,即便她的善意如同暖阳,也难以穿透。

课间休息时,我常常独自坐在操场的角落,望着湛蓝的天空发呆。云朵慢悠悠地飘浮着,偶尔有几只飞鸟掠过,发出清脆的鸣叫。我的思绪总会飘回到那个堆满实验仪器的储物间,想起那些在昏暗灯光下度过的夜晚,以及被教导主任发现时的绝望。幻想朋友的声音时不时在我耳边响起,带着一丝不甘:“别就这么算了,你本就不该被困在这无趣的日常里。”我苦笑着叹气,在心底默默回应:“可我又能做什么呢?学校的禁令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一天放学后,我像往常一样前往图书馆还书。在那排摆满陈旧科学杂志的书架前徘徊时,一本封面破损的期刊映入眼帘,标题是《前沿科学研究的突破与困境》。我鬼使神差地伸手拿起它,随意翻了几页,一篇关于民间科研爱好者的报道抓住了我的眼球。文章讲述了几个年轻人,他们没有专业的实验室,没有高端的科研设备,甚至缺乏资金支持,却凭借着对科学纯粹的热爱和超乎常人的执着,在简陋的条件下坚持探索。他们有的在自家车库里搭建实验台,有的利用开源硬件和网上的教程进行研究,最终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有的甚至得到了专业科研机构的认可。

看到这些故事,我的心猛地一颤,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我意识到,学校的禁令或许能暂时阻止我在校园里的研究,但绝不能熄灭我心中对科学的热情。我开始疯狂地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搜索关于民间科研组织和爱好者的信息。在搜索引擎上输入一个个关键词,浏览一页又一页的网页,终于发现了一些活跃的线上交流论坛。这些论坛就像一个隐藏在网络世界里的科学小宇宙,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科研爱好者。他们在这里分享自己的研究思路、实验进展,互相交流经验、探讨难题,彼此鼓励、共同进步。

我迫不及待地注册账号,小心翼翼地潜入各个帖子之间。每一个新的发现都像一颗闪耀的星星,点亮了我内心深处那片曾经黯淡的角落。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前辈们的研究成果,学习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汲取着知识和灵感。看到那些和我处境相似却依然坚守梦想的人,我内心深处的斗志被一点点点燃。终于,在一个关于量子意识研究的热门帖子下,我鼓起勇气,手指微微颤抖地留下了自己曾经的实验思路和遇到的难题。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我的心跳陡然加快,既期待又紧张。

没想到,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就有了回复。一个个来自不同地方的网友,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知识储备,为我提出了新颖的见解和实用的建议。有人分享了自己在类似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人推荐了一些我从未听说过的研究资料和工具。这些回复就像一把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随着在论坛里的交流日益频繁,我结识了一位名叫陈宇的网友。他比我大几岁,正在一所知名大学攻读物理学专业。他对我的研究方向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经常主动与我交流。他会分享一些大学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讲解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背后的实际应用;还会传授一些实验技巧,比如如何优化实验步骤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搭建高效的实验装置。“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虽然现在条件有限,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找到突破的机会。”他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在和陈宇的深入交流中,我得知他所在的大学经常举办一些公开的科研讲座和学术活动,不仅面向本校师生,也允许校外人员参加。听到这个消息,我心动不已,脑海中立刻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去参加这些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寻找新的研究契机。

我瞒着学校和家人,开始精心策划这次行程。为了节省费用,我仔细研究了公交线路,发现可以乘坐几个小时的公交车抵达陈宇的大学。那一周,我满心期待,每天都在日历上划掉一天,盼望着周末的到来。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清晨,我早早起床,背着装满笔记本和笔的书包,怀揣着紧张与兴奋,踏上了前往大学的征程。

公交车在城市的街道上穿梭,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我望着窗外,心中既期待又忐忑。几个小时后,公交车缓缓停下,我来到了大学校园门口。第一次踏入这所充满学术气息的校园,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校园里绿树成荫,道路两旁是高大的教学楼和现代化的实验楼。学生们抱着书本匆匆而过,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望。宣传栏里贴满了各种学术讲座、科研成果展示和社团活动的海报,每一张海报都像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窗口。

我按照陈宇给的指引,找到了举办讲座的教学楼。走进宽敞明亮的报告厅,里面已经坐满了人。我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紧张地等待着讲座开始。不一会儿,一位身着西装的教授走上讲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学者特有的睿智和深邃。教授开始深入浅出地讲解量子物理的前沿研究成果,从最新的量子计算技术到量子纠缠在通信领域的应用,每一个观点都让我耳目一新。我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信息,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讲座结束后,我犹豫了许久,终于鼓起勇气走向讲台。看着教授和蔼的面容,我紧张地开口,把自己在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一股脑地说了出来。教授耐心地听完,扶了扶眼镜,然后详细地为我解答。他不仅给出了专业的建议,还对我的研究思路给予了肯定,鼓励我继续坚持下去。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喜悦,仿佛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回到家时,天色已晚。我躺在床上,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讲座上的内容和教授的鼓励。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荆棘丛生,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我不再感到迷茫和无助。在这个看似平凡的周末,我重新点燃了心中对科研的热情,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我心中悄然酝酿,我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一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