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所有女生的共同秘密 > 第8章 亲爱的女生

所有女生的共同秘密 第8章 亲爱的女生

作者:橘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6 19:36:55 来源:文学城

温暖所在的镇没有高中,要上高中的话得去县里。

全县每年大约有五六千个初三毕业生,这些毕业生中只能有一半多的人有高中读,剩下的都得去职高,因为全县的高中学校只有七个。

县城内有三所重点高中和唯一一所职高,县城周围的镇上则一共有三个普高。

这也就意味着得考到两千名以前才能上重点高中,考到四千左右才稳稳当当有高中读,考到四千五百名前才在县上有学上,否则就要去市里找职高读了。

从升初三以后,温暖听的最多的话就是:

“同学们,咱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都初三了怎么还那么爱玩呢!”

“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我看你们是都不想上高中了!”

……

温暖学习没那么好,在这小小的镇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放到全县估计在两千名左右。

进一步重点高中,退一步普通高中。

虽然一定有学上,但温暖想冲一个重点高中读。

所以初三的课再怎么加,作业再怎么多,老师再怎么严厉她都不曾抱怨,只咬咬牙按老师说的做,实在觉得累了就偷偷哭一场,哭够了再继续学。

没想到就是这样的态度,居然让好多代课老师都夸她了,说她状态不错,让她继续保持。

虽然初三将一二班又合并了,但她和陈欢还坐同桌。

跟温暖的越挫越勇不同,陈欢本来就偏科严重,这下在老师越发严厉的教学模式下,她甚至有几门课都不想学了,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英语。

英语课上,老师在讲月考的英语试卷,温暖在用红笔勾勾画画,余光一瞥就看到陈欢有气无力的趴在桌子上,用自动铅笔在一张白纸上画娃娃。

温暖轻轻用胳膊碰了碰陈欢的胳膊,她抬头看一眼温暖,坐直后没超过三分钟就又趴下去了。

温暖又用胳膊撞了撞她,陈欢扭过头来,看起来不开心,她小声对温暖说:“温暖,我真听不懂,你别管我了。”

温暖没法子。

除了英语就是数学和物理还有化学。

温暖物理和数学不好,陈欢也是,班里大部分人还是。

于是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一商量,两人每天中午吃完饭和下午吃完饭后就各点几个学生去办公室给他们布置题让他们写。

每天一个小时。

全是免费的,是老师自发为提高学生的弱势学科成绩指定的冲刺计划。

是好意。

但当时的大家虽然懂,却在每天的紧张时间逼迫下,并不喜欢这样,甚至会在背后里偷偷抱怨。

毕竟是偏僻的小山村,所以小孩子从小就知道要出去打工。那会儿班里好多人都只想着好歹混个年龄,混个初中毕业证,等成年了就不上学了,去城里打工赚钱。

大部分人都没有好好学习的意识。

温暖一直都以为陈欢虽然偏科,但也想上个高中,哪怕是普高。

直到初三的上学期,下第一场大雪的时候,陈欢跟温暖坐在座位上看窗户外的雪,很轻很轻的说:“温暖,我不想上高中了。”

温暖一下子被惊到,忙问她:“为什么?”

陈欢说,她从小就特别讨厌学习。但家里人说她年龄小,不上学什么也干不了,所以她只能在学校混年龄。

“刚上初中时,我还在想我要不要再努力学学,以后争取考个高中,最好能和你们考同一个高中。但初二以后我就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不想读高中了。一直都没跟你说过,是因为你一直都挺认真的,还会督促我跟你一起学习,我不想让你失望。”

“但学习真的不适合我,我就不是读书那块料,一学习我就烦。我上学上得晚,初三毕业后没两个月我就满十八了,到时候我可以去外面学个理发或者什么手艺,然后再工作,我觉得这样比我读高中再混上三年日子强。”

温暖也试过去劝说陈欢,但陈欢到底比她大三岁,一旦有想法就非常坚定。

于是从那次说开以后,陈欢每节课都不听了,但她不会在课上说话或做小动作,顶多只看看课外书,偶尔用铅笔画画。

她从不打扰温暖学习,只和以前一样,但大多时候更安静的陪伴着温暖。

温暖从小到大遇到的老师都很认真负责。于是自从在得知班上有像陈欢这样心态的学生且还不少的时候,老师们开始把他们一个个叫到办公室,苦口婆心的劝导。

毕竟老师年龄大,经历的事情多,他们深知知识、学历的重要性。

可年轻人到底是年轻人,孩子又到底是孩子。开始时面对老师的劝导他们还会为自己辩驳,后来次数多了,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应对之策。

嘴上不管老师说什么都答应,说“好”、“我知道了”、“没问题”,实际上却更加摆烂,上课更频繁的睡觉、玩手机。

管不清。

甚至多多少少影响那些少部分想上高中的人。

初三上学期,快到期末的时候,班上有几个人甚至直接请假,一请就是一个周。

老师去家访,去家里请他们来上学也不来,最后老师实在没办法,也只能任他们去了。

-

初三下学期开学,学校安排体育老师每天在大课间的时候带着温暖这届准初三毕业生们开始锻炼。

毕竟初三的毕业考试有体育,且体育考试比其他科目考的早。

于是在每天上课、写题、考试的繁重任务上,又加了每天早上半个小时、大课间二十分钟的锻炼时间。

五十米跑,仰卧起坐,800米,扔铅球,投篮。

体育考试要考的项目他们都得提前练。

体考在四月,眼看着体考的日子要到了时,陈欢决定不来学校,不参加体考,也不参加中考了。

她离校前的那一个星期,温暖还在尝试劝她让她再试一试。

但陈欢坚决要放弃中考。

周五放学,陈欢没坐校车,是她爸爸来接她,顺带给她把学校的东西拿回家。

亲眼看着自己对面的床铺一点点变空,温暖很难过。

虽然两人家里离得不远,但到底也没在一个村,而且现在她在上学陈欢不上了,温暖也不知道以后两人见面会不会容易。

陈欢从温暖小学陪她陪到初中快毕业,六七年的时间,是照顾她的姐姐,更是她的好朋友。

两人形影不离的相处了整整三年,这下她一走,温暖就只剩自己了。

于是在陈欢爸爸带着陈欢还有陈欢的行李走出校门的时候,温暖还是没忍住,偷偷哭了。

四月初体育考试考完,温暖又投入到紧张的中考二轮复习中。直到五一劳动节,学校放几天假,才终于得空歇一歇。

温暖决定去陈欢家里找陈欢玩。

这不是温暖第一次去陈欢家玩,所以在打电话得知陈欢在家后她自己提着些零食就去了。

陈欢和在学校时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两人见面后也并不陌生,照样该说什么说什么。温暖给陈欢讲学校里又有哪些八卦,陈欢给温暖说她在家这些天都干了什么。

在下午温暖准备回家,陈欢送她到路口的时候,陈欢小声告诉温暖,说有媒人来家里给她介绍对象。

“他25岁,已经工作好几年了。”

“家里有车,还盖了房。”

陈欢是这么说的。

像她们这种偏僻的小山村里,女生结婚都很早。只要一不上学就立马有媒人进家门来给你张罗对象是很常见的事。

温暖从前不是没见过跟前的女生早早订婚结婚,她当时只感叹一句年龄好小。但现在这个人即将变成陈欢,温暖突然多了很多激烈反对的念头。

“陈欢,你才18岁,根本不用着急!而且你不是说等过几个月要去学手艺嘛!”

“那个男的比你大七岁呢!都工作那么多年了,肯定什么都知道,你跟他比起来太单纯了!”

“你们又没相处过,在这之前也并不认识,世界上这么多男生,根本不着急定下!”

“……”

温暖凭借自己的仅有的阅历,说了一大堆,劝了一大堆,嘴都干了。

可陈欢只说:“好的,我一定会好好考虑的。”

走之前她再三叮嘱陈欢:“你一定要想明白!你还年轻,一定别着急!”

回去后,整个五月温暖一空下来就在想这件事。

期间她周末回家也给陈欢打过几个电话,问过陈欢,陈欢说还没考虑好。

温暖怕,她怕陈欢就这么答应。

六月初,距离中考的日子越来越近。

温暖再次空出了一个周末,去找陈欢。

这次她还没来得及问,就见陈欢笑着对她说:“温暖,我考虑好了,我答应了。”

“是你家人逼你了么?”

陈欢摆手,“不是,是我自己觉得还不错,这才决定答应的。”

她说:“彩礼什么的我们都谈好了,大概这个月两家人找个好日子正式见一下面,然后大概就能定下来了。先订婚,然后我们俩先谈恋爱,等我二十岁以后能领结婚证了我们再结婚……”

当一个十七岁的少女满脸羞涩地憧憬着和一个比她大七八岁、刚认识不到两个月的男人婚姻和一起生活的未来时,温暖并不替她感到幸福,反而觉得可怕。

哪怕这个女生是温暖的好朋友。

人当然要结婚,温暖知道。

但也许是年龄还小的缘故,温暖总以为大家都是因为结婚了会幸福、会更幸福所以想结婚、准备结婚的。

而不是在连法定结婚年龄都不够的情况下,因为几个被叫做“媒人”的人来到家里,提了几嘴另一个陌生的人,夸赞了几句“你们真合适”、“你们真般配”,然后就被“订婚”这一词把两人拴在一起,熬上几年,等熬够了年龄后立马去扯一个名字叫“结婚证”的“证件”。

不应该是这样的。

***

2018年,温暖15岁,读九年级。

这年陈欢订了亲。

虽然陈欢比温暖大三岁,温暖十五岁的时候她马上满十八岁,但温暖总觉得不管是“订婚”还是“结婚”这个词都应该离她和陈欢很遥远。

温暖的一个表姐就是十八岁定的亲,刚一满二十岁就结了婚。

温暖总觉得二十岁的表姐看起来还很年轻,根本不像大人。可一年过去,二十一岁的表姐就已经有了一个小宝宝。

是她的小侄女。

陈欢说等够年龄了他们就结婚,温暖算了算,陈欢二十岁的时候,她正读高二。

那么,再过一年,等她读高三的时候,陈欢也会有宝宝了么?

她总觉得陈欢和她一样大。

如果她高三陈欢就有宝宝的话,她觉得很这个年纪割裂。

这是温暖十五岁的秘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