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时,我在备忘录写下:《所有女生的共同秘密》这一串文字。
我清楚记得,当时写下这串文字是因为在某平台上刷到了一个帖子。但却不太记得是当时看完帖子后有所感触所以立马写下,还是过了几天,在某一天晚上睡不着时,脑子反反复复想了很多才写下。
上网时我大多时候都很少点赞或者收藏东西,所以那个帖子看过之后就过去了,时间又过去了很久,以至于再回忆时,我不记得帖主具体问了什么或者讲述了什么,而后来想尝试着去找这个帖子也再没找到。
但我清楚记得一个评论。
那个评论说,百分之XX的女生都遭受过猥/亵或者性/骚扰。
具体的数字我不记得,但我记得当时看到这个数字代表的比例时的难以置信。就像后来我看到“十人九痔,十女十痔”这句话时的震惊和不敢相信一样。
这么高的比例,但在现实生活中我几乎没有听到有人说过。
于是我想,我身边到底是没有发生过这种事,还是这些事情,变成了女生偷偷埋在心底,不敢轻易对别人说出口的难过的秘密?
后来我在平台上搜索过这些相关字,相关话题。
跳出来的帖子很多。
有人讲述自己的经历,有人教女生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样保护自己。
而这种帖子底下的评论,大部分都是女生们在讲自己与这个相关的事情。
在现实里没有勇气告诉别人选择藏在心里的事情只有在网络上——一个大家谁也不认识谁的地方,才能没有顾忌的说出口。
看了这些帖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词是“后知后觉”。
因为好多人都说,她们曾在小时候被猥/亵或者性/骚扰,但那时候年龄小,什么都不懂,直到后来长大了,见的东西、学的知识多了,或者在网上看到了有人说,才终于知道那种行为叫猥/亵、性/骚扰,才意识到自己曾经被猥/亵、性/骚扰了。
然后知道之后就会时常想,越想越恶心,但却再也没办法忘掉。
“后知后觉”这个词,放在其他事情上总带着一种不可弥补的遗憾色彩。可放在了这种情况上,我只觉得恶心。
像阴雨天落在身上那种潮湿、黏腻的感觉,无法逃避,却能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的恶心。
*
后来我自己身体有点不舒服。
我知道身体不舒服应该先去看医生,但又怕连挂号都挂不准确,所以想着先去网上搜搜,看看有没有人和我有一样的症状,看看这个症状严不严重,看看大家都挂的什么科室,也好心里有个底。
出乎意料的是,网上有好多人和我一样心态的人。
我看到好多人发帖求助,描述自己的症状,然后询问吃什么病,该挂什么科室,买什么药,有什么注意事项,怎么治等等。
帖子底下:
有人自己有过相似症状,看过医生后把自己的经验热心分享。
有人是医学专业,凭借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帖主的症状进行判断。
有人劝帖主看病去医院看才安心。
……
大部分人都很热心。
但也有小部分人的,故意夸大病情,专门骗人去某些医院做某些项目,一顿检查下来得花好多钱。
一路刷帖子刷过来,其他病都还好,大家哪儿不舒服了就能毫不犹豫去医院检查。
对于女生而言,只除了妇科。
毕竟要检查的是**部位,而绝大多数人在有不舒服之前从来没有去检查过。
所以当妇科不舒服的时候,好多人没检查过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下意识会害怕去医院,也不好意思告诉自己的家人朋友,或者询问他们。
这种心理,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也出于羞耻、不好意思。
反正我当时就是这样的,而且我想,会这样的绝对不止我一个人。
于是像我们这样的人,会自己悄悄在网上搜一搜,看看有没有人跟我们一样,看看去检查过的人分享的经验。
学学该去挂什么科室,学学如何勇敢去做之前从来没做过的检查,学学如何克服羞耻和恐惧的心理。
网络是把双刃剑。
但在这个问题上,我看到的绝大部分都是善意,来自于女孩子的善意。
她们主动发帖讲述自己检查妇科的经历,告诉那些看贴的人她们检查之前也不好意思、也害怕,但检查之后也就那么回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以此来鼓励其他人。
她们会根据自己之前不舒服去看医生的经验,在面对一些发帖求助的女生时,耐心告诉她们自己之前挂的什么科室,做了什么检查,具体是怎么治疗的,医生给开了什么药。
她们也会严厉批评好多人,告诉她们有不舒服就要赶紧去医院,别只傻乎乎在网上问,网络上好多人都是骗子,说的话不可信。
就这样,在陌生的她们的鼓励下,我、我们,勇敢的踏出了第一步。
*
“秘密”
作为女生,因为身体结构比男生复杂的多的多,所以这一路长大的过程中,关于身体、关于心理、关于一切,我们有太多太多的秘密。
我经常会想为什么。
为什么好多人意识不到自己被猥/亵了,性/骚扰了。
为什么被猥/亵、性/骚扰之后好多人选择难过的沉默。
为什么关于身体的变化好多人觉得难以接受。
为什么女生特有的部位不舒服,好多人第一反应是害怕去医院检查,怕尴尬,觉得羞耻。
……
太多太多。
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却不成想“我”代表了很大一个群体。
我们把这些事情当成了难以开口的秘密。
是很多人的秘密。
是一个群体的秘密。
是所有女生的共同秘密。
我也经常在想造成这种令人难过的现象的原因。
思来想去,我个人觉得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从小就缺少了某些相关的教育——性别教育,两性关系教育,性教育。
关于“性”及其扩展后的词语的教育,对我们来说,真的太少。
拿我个人举例。
在关于这些事情的教育上,我的父母:
小时候教育我勤换洗内衣;
开始发育时告诉要穿背心;
来月经后告诉我勤换卫生巾,经期不要碰冷水。
初高中时教育我不要早恋;
成年以后教育我不要和男生随便发生关系,要爱护自己保护自己。
这是我从小到大,父母教给我的几乎所有的与此相关的知识。
这看起来似乎并不少。但事实上却有好些父母甚至没有我的父母告诉我的多。
那么我的父母教育我的这些内容对于一个女生来说,对于一个女生的成长来说,就够了么?
我想,远远不够。
我们自古以来就含蓄,千年来,更是把“含蓄”两个字深刻刻进了骨子里的。
不仅如此,我们都理所应当的把一切都教给了长大,总想着孩子长大就懂了,长大就好了。
我的父母是这样想的,好多父母是这样想的,绝大多数父母也是这样想的。
我有妹妹,也有表妹。
我觉得作为女生,我成长的道路上,因为发育,因为自己探索、学习这些相关知识吃了不少苦。
但很可怕的是,明明我自己已经吃过苦了,知道这条路摸黑走有多难,却还是没有把更多的知识、经验教给我的妹妹们。
我也像父母一样,继承了他们的含蓄,把含蓄刻在了骨子里,把一切教给长大,总觉得我的妹妹们像我一样,她们长大后也就自然而然懂了,明白了。
所以我教给她们的,是曾经父母交给我的。
“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的。”
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长大,长大后的我们会明白小时候所困惑的所有问题的答案。
可我们经历过,我们应该知道,对于“带着困惑的长大”这个过程到底多么艰难。
尤其是对于女生来说,长大不仅是年龄的长大,更是心理和身体的长大。
胸口开始变鼓时的奇异,选择合适的内衣时的困惑,第一次来月经时的无措,被议论时的自卑,生病后看医生的窘迫,面对异性时的无知,和异性接触时不知如何把握分寸,如何有效保护自己……
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难题。
我们已经长大了,这些难题是我们已经解决了的。因为自己经历过,所以我想,在女性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有人能偶尔教她们两句,偶尔给她们指明方向,那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能让她们少吃很多本就没必要吃的苦。
所以,如果你有孩子,如果你有弟弟妹妹,我呼吁,我希望:
你、你们,我、我们,能够在合适的时候教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接受自己身体的变化;正确认识两性关系;正确认识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规范意识和道德观念。
每个人的成长的过程都复杂。
作为一个女生,我觉得女生的成长过程复杂程度更甚。
所以我希望,我们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教给长大,也不要因为含蓄,将更多的性教育藏在心里,然后眼看着女生们走我们的老路,跌跌撞撞的艰难探索,狠狠摔了一次又一次跤。
请让女生们满怀憧憬、满怀希望、自信乐观的长大,而不是带着对未来未知生活的恐惧,在漫长的沉默里,将所遇到的一切都当做难以开口的秘密,一次又一次的忍耐,一次又一次的受伤,满身伤痕跌跌撞撞的长大。
如果说爱别人对女孩儿们来说,是天生的、温柔的能力。那么爱自己对女孩儿们来说,就应该是最基本的素养。
所以比起爱别人,我更希望女生们能够爱自己。
最后我想说:
亲爱的女生,每个人都有秘密,如果把每个人的秘密都偷偷拿来做统计,那所有女生汇聚在一起,一定是一个巨大的交集。
你的秘密就是我的秘密,也是我们的秘密。所以,当你有话并且犹豫着不好意思说出口、觉得尴尬、觉得难堪时,请你一定一定不要把它沉默的藏在心里,在没人的时候躲在角落里偷偷哭泣。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要时刻记得,有千千万万的姐妹在你身后。她们开心你的开心,难过你的难过,无时无刻都在为你担心,也永远盼望着你永远平安顺遂、万事胜意。
***
决定写下这本时,是希望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来提醒所有看到本书的人能够更加重视“性教育”及与“性”有关的延伸词的教育,更加重视女性安全。
水平着实有限,我知道自己写不了多好,事实上,也确实写得很差,与自己的内心的期望差得很远很远。
所以大家读不读这本书无所谓,读不读完这本书也无所谓。
因为我想,哪怕只有一个人因为我单薄、有限的文字而认真思考了我所提到的这些有关的问题,对我而言,这就已经很够了。
后面的章节里大概有许多问题,许多错别字,但这一阵时间我有很多别的事情要忙,暂时没有空去仔细修改错误,等以后空下来了会努力订正。
希望大家多多包容,多多理解。
就啰嗦到这里。
最后的最后,希望大家身体健康,平安顺遂,诸事皆宜,天天开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