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所向有敌 > 第44章 进宫(中)

所向有敌 第44章 进宫(中)

作者:俊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7 06:35:08 来源:文学城

公主的悟性比我想象的高很多,尽管我只是在教舞时顺带教了她几个最简单的招式,但她对动作的理解快而准,想必的确是因为没有人肯认真教她才导致她只会些皮毛。

在众人眼中,堂堂一国公主,吃穿不愁,想学武功无非是年纪小,图一时新鲜,没人会当真,被派来的黑羽卫也自知主要任务是保护公主而非真正教她什么。明面上这是公主身份尊贵的象征,可实际上这何尝不是一种轻视呢?

只因她是公主、是女子,她的理想、她的能力就都不重要,上位者希望她“乖乖听话”即可,下位者则更不会在乎一个锦衣玉食的贵族“无病呻吟”。

可笑的是,她若生为男子,她的志向和才干又好像成了不可多得的优势。

我答应了公主以后每隔十日入宫一趟,既是来教她,也是方便我在宫中行动。我未曾告诉她我进宫的其他目的,她天真地以为我是专程为了她而赶来的。

临别时她特意给了我一枚她的令牌,抱着我迟迟不肯撒手,倒弄得我有些愧疚了。

我说了一箩筐的好话才哄得她放我走。离开嘉韵宫,趁天色还未暗,我匆匆赶往天禄殿。

天禄殿是宫中最大的藏书之所,除了寻常的文献典籍外,史册、国书、以及一些特殊案件的卷宗等也都收录在此,未经允许,常人是不得私自入内的。

我躲过殿外的重重值守,从侧面窗户翻进殿内,惊讶地发现天禄殿内部比它的外表看起来更加气派。

楼高约十丈有余,上层中空,能直接看到屋顶,中段有一圈沿着红漆木墙壁作装饰用的栏杆,墙壁上雕有邺国历代皇帝的题字;每一层四面都有窗户,大殿顶上也额外设有特制的天窗,因此里面十分敞亮;殿内整齐排布着数十列书架,所有书录都按照年份或特定用途归类摆放,且依次编号标识。

离门不远处有一张桌子,那里唯一的一名典籍官正心无旁骛地埋头阅览,对我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浑然不觉。

我不敢耽误时间,按照分类规律直奔十六年前的史册卷宗所在的书架。

“崇明二十九年三月初七,于肃王府内搜得肃王贺昭与平远大将军邱颂往来书信,涉二人勾结谋逆,诏令三法司收押查办。”

“崇明二十九年三月初十,邱颂拒不认罪,率军逃至玄城关。”

“崇明二十九年四月二十三,经三法司审理,肃王谋逆罪证充分,上谕削其亲王之位,扁为庶人,十日后斩首。”

“崇明二十九年五月初一,贺昭狱中遭劫,潜逃至玄城关。”

“崇明二十九年六月十四,贺昭邱颂率叛军逼近乾阳城关,太子自请上阵,荐昶邕二王协同前往,出城御敌。”

“崇明二十九年七月二十一,叛军突袭,昶邕二王于战乱中不幸殒命,太子集结兵力击退叛军,当场围歼叛军首领邱颂。”

“崇明二十九年七月二十二,贺昭自戕,葬于岐山。”

册子上把当年肃王之乱的始末都记录得一清二楚,无非是肃王和邱颂勾结预谋在先,发动兵变在后,太子出面平乱,昶王和邕王牺牲,倒是和我听来的那些说法没什么出入。

“崇明二十九年八月初九,上念及昶邕二王护国平乱之功,特赐封昶王之女为惠阳公主,邕王之女为长淮公主。”

“崇明二十九年十月初七,荣郡王贺旻剿匪有功,特赐岳姓,封岳王。”

……?

我在这一页前后翻了无数次,没找到其他任何有关剿匪的事宜,“匪”从何来?为何是个郡王去剿匪?朝中文官武官大官小官一堆,按说轮谁也轮不到一个闲散郡王去插手此事。

“卢大人,皇上命奴才来取卷宗。”

门口突然有动静,我急忙将手中的书册放回原处,往来时的窗户走过去。

“昨日不是刚取过吗?”

“呃……是,但还缺了些。”

“缺的是什么?我替公公找。”

“不麻烦大人了,奴才自个儿找就行。”

“那公公请自便。”

我走到窗边,不料外面的侍卫刚好巡逻至此,我险些就跳出去和他们撞个面对面。

我躲在一座书架后,眼见取卷宗的内侍就要过来了,我仰头向上望了望,纵身一跃,落在了高处的栏杆上。

上来后才发现,栏杆与墙壁之间并非紧连,中间还有约二尺宽的廊道,或许是修缮内殿时供人使用的。

为防被底下的人抬头看见,我翻到栏杆内侧,尽可能地贴墙而站。

不知是因为我太用力挤压,还是一时紧张的错觉,我隐隐感觉背后的墙体有些松动。

我转过身,仔细盯着墙面,一顿摸索,发现了几道微不可察的缝隙——像是一扇门的形状。

我尝试着在墙上寻找正确的着力点,推了推,墙面顺着缝隙旋转而开,一个陌生的空间出现在我眼前。

我谨慎地沿着门边走进去,里面比从入口看过去的要深得多,虽然远不如楼下宽敞,但作为近乎隐形的夹层密室,这已经相当大了。

虽是密室,却也有几扇锁住的窗户用来透光,摆放的也都是和下面一样的书架。

殿内没有直接通往上方的楼梯,常人要想上来至少需要一架梯子,很显然这里并不是对“常人”开放的,想必这里面的东西比楼下那些更机密。

我走近书架,随手拿起一本,竟是炼丹方。

炼的不是强身健体的凡俗补药,而是所谓的长生不老药——所有帝王终其一生都想要得到的仙药。

着实可笑,这玩意若是真的,皇帝老头也不至于被人毒成那副死相。

我又拿起一本,这本记录的是失传的巫蛊术。真假不知,看着倒像那么回事。

我走到另一座书架旁,上面放的是曾经名震江湖的唐家所遗失的机关布阵图。当年唐家是最有名的机关铸造世家,听说后来弄丢了汇集几代心血的机关图纸,家族便一蹶不振。

这些江湖之物怎么会在宫里?而且还被如此隐蔽地存放……

我又挨个翻了翻,还有什么前朝遗孤名册、先皇遗诏之类的秘辛,种类繁杂,有些封皮上甚至没有字,只是一份简易的手录。

唯一的共同点是,这些,都从未公之于众。

像倨傲的战利品,又像阴暗的收藏品。

“那奴才就不打扰卢大人了。”

“公公慢走。”

听见从楼下传来的微弱的对话声,危机似乎解除了。

我把被我挪动过的东西一一放归原处,正要离开,不小心撞上了书架,我慌忙伸手将摇晃的书架扶稳,唯恐发出多余的声音。

我原地静止了片刻,确定楼下的人没反应才低下头松了一口气。

此刻我的余光瞥见手边书架最底层的一本边角泛黄的册子。

方才我懒得弯腰,所以只看了中上层,没有留意下层所放的东西。

这本册子我并不眼熟。

我不记得萧家当年丢失的剑谱是什么样,毕竟那不是一个小孩子会接触到的东西,可我认识眼前这本册子上的四个字——碧霄剑谱。

我愣了愣,松开扶着书架的手,蹲下身,拿起那本不起眼的册子。

当我的手伸到一半,我看见了静静躺在剑谱旁边的另一本更加陈旧的册子。

铸造精要——封皮上的字清晰可见。

这是萧家的铸造典籍,在出事那晚就随着碧霄剑还有剑谱一道消失了。

这么多年我在江湖上始终未寻到这几样东西,我以为东西既然是一起丢的,那么自然也应该会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因而在厉家找到碧霄剑时我更好奇的是为何只有一把剑。

厉云深说,剑是老皇帝赐给厉巍的,如今剑谱和铸造典籍也都出现在这里,彻底坐实了当年月见山庄的事和这座皇宫脱不了干系。

可究竟是为什么呢……

萧家世代安分守己,从不做有违律例之事,更不曾得罪权贵,与江湖上的往来也保持分寸,何况月见山庄还为皇家铸造兵器,于情于理都不该是被针对的目标。

不过我暂时还顾不得思考这些,当务之急是先脱身。

我将两本册子随身收起来,轻悄悄地走到密室门口,往下探头看了看,内侍早已经走了,典籍官正站在桌旁收拾着什么。

我本打算等他重新开始看书时再下去,等来的却是他一声不吭走出大殿并且从外面反锁上了门。

不仅是门,我在空无一人的殿内绕了一圈,连窗户也全都锁上了。

每一扇窗都用的是极其复杂的环扣锁,我倒不是不会开,只是今日没带工具,又不能暴力拆卸,把侍卫引来就麻烦了。

我该不会要一个人在这天禄殿里凄惨地过夜吧?这么冷的天,里面别说是暖炉了,破布都没有一块,难道我要拿这些书当被子盖吗……

窗缝里适时地钻进一阵寒风,我打了个哆嗦,紧了紧领口和袖口,在殿里来回踱步。

算了,反正也出不去了,不如趁此机会把这里有用的东西都看一遍,也不枉我白被关一晚上。

我试图在殿内寻找是否有可用的蜡烛,正当此时,门外忽然又传来声响,我连忙藏到最近的书架后去。

“这么晚了,殿下大可将所需书册告知微臣,微臣找齐后托人给您送去。”

“其实我也没想好需要什么,只是近日在替祖父绣制山河图时,总觉得对我大邺还不够了解,这才想寻些参考罢了。”

“殿下亲自替皇上绣制山河图,皇上定会为殿下的一片赤诚孝心所感动。”

“卢大人过奖。”

锁孔响动,门应声打开,我心下一沉,当即又往里退了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