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隋唐吃瓜演义 > 第37章 洺州梦(九)

隋唐吃瓜演义 第37章 洺州梦(九)

作者:佳期十二红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2-23 05:26:27 来源:文学城

“此事难道就罢了吗?”

“罢了?玄成是劝我罢了。”王孟景笑了笑,“——能怎么办呢?秦王功高势大,步步紧逼,太子不能不培植自己的势力。为了结好庐江王,让他替太子经营河北,就不得不抬举韩臣——你总要顾全大局啊!如今朝廷失道,你我读书人,理应辅佐太子践祚,才有望重整国猷啊!”

“您就听了他的劝吗?”

“罢了,罢了,也只能罢了。也是我那时悲愤难抑,我说玄成啊,你也的确是不该再争了——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本来就是你啊!”

王介甫十分诧异:“啊?这还是魏相的不是了?”

“你不该教太子去河北打刘黑闼!刘黑闼精锐尽覆于洺水,仗着突厥才有这般声势。突厥已退,他剩下的只有内无粮、外无援、众不满万的残兵败将。而太子却兵精粮足,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元帅、河南、河北诸州并受处分——谁看不出来这也是抢功?上行下效,韩臣有样学样,这一切都是你起的头!”[1]

王介甫一时语塞。

——原来唐朝人自己也会怪别人没做出好的典范啊!

“玄成听我说的太不像话了,就告辞走了。他走后,我回过味儿来了,悔不当初——我满腹含冤,只有他一个人在帮我,我对谁发脾气也不该对他发脾气啊!所以第二天我就登门赔罪,多亏玄成不计小过,朋友仍旧是朋友。”

“他还对我说,他教太子去河北打刘黑闼,是因为秦王功盖天下,人心所向,而太子不过是凭着嫡长子的地位才做了储君,没有大功,无以服人;劝我献出书画,也是为了传承文脉,韩臣抢功实在是意料之外的事。”

“至此我也只得忍气吞声了——你不知道,我那时心里是什么滋味!逼反河北的郑善果,做过东宫左庶子,现在也是我们的人,当时已经起复为礼部、刑部尚书;抢我功劳的韩臣,是庐江王的妻弟,为了顾全大局,我又没法跟他争。唉,那时我真觉得,他们姓李的,没有一个好人,太子毕竟能怀仁安抚河北,我就觉得已经够可以了。就这么着吧——那些不平事,从古至今就没断过,我年届四旬,难道还没看透吗?在乱世中我已经失去了两个孩子——算了吧,我折腾不动了,我不想再失去更多。”

“您那时……竟然这么想?”王介甫听他这番自述,觉得着实新鲜,“那您当时怎么看秦王呢?”

“想听真话?”

看他那促狭的神色,王介甫知道他肯定还有更离奇的话在后面——说自己早就看出秦王必能做一代明君不稀奇,说出别的话来,他还真想听听,遂点了点头。

“你们这些后人,总是比我们身在其中看得清楚些,说出来也不怕你笑话——那时候,我觉得李唐的秦王就是一个为虎作伥的武夫!”王孟景失笑了,“他能扫平群雄是他的本事,可是他效忠的这个朝廷,却逞凶肆虐、徇私偏向,令百姓受苦、贤良寒心。四百年来兵连祸结,世人无不期盼明主拯焚救溺,可他却以武力压服四方,扶保起一个凶悍少文如隋朝一般的李唐,绝了所有仁人志士的希望——秦王的赫赫武功,于李家一姓是福,于天下苍生是祸啊!”[2]

王介甫深吸了一口气,满脸的一言难尽。

“所以……您一直是这么想的,直到贞观年间,才明白事实并非如此?”

王孟景眯着眼睛一笑。

“你觉得我一直兢兢业业为太子效命,与秦王为敌,直到九年六月,接着我就做了朝廷命官?”

王介甫一怔。

“这……太宗是旷古明君,拔人物不私于党,魏玄成、王叔玠、赵弘智,他们不都是这样的吗?”[3]

王孟景又笑了笑,摇了摇头。

“我是武德六年正月到的长安,本来打算好好为李唐效命,也就罢了。可是没过多久,朝堂上就传来了消息——唐俭将往河北,将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尽数坑杀,小弱及妇女驱入关中,以实京邑。”

王介甫不觉一惊,第一反应就是——这一点也不像是他熟悉的那个唐朝会做出来的事,倒像是凶悍暴戾的北朝和隋朝。他刚想出言质疑,蓦然想起,唐国史《太宗实录》中确实记载了此事,顿时哑口无言了。[4]

他总是会忘记——他熟悉的那个唐朝,是贞观之治缔造的,而在此之前,北朝、隋朝的所作所为于他们才是寻常!

“当时我就慌了——我一个七品小官,人微言轻,想要谏阻也是有心无力。况且我又只能在朔望日朝参,等我进谏,主上纳与不纳且不说,我的家乡早就血流成河了!”[5]

“那时我想,太子当初怀仁以收河北,他一定不会赞同这般残暴行径,他一定会保护我们河北的。况且他身为储君,说话有分量,如果有他谏阻,主上也许会回心转意。因此我就和几名出自河北的官员一起——玄成也在其中,我们一起去求太子,希望他进谏主上,放过河北。”

“太子当时怎么说?”

“他倒是没有拒绝我们,只说此乃军国大事,并非他所能左右,也只得由主上决断。不过唐俭毕竟尚未成行,此事还须君臣们商议计较。他没说他会进谏,也没说他不会进谏,礼数周全,挑不出一点儿错,恭恭敬敬把我们送走了。”

王孟景深吸了一口气。

“我察言观色,心里越来越凉——太子表面上谦恭有礼,其实把自己推得干干净净,根本不想担这个责任啊!”

“他的意思,我们也都看得出来。那时,东宫有人明明知道不对,却说罢了罢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秦王战功赫赫,主上颇有废立之心,太子若不顺着主上,万一惹恼了君父,降下罪来,岂不是正中了秦王下怀?”

“——可是河北,我们的家乡怎么办?就为了李家父子兄弟明争暗斗,我们河北就该男人死绝、妇人与童稚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为了储位,对上百万黎庶见死不救,这样的人将来登上君位又将如何?”

“那天回来之后,我彻夜无眠,夜静更深时忽然想起了一事——我早就知道,但事不关己,因而并未放在心上。两年前,李唐的太子曾领兵讨伐稽胡酋帅刘仚成。他大破稽胡,俘获千余人,随后放了他们的首领,并授予官爵,让他们回去招降抚慰群胡,刘仚成与稽胡诸帅遂请降。太子扬言增置州县,须有城池,命群胡执板筑等物聚集起来,却在当地暗设埋伏,将他们尽数擒拿。刘仚成察觉到有变,逃出去投奔了梁师都,而稽胡六千余人就这么被残杀了!”[6]

“你知道那时我是怎么想的吗?——李家父子兄弟,把我们河北人骗了!当初怎么骗稽胡,现在就怎么骗我们——秦王假作怀仁,放归五万俘虏,骗我们降唐,随后郑善果来了,苛政滥刑、逞凶施暴;太子又假作怀仁,释放诸将妻小,再骗我们一次,随后再派唐俭,把河北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杀光,妇人与童稚掳入关中——他们关中人,这是一点活路都没给我们山东人留啊!”

“那一夜我真是悔不当初啊!千不该万不该,都是我们当初自己没主张,一点小恩小惠就迷了我们的眼睛,竟然被同一家人用同样的招数骗了两次!我早该想到的——薛仁果,李密,王世充,萧铣,还有我们的夏王,天下群雄和他们的公卿骁将只要落到李唐手上,到头来有几个人有了下场?——历历覆辙在前,姓李的根本不是什么贤仁之主,为什么我们竟然会相信这么一家人是真心招抚我们的?”

“早知如此,不管他天策上将有多强悍,我们也不该降唐——反正是死,血染征袍总比跪着任人砍强!那时,我真恨不得胁下生翅,飞回家乡去,再兴义军,跟李唐血战到底!”

王介甫越听越新鲜——他万万没想到,隋末唐初,风卷流云未定时,身在那个大时代中的人,原来会看到这样的风景!低头略一思索,这一切出乎他意料之事的根源就是——王孟景身为东宫僚属,想的原来不是“我们东宫”“他们秦王府”,而是“我们山东人”“他们关中人”!这“我们”“他们”的分别,就大有不同了!

“我从国史上看到,是太宗切谏不可,此事才作罢的。”

“不错。”王孟景点了点头,眼中闪烁起别样的神采,“我万万没有想到,阻止朝廷在河北杀戮的不是别人,就是我一直又恨又怕的秦王!我不明白了——一个杀人如麻的战将,怎么会有这般仁心?野心勃勃要争储位的皇子,为什么不奉承着君父、反而要直言进谏?”

一语提醒了王介甫。

“是啊——太宗在霍邑哭谏追师,入长安救下李卫公,极言刘文静之冤,自请引军收复河东,力阻高祖迁都山南——他一直就是这样直言敢谏,难怪会喜欢诤臣,甚至还会降以温颜鼓励臣下进谏——这就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7]

[1] 《资治通鉴·唐纪六》记载:“(武德五年十一月)甲申,诏太子建成将兵讨黑闼,其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元帅、河南、河北诸州并受建成处分,得以便宜从事。”

[2] “秦王的赫赫武功,于李家一姓是福,于天下苍生是祸”是某号称历史正剧的电视剧的原著小说里面的话,嗯,我觉得我这样解读这句话,比原作靠谱多了……

[3]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八·孝友》记载:“赵弘智,洛州新安人。……武德初,大理卿郎楚之应诏举之,授詹事府主簿。……转太子舍人。贞观中,累迁黄门侍郎,兼弘文馆学士。”

[4] 《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黑闼既降,已而复反。高祖怒,命太子建成取山东男子十五以上悉坑之,驱其小弱妇女以实关中。太宗切谏,以为不可,遂已。”《资治通鉴考异》记载:“《太宗实录》云:‘黑闼重反,高祖谓太宗曰:‘前破黑闼,欲令尽杀其党,使空山东,不用吾言,致有今日。’及隐太子征闼,平之,将遣唐俭往,使男子年十五以上悉阬之,小弱与妇女总驱入关,以实京邑。太宗谏曰:‘臣闻唯德动天,唯恩容众。山东人物之所,河北蚕绵之乡,而天府委输,待以成绩。今一旦见其反复,尽戮无辜,流离寡弱,恐以杀不能止乱,非行弔伐之道。’其事虽寝。’”

[5] 《唐会要》引《仪制令》:“诸在京文武官员职事九品以上,朔望日朝;其文武官五品以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日朝参。”

[6] 《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记载:“四年,稽胡酋帅刘仚成拥部落数万人为边害,又诏建成率师讨之。军次鄜州,与仚成军遇,击,大破之,斩首数百级,虏获千余人。建成设诈放其渠帅数十人,并授官爵,令还本所招慰群胡,仚成与胡中大帅亦请降。建成以胡兵尚众,恐有变,将尽杀之。乃扬言增置州县,须有城邑,悉课群胡执板筑之具,会筑城所,阴勒兵士,皆执之。仚成闻有变,奔于梁师都。竟诛降胡六千余人。”

[7] 《贞观政要·论求谏》记载:“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章 洺州梦(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