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涑水记闻 > 第17章 真假御容案(七)

涑水记闻 第17章 真假御容案(七)

作者:双椒鸡捞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0 20:29:40 来源:文学城

永泰十三年二月,元真率领的北真骑兵往虞州城方向攻来,恰好虞州的绝大部分兵力都调去背水关了。

南赵的援军又迟迟不到,杜文景瞧见敌人来势汹汹,寡不敌众,连夜捡点了行囊与剩下的几千兵马准备独自逃走。

城内百姓知晓快要打仗,各家混乱不堪,也急急忙忙寻到杜文景的府邸。

杜文景见到这个场面,只好对他们说去求援兵,为了让百姓们相信,他忍痛割爱了近一半的兵力驻守在城内各个城门口。

可这一半兵马中却没有一个可以站出来主持布防御敌的人,犹如吹散的沙砾,如何抵挡得住凶猛的北真骑兵。

傅修远一心为保太祖御容像,他收好画像后托人找到了杜文景身边的侍卫,谁料这个侍卫以宣抚使忙于求援的事情没空见人拒绝了。

他小心护着画像不敢随意离开,那名侍卫却隐瞒了出城的时间,到底还是没能跟上杜文景的队伍。

几天后,整个虞州大乱,杜文景留下来的人毫无战斗力,北真还没有发动进攻,里面就先溃不成军了。

北真不费一兵一卒轻松地打开虞州的最后一道城门。

虞州率先沦陷,紧接着是建宁和漳平两地。

元真虽下了死令,不许在城中烧杀抢掠、欺辱南赵人。

北真士兵没了泄愤的理由,就把反抗的南赵人抓起来当作俘虏。

不知南赵的太祖皇帝见到此情此景会作何感想,百年前一举定中原后转头趁热把北真打得躲回草原,让对方不敢再来犯。

如今就有一位年轻有为的将领只用短短几月的时间改换了这种局势,他此刻正站在城楼上俯瞰着这一切。

北真势必要从南赵这里讨回百年来失掉的骨气,强烈的野心在元真的眼中燃烧,但始终没有杀戮的气息。

傅修远不敢现身,要是太祖御容像落入敌人手里,那他就成了千古罪人了。所以他趁天色漆黑,绕了几个时辰的路从一座山偷偷地翻出城去。

可是这里里外外的北真守军实在太多了,似是要将整个虞州三地收入囊中。

他又是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再追得上早就逃之夭夭的杜文景。

就在他逃出去一天后,虞州的御容殿莫名的起了大火。

纵火者就是张逊。

他见御容殿空无一人,连画像都不见踪影,猜测傅修远要么是死了要么是被俘。

人如此,更别提一副画像了。

火光在他充满**的眼里闪烁着。

杜文景在距虞州三十多里外的丰河县安顿下来,然后立马向朝廷递上论述虞州如何沦陷、他率人如何抵御的折子。

这时他身边的侍卫提了一嘴:“宣抚使,之前有个叫傅修远的说要见你。”

杜文景:“他说了什么?”

“他想让您派人护送他进京。”侍卫又想起了一些东西,“哦!送的东西好像是一副画像。”

这话一出,杜文景心中忽地警醒起来,抄起桌上的案牍对身边侍卫就是一顿铺天盖地的斥责:“这么重要的事为什么才告诉我,你想害死我不成!”

侍卫觉得自己实在是委屈,有口难辨:“不是您说不见任何人的吗。”

事已至此,杜文景在责怪他人也无甚用,他又拿起笔忐忑地写了一封折子:

虞州失陷,奉安官傅修远下落不明,以致太祖御容像遗失,是臣失职,还请陛下决断,臣愿驻守在此直至找回御容像,将功折罪。

这封折子送达朝廷后,朝廷格外重视,赵琇立刻颁布寻回御容像的诏令,立功者重重有赏。

不到一月的时间,这道诏令下达全南赵,各个地方官在此事上花费了巨大的精力。

永泰十三年八月,张逊自称带着御容像找到丰河县,要求见杜文景。

杜文景欣喜若狂,连忙将张逊迎进城,第一件事便是确定张逊的身份。

“你是怎么找到御容像的?”杜文景问道。

张逊从容回答:“小人是在虞州的时候,当时御容殿着火,小人从火里将它抢了下来。”

杜文景大惊:“着火?!”

“是,小人亲眼看见是北真人放的火,后来在路上的时候听人说奉安官傅修远已经死了。”

杜文景上下打量一番张逊,思考着他说的话是否具有真实性。

“画像呢?”杜文景问。

张逊闻言展开画像,一副栩栩如生的太祖御容就展现在杜文景的面前,他仔细检查了卷轴,发现轴体处有熏黑的情况,符合张逊所说。

而且他也是见过御容像的,上面画的确实是太祖不假。

杜文景心中越来越高兴,眉毛得意地扬起,御容像成功寻回,傅修远又不知道死在了什么地方,想治他出逃的罪也难了。

杜文景忍不住发出的“呵呵”笑声全部落入张逊的耳里,他见自己成功瞒天过海,心中甚是神气。

他从儿时起就自认画技不凡,不输于书画院的那群饭囊衣架,只是愤懑于没有托生到好人家,始终觉得怀才不遇。

对于傅修远当初的斥骂、同乡人的耻笑、身边人的瞧不起,在这一刻统统都要高看他一眼。

“小人斗胆相问,诏令中的赏赐是什么?”

杜文景听后不多想,随意道:“都是些金银财帛罢了。”

张逊又道:“那小人不想要这些钱财呢。”

杜文景疑惑:“不想要?那你还想要什么。”

须知朝廷的赏赐,普通人是几辈子都花不完的,居然不想要,脑子糊涂了吧。

“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对于小人来说无甚用处。”

杜文景斜着眼瞧,对张逊这个人多了一些探寻的意味。

“你要求什么官?”

张逊讪讪一笑:“呃,小人想求书画院,不知道难不难?”

杜文景心下立刻明白了,这哪是不在意钱财,供职书画院,若能讨得官家欢心,那些身外之物不就收入囊中了吗。

这是准备钱权两手抓啊。

杜文景点点头,告诉他也无妨:“若要求官也不难,到时候朝廷迎回御容像,说不定你可以面见官家。”

张逊大喜:“多谢宣抚使。”

杜文景坦然接受道谢,之前还觉得此人是个糊涂的笨蛋,没想到聪明得很。

这两人是万事大吉了,而张逊口中已死的傅修远正躺在一个小山村里,如今才悠悠转醒。

他睁开疲惫不堪的双眼,还没适应登时由黑转白的光线,耳边就传来急切的关心:“傅奉安,你醒了?”

傅修远迷迷糊糊地听到是个年轻男子的声音,而且很是熟悉。

男子再次说道:“是我,元伯。”

是陈元伯,傅修远心中生起一丝欣喜,他挣扎着想起身,但是一动全身的筋骨都扯住神经,疼痛无比,再加上年纪大了,伤势更是恢复得慢。

“傅奉安,你受伤了,大夫说好好养着别乱动。”陈元伯边解释边扶傅修远重新躺下。

“画像……画像。”傅修远仍惦记画像不敢忘记,他虚弱地喊道。

陈元伯知道他口中的画像指的是什么,赶紧从床尾的包袱里抽出来,安慰:“它在这,你就放心养伤吧。”

陈元伯是在回虞州的途中遇见傅修远的,此前他回了趟老家建宁祭祖,又安排亲戚照看老宅,想着是时候与傅修远道别投军去了。

结果没想到,物是人非,沿途见到的都是逃命的难民,拦下一人才知是北真骑兵攻打过来占领了虞州。

他心中焦急万分,趁乱溜进了虞州,到了御容殿时,眼前已经是一副大火摧残下的断壁残垣。

他拉着街上的人问傅修远的下落,却没有一个人知道。所以只好借助运气,一路问一路找去,终于在一处小山村遇见正倒地昏迷不醒的傅修远。

陈元伯花些钱借了间农家小院替傅修远治伤,他头部受到撞击,左腿摔断了,又根据昏迷的位置判断应该是从山崖上滚下来的。

而御容像被好好地护着没有受损,只沾染些泥土,但都被陈元伯小心地擦拭干净了。

傅修远总算将悬着的心放下来一点,又问:“我昏迷了多久?”

陈元伯算算日子:“好歹也有一个多月了。”

话音刚落,傅修远就慌张起来,快速地和陈元伯解释缘由后就犟着脾气要即刻出发去庐陵。

陈元伯拗不过,缓声:“那咱们至少把伤养好些再走。”

“等不及,御容像一日不回去,就跟着在外面颠沛流离一日,况且北真军不知什么时候就打过来了,难不成让太祖流落一辈子?”傅修远争道。

“北真不会打过来,已经和谈了。”陈元伯说到这神色凝重,气息发抖,他本不想这么快告知的,“十多万人全军覆没,虞州、建宁、漳平都割给北真了。”

这消息对此刻的傅修远来说宛如晴天霹雳,虞州可是太祖发迹之地,就这么被人轻易地割了去。

他抬起手重重地敲着床板,痛心疾首喊道:“可恨呐!”

陈元伯见傅修远反应这么大,失火一事更不敢说出来。

他坚定道:“我和你一起去庐陵。”

“这如何使得?”

“就当是我报答你的恩情,当时没有你的那番话,如今我怕是已经回到建宁浑浑噩噩的度日了。”

陈元伯感激傅修远对他的勉励,将太祖的事迹讲述给他听,让他明白哪怕困于危难的人,也能凭借一腔孤勇破釜沉舟,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来。

傅修远见他执意如此,便不好再推拒,两人商谈好,算了下身上的盘缠不日就出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真假御容案(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