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四象铜鼓 > 第29章 四凶劫(四)

四象铜鼓 第29章 四凶劫(四)

作者:拙笔书生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8-13 01:35:45 来源:文学城

在齐欢子的教导下,司予开始了她边杀猪边读书的日子。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时,她便会在屠夫的帮助下,开始一天的忙碌。虽然杀猪的工作繁重且辛苦,但她从未有过任何怨言。因为她知道,这是为了生计所必须付出的努力。而在忙碌之余,她总会抓紧时间,捧起书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司予逐渐展现出了她在学问上的天赋与才华。她不仅能够迅速掌握所学知识,还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疑问。齐欢子对她的进步感到十分欣慰,也更加用心地指导她,希望她能够在学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尽管生活依旧朴素而平凡,但司予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与幸福。她感激齐欢子的知遇之恩和无私教导,更珍惜这段能够一边劳动一边学习的宝贵时光。

转眼之间,两年的时光仿佛流水般温柔地淌过,司予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宛若一朵初绽的百合,清新脱俗,又带着几分温婉与灵动。她的眼眸深邃而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又似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闪烁着智慧与温柔的光芒。长发如瀑,轻轻垂落在肩头,每一缕都散发着自然的光泽,与她白皙的肌肤相映成趣,更显其清丽脱俗。

这一日,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青石板路上,给这个平凡的日子增添了几分温暖。师徒二人坐在教谕斋内,四周是满满当当的书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齐欢子轻轻放下手中的书卷,目光转向司予,眼神中透露出对徒弟成长的欣慰与期待。他缓缓开口,声音温和而有力:“靖安,这两年间,你不仅武艺精进,更兼学识日增,师祖我甚感欣慰。然而,时局动荡,天下苍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你如何看待当前的天下局势?”

司予闻言,轻轻放下手中的笔,那笔尖似乎还残留着未干的墨迹,如同她心中对世事的忧虑一般,难以立即消散。她站起身,步伐稳健地走向窗边,凝视着窗外那片看似宁静实则暗流涌动的世界。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她的身上,为她平添了几分庄严与神圣。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世间的苦难与沧桑都吸入胸膛,化为前行的动力。

转身之际,司予的目光已变得异常坚定,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指引着方向。“师祖,”她缓缓开口,声音虽轻却坚定有力,“以弟子之见,天下局势确已陷入大乱。朝廷之内,**横行,官员们为了私利而相互倾轧,致使政令不畅,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边疆之地,更是战火连天,外族侵扰不断,无数家庭因此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更有甚者,妖兽作乱,四处肆虐,使得人间更是雪上加霜。这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天下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动荡。”

齐欢子静坐案前,面容平和,宛如古画中走出的文人墨客。他静静聆听司予的见解,眼中流露出赞许之意,对这位年轻弟子的智慧与洞察力深感欣慰。

他轻抚案上竹简,每一根竹丝都仿佛承载着历史的低语,与他的心灵共鸣。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如同山间清泉,自然流淌:“靖安,你所言极是,洞察时局,一针见血。然吾心所系,三界关系解决仍在于教化之道。”

“世间万物,顺应自然而生,各有其序。人之所以异于万物,在于能以理智驭情,以道德束行。三界之间,纷争难免,然教化乃治本之策。吾辈当以仁爱为基,引导众生向善,使三界之间,和谐共生。”他停顿片刻,目光深邃,仿佛穿透时空,看到了未来的图景。“教化之道,非一朝一夕之功,需以身作则,以德化人。吾等当以自身言行,树立典范,让世人见善行之美,感美德之温。同时,亦需注重教育,使众生明理知义,懂得尊重与和谐共处之道。你以为如何?”

司予闻言,微微点头,表示对齐欢子观点的尊重。但她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于是她冷静而坚定地回应道:“弟子认为,教化固然重要,但规则与惩罚的重要性更为重要。三界均为自然造化,若是互不干涉,各自为政,已是最佳。”

齐欢子闻言,眉头微蹙,他深知在复杂多变的三界关系中,理想化的“互不干涉,各自为政”往往难以实现。他轻叹一口气,目光中透露出几分忧虑与深思:“若无法实现呢?”

司予听后,轻轻点头,她理解齐欢子的担忧与期望,但她的立场依然坚定。她沉声道:“师祖,弟子明白您的意思。但弟子认为,独善其身,乱我界者,杀之。”

齐欢子轻抚长须,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悲悯与复杂,缓缓言道:“若作乱者实为人所胁迫,情非得已,陷于困境,又当如何处之?”

司予闻言,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涟漪,那段在虐鬼地界历经磨难、目睹世间苍凉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沉默片刻,目光如炬,仿佛穿透了岁月的尘埃,沉声道:“昔日,吾于虐鬼之地,亦曾身不由己,受困于无边黑暗。然,世道艰难,人心不古,迫不得已之事时有发生。然则,吾以为,即便为胁迫所困,亦需辨明是非,坚守本心。”

她语气一转,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决:“若此人真为外力所迫,行非本意之恶,当先救其于水火,解其困厄。然,若其已行恶事,伤及无辜,则无论初衷如何,皆需承担后果。非是吾欲杀之,实乃规则所限,正义不容侵犯。然,在执行之时,亦当心怀慈悲,望其能迷途知返,重归正道。”

齐欢子轻叹一声,望向司予,眼神中既有疑惑也有释然:“你,终究还是皋陶的传人,一脉相承,心性相投。你师父当年毅然选择执掌刑法,以铁腕维序,今日你亦坚持规则至上,不肯有丝毫动摇。这让我心中不禁自问,难道真是我过于理想,错将教化视为万能之钥?”

言罢,他微微摇头,似是在自我反省,又似是在理解这份师徒相承的坚持。司予静默不语,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在无声中回答着师祖的疑问——她并非否定教化之力,只是深知在复杂多变的三界之中,规则与惩罚亦是不可或缺之柱。这份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更能表达她的立场与决心。

齐欢子面色凝重,语带深沉,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靖安,若有一日,需你一人之牺牲,方能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你可愿意承担此重任?”

此言一出,室内顿时静得只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司予闻言,心中涌起千般思绪,她没有想过那样的局面,所以她不知道答案。

她没有立即回答,只是默默地望着齐欢子,那双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她不愿轻易许下承诺,更不愿欺骗这位如同慈父般的师祖。

最终,她选择了沉默,以一种最为古老而虔诚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她缓缓俯身,以额触地,深深地拜了三拜。

此时,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是师祖孙二人最后一次长谈。

十日后,边疆的宁静被突如其来的战云笼罩,敌军如潮水般涌来,城池一座接一座沦陷,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赵屠户,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也上了战场。

与此同时,在另一片天地,久未涉足尘世纷扰的当世大儒齐欢子,忽得中州天子之召,言:“齐欢子,国之股肱,此时非卿莫属。”一语之下,尘封多年的仕途之门再次为他敞开。

然而,这重获的荣光背后,却隐藏着更为艰巨的使命——前往边疆,执行那几乎等同于赴死的和谈之任。此去凶险万分,众人皆避之不及,唯有齐欢子,以国士之姿,慨然应允。

临行之际,他亲手关闭了倾注心血的书院,将满室藏书视为珍宝,一一赠予院中弟子,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老夫此行,吉凶未卜,望尔等勤勉向学,参天大树,必始于今日之跬步。时光不负有心人,愿诸君他日皆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言罢,转身离去,背影中透露出无尽的沧桑与决绝。

而在此刻,年仅十二岁的司予,也向赵娘子和春生告别后,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追逐齐欢子车队的道路。她决定暗中相随,既为保护师祖周全,以报多年教养之恩;亦因内心那份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与向往,她深知,自己已在这宁静的岁月中沉寂太久,是时候去迎接生命中的风雨与挑战了。

在那远古的人界,大地被细分为九州,犹如繁星拱月般环绕着中州,形成了一幅八角围一的壮丽画卷。每州皆由贤能州主悉心治理,他们皆以中州君主为尊,共筑人间繁华。

临州之地,沃野千里,五谷丰登,被誉为中原之粮仓,其地位显赫,世人皆仰。然而,世事无常,风云突变,临州渡前,两军如龙虎相争,一方乃揭竿而起的义军,心怀苍生,誓要推翻旧制;另一方则是旧王朝之师,坚守旧道,誓保江山稳固。

而在这人间战火之中,更有妖兽趁机作乱,以穷奇为首,此兽能惑人心智,令人迷失;其情妇虐鬼,冷酷无情,掌管幽冥之狱;獬豸则随风转舵,立场不定;更有天狗,人身狗首,双头并立,形态诡异,令人胆寒。此四者,合称为“四凶劫”,为人间带来无尽灾难。

临州渡畔,战鼓雷动,硝烟弥漫,英雄豪杰各展所长,誓要决出胜负。然而,在这乱世之中,谁又能独善其身?

请各位看官多多收藏吧,多谢多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四凶劫(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