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四象铜鼓 > 第23章 古情殇(二)

四象铜鼓 第23章 古情殇(二)

作者:拙笔书生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8-13 01:35:45 来源:文学城

"就是这儿了。" 皋陶轻声细语,嘴角挂着一抹淡然的微笑,随后他步伐稳健地跨过了门槛,踏入了这家名为"浔阳醉"的临江酒楼。酒楼外,江水悠悠,波光粼粼,与城内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而酒楼本身则显得古朴而雅致。

青琮与司予紧随其后,两人抬头仰望,只见酒楼四层楼高,气势恢宏。一楼大堂宽敞明亮,几桌食客低语交谈,氛围温馨;二楼则是雅致的包厢,隐约可闻丝竹之音,显得更为私密与高雅;至于三四楼,则是为远道而来的旅人准备的客房,窗棂半开,似乎能嗅到一丝江风送来的清新。

城内的景象确实比城外多了几分繁华,即便此刻街上行人稀疏,但商铺林立,各种设施一应俱全,透出一股子宁静中的生机与秩序。

"三位客官,欢迎光临浔阳醉,请问是吃饭还是住店呢?" 一位机灵的店小二迎了上来,满脸堆笑,眼神里透着几分热情与精明。

皋陶微微颔首,声音温和而有力:"先来三斤上好的羊肉,三壶你们这儿的招牌'浔阳醉',再随便上些米面小菜,我们三人自用。收拾三间客房。要连排紧挨的。"

"好嘞,您三位请稍候,找张舒适的桌子坐下,美食美酒即刻就到。" 店小二应声而去,步伐轻快,显然对这流程已是驾轻就熟。

司予望着师父的背影,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惑,他轻声问道:"师父,我们此行不是为了调查案件,去州主府调阅卷宗吗?为何要先在此处停留?"

皋陶转过身,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智慧与从容:"司予啊,做事需张弛有度,急不得。长途跋涉之后,先让身心得到片刻的休憩,养精蓄锐,方能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挑战。再者,见客拜访,尤其是面对重要的线索或人物时,一个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的状态,往往能事半功倍。"

青琮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适时地插话道:"哈哈,司予,你还年轻,不懂这其中的门道。在我们人间,无论是拜访友人还是处理事务,第一印象都极为重要。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自信与肯定。师父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上了二楼,脚步不由自主地放轻,仿佛怕惊扰了这份静谧中的雅致。迎面而来的,是一面精心雕琢的巨大屏风,它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伫立在楼梯口与包厢之间,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屏风之上,墨色淋漓,一篇行云流水般的文章跃然其上,字体苍劲有力,透着不凡的气度。

文章开头便引人入胜,以首任州主许昌东的生平事迹为引,“许昌东公,治浔有方,仁心如月,照彻州野。全全君子,义薄云天,誓守友情,共克时艰。”

正当皋陶凝视着屏风上的文字,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之时,一阵轻风拂过,似乎带来了故人的气息。他缓缓走近,指尖轻轻滑过那些熟悉的字迹,心中五味杂陈。

少有人知晓的深厚情谊,如同隐藏在历史尘埃下的瑰宝,静静地诉说着皋陶与浔州首任州主许木之间那段不凡的过往。两人自幼相识,缘分始于一段共同的求学经历——他们同拜于逍遥子门下,学习那古老而神秘的御妖之术。在那段青葱岁月里,他们不仅是同窗,更是志同道合的至交好友,共同经历了无数挑战与试炼,结下了深厚的师兄弟情谊。

岁月流转,许木因家族使命返回王都,并改回了本名许昌东,从此踏上了仕途之路。而皋陶,则被委以重任,成为了一名巡狩官,游走于国家的四面八方,维护着疆域的安宁与秩序。尽管职责不同,道路各异,但两人心中那份对彼此的挂念与支持从未改变。

当许昌东被派遣至浔州,肩负起开疆拓土的重任时,皋陶虽远在千里之外,但心中却充满了对好友的祝福与期待。他深知,许昌东不仅有着过人的智慧与勇气,更有着一颗为民造福的赤诚之心。果不其然,在许昌东的精心治理下,浔州逐渐繁荣起来,成为了一方乐土。

为了彰显浔州的繁荣与开放,许昌东决定兴建一座酒楼,命名为“浔阳醉”,意在以美酒佳肴招待来自各国的贵宾,促进文化交流与商贸往来。

然而,当“浔阳醉”即将竣工之际,皋陶却因公务繁忙,正身处西北巡视,无法亲自前来祝贺。但他心中那份对好友的祝福与思念却如江水般滔滔不绝。于是,他挥毫泼墨,写下了一篇情深意长的文章,赠予远在浔州的师弟许昌东。文中既有对“浔阳醉”美好愿景的描绘,也有对两人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更有对未来共同理想的期许与憧憬。

“浔阳江畔醉楼高,物是人非梦已遥。昔日豪情今犹在,唯余孤影对江潮。” 皋陶轻声念出,声音虽轻,却带着几分颤抖。他没想到,自己多年前为好友所做的诗篇,竟会以这样的方式,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

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皋陶的思绪飘回了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许昌东的求救信。如今,站在这里,面对着这幅屏风,他仿佛能感受到好友的灵魂在旁,与他一同品味这份物是人非的苍凉与感慨。

“许昌东,你我虽已阴阳两隔,但这份友情,这份信念,将永远镌刻在我心中。” 皋陶心中暗道,眼中闪过一抹坚定。他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但他将带着这份记忆与力量,继续前行,直到揭开所有真相,为好友讨回公道。

皋陶缓缓放下手中的酒杯,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夜色的帷幕,直抵人心最幽暗的角落。他轻轻叹了口气:“你们先回去休息吧,我自有分寸。”

司予与青琮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最终还是选择了遵从。青琮虽心有不甘,但在司予的示意下,还是勉强按捺住了想要继续劝说的冲动,两人默默退出房间,关门的声音在静谧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随着两人的离去,整个空间仿佛被一种莫名的氛围所笼罩,连风都似乎变得轻柔起来,悄悄穿梭于窗棂之间,带着一丝凉意和未知的讯息。

皋陶独自坐在桌前,凝视着杯中残酒,眼神逐渐变得锐利。他深知,今夜的不平静绝非偶然。片刻之后,他沉声道:“出来吧,躲躲藏藏可非君子所为。”

话音刚落,一道身影从阴影中悄然走出,身着华丽锦缎貂裘,步伐稳健,正是许家家仆许义。他躬身行礼,声音中带着几分敬畏与期盼:“巡狩官大人,小人许义,许家家仆,特奉我家主人许木之命,在此经营酒楼。久闻您公正严明,特来求见,望大人能为我家主人及无辜枉死的家人申冤雪恨。”

皋陶接过许义递上的家族玉牌与密信,指尖轻轻摩挲过那冰冷的玉面,心中暗自思量。他缓缓拆开信封,仔细阅读起来,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显然信中内容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或责任。

“你且细细道来,许家究竟遭遇了何种变故。”皋陶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许义闻言,眼眶微红,声音略带哽咽地讲述起来。他详细描绘了许家曾经的辉煌与和谐,以及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如何将这一切美好化为乌有。说到激动之处,他更是声情并茂,仿佛那一幕幕惨剧就在眼前重演。

“大人,那妖兽之残暴,实乃世间罕见。它不仅夺去了我家主人的生命,更让整个浔州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与混乱。而朝廷派来的官员,非但不能查明真相,反而接连遭遇不幸,这使得浔州之案更添几分诡异与复杂。”许义说到这里,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与愤慨。

皋陶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变化莫测。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家族灭门案,其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政治斗争与阴谋。而太师闻楚的介入,更是让整件事变得扑朔迷离,难以捉摸。

皋陶放下酒杯,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虚伪与黑暗。他沉声道:“许义,你所说之事,关乎重大,我需详细了解。首先,那妖兽的形貌特征,你可有详细描述?是否有目击者能证实其存在?”

许义闻言,连忙从怀中取出一幅略显粗糙的画像,双手呈上。“大人,这是小人根据幸存者的描述所绘制的妖兽画像。它身形庞大,双眼赤红,浑身覆盖着黑色的鳞片,尾巴长而有力,能轻易击碎巨石。事发当夜,府邸外守卫的几名武士曾与之短暂交手,但均不是对手,其中一人侥幸逃脱,向我们描述了这番景象。”

皋陶接过画像,仔细端详,眉头紧锁。他深知,这样的妖兽绝非寻常之物,其背后或许隐藏着某种未知的力量或阴谋。“好,我会将此画像交给专门研究异兽的学者,看是否能找到其来历与弱点。”

接着,皋陶话锋一转,问起了闻楚在浔州的所作所为。“你提到闻楚太师到任后,不仅未追查真凶,反而大肆屠杀、敛财囤地,可有确凿证据?此事若真,其性质之恶劣,绝不亚于妖兽肆虐。”

许义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叠厚厚的文书,上面记载着闻楚到任后的种种行径,包括他如何借调查之名,行排除异己之实;又如何巧立名目,加重百姓税赋,将浔州之地搜刮得民不聊生。“这些都是小人多方搜集来的证据,其中不乏受害者的亲笔陈述和官府内部的密报。大人一看便知。”

皋陶接过文书,一页页翻阅,脸色愈发凝重。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家族灭门案,更是一场涉及官场**、权力斗争的复杂漩涡。他必须谨慎行事,既要为许家申冤,又要避免打草惊蛇,引发更大的动荡。

“许义,你做得很好。但接下来,你要更加小心行事,切勿暴露自己。我会暗中派遣信得过的手下前往浔州,暗中调查此事。同时,我也会向朝廷上书,请求增派人手,加强浔州的防务与监察。”皋陶边说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已有了初步的打算。

“至于你,”他转身看向许义,“你暂且留在此地,作为我与浔州之间的联络人。一旦有任何新的线索或情况变化,立即向我汇报。”

许义闻言,眼中再次闪过希望的光芒,他深知自己找到了可以信赖的依靠。他跪倒在地,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多谢大人!小人定当竭尽所能,协助大人查明真相!”

皋陶轻轻点头,示意他起身。随后,他挥挥手,示意许义可以退下了。

请各位看官多多收藏吧,多谢多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古情殇(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