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司天监要有自己人才好 > 第19章 存续几载

司天监要有自己人才好 第19章 存续几载

作者:椅而参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6 01:37:35 来源:文学城

李嗣瞻不解地望向邬行香。

邬行香强扯微笑,对张阿婆说:“阿婆,不好意思,我有些饿了,有没有什么吃的?”

张阿婆点点头,“厨舍有蒸饼,我给你去拿。”

见张阿婆离去,邬行香急忙道:“殿下,快走。”

李嗣瞻面无表情道:“你又在发什么疯?

已经到了地方,找到了人,外面又下着雨。

我们当然是要跟张阿婆问清楚,等雨停了再走。”

邬行香解释道:“我刚刚不是跟你说这里不对劲吗?

我看过了,不是宅子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或许说,不是人。”

李嗣瞻闻言看了看四周,“你是想说这屋里躲着什么妖魔鬼怪?”

邬行香摇头道:"是张阿婆有问题。"

李嗣瞻莫名道:“她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家,你总不会觉得她是什么邪祟所化吧?”

邬行香疾言道:“人体为阳,影子属阴。影之存与变,可断阴阳之衡。

若是人的生命气息散尽,影子就会像失去了依托,再难清晰存续,终会消散于无形。

我刚刚仔细看过,张阿婆的影子在墙上,模糊扭曲。

依我看,她恐怕不是活人。

殿下若是不信,可以比对一下,她的影子和我们影子。

但我觉得,我们快逃,更为上策。”

李嗣瞻静静听完邬行香这一番话,然后满脸写着“我不信”三个字。

“我看是下雨有水汽,加上有风吹灯火,导致影子模糊不清,要不就是你眼花。”

邬行香心急如焚,甚至想过要不自己先跑了算了?

虽然殿下人很好,但她只是牛马,不必送命吧?

李嗣瞻听见邬行香在自己身后来回踱步。

“我以为,你不会怕这些。

昨日孙柏在棺材里坐起来,那些拉棺的汉子都吓得倒在地上,你不是很镇定吗?

还有在驿站时,你也挺胆大妄为的。”

邬行香停下了脚步,“不一样啊。

昨夜孙柏若是真尸变,还有糯米符纸。

何况他的神态一看就是活人,不足为惧。

驿站之时,我也有害怕。

不过困住我们的是阵法,不是妖物,我还能想办法破阵。

眼下不同,我们被关在巷子尽头,又逢大雨。

若是有危险,喊叫声都不一定能被听见。

更何况武艺超群的小忠又不在。

我身上也没有带什么驱邪物。”

李嗣瞻听出邬行香的忧心,开口道:“你若是真的怕,可以自己去屋外檐下等我。”

邬行香正在斟酌,张阿婆已经回来了。

张阿婆端着蒸饼,放到了桌上。

“姑娘,快坐下吃吧。”

邬行香又躲回了李嗣瞻身后。

她看着墙上张阿婆的影子,不断拉长又扭曲,模糊混沌,让人难以看不清轮廓。

她大着胆子,轻轻触碰李嗣瞻的肩,示意他去看墙上影子。

李嗣瞻向墙上看去,瞧了两下后开口道:

“阿婆,你家的墙有些不平,可以叫家人修补一下。”

邬行香简直想拍手叫绝。

李嗣瞻是怎么做到,遇到任何诡异之事,都有自己的一番道理?

自己方才说了那么多,李嗣瞻却认为是墙有些破损不平,影响了灯火投射人影。

她认为,以后司天监的高官升迁,都必须加上与李嗣瞻辩论一番。

获胜者,才能高升。

张阿婆伸手摸了摸墙面。

“是啊,墙用久了,砖石松动,渐有裂缝。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世上走一遭,熬过寒暑忧欢,到了岁数,迟早闭眼,归了尘土。

家中人外出了,等时候到了,他们自会修补好的。”

邬行香听出张阿婆这话充满暗示,李嗣瞻却像未听出深意,将蒸饼递给了她。

张阿婆疑惑道:“姑娘,怎么不坐下吃?”

邬行香接过李嗣瞻手中的蒸饼,咬了两口,“我站着就好,站着吃更消食。”

李嗣瞻又饮了一口茶,“阿婆,这雨看起来还要下些时候,正好,我想跟你打听些事。”

张阿婆点了点头,“你说吧。”

李嗣瞻并不卖关子,单刀直入,“我听说你和古算拾认识?还算是邻居?”

张阿婆似乎毫不意外李嗣瞻会问出这样的话。

“你们知道我今年多少岁了吗?”

邬行香一边嚼饼,一边警惕地站着李嗣瞻身后。

李嗣瞻闻言猜道:“阿婆看起来,应该有七八十岁。”

张阿婆颔首道:“不错,我今年已有七十九岁。

忆往昔初遇国师,我尚为垂髫小儿。

我们一群孩童玩性正浓,嬉闹于田野间,唯他不同。

他虽跟我们一起玩闹,却常骤停昂首望天,又时而闭目伫立,仿若能感风之神韵。

继而口出诸多谶言。

彼时我尚年幼,只觉其所言奇妙,仿若坊间话本逸事,饶有趣味。”

邬行香听到张阿婆讲起古算拾旧事,暂且忘了害怕。

张阿婆回想了一下,续道:“后来他离乡,中途就回来了两三次。

又过了很多年,我惊闻他已贵为国师,声名赫赫,深受圣上倚重。

那时我已嫁人生子,深陷尘俗冗务,为琐事累,眨眼间数十载已逝。

偶尔,我也会遥想当年,思自身为何没有超世之才,以致碌碌无为。

然岁月沉淀,我渐渐释然。

我性本知足,亦有所乐。

年少,每于蹴鞠之戏,我常能取胜,彼时之快意,足可忘怀一切烦忧。

人生一世,到头来讲究的不过是自己的心境。

若终日只着眼他人之丰功伟绩,岂不郁郁寡欢,徒增烦恼?”

邬行香听得入神。

张阿婆所言,满是对岁月的喟叹,又仿若心底的喃喃叩问。

令闻者皆不自禁地沉浸于其心渊薮。

她心想,眼前阿婆,若是鬼,也是个好鬼。

但李嗣瞻似乎另有其想,他出声道:“阿婆,其实我是想问,国师后来是否回过这里?”

张阿婆摇了摇头,“年轻人,我知道你想问什么,莫要心急。”

邬行香催促道:“阿婆,你接着说。”

她心急下,倾身向前。

李嗣瞻往旁边躲了躲,小声道:“你离我远些,我觉得背后好像有一条尾巴。”

律疏的条条规规,自行跃入邬行香的识海,她立即后退。

冷风裹挟潮湿气息,从敞开的门中闯入。

油灯被突如其来的风一扑,顿时摇曳起来,几近熄灭。

张阿婆伸手拢向火苗。

待冷风退去,张阿婆才继续开口:

“再后来,国师仙逝,坊间纷传其乃归位仙班。

他的家人也搬离了这里,听说去了很远的地方。

自此,他于众人言谈间,仿若遥不可及之神仙。

不仅周围人,连我也时常恍惚,心想我当真识得过这般仙人否?

往昔与之嬉闹纯真岁月,究竟是否一场幻梦?

直到十年前……”

张阿婆说到这里,邬行香一怔。

十年前,正是易镜玄辞官的时间。

“十年前的一日,我照常归家时,行至天官桥畔。

以前那里还不叫天官桥,也还没有修建天官庙。

走到那里时,我见到一个人的背影。

你们可能不知道,人一旦上了年岁,体态、身形较之年轻人,差别可大了去了。

脊背佝偻,身高渐矮,行动起来亦是迟缓拖沓。

可我当时所见之人,却全然不同。

他满头白发,分明已至暮年,偏生身形挺拔,脚步轻盈似风,不见半分老态龙钟之相。

我不禁心生好奇,悄然跟在其后。

只见他径直朝着国师故居而去,进去了一会儿,又出来了。

他解下腰间葫芦,仰头饮了一口酒,又将余下的酒缓缓倾洒于地,神情肃穆。

待他转过身来,我才发现,我好像曾见过此人。

遥想当年,国师离乡之后,有次新元,他归来省亲,还携了一人同至。”

说到此处,张阿婆突然停下,卖关子般看向两人。

邬行香虽已猜到此人身份,却也不由自主期待起来。

好在张阿婆并不想卖弄玄虚,停顿半刻便说出答案:

“彼时,他满脸笑意,向众人介绍,说这位是他的挚友,名唤易镜玄。 ”

邬行香得此答案,喜不自胜。

至少,他们找对了方向。

易镜玄辞官后,悼念古算拾,先是进了密室,后又回到古算拾故里。

她连声追问道:“易镜玄从古算拾家出来,手中可有多了什么东西?”

张阿婆果断答道:“并无。”

李嗣瞻询问道:“阿婆,你遇到易镜玄时,是什么时辰?是否天黑?

你刚刚说跟在他身后,距离有多远?能看清吗?”

张阿婆想也未想道:“我不知道你们在找什么,但我肯定他并未从古算拾家拿出任何东西。

因为当我发现他是易镜玄时,过于惊讶,踩到了地上树枝,被他发现。

易镜玄倒是平静,还记得我们见过面,与我谈了几句古算拾,就要离开。

我当时忍不住问了他一个问题。

我之阳寿,尚有几载可度?”

此时无风,油灯火苗却突兀摇曳。

邬行香从张阿婆的话中回神,眼神无意扫向墙壁。

她与李嗣瞻的影子,依然清晰。

但张阿婆的影子,不知何时起,竟已从模糊扭曲,变成淡得几近消散。

只余透着丝丝寒意的灰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