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四时好 > 第2章 四方

四时好 第2章 四方

作者:岁时酒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24 00:01:58 来源:文学城

四位舅母挨个叫过,几个人才能安稳在椅子上坐一会儿。

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元真就明白了为什么沈太妃最喜欢循郡王妃,她嘴甜,话也说得巧,若元真是沈太妃,怕是也会喜欢循郡王妃。

趁着沈太妃与循郡王妃说话,元昭悄悄问元真:“这位郡王妃可是有眼疾,怎么老是斜着眼睛看人?”

元真险些被他逗笑了,她知道元昭也察觉出循郡王妃对他们两个态度的不同了,忍着笑摇摇头,“不知。”

沈太妃被循郡王妃分去了心神,世子妃薛瑶便柔声问元姝几个,“你们在水上走了几日?路上可累不累?不如你们先回去休息休息,等有了精神,晚上来这里用膳。”

上首沈太妃听到了薛瑶的话,也正色道:“可说是,我老了有些糊涂,还是晗哥儿媳妇想的周全,你们多日奔波累坏了,快去歇着,我这里不用你们请安。”

沈太妃是偏疼循郡王妃,但她对薛瑶也很不错,况且李晗是世子,这后宅以后交到谁手上她心里清楚。

元真倒想再客气两句,沈太妃却直接摆了手让他们去休息,“小孩子家家的,可不能累着了。你们只管回去歇着,晚上再来也是一样。”

主人都这么说了,元真也不好再推辞,她看一眼元昭,笑了一下道:“谢太妃娘娘和舅母们关心。”

元真身边的方槐和绿萼先一步打起了珍珠帘,早有薛瑶安排好的仆妇在外面等着,元昭要住在外面的松风院,元真三个则是住在内院东北角上的四方斋。

四方斋位置略偏,倒更像是一个别院,此处靠着成王府后门,出入也方便。

院中石阶上依稀还有苔痕,不过收拾得却干净。里面建筑也齐整,过了院门迎面就是五间正房,两旁是一溜长的厢房,中间院子极开阔,还有小小一个金鱼池,院落偏西南的地方又有极高一棵桂花树,树下是一张石桌,周围摆着四个圆圆的石凳。

正屋后面又是一进小院,正中是一幢二层小高楼,小楼前面是一个不小的花园,靠着东边院墙那里有个小湖,连着外面的活水,水上亭台轩榭俱全,看得出来是个极好的休憩之处。

成王府的丫头带着她们前后转了转,然后才将三个人迎进正堂,茶水是早就泡好了的,三杯茶送到姑娘们手边,这位小丫头才笑着道:“这原是我们郡主未出嫁时住的院落,嫁后太妃娘娘便让人封了院门,得知三位姑娘要来,郡主特意来信让把这里打扫出来,说是四方斋空置这许多年,就是等三位姑娘来呢。”

安阳郡主原话是等元真一个,成王府好歹是个王府,谁能想到成王妃见了安阳郡主来信后,直接就把穆家三个女孩都安排了进去。

世子妃虽是成王府管家的,但成王妃说话她也不好直接就驳了,她委婉提过一句,成王妃却不为所动,还是沈太妃知道了点了个头,说不如就让三个人住在一起,人生地不熟的,也算有个照应。

元真听了这话没什么反应,只是笑着让绿萼去拿红封来分给院里几个成王府的丫头。

进京前贾悠就叮嘱元真一定要谨慎,若不是天子暗示,穆国公也不会让他们借居成王府,穆家风气好,府里女孩儿们没见过什么腌臜事儿,可京城人却不好相与,成王府里更是乌烟瘴气,从上到下,就没一个简单的。

这丫头名叫连翘,是薛瑶身边的二等丫头,元真早早探寻过,知道这位世子妃是个与谁都能聊得来的和气人,不过她与安阳郡主的关系要更好一些。

薛瑶的地位与循郡王妃不同,她知道的多些,眼光望得也远一些,成王世子李晗也早早告诉过她,穆家人之所以肯进京参加选秀,是陛下一连写了几封信才求来的。

所以连翘谨慎万分。若穆家姑娘露出半点不满,她这差事也就到头了,看着元真露出个笑意,她先是念了佛,而后道:“三位姑娘先歇一歇,厨房里整治了菜,几位姑娘先用些。”

元真看了看天色,算着怕是过一阵儿就该用晚膳了,便道:“也不必上什么大菜了,我两位姐姐晕船,近来肠胃不太好,倒劳烦姐姐打点,送些好克化的粥食来。”

穆家三位姑娘,定主意的居然是最小的,连翘大着胆子抬头看一眼,元真知道她在偷看,却依然在笑,见元真如此,连翘忙低下头道不敢,“厨房里早就预备下来了,燕窝粥都熬得稠稠的,姑娘们放心用就是。”

采兰塞了个银裸子给她,笑眯眯道:“多谢姐姐了。”

连翘抬头看看三个人,想了想便收下了,“伺候姑娘们是我们的福气。”说完便退下了。

不一时粥点就摆了上来,方槐采青秋香各自服侍自家主子用膳,元真不喜欢喝粥,便只端了茶喝,桌子上有一盘枣糕,元容看了看推到元真面前,元真愣了下,随即笑道:“谢谢二姐姐。”

穆元姝被水路折腾得不行,光捧了碗吃粥,竟也没发觉元真没有用粥,只好奇道:“五妹妹喜欢甜的?这我倒不知。”

“不过小时候有段时间吃苦药吃的,所以略喜欢甜些。”元真笑着解释,心里却觉得奇怪。

贾悠是在宫里长大的,宫中最忌讳把自己的喜好摆在明面上,她离了宫嫁入穆家也依然没改了习惯。元真小时候常跟着贾悠用饭,每次她多吃一点甜食贾悠就让人撤了点心,时间久了倒带的元真没了忌口,什么口味都吃。

元真借着夹枣糕的动作看了元容一眼,甜咸点心她都常吃,连祖母都不知道她吃口偏甜,也不知这个二姐姐是怎么知道的。

到了晚间还要去寿宁院,三个人也不多吃,只垫一些让肚子舒服些,元真还好,元姝元容在船上的时候却是吃什么吐什么,把元真吓得不行,还是肖娘子亲自来诊过脉说无大碍,元真才稍稍放下了心。

吃了饭后元姝和元容依然恹恹的,元真皱皱眉叫过采兰来,“你去寻肖娘子,问问上次让她准备的药可配齐了?”

说完她又回头冲两个姐姐笑,“肖娘子曾制过几丸调理胃的药,是用几样果子配出来的,我尝过,觉得还不错,我让她们寻了来,两位姐姐吃吃看。”

穆元姝先点点头,“那先谢过五妹妹和肖娘子了。”

肖娘子是跟着贾悠从宫里出来的,便是如今身上也有品级,穆元姝这声谢她倒也受的。

她们三个人以前来往并不多,元真便是和元容再不熟,日日请安却是能见到的,可这位大姐姐不同,元姝一个月里得有二十天住在外祖孔家,后来等到元姝的父亲恒安侯穆长柏迁去西北驻守,元姝回穆家的时候就更少了,这位姐姐的性子,比起元容来元真更不了解。

采兰不一会儿就带着药回来了,肖娘子没有亲自进来,外面事多,还需要她打点。采兰拿的药物不少,一小部分自己留下,其余的都给了元姝屋里的秋香和元容屋里的采青。

元真屋里的点心就没断过,她也不晕船,倒是从来没饿着过自己,元昭那句“小花猫”不是白叫的,每次去寻她她都在吃点心。所以元真吃了没两口就饱了,她见元容面上发白,关心道:“二姐姐脸色看起来不大好,要不要去躺一躺,不然生了病又要喝药。”

元容从小身子就弱,不管是住在国公夫人的德禧堂还是她自己的幽篁里,院子里的小药炉就从没熄过火,贾悠在家里还叮嘱了元真,说元容身子不适,让她时刻看顾着些。

元真原以为元容体弱就不必进京选秀了,谁知京中的文臣们偏要咬文嚼字,他们怕皇上是早就定好了人选,便卡着条件把所有适合入选的名字都报了上去,穆家既然没有报免选,那这两位过了十五岁还没定亲的姑娘就都要进宫。

所以元容才不得不走这一趟。

也不等她表态了,元真直接把这个姐姐拉去东厢房,元姝处的秋香还拿了香来,“这是我们姑娘亲手制的安神香,二姑娘不妨试试。”

元容看了眼元真,淡淡道了声谢,让采青将香收了起来。

元真跟元容道了别,然后转身往西厢房去,西厢房里采兰和郑采正指挥着几位仆妇帮忙挪书案,几个人忙得不亦乐乎,四方斋的摆设都是按照安阳郡主喜欢来安排的,自然不是元真所习惯的,这两个人看过一圈就想按元真的喜好重新摆一遍,元真的房间也不难布置,只需要框出一个大书房就可以了。

元真都要在眉头上皱出“疑惑”两个字来了,她被堵在门外,看着郑采“啧”一声道:“怎么刚来就胡闹?”

没等郑采答话,连翘便先急着道:“我们娘娘希望姑娘们住得舒心,几位姐姐们只管摆就是。”

听她这般说,郑采更来劲了,元真没有办法,只好由着她们去。

只是这下子西厢院是待不了了,元真看一眼桂花树下的石桌,想着实在不行就在那边坐一会儿,刚吩咐了方槐进西厢房摸本书出来,元容在身后喊了她一声,“芙蕖。”

芙蕖是元真的小名,她应声回头,只见元容站在窗前,冲她点了下头,“我这里也有几本书,你进来坐一会儿吧。”

元真以前没和这个姐姐来往过,倒怕扰了她,只是还没来得及推辞元容便转身去了内室,元真无奈,只好进了东厢。采青依言去寻来了书,元真谢过之后便坐在了外间的罗汉床上,她身边一个丫头也不在,采青就待在元真身边守着,元真冲着采青笑笑,“你忙你的就好,不必管我。”

采青给她倒了一杯蜜水,笑着道:“奴婢也没什么好忙的。五姑娘尝尝这蜜吧,甜得很。”

语气倒像哄小姑娘。

元真今年十三岁,但她生的早,是大年初一出生的,属兔;元昭是除夕日出生,只比元真大几个时辰,却算成了十四岁,是个小老虎。

这年纪按元真原来来看,确实还该是小姑娘,但若在这里就不同了,大周女子十五及笄,届时便可定亲取字,成为一名真正的大人。而她距离及笄,只有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了。

采青笑得真心实意,元真想了想接过蜜水,笑一下两只眼睛便眯了起来,“多谢。”四位舅母挨个叫过,几个人才能安稳在椅子上坐一会儿。

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元真就明白了为什么沈太妃最喜欢循郡王妃,她嘴甜,话也说得巧,若元真是沈太妃,怕是也会喜欢循郡王妃。

趁着沈太妃与循郡王妃说话,元昭悄悄问元真:“这位郡王妃可是有眼疾,怎么老是斜着眼睛看人?”

元真险些被他逗笑了,她知道元昭也察觉出循郡王妃对他们两个态度的不同了,忍着笑摇摇头,“不知。”

沈太妃被循郡王妃分去了心神,世子妃薛瑶便柔声问元姝几个,“你们在水上走了几日?路上可累不累?不如你们先回去休息休息,等有了精神,晚上来这里用膳。”

上首沈太妃听到了薛瑶的话,也正色道:“可说是,我老了有些糊涂,还是晗哥儿媳妇想的周全,你们多日奔波累坏了,快去歇着,我这里不用你们请安。”

沈太妃是偏疼循郡王妃,但她对薛瑶也很不错,况且李晗是世子,这后宅以后交到谁手上她心里清楚。

元真倒想再客气两句,沈太妃却直接摆了手让他们去休息,“小孩子家家的,可不能累着了。你们只管回去歇着,晚上再来也是一样。”

主人都这么说了,元真也不好再推辞,她看一眼元昭,笑了一下道:“谢太妃娘娘和舅母们关心。”

元真身边的方槐和绿萼先一步打起了珍珠帘,早有薛瑶安排好的仆妇在外面等着,元昭要住在外面的松风院,元真三个则是住在内院东北角上的四方斋。

四方斋位置略偏,倒更像是一个别院,此处靠着成王府后门,出入也方便。

院中石阶上依稀还有苔痕,不过收拾得却干净。里面建筑也齐整,过了院门迎面就是五间正房,两旁是一溜长的厢房,中间院子极开阔,还有小小一个金鱼池,院落偏西南的地方又有极高一棵桂花树,树下是一张石桌,周围摆着四个圆圆的石凳。

正屋后面又是一进小院,正中是一幢二层小高楼,小楼前面是一个不小的花园,靠着东边院墙那里有个小湖,连着外面的活水,水上亭台轩榭俱全,看得出来是个极好的休憩之处。

成王府的丫头带着她们前后转了转,然后才将三个人迎进正堂,茶水是早就泡好了的,三杯茶送到姑娘们手边,这位小丫头才笑着道:“这原是我们郡主未出嫁时住的院落,嫁后太妃娘娘便让人封了院门,得知三位姑娘要来,郡主特意来信让把这里打扫出来,说是四方斋空置这许多年,就是等三位姑娘来呢。”

安阳郡主原话是等元真一个,成王府好歹是个王府,谁能想到成王妃见了安阳郡主来信后,直接就把穆家三个女孩都安排了进去。

世子妃虽是成王府管家的,但成王妃说话她也不好直接就驳了,她委婉提过一句,成王妃却不为所动,还是沈太妃知道了点了个头,说不如就让三个人住在一起,人生地不熟的,也算有个照应。

元真听了这话没什么反应,只是笑着让绿萼去拿红封来分给院里几个成王府的丫头。

进京前贾悠就叮嘱元真一定要谨慎,若不是天子暗示,穆国公也不会让他们借居成王府,穆家风气好,府里女孩儿们没见过什么腌臜事儿,可京城人却不好相与,成王府里更是乌烟瘴气,从上到下,就没一个简单的。

这丫头名叫连翘,是薛瑶身边的二等丫头,元真早早探寻过,知道这位世子妃是个与谁都能聊得来的和气人,不过她与安阳郡主的关系要更好一些。

薛瑶的地位与循郡王妃不同,她知道的多些,眼光望得也远一些,成王世子李晗也早早告诉过她,穆家人之所以肯进京参加选秀,是陛下一连写了几封信才求来的。

所以连翘谨慎万分。若穆家姑娘露出半点不满,她这差事也就到头了,看着元真露出个笑意,她先是念了佛,而后道:“三位姑娘先歇一歇,厨房里整治了菜,几位姑娘先用些。”

元真看了看天色,算着怕是过一阵儿就该用晚膳了,便道:“也不必上什么大菜了,我两位姐姐晕船,近来肠胃不太好,倒劳烦姐姐打点,送些好克化的粥食来。”

穆家三位姑娘,定主意的居然是最小的,连翘大着胆子抬头看一眼,元真知道她在偷看,却依然在笑,见元真如此,连翘忙低下头道不敢,“厨房里早就预备下来了,燕窝粥都熬得稠稠的,姑娘们放心用就是。”

采兰塞了个银裸子给她,笑眯眯道:“多谢姐姐了。”

连翘抬头看看三个人,想了想便收下了,“伺候姑娘们是我们的福气。”说完便退下了。

不一时粥点就摆了上来,方槐采青秋香各自服侍自家主子用膳,元真不喜欢喝粥,便只端了茶喝,桌子上有一盘枣糕,元容看了看推到元真面前,元真愣了下,随即笑道:“谢谢二姐姐。”

穆元姝被水路折腾得不行,光捧了碗吃粥,竟也没发觉元真没有用粥,只好奇道:“五妹妹喜欢甜的?这我倒不知。”

“不过小时候有段时间吃苦药吃的,所以略喜欢甜些。”元真笑着解释,心里却觉得奇怪。

贾悠是在宫里长大的,宫中最忌讳把自己的喜好摆在明面上,她离了宫嫁入穆家也依然没改了习惯。元真小时候常跟着贾悠用饭,每次她多吃一点甜食贾悠就让人撤了点心,时间久了倒带的元真没了忌口,什么口味都吃。

元真借着夹枣糕的动作看了元容一眼,甜咸点心她都常吃,连祖母都不知道她吃口偏甜,也不知这个二姐姐是怎么知道的。

到了晚间还要去寿宁院,三个人也不多吃,只垫一些让肚子舒服些,元真还好,元姝元容在船上的时候却是吃什么吐什么,把元真吓得不行,还是肖娘子亲自来诊过脉说无大碍,元真才稍稍放下了心。

吃了饭后元姝和元容依然恹恹的,元真皱皱眉叫过采兰来,“你去寻肖娘子,问问上次让她准备的药可配齐了?”

说完她又回头冲两个姐姐笑,“肖娘子曾制过几丸调理胃的药,是用几样果子配出来的,我尝过,觉得还不错,我让她们寻了来,两位姐姐吃吃看。”

穆元姝先点点头,“那先谢过五妹妹和肖娘子了。”

肖娘子是跟着贾悠从宫里出来的,便是如今身上也有品级,穆元姝这声谢她倒也受的。

她们三个人以前来往并不多,元真便是和元容再不熟,日日请安却是能见到的,可这位大姐姐不同,元姝一个月里得有二十天住在外祖孔家,后来等到元姝的父亲恒安侯穆长柏迁去西北驻守,元姝回穆家的时候就更少了,这位姐姐的性子,比起元容来元真更不了解。

采兰不一会儿就带着药回来了,肖娘子没有亲自进来,外面事多,还需要她打点。采兰拿的药物不少,一小部分自己留下,其余的都给了元姝屋里的秋香和元容屋里的采青。

元真屋里的点心就没断过,她也不晕船,倒是从来没饿着过自己,元昭那句“小花猫”不是白叫的,每次去寻她她都在吃点心。所以元真吃了没两口就饱了,她见元容面上发白,关心道:“二姐姐脸色看起来不大好,要不要去躺一躺,不然生了病又要喝药。”

元容从小身子就弱,不管是住在国公夫人的德禧堂还是她自己的幽篁里,院子里的小药炉就从没熄过火,贾悠在家里还叮嘱了元真,说元容身子不适,让她时刻看顾着些。

元真原以为元容体弱就不必进京选秀了,谁知京中的文臣们偏要咬文嚼字,他们怕皇上是早就定好了人选,便卡着条件把所有适合入选的名字都报了上去,穆家既然没有报免选,那这两位过了十五岁还没定亲的姑娘就都要进宫。

所以元容才不得不走这一趟。

也不等她表态了,元真直接把这个姐姐拉去东厢房,元姝处的秋香还拿了香来,“这是我们姑娘亲手制的安神香,二姑娘不妨试试。”

元容看了眼元真,淡淡道了声谢,让采青将香收了起来。

元真跟元容道了别,然后转身往西厢房去,西厢房里采兰和郑采正指挥着几位仆妇帮忙挪书案,几个人忙得不亦乐乎,四方斋的摆设都是按照安阳郡主喜欢来安排的,自然不是元真所习惯的,这两个人看过一圈就想按元真的喜好重新摆一遍,元真的房间也不难布置,只需要框出一个大书房就可以了。

元真都要在眉头上皱出“疑惑”两个字来了,她被堵在门外,看着郑采“啧”一声道:“怎么刚来就胡闹?”

没等郑采答话,连翘便先急着道:“我们娘娘希望姑娘们住得舒心,几位姐姐们只管摆就是。”

听她这般说,郑采更来劲了,元真没有办法,只好由着她们去。

只是这下子西厢院是待不了了,元真看一眼桂花树下的石桌,想着实在不行就在那边坐一会儿,刚吩咐了方槐进西厢房摸本书出来,元容在身后喊了她一声,“芙蕖。”

芙蕖是元真的小名,她应声回头,只见元容站在窗前,冲她点了下头,“我这里也有几本书,你进来坐一会儿吧。”

元真以前没和这个姐姐来往过,倒怕扰了她,只是还没来得及推辞元容便转身去了内室,元真无奈,只好进了东厢。采青依言去寻来了书,元真谢过之后便坐在了外间的罗汉床上,她身边一个丫头也不在,采青就待在元真身边守着,元真冲着采青笑笑,“你忙你的就好,不必管我。”

采青给她倒了一杯蜜水,笑着道:“奴婢也没什么好忙的。五姑娘尝尝这蜜吧,甜得很。”

语气倒像哄小姑娘。

元真今年十三岁,但她生的早,是大年初一出生的,属兔;元昭是除夕日出生,只比元真大几个时辰,却算成了十四岁,是个小老虎。

这年纪按元真原来来看,确实还该是小姑娘,但若在这里就不同了,大周女子十五及笄,届时便可定亲取字,成为一名真正的大人。而她距离及笄,只有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了。

采青笑得真心实意,元真想了想接过蜜水,笑一下两只眼睛便眯了起来,“多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