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斯年如梦 > 第23章 来信

斯年如梦 第23章 来信

作者:发条青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6 02:09:06 来源:文学城

“慧识独具的恐怕不止是我吧。”赵玥看着赵煜的方向,悠悠地说道。

叶斯年抬眼瞥了赵煜一眼,神色平静中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问候,也不知他是否收到了。随即,她开口说道:“天皇贵胄,自然都是人中龙凤。”

赵玥转过身,目光落在她身上,轻笑道:“从前可没见过你露面,叶太尉倒是把你藏得严严实实。这般才华,本宫倒好奇,你师从何人?”

叶斯年一时语塞,低垂着目光,略带犹豫地说道:“斯年自幼体弱,常居家中,先母时常教导,生前也留下不少书稿。”

赵玥闻言点头说道:“令堂确实是嘉和年间少见的奇女子。”

叶斯年心中一动。她对李清容所知不多,但从赵玥的语气中听出了明显的赞赏之意。只是这话细想起来,却又有些耐人寻味。她暗自思忖,还是得尽快弄清楚李清容与叶绍的过往,以免将来被人问起时无从作答。若是皇后问起,那才真是措手不及。

赵玥说罢,转身入席,叶斯年也随之落座。另一边,瑾年还在与苏云卿等几位娘子拉拉扯扯,直到察觉到叶斯年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才悠悠地回到叶斯年身侧。到场的几位娘子坐在一侧,果然是用屏风隔开,不过倒是能看见侧边主位上的三位皇子。

主位原本应是太子的,但他以二殿下践行为由,恭请赵渊上座。筵席过后,还安排了一场论学,众人将移步至园林中的另一处院落,届时便是由苏廷章主持了。

席间众人落座后,赵煜率先举杯,笑道:“今日聚此,一为送别二殿下,二为论学切磋,实在是一桩雅事。”

酒侍依次斟满杯中酒,琴声渐起,宴席正式开始。赵渊缓步起身,手执酒杯,目光扫过在座众人。他的面容端正,眉眼间交织着戾气与悲悯的复杂神色。

赵渊言辞简练,对宾客的出席表达谢意。举杯间不显热情,却拿捏有度,皇子的威仪与从容展露无遗。

叶斯年看着,心中不由感慨:“这才是太子该有的模样啊。”随即想到赵煜翻墙入室、一身黑衣鬼鬼祟祟的样子,不禁在心里猛摇头。她目光微微一偏,向赵渊投去几分欣赏,偏偏这一幕被赵煜捕捉到了。

赵煜从座上缓缓起身,拂了拂衣袖,朗声说道:“前些日子,宁安王府东华郡主所作一首诗词,意境高远,令人叹服。诸位在中秋夜想必也有所耳闻。本宫尤为倾心,特为此创作了一新的词牌——《水调歌头》,并邀瑶京最负盛名的唱词人前来献艺。今日良辰佳会,便以此曲为二哥践行,愿二哥赴任长安府,一切顺遂。”

随着琴音缓缓流淌,唱词人的歌声清亮婉转,犹如流云穿过山涧。叶斯年侧耳倾听,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曲调中透着淡淡的离愁与寄托,在琴声的映衬下更添几分哀婉。

正当她还沉浸在方才那悠远的氛围里,翰林院的一位老学究却清了清嗓子,开始长篇大论。他先是略显做作地恭维了两位皇子和叶斯年的词作,随后话锋一转,将主题引向“女子天性柔顺,当以持家为本。才情聪慧虽可嘉,然终究不宜逾越本分。”

叶斯年听得眉头微蹙,眼底闪过一丝不耐与厌恶。赵玥敏锐地捕捉到她的神色,笑意盈盈地接话道:“魏公,这么多年过去了,您还是老样子。一见女子聪慧,便急着说她该嫁个好人。”看来这老学究的话另有所指,并非专针对叶斯年。但听在耳中,仍让人感到格外刺耳,简直是生理不适了。

旁边一位胖乎乎的娘子开口笑道:“魏公夸赞女子聪慧,倒像是叶公好龙。”此言一出,众娘子皆莞尔一笑。赵玥朗声笑道:“范家娘子此言妙哉。”

叶斯年侧头望去,认出正是中秋宴上那位身着粉色襦裙,轻叹“把酒问青天”的姑娘。那娘子察觉到她的目光,朝她顽皮地眨了眨眼。

老学究皱眉说道:“女子无才辩是德,只需学好《女诫》,明辨事理即可,无需过于聪慧。东华郡主才学如此出众,自当深谙其理。怎能将老夫比作叶公好龙?简直荒谬!”

赵煜放下酒盏,说道:“魏公此言差矣。若依此理,男子无才辩是德,也同样说得通。聪慧乃可贵之才,无男女之别,更何来‘无需’之说?况且,聪慧岂止在于明辨是非?”

老学究冷哼一声:“聪慧若无女德,只不过是徒增虚名罢了。”

叶斯年察觉赵玥似已有怒色,赵渊也正准备开口缓和局面,她连忙抢先发言。她抬眸向赵玥微微示意,语气平静却锋芒暗藏:“依殿下与先生之言,女子需先守《女诫》,再习琴棋书画,研读四书五经与经史子集,还须学有所成,方能称一句聪慧。这岂不是如同带着脚镣起舞?”

赵玥轻笑,目光从容地扫过席间众人,淡然说道:“就算真是带着脚镣起舞,在场能有斯年和云卿两位妹妹这般聪慧才情的男子,恐怕也是寥寥无几。”

老学究叹道:“东华郡主与云卿郡君才情卓绝,实乃世间少有。”

范家娘子闻言笑道:“世间能有机会学得《女诫》以外之事的女子本就寥寥,才情卓绝之人自然是稀罕了。”

见气氛渐渐紧张,赵渊开口打圆场:“今日乃是为吾践行的宴席,何不添些趣味?便以‘送别’为题,双方各献诗词,且看看哪边更胜一筹,如何?”

有人附和道:“如此甚好,评判该请谁?”

赵煜略一思索,笑道:“就请新任国子监祭酒苏廷章评判,最为公正。”

苏廷章并未显出半分意外,显然早有准备。他从容起身,拱手致意,语调温雅从容:“今日论学之题,以送别为意,作诗词以鉴赏文辞。诸位午歇之后,便可移步听泉园。”

苏廷章语气平和恭敬,既不抢风头,也不显敷衍,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叶斯年隔着屏风看不清他的容貌,但他的举止依旧从容有度。今日的苏廷章不同于上元夜翩翩公子的形象,也与中秋夜月下清冷如松的气质略有差距。他显然刻意收敛了锋芒。然而,即便如此,一言一行间,仍掩不住与生俱来的风华。

他与苏云卿有几分相似。叶斯年侧过脸看了看身旁的苏云卿,这对兄妹容貌清雅如轻云遮月,气度潇洒若回风流雪。她想起赵煜的话——苏云卿此前一直是最有可能成为太子妃的人选,只因他本人无意与苏家结盟,而李家与皇后亦暗中掣肘,这才让局势变得胶着。她不禁好奇,苏云卿自己又是怎么想的呢?

赵煜的声音将她的思绪拉回:“如此甚好。既然苏祭酒已备下论学场地,诸位便先尽情享用筵席。今日到场的皆是久负盛名的学者与文人雅士,不妨共叙风雅,同享此番雅集,也祝二哥此行顺遂。我等虽身在瑶京,却也可与二哥千里共婵娟。”

众人纷纷附和,娘子们坐在屏风另一侧,既不被看见,也很难被听见。叶斯年索性保持沉默,懒得应和。屏风内的娘子们见东华郡主没什么动静,也纷纷安静下来。叶斯年这才注意到,今日到场的公主竟只有主宾席上的赵玥一人。

叶斯年端着茶盏,低头浅抿,心中暗自揣度:这位新任国子监祭酒,未必真是事前就定好了以“送别”为题。只怕是看出了翰林院那位魏姓老学究与赵玥之间的火药味,又加上她这位新晋郡主在一边拱火,这才临时找了个折中的题目。如果不顺着赵渊的安排,若再闹出些针锋相对的辩论,场面恐怕真要失控了。

她早已预料到,到场的几位翰林学士中,必定有人会借性别大做文章。才华出众的女子,从来难以获得真正的欣赏——有人表面钦佩她们的聪慧才情,却也不过称一句“不失闺阁风范”;更多人则对才女满怀警惕,认为才情与“女德”相悖。自古文人相轻,而若这出头之人恰是女子,更是容易引来口诛笔伐。

对于那些善于辞章、锋芒毕露的女子,他们或不屑,或暗中压制,总是以“女德”为名试图将她们束缚。究其根本,无非是为了捍卫他们对文化话语权的垄断罢了。

才华出众的女性,唯有作为家族文化修养的点缀,或是政治婚姻中的附加值,才能被视为“安全”的存在。而一旦她们敢于挑战既有规则,甚至大胆反驳,便会被视作威胁与冒犯。叶斯年方才的几句话,恐怕早已让对面的人感到“破防”。

她对此毫不意外,千百年来皆是如此。她与赵煜早就商定了对策——若有人提出性别问题,她会直接反驳,而赵煜无需刻意偏袒,只需将所有德行要求对等地套在男性身上,再淡淡一句“男子同理”。然而,她没料到,这番言辞交锋竟会发展到如此地步。既然一直以来都有清醒之人,又为何这局面千年不变?

那位范家娘子用“叶公好龙”比喻,倒是颇为有趣。这世间竟也有“叶公好龙”的典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