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斯年如梦 > 第1章 风起瑶京

斯年如梦 第1章 风起瑶京

作者:发条青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6 02:09:06 来源:文学城

中秋月夜,御花园内,瑶光台上。

玉阶如龙,蜿蜒迤逦;宫灯成环,光华泠泠。台上皓月中天,清辉如泻,若银练坠地,笼天地于晶莹;台下水榭环列,碧波涟漪,流水潺潺相和,琴瑟悠悠如烟。

大沅官家的笑声朗朗传来:“煜儿,你且看看,这画与词如何?”

太子赵煜接过画卷,心中倏地一震。画卷旁那用瘦金体书写的词句跃入眼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赵煜指尖微颤,视线在这诗词上流连,心底骤然涌起熟悉的悸动:果然,她和我一样,都是穿越者。

他稍稍压下心头的激动,朗声答道:“此词清新脱俗,意境高远,尤其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堪称点睛之笔。爹爹,此等才女,岂能埋没?”

官家赵义听得畅快,朗声大笑:“宣!”

永庆公公领命而去,台下群臣哗然,纷纷交头接耳。

夜风徐来,内苑的琉璃宫灯随风摇曳,青砖上光影斑驳,四周忽明忽暗。皇后端坐绣榻之上,雍容端庄的气质自然而显。她的目光久久地落在叶斯年身上,才缓缓开口:

“听闻昨日宁安王府有娘子病重,将军特意进宫请了太医。今日见你安然无恙,又有此等佳作现世,可见身体已无大碍了?”

“斯年多谢皇后娘娘挂怀。昨日误食菌子偶感不适,现已无碍,承蒙娘娘垂询。”叶斯年从容起身,行礼如仪。

话虽如此,她心中却掀起阵阵疑云:皇后为何如此关心,她又怎知宁安王府昨日病倒的是“斯年”?

“官家传召,斯年与云卿随本宫一同前去吧。”皇后在宫人的搀扶之下缓缓起身。

皇后的声音打断了叶斯年的思绪。她心头一紧,暗自懊恼:写什么“明月几时有”啊!这一朝天子我哪里见过?万一礼数不周冒犯了,又得死一次怎么办!这下可真是死得透透的了。我死也就罢了,可现在用的还是斯年的身体啊……

可事已至此,叶斯年只能紧紧跟随皇后的步伐,缓缓朝瑶光台方向走去。

月色如银瓶乍破,波光潋滟。皇后一身华服,流光乍现,步履间透着刀光剑影。

“两位皆才情卓绝,实乃大沅之幸。”皇后的目光悠悠落在苏云卿身上,语调不疾不徐:“长宁郡君才艺超群,声名远播,苏贵妃推举你入宫,想来是再恰当不过。”

随即,她转向叶斯年,目光稍作停顿,意味深长:“叶家娘子今日真是令吾刮目相看。”

叶斯年垂眸应声,神情恭敬,心中却警铃大作:皇后怎么总是阴阳怪气地敲打她?

皇后话语间的锋芒、叶绍的隐忧、周姨娘的微妙态度,以及吴大夫眼中一闪而逝的复杂神色,种种细节碎片在她心中勾勒出一个巨大的问号。而斯年的信件宛如这些疑惑的注脚,令她逐渐形成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自十六岁起,她便在梦中进入这个世界,与“叶斯年”共享一副身体。两个世界的时间流速并不一致——当年斯年还是八岁稚童,如今已长成十六岁的妙龄少女。而她自己则是三十二岁,刚失业的女程序员。

斯年十岁那年便察觉到了她的存在,开始通过书信与她交流。从那时起,两人成了跨越时空的笔友,默契逐渐建立,许多意外也因此得以化解。

然而,这次的穿越与以往截然不同——这次她并不是在睡梦中穿越的,而是在与家人大吵一架后,因极度愤怒导致呼吸碱中毒,晕厥过去。恰逢斯年也遭遇不测,二者的时间点完美重叠,才将她困在斯年的身体里,且偏偏次日就是这宫宴,难道真的是巧合吗?

按理说,呼吸碱中毒不致命,于是她心存侥幸,想着睡一觉醒来,一切便会恢复正常。然而,她左等右等,反复闭眼,始终未能回到她原来的世界。

中秋夜宴,皇后既已下帖,宁安郡王的嫡女便不得不出席。她只能硬着头皮替斯年走这一遭。叶绍不久前北伐凯旋,官拜太尉,加封宁安郡王,乃大沅朝历代武官之最。皇后此举,意在拉拢。

众人皆知,中秋宫宴特邀百官女眷,是为擢选太子妃。太子赵煜已至十八,太子妃人选年年传闻不断,却迟迟未见定论。据闻太子才学卓绝,深得官家宠爱,唯独在情爱之事上毫无兴致,府中甚至连一位宠姬都没有。此事在朝野间引发诸多揣测与议论。

以她对斯年的了解,斯年绝不会有意成为太子妃。印象中,去年上元佳节时,斯年曾遇见一位公子,回来后便赞不绝口,夸得天花乱坠,说是谪仙般的人物。

可方才皇后点名让她吟诗作赋,她既不能辱没宁安王府的声誉,更不能让斯年的名声受损。尤其这些年,斯年被扣上“癔症”之名,全因她年少时肆意妄为惹下的祸端。为了替斯年正名,她决定借用苏轼那首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恰有一位名唤苏云卿的女子引起了她的注意。她肌肤如凝脂,眉目如画,五官精致宛若天工雕琢,神韵超然,如月宫仙子临尘。身着浅杏色长裙,裙摆以金线勾勒团花纹样,步履轻盈,裙裾微扬,整个人如碧波清莲,清雅脱俗。

皇后请诸位娘子移步园中吟诗作画。苏云卿挥毫作画,将御花园一隅勾勒得栩栩如生,人物神态各异,宛如月宫盛会。

叶斯年不通绘画,却能看出其中的非凡气韵,心中自愧不如。若自己借来苏轼的诗句压过苏云卿,无疑有违本心。

思索再三,她决定为画作题词,既相得益彰,又免去了争强斗艳的嫌疑。况且,斯年不想成为太子妃,有苏云卿这般佳人在侧,太子也不会多看自己一眼的。

这一提议却让苏云卿脸上浮现一丝为难。四周窃窃私语不断,众人言辞间带着讥讽,无非是说叶斯年见此画作惊艳,担心自己的诗难以出众,索性借题词之举攀附长宁郡君,为自己博个脸面。这般举动,在他们眼中无疑是在“傍大腿”。

皇后却颔首应允。

于是,便有了眼前这一幕。苏云卿的画作与叶斯年的题词一同呈至官家。官家见之大喜,当即召见这两位才女。

叶斯年随众人拾阶而上,瑶光台在夜色中宛如凌空而建的幻境。灯影如梭,将整个夜晚织成一幅瑰丽而庄严的画卷。一砖一瓦皆透出封建王朝的威仪与秩序,这种庄严与压迫感是任何摩天大楼与都市霓虹都无法企及的。置身权贵云集的璀璨之地,她仿若凡人误入仙界,心中不禁涌起几分胆怯。

叶斯年与苏云卿并排立在两位父亲身后。这一瞬,瑶光台的华美与肃穆尽收眼底,却也令她无处遁形。

官家赵义展开画卷,目光在画作与题词间流连:“长宁郡君的画作,朕已多次品鉴,妙笔天成。叶家娘子的题词却是初次一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等词句,直入天人之境!这字独具风骨,堪称妙绝。”

台下一片惊叹,有人低声窃语:“竟出自一位闺中娘子之手?”

她不动声色,心中却涌起一抹复杂的情绪。

官家身侧的男子身形修长,面容俊朗,身着玄衣,银线勾勒出低调的龙纹,在灯火映照下微微泛光,显得气度不凡。此人应是大沅的太子赵煜了。

官家的目光在苏云卿与叶斯年之间来回打量,笑道:“才女佳作,不负今夜良辰。叶太尉与苏仆射教女有方,这两位闺秀,皆是我朝之福。”

随即,他眸光微转,环顾台上众人:“既是如此良辰美景,诸位才子佳人何不尽情挥毫,博众人一赏?以满月为鉴,若得佳作,朕必重赏!”

人群中,一位身着深青色官袍的男子缓步出列,俯身行礼,神态从容:“叶家娘子才学卓著,廷章斗胆请教一二。”

叶斯年抬眸望去,只见此人衣袂飘然,眉宇间自有一派仙风道骨的气质,与太子赵煜的凌厉气势截然不同,尽显温文尔雅之风。

官家目露笑意,手中扬起叶斯年的词稿,揶揄道:“你刚坐上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便有如此佳作现世,还真是没选错人。听闻你在长安府时成日埋首书卷,可曾研究出‘千里共婵娟’?”

此人神色一正,低头恭敬答道:“廷章学识浅薄。”

官家朗声大笑,又看向叶斯年:“国子监以学问立基,苏祭酒不日可邀叶家娘子与诸生一同论学。如此佳作,理应传扬,让更多人共赏。”

苏廷章闻言,面上露出淡淡笑意,随即低头答道:“臣谨遵圣命。”

“臣女惶恐,谢陛下厚爱。”叶斯年垂眸行礼,语气恭谨,心中却是真的惶恐万分:去国子监难道还要再抄几首诗词充数吗?若是斯年回来了,该如何收场?

这时,太子赵煜的目光若有若无地落在叶斯年身上,忽然问道:“《明月几时有》,不知此词配的是哪一词牌?”

此言一出,众人一怔,目光纷纷转向赵煜,台上台下顿时静了几分。

叶斯年心头一紧,暗自懊恼:光顾着抄词,竟忘了词牌!“水调歌头”在这个世界存不存?就算有,她也完全不会唱啊!

就在她内心慌乱之际,赵煜缓步下了玉阶,步履从容,唇边噙着一抹浅笑:“吾近日偶得一新词牌,名曰‘水调歌头’,与这《明月几时有》颇为契合。不知叶家娘子以为如何?”

叶斯年心中猛然一震:太子竟也是穿越者!

[让我康康][让我康康][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穿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